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全陪導遊詞(精選14篇)

廈門全陪導遊詞(精選14篇)

  作為一名樂於助人的導遊,通常會被要求編寫導遊詞,導遊詞事實上是一種對旅遊景點進行歷史的、文化的、審美的解讀的文體。那麼什麼樣的導遊詞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廈門全陪導遊詞,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廈門全陪導遊詞 篇1

  各位團友,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海上花園,溫馨廈門。

  今天我們即將參觀的是世界古炮之王,廈門市胡裡山炮臺。胡裡山炮臺位於廈門東南端的海峽突出部位,炮臺依山傍海,視野開闊,隔海與漁仔尾互為犄角,控厄著廈門港,素有“八閩門戶,天然鎖鑰”之稱。

  緬懷歷史,展望未來!

  好,各位團友,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胡裡山炮臺東城門腳下,大家可以看到那座古老而滄桑的城牆,會有怎樣的感觸呢?廈門胡裡山炮臺始建於清光緒20年,也就是1894年,歷時2年零8個月建成,炮臺採用優質的花崗岩,並採用廈門民間“三合土”,拌以烏樟樹汁、糯米、紅糖一寸一寸夯打而成,可謂堅固無比,其優點是可以防止炮臺被炸是產生殺傷性的石塊,以至傷到士兵。整座炮臺呈半地堡式、半城垣式結構,佔地總面積達7萬多平方米。

  裡面現存著一尊世界頂級的大炮,那究竟是怎樣的一尊大炮能夠讓人如此神往呢?下面請隨我入內親眼一目吧!

  首先,站在這神奇的古榕樹下,我們可以看到前方一幅巨大的壁雕——《民族魂》,生動地描繪了炮臺那段歷史。壁雕對面有兩座大門,上面分別寫著“奮武”、“振威”二字,意蘊著要奮武振威,抗擊侵略者。

  各位團友,現在我們走進“奮武”們,左側的建築就是炮臺官廳指揮中心,等下我們再過來參觀,現在我們繼續往前走,透過閱練場,上階梯就可以到達炮臺了。

  各位團友!下面就是震撼我們眼裡的時刻了,大家請往那邊看,裡面用鋼凝土封蓋下的龐然大物就是世界現存最古老、最大的十九世紀海岸炮,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紀錄的28生克虜伯大炮,該炮身長13.13米,重87噸,大炮口徑28生,大炮膛線84條,旋轉度360,有效射程1.6萬米,說到大炮的威力,有這樣一個誇張的傳說,據廈門民間傳說,當年閩浙總督邊保泉前來炮臺驗收炮彈時,炮彈打到了大擔島海面,因為威力巨大,連胡裡山附近的牛都震得大跳起來。

  大家注意了,該炮還有一個孿生兄弟,原來在那邊的西炮臺,因為在1958年的大鍊鋼鐵運動中,被廈門鋼鐵廠以8分錢每公斤的價格買去鍊鋼了,所以只剩這孤零零的東炮了。朋友們,想當年那兩兄弟可是從德國飄揚過海來到胡裡山的啊!當時清政府可是花費高額達30餘萬兩白銀購買來的啊!聽到這裡,不知大家有何感想呢?

  好!各位團友,下面我帶大家走進一段歷史:

  1937年侵華日軍發動了七七盧溝橋事變,同年10月日艦在飛機的掩護下進犯廈門港,沉睡了多年的胡裡山克虜伯大炮在硝煙中再次甦醒,並打中了日艦“箬竹”13號,導致日軍進攻失敗。第二年5月,日軍從廈門東北部的何厝、泥金一帶偷襲登陸,佔領了廈門島。之後胡裡山炮臺也落入敵手,日軍在炮臺進行了大掃蕩,兩張副炮被搬走了,這兩座克虜伯大炮因龐大笨重搬不動而倖存了下來。

