樟樹導遊詞

樟樹導遊詞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來到藥都樟樹遊覽。樟樹是中國藥都,我們有一句非常自豪的話叫“藥不到樟樹不齊,藥不過樟樹不靈”,樟樹的藥為什麼齊、靈,都淵源於我們今天要前往的景區——閣皂山。

  閣皂山是樟樹藥業的源頭,也是中國道教聖地之一。它位於樟樹東郊,周圍綿亙二百餘里,史稱清江碧嶂,境內群山環抱,形似雲天樓閣,層巒疊翠,色如青黛墨染,以“形閣色皂”得名。早在漢晉時期,閣皂山即因葛玄、葛洪兩位仙翁在山採藥煉丹、佈道行醫,創立“葛家道”而馳名宇內。唐高宗御封它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宋朝時,閣皂山與南京茅山、貴溪龍虎山並稱為全國道教三大傳籙聖地。

  說到閣皂山的來歷,還有個故事。道書上記載,葛玄為善思菩薩轉世。傳說二千年前,王母在瑤池舉行蟠桃會,善思菩薩位卑只能坐在瑤池邊緣,幾盞瓊漿下肚,微有醉意,朦朧地看著眾仙子歌舞。突然,司藥仙子歌舞到其旁邊閃身似要跌倒,善思菩薩趕忙起身相扶,不僅把坐椅碰出瑤池跌落到人間,而且觸犯了“男女授受不親”之大忌而被貶往人間投生在葛尚書家。仙椅掉在清江縣(原樟樹市名)東南邊緣成了一座靠北朝南的山頭,這就是現在的閣皂山。玉帝也考慮善思菩薩是好心的過失,就派太上老君傳授其靈寶經籙,道名葛玄,並派左慈真人傳授其醫藥丹術,囑其在閣皂山潛修,因司藥仙子也有過失,就責令她在閣皂山遍植靈芝百草,以供葛玄後來濟世渡人所需,後葛玄在閣皂山佈道行醫、廣結善緣42年後,白日飛昇重邁天庭,閣皂山就成了名播遐邇的藥道名山。

  葛玄是靈寶道派的始祖,也是樟樹醫藥的奠基人。歷史上真有其人。他字孝先,丹陽句容(今江蘇)人。出身於世家望族,從小就酷愛《莊》、《老》之學。在父母故去之後,他守孝期滿就遍遊名山勝水,想選擇一處佈道煉丹的寶地。在建安七年(公元202年),三十八歲的.葛玄來到了閣皂山,見這裡“土良水清”、“形閣色皂”,靈芝百草,信手可得,喜稱這為“神仙之宅”,就結廬臥雲庵“白日飛昇”,後世道徒尊為“葛仙翁”及“太極仙翁”。葛玄之後,他的弟子繼續在山佈道煉丹、種藥行醫。

  再說葛洪,他號雅川,他得到了葛玄道術的真傳,成為靈寶道派的重要繼承人。葛洪對道教的主要貢獻是:發展了靈寶派修身養性,斷谷導引、煉丹成仙的思想,提倡修煉金丹、白日飛舉,藥物養生延壽,將道教神仙方術理論推向頂峰,形成了以煉丹成仙為主要內容的“丹鼎派”。葛洪寫下名著《抱朴子》,為後來的以貴族為主的神仙道教奠定了基礎。中國道教史上,將兩葛並稱為“葛家道”,閣皂山也因此成為道徒心目中的“聖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