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的導遊詞250字

龍門石窟的導遊詞250字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前後,後來,歷經東西魏、北齊、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龍門石窟的導遊詞250字,歡迎閱讀。

  篇一:龍門石窟的導遊詞250字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本次旅程的小導遊:小蒼。歡迎大家遊覽龍門石窟。龍門石窟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其他三個石窟是:雲岡石窟、敦煌莫高窟和麥積山石窟。龍門石窟現存大小窟龕(kan)兩千多個,佛塔七十餘座,佛像十萬多尊,碑刻近三千塊。1961年被國家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家請看,這個石窟就是奉先寺。奉先寺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的一組群雕。這裡共有九尊大佛,中間主佛為盧舍那,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如來佛,它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達1.9米。佛像面部豐滿圓潤,頭頂為波狀形的發紋。雙眉彎如新月,附著一雙秀目,微微凝視著前方。高直的鼻樑,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雙耳長且略向下垂,下頦圓而略向前突。圓融和諧,安詳自在,身穿袈裟,圈圈同心圓式的衣紋,把頭像烘托的異常鮮明而聖潔。

  最近,龍門石窟特別推出“夢迴大唐”夜遊龍門,用特殊光源照射石窟。在山水映照下偶爾能看到星星和月光,使龍門石窟更加美輪美奐。對於盧舍那大佛,透過色彩的變化,最大程度的還原唐代佛像的色彩,讓人產生穿越千年,夢迴大唐之感。

  篇二:龍門石窟的導遊詞250字

  大家好!我叫顥若,是一個聰明的小男孩。今天有幸當一個小小導遊,那麼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之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在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口處,距市區12.5公里,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鑿,迄今已有1500餘年的歷史了。它和甘肅的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崗石窟,共同組成我國著名的三大石窟藝術寶庫。

  由於山林的幽靜、神秘,石窟冬暖夏涼。依山雕鑿石窟比用磚石築成的寺院便利耐久,所以在古印度出現了集建築、繪畫、雕鑿藝術之大成的石窟寺。這種石窟寺藝術,隨著僧侶的傳教活動傳入我國的邊疆和內地,同我國的民族特點和傳統的各種特有的雕刻、彩繪工藝融為一體。我們要看的龍門石窟就是我國眾多寺群中的瑰寶之一。

  龍門石窟總的幾個主要洞窟有:潛溪寺,賓陽洞,萬佛洞,蓮花洞,奉先寺,古陽洞。

  我國世界文化遺產太多了,所以我們既要觀賞,又要把它們宣傳到全世界。

  篇三:龍門石窟的導遊詞250字

  親愛的遊客:

  大家好!我是xx旅遊團的導遊—小漪,希望大家在我的解說和陪同下,度過開心快樂的一天。

  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龍門石窟的位置。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南部的伊河兩岸,那裡有許多洞,洞裡的石窟密的一個挨著一個,不留一點空隙。您要是想知道更多,那就跟我來吧!

  好了,參觀時間到,請大家跟著我第一個洞—賓陽中洞去看看吧!賓陽中洞裡的石窟有大有小。姿態不一,有的遙望遠方,好像在觀看風景;有的手握兵器,非常兇猛;有的雙手合攏,好像在唸經。

  接下來,我們要去的是萬佛洞。萬佛洞像一個凹進去的`大圓盤,裡面最大的佛像有30米高。它盤坐在一個巨大的荷花上,眼神慈祥,嘴角留露出一絲微笑,好像在守護著洛陽市。

  最後,大家跟我來到的是賓陽南洞。賓陽南洞裡的佛像非常密,一個挨一個,密的不留一點空隙。這裡的石窟上有幾十朵荷花,荷花雕刻的栩栩如聲,像真的一樣,這麼多荷花,一多壓這一朵,顯得很擁擠。

  好了,我們的旅遊到此結束,在下次的旅遊中,再見吧!

  篇四:龍門石窟的導遊詞250字

  龍門石窟象一個豐富多彩、包羅永珍的大博物館,為我國的歷史、宗教、文化、藝術、醫藥等研究,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已來到了龍門石窟,現在請大家下車,跟我走,去參觀石窟。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古陽洞四壁及窟頂鐫滿佛龕造像,這些龕像多有造像題記,記錄了當時的造像者的姓名、年月及早像緣由。這些都是研究北魏書法藝術及雕刻藝術的最珍貴資料。在金石碑刻藝術中負有盛名的《龍門二十品》中,有十九品在古陽洞內。《龍門二十品》代表了魏碑體,字形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結體用筆在隸、楷之間,是隸書向楷書過渡中一種比較成熟的獨特字型。《龍門二十品》可以說是龍門石窟碑刻書法藝術的精華,所以千百年來為書法家所稱道。

  由於時間關係,龍門石窟(西山)主要洞窟的講解就到此結束。現在給各位留一點時間照相。待一會兒我們將車開過龍門橋,跨過伊河,到河對岸觀賞龍門西山蘭貌。謝謝各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