  大炮旁邊的大坑就是炮臺的中心水池,是用來裝水擦拭炮口的。東西炮臺之間有一條暗道,是用來運送炮彈的,往暗道下去,可以到達我們剛才走過的閱練場了,閱練場是用來提供清兵操練的,前方的官廳一樓有中國首例高模擬矽膠機器人,還原出真實的歷史人物,透過人物的動作、對話,生動的再現1896年清朝胡裡山炮臺官兵指揮作戰的情景。同樣在官廳的二樓有4D影院、幻影成像劇場,每隔10分鐘迴圈播放,再現胡裡山歷史。

  歷史可以銘記,也可以再現。各位團友,待會兒大家可以看到胡裡山炮臺又一大看點,那就是紅夷大炮清兵演練,透過情景表演再現清代紅夷大炮炮兵操演及發射炮彈的過程。大家可以在自由活動的時間來親自來體驗下這一憾人的場景。

  好,各位團友!下面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了,我們再過45分鐘在東城門外集合,祝大家玩的愉快,同時也注意安全!

  廈門全陪導遊詞 篇2

各位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

  廈門,很早以前叫“鷺江”、“鷺門”、“鷺島”、“鷺嶼”。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叫“嘉禾嶼”、“嘉禾裡”;元代叫“嘉禾千戶所”;明代稱“中左所”;1650年鄭成功統治時叫“思明州”;民國以後叫“思明縣”、“思明市”。什麼時候叫廈門呢?據說是在明初江夏侯周德興來建“廈門城”以後,才與原有的“中左所”名稱同時使用的。

  以“鷺”為名,是因為傳說當時島上棲息大群白鷺。以“嘉禾”為名,是根據《鷺江志》記載,當時島上生產一種“一莖數穗”的良種稻禾。以“所”為名,是由於“所”是當時政府設定在這個島上的軍事機構的一種名稱,“中左”是“所”的方位。以“思明”為名,那是鄭成功和當時人們思念明朝而起的。

  為什麼叫“廈門”呢?史料上雖然沒有說明,但是民間有這樣的說法:因為廈門處在九龍江的“海門”下游,就是“下海門”流域。這樣,有人就把“下海門”縮讀為閩南方言的“廈門”。至於正式命名,那是從1683年清政府解除海禁以後。廈門作為“通洋正口”,英國商人首先來到這座小城做生意,城裡的人告訴他們這個島名,因此,英語就根據閩南方言譯為“Amoy”,從而記載在史料上。

  今天,廈門是祖國的港口城市,也是海外僑胞和貴賓前來我國旅遊首先到達的“門”。因此,廈門這個名稱,有它新的涵義,也可以說是“祖國大廈之門”

  廈門(又名鷺島、宋曰嘉禾嶼、明曰中左所)市內有鼓浪嶼、南普陀寺、胡裡山炮臺、集美學村、萬石植物園等景點。

  地方上通行閩南語。多年來大力推行普通話以及外來非閩南民系人口的大量湧入,普通話早已成為廈門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

  廈門全陪導遊詞 篇3

各位旅客:

  你們好!

  集美鎮位於廈門市北部,距市區約17公里,面積為2.83平方公里,是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的故鄉。集美鎮有著名的集美學村、陳嘉庚故居、歸來堂、鰲園及長達2212米的高集海堤。是中外聞名的文化教百區和僑鄉,也是風光綺麗的遊覽勝地。

  市區與集美之間有公共汽車、計程車和火車通達。出集美站,經過大橋,有廖承志手書“集美學村”的牌坊式大門聳峙鎮口。沿著花崗岩鋪砌的斜坡大道向前,集美學村的各級各類學校及各種文化機構,均順著山坡築於林蔭之中。陳嘉庚先生從1913年起,以個人的資財,創辦集美學村,前後耗資1億多元,總建築面積達10萬多平方米,擁有師生1萬餘人。由於集美學村的建築集中西風格於一體,又瀕臨風景秀麗的海濱,鱗次櫛比的樓房和亭臺樓閣交相輝映,已成為一處獨具特色的海濱遊覽區。

