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語文備課觀念提升教學設計能力的教學論文

轉變語文備課觀念提升教學設計能力的教學論文

  觀念是行為的“指揮棒”。只有轉變備課觀念,才能做到效備課。對語文備課要做到以下幾個轉變:

  一、轉變備課等於備教案的觀念

  什麼是備課?備課就是泛指為教學而做的一切準備活動。而在教學實踐中,備課往往被曲解成了備教案。在學校的教育管理中,管理者往往把教師的備課緊盯在寫教案上。誰的教案寫的詳細,專案填寫得齊全,那誰的備課就充分、認真。如果沒寫教案,就會視為沒有備課,並受到批評。所以寫教案成了備課的全部。

  寫教案決不是備課的全部。語文備課就是為語文課做準備,教一篇文章就是為這篇文章做準備。從直接關係來看,課前的教學設計是備課,準備教具是備課,與同事研討課文、探究教法也是備課。從間接關係看,理論學習是備課,聽別人有所反思是備課,參加教研活動是備課。從生活中獲取語文知識也是備課。

  語文課有狹義、廣義之分。寫教案只是狹義的語文備課,基本要求是三備: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廣義的語文備課是終身備課,以語文教學為核心,既包括備課筆記上的有形教案,又包括教師心田中的無形教案。有位特級教師上完一堂令人歎服的公開課後,他說這節沒有寫教案,但卻是他一生的準備。由此可見,寫教案決不等於備課。不僅做到“三備”,更重要的是備理論,備生活、備實際。

  語文課是否需要寫教案,我的體會是對初出茅廬的新教師而言,寫教案不僅有助於調控課堂教學程序,還有利於新教師把理論和實際進行有機融合,應寫詳案,對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來說,年年重複寫新教案就大可不必。“重複勞動”、“無效勞動”、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不如在老教案上做出修改,或在書上寫寫畫畫、圈圈點點,實現教案形式的多樣化。

  二、轉變備教案等於備師案的觀點。、

  教案又稱課時授課計劃書,是教師實施教學活動的具體方案,教師的教學工作是透過一個一個的課時來進行的,是直接的,具體的教學準備。

  在傳統的語文備課中,教案就是師案,是教師的方案,寫教案是教師如何教的問題,教師是主體、學生是客體。是教師主動教而學生被動學的單一的知識和能力方面的培養。

  這顯然與課程標準背道而馳的,所以必須改變傳統教案設計理念,變教案為學案,變師案為生案,以學生為主體,老師起主導作用,“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變“以教論學”為“以學論教”。要真正實現“三維目標”(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師要重新思考學生的角色,把學生作為主體看待,要學生自主學習,要把傳統的“傳話”式教學,變為“對話”式教學。教師的思想不能停留在傳道,授業,解惑上,也不能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把教學內容設計上,只應付各種考試。《語文課程標準》對教學上的建議提出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

  在教案設計的基本基本理念上,教師首先要考慮的應該是“學生如何學”,明確自己的啟發,指導,點撥是為學生學習服務的,不是“教會”而是“學會”。只有在對學生全面瞭解的基礎上,才能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設計,這是教師有效備課的前提。我認為在教學設計的具體策略上,在教學筆記上改革專案設定,把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案上落實。以使得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提高。

  三、轉變教學設計等於設圈套的觀點

  教學設計是以獲得最佳化的教學效果為目的以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和傳播理論為理論基礎,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問題的策略,試行解決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修改方案的過程。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把教學設計定的過死,使語文課成為一種一成不變的模式化結構。高明些的則把語文課設計成一個圈套,到課堂上讓學生往圈套裡鑽,牽著學生的鼻子走。

  我聽過很多教師的課,教師設圈套的也較多。有一位教師教《,草船借箭》,教師提出一個問題:“你們認為諸葛亮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回答出多種答案:機智、勇敢、誠懇、聰明的人。教師並不滿意,又啟發:“請你們用好一點的詞!”學生答:機智勇敢、聰明及至、視死如歸、足智多謀。教師還不滿意,說:“書上有沒有?”學生終於答出:“神機妙算”。因為“神機妙算”是下一個環節的唯一通道,所以教師設下了一個圈套。教師的預設沒有達到目的,一次一次啟發落空,但這種啟發只是原定的教學設計。其它詞不是教師原先設計的,就成了不好的詞。當然,教師最終還是完成了自己的原定的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只設一條路是不行的。教學設計中要處理好預設和創生的關係,應對預設不出的問題做好方案。教學中的“突發事件”把原定設計打亂了,但應作好應變的準備。打破教師牽著學生走的常規,要跟著學生走,跟著學生的問題走。這是新課標所倡導的。如果利用得好,會使課堂教學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只要改變了語文課備課觀念,就能提升語文教學設計能力。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就能備好課。而且能做到有效備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