  陳嘉庚故居位於集美鎮後尾角,是一幢不高的兩層淺灰色樓房,庭院裡柏樹翠綠,橘黃花紅。橫匾“陳嘉庚先生故居”系在1980年故居翻修時請廖承志題寫。一樓現為集美學校校務委員會所在地,二樓陳列著陳嘉庚先生的遺物。二樓西側耳房是辦公室,老式的寫字檯,一對不同式樣的沙發椅。臥室也極其簡樸,舊式木床,就連兩隻舊皮箱,也是1950年歸國時從新加坡帶回來的。與衛生室一板之隔的餐室,只放置一大圓木板桌,10只小圓木凳。就在這裡招待過中央領導和社會名流以及華僑人士。二樓正中是會議室,簡單的長方形會議桌和10多個木靠背椅。牆上掛著陳嘉庚先生的遺像。故居西側又建了一幢三層樓房,陳列著各種實物,照片和圖表,生動地介紹了陳嘉庚先生愛國的一生。

  歸來堂坐落在故居前面,是一幢具有閩南風格的單層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歸來”之意,是陳嘉庚先生愛國愛鄉的象徵,它將指引著成千上萬的海外赤子,為祖國的富強而歸來。步入大廳,入門處置招式屏風,刻著1961年8月15日首都各界公祭陳嘉庚先生的悼詞。大廳正中端坐陳嘉庚先生的青石雕像。兩側方柱上,掛著郭沫若撰寫的楹聯:“鰲園博物大觀百聞不如一見,鷺江集美中學萬人共仰千秋”。東西牆上懸掛陳嘉庚先生生前主要活動的像片。出廳堂大門即是拜亭。有條石鋪成的庭院可達“歸來堂”。園內有一尊陳嘉庚先生銅像,高2.3米,基座0.6米,銅像後的花崗岩屏牆上鐫刻著毛澤東的題詞:“華僑旗幟,民族光輝”。歸來堂於1962年8月12日陳嘉庚先生逝世週年紀念日建成,9月對外開放。

  鰲園位於集美鎮東南隅,佔地面積近9000平方米,緊靠海邊,風景優美。因如鰲頭伸入海中,故名。鰲園由陳嘉庚先生陵墓、集美解放紀念碑和門廊三個部分組成。進入鰲園便是一條50米長的廊道,長廊兩廂照壁上青石浮雕我國古今歷史人物故事畫40餘幅,人物千姿百態,栩栩如生。陳嘉庚先生的陵墓為龜壽形,由13塊水磨青石鑲成。墓圍屏壁有15幅陳嘉庚先生的傳記浮雕。集美解放紀念碑,碑心石上有毛澤東親筆題寫的“集美解放紀念碑”七個大字,背面是陳嘉庚先生撰寫的碑文。碑高28米,全部用花崗岩石砌成。碑座底層石階8級,象徵八年抗戰;上層3級,象徵三年解放戰爭。鰲園內有許多國家領導人與各界名流題贈的詩文和對聯的題刻。遍佈全園的青石浮雕是鰲園的一大特色。被譽為福建省的一座石雕藝術寶庫。

  集美與廈門中隔潯江。1954年集美通向廈門的高崎海堤築成,緊接著通向杏林的海堤也峻工。於是10裡雙堤把大陸與廈門島聯在一起,集美南北交通樞紐。當你乘坐鷹廈列車馳過跨海長堤時,那一幢幢紅牆綠樓大廈,亭謝碑塔,在綠樹濃蔭的掩映中顯露。潯江東去,波光靄影。

  廈門全陪導遊詞 篇4

各位遊客:

  大家好,今天我們到了美麗的“海上花園”廈門。請允許我自我介紹:我姓吳,大家可以稱我叫吳導遊。有什麼困難,可以向我請教。

  首先我們先來到了鼓浪嶼,鼓浪嶼由1976年建造的,足足有1.78平方公里,有三十個籃球場那麼大,它是廈門的一個風景區,與廈門島隔海相對廈鼓海峽稱為鷺江。鼓浪嶼景觀秀麗多姿,素有海上花園、萬國建築博覽和音樂之鄉、鋼琴之島之譽,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這是英國領事管,建於1844年和1870年,已經150多年曆史了。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它的遠征軍開到廈門海面,與廈門守軍發生激戰,結果英軍戰敗退去。1841年8月,英國30艘軍艦3500餘人再次進犯廈門,經激戰,廈門和鼓浪嶼陷落,廈門被佔領10天,英軍撤退時留下軍艦3艘、軍隊500人強佔鼓浪嶼達5年之久。中英《南京條約》允許英國人在鼓浪嶼“暫居”。1843年,英國首先在鼓浪嶼設立領事館,首任領事就是攻打廈門的海軍艦長。1844年第二任領事建了這幢領事樓。可領事雖住在這裡,卻強佔廈門的最高行政機關“興泉水海防備道”道署辦公,前後達20年。這是1870年建的新辦公樓,落地門窗,一副英國模樣,內部裝飾相當豪華,但有6間囚室。樓前的一座獅狗墓,那是領事愛犬死後特意建造的,1957年被砸毀,墓旁立有一根鋼管旗杆,已廢倒。

  “大家注意了,保管好自己的物品。”說著說著,我們就來到了海邊,讓我們乘著8972號出發吧!到了對岸,我們來到了海灘,那一望無際的大海,讓我們感到吃驚吧!它綠得像一塊碧玉,輕的像一面鏡子,簡直像一位魔術師在變魔術。

  我們參觀了廈門的英國領事管,鼓浪嶼,還有許多景觀等著你細細遊玩。

  廈門全陪導遊詞 篇5

各位遊客:

  您們好,大家剛下飛機,一路辛苦了,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我是xxx遊旅行社的導遊,諸位就叫我小×吧,同時也讓我代表xxx旅行社的全體同仁,熱誠歡迎諸位到廈門觀光、遊覽。今天為我們開車的師傅姓×,×師傅開車很有經驗,駕駛技術非常好,諸位在遊覽期間就能欣賞到劉師傅嫻熟的駕駛技術了,各位在廈門遊覽期間就由×師傅和我為大家服務,其間如有什麼要求儘管提出來,我們將盡可能滿足各位的要求,我們也力求做到讓各位住的舒適、玩得開心、吃得滿意、走得順心如意,使廈門之旅成為一個難忘的旅遊歷程。

  各位團友,今天我們所要遊覽的是廈門萬石植物園,萬石山位於廈門市區東南隅一座風光秀麗的山,是中國中少有的緊依鬧市,面積最廣泛的觀光旅遊區,而我們的植物園就在萬石山上,它享有“植物王國”、“植物博物館”的美譽。廈門園林植物園建於1960年,佔地2。27平方公里。栽培了熱帶亞熱帶植物3000多種,植物中的萬石湖是1952年建成的水庫,圍繞萬石湖,有棕櫚島,竹林園,薔薇園,南衫廣場等眾多專類園區和遊覽點,彙集了熱帶,亞熱帶珍稀植物,如廈門市樹——鳳凰木。市花——三角梅,還有包括世界三大觀賞樹,中國金錢松、日本金松、南洋衫等在內的80多種的松、衫、柏等,園區還有三百多年的樹齡盆景—榔榆盆景”,好了,說了這些大家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參觀遊覽呢!現在就隨小張進園觀光遊覽,我們的遊覽時間為一個半小時左右。請大家在遊覽過程中隨身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並注意安全。

  現在我們來到了植物園的大門,眼前的這一處園林小景中,“智者樂水”四個,說的是有智慧的`人在工作繁忙之餘,喜歡投身到山水和大自然之中,獲得愉快、健康的身心。植物園內種植了5000多種豐富的植物,有山、水、石相映的自然風光,更具有科學、人文和藝術的內涵。究竟怎樣,讓我們進去親身體會吧。

  首先與大家迎面的“廈門園林植物園”七個大是由著名的文學大師茅盾先生題寫的。我們往右走,石階兩旁熱情歡迎大家的,是美麗的花草樹木。我來為大家一一介紹:左邊的黃花夾竹桃是淨化空氣汙染的優良樹種;右邊樹幹粗大,葉似心形的就是佛教聖樹——菩提,因佛主是在菩提樹下得道成佛,它又被人們稱作智慧樹。前面那花開得像火一樣豔的就是廈門市樹鳳凰木;遠處是一些珍貴的樹種,構成了植物四季中的最美的景色,所以大家今天好福氣,看到了植物園四季中最美的景色了。

  轉過左邊的這道彎,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廈門20名景中的“萬石涵翠”。設計者運用了中國傳統園林中的障眼法,欲揚先抑,使我們感到豁然開朗。湖的左邊堤壩上一排開的是華盛頓棕櫚,看上去威武雄壯;湖的右邊簡直就像一幅美麗的山水畫,我們這就到畫中去看看。

  現在我們正走在竹徑之中,這裡清靜幽雅,可以看到各類觀賞竹約兩百種:如這一叢叫黃金間碧玉,旁邊恰如琴絃的叫琴絲竹,看這佛肚竹,胖胖的竹節是不是像彌勒佛的大肚子呢?竹子與我們的衣食住行密切相關,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還是一種品格高雅的植物。竹是“歲寒三友”也是花中“四君子”之一。竹子顏色青翠、竹竿高挑勁秀,並有著豐富的內涵,幾乎包含了中國傳統道德的所有優秀品質:上下有節顯示忠心,同根共發是仁義,竹竿空心代表謙虛,狂風不倒更是堅韌不拔。

  也許我們還沉浸在對竹的聯想中,但已經來到了另一個具有濃郁南國風情的植物世界。朋友們這裡就是棕櫚島。棕櫚科植物主產於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有三千多種,在這個小島上引種栽培了400多種,位居全國第一。大家可以看到雄偉壯觀的董棕,它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能產出珍貴的西米;高大挺拔的那棵是被稱作樹中之王的大王椰子。大王的王后便是眼前這株皇后葵,它能耐海風侵蝕,亦能耐旱,又如此婆娑美麗,真是大王椰子的好伴侶。棕櫚植物具有廣泛的經濟用途,這裡有能產油的油棕、產糖的糖棕、產蠟的蠟棕、香棕還可以提取高階的香精,我們夏季裡扇風的蒲扇,就是用蒲葵的葉子做成的。可見植物不僅帶來美,更滿足了我們生產、生活的需要。

  你們看這就是榕樹,它有很多“鬍鬚”,可不能小看它,因為榕樹全靠這個吸取氧氣,水份等等,而且當它長到垂到地下時它又長出新的一棵,所以榕樹的生命力是十分頑強的。現在就請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這裡來,到了植物園有一棵樹是不能不看的,咱們現在看到的是鄧小平同志親手栽下的一株大葉樟樹,如今這棵樟樹已是枝繁葉茂,它與廈門經濟特區共生長,是歷史的見證。

  往前走我們現在來到的是百花廳,建於1979年,作為名花展覽館,連同溫室,苗圃等引種馴化區,形成植物園裡一組新的建築群,一處獨具風格的遊覽點。

  百花廳面積1000多平方米,共有五個展覽廳,還有迴廊、曲橋、水榭串連其間,環繞著面積1100平方米橢圓形荷花池。百花廳除展出珍貴百花之外,還展覽以植物園為主題的幾百幅書法繪畫作品,還有眾多名人的題詞詩聯,故百花廳也是一個藝術廳,讓遊人欣賞動、靜的藝術。

  接下來,我們將坐車去參觀另一宏偉而壯觀的沙漠植物區。那裡有我們生活中見過的仙人掌、仙人柱等許多多肉植物。多肉植物因為要忍受沙漠裡乾旱、炎熱的惡劣環境,身體的某些部分演化成了肥胖的貯水器,有的連葉子也退化成了刺或完全消失了,與別的植物不同,這類植物多在晚上涼爽時才打開氣孔,釋放氧氣,同時吸收二氧化碳,若把這類植物擺放在家裡,簡直就是天然的“空氣清新器”,非常有益於健康。

  看,我們已經來到了廣闊的沙漠景區。眼前這些種植在模擬沙漠中的植物形態特異,色彩豐富,尤其在非常惡劣的自然條件下依然生長的壯麗多姿,生命力非常頑強。這一景區植物種類豐富,每株植物都掛有自己的學名牌和簡介,大家可以自行領略一下沙漠植物的風采,好的,各位朋友,植物園的介紹到此結束,下面給大家自由活動半小時,,我們半小時後在溫室前集合,謝謝大家的合作。

  廈門全陪導遊詞 篇6

各位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

  廈門市是一座風姿綽約的海上花園。城在海上,海在城中,構成了廈門的總體風格。島、礁、巖、寺、花、木諸神秀相互映社,僑鄉風情、閩臺習俗、海濱美食、異國建築融為一體,四季如春的氣候更為海的魅力錦上添花。對臺灣、東南亞的區位優勢,海、陸、空立體互補的交通設施,也為廈門旅遊業的持續快速發展注入了活力。

  改革開放後,廈門旅遊業呈現蓬勃發展的勢頭。從1991年至1998年,廈門市入境旅遊者人數、人天數和(外匯)收入三項指標連續8年名列全國旅遊城市中前10位,國內旅遊也取得長足的發展。廈門以雄健的姿態跨入了全國主要旅遊城市的行列,旅遊業成長為廈門市重點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圍繞著海上花園整體旅遊形象的構築,廈門旅遊產業素質顯著提高,國內外旅遊市場得到拓展。在旅遊立法方面,廈門市出臺了《廈門市旅遊管理條例》、《廈門市旅遊資源保護與開發管理暫行規定》、《廈門市旅遊定點單位管理辦法》、《廈門市一日遊管理暫行規定》等法規、規章、規範性檔案,初步構成了廈門地方旅遊法治體系,為依法治旅方針的實施創造了良好條件。在旅遊資源開發方面,城市已形成鼓浪嶼、萬石山、南普陀、集美等十幾個旅遊景區(點),鼓浪嶼--萬石山被國務院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尤其是1995年以來,廈門市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陸續建成了廈門影視娛樂城、廈門臺灣民俗村(景州樂園)、鼓浪嶼海底世界、胡裡山炮臺榮光寶藏博物院、集美航天科技城、東方和凱歌兩個高標準的高爾夫國際鄉村俱樂部等新的旅遊專案,並已對外營業。在旅遊飯店、旅行社方面,廈門市現有旅遊涉外飯店79家,其中星級飯店45家,客房約10200多間;中小型社會旅館340家左右,床位約22000張;國際旅行社、國內旅行社48家,其中國際旅行社12家;各類娛樂經營單位200多家。1998年,全市接待海外遊客48.35萬人次,創匯2.39億美元;接待國內遊客585.52萬人次,創收55.76億元人民幣;旅遊業增加值佔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的6%。

  為了在世紀之交,以更雄健的姿態去迎接新的挑戰,廈門確定了旅遊業跨世紀發展目標--到2010年,把廈門建成我國東南沿海的重要旅遊口岸和觀光度假髮達的國際性海濱旅遊城市。

  廈門全陪導遊詞 篇7

各位遊客:

  大家好!今天我們參觀鼓浪嶼,“海洋花園”。

  現在我們的車在中山路上行駛。中山路是目前廈門最繁華的商業街。建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也是一條老街。街道旁的建築是騎樓式的(建築的下層做成柱廊式的人行道,部分樓層橫跨人行道,以避雨、遮陽、交通,故名騎樓),這是廈門的一大特色。中國南方和東南亞國家的很多城市都有這樣的行車建築。

  這主要是因為廈門地處亞熱帶,有時陽光強烈,風雨交加。行人可以在拱廊下避雨、自由行走、隨意購物。中山路不僅是廈門的主要商業街,也是廈門的文明街,國內外商品種類繁多。

  親愛的朋友們,渡船大約需要六分鐘。現在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鼓浪嶼。看,對面的島是鼓浪嶼,它叫廬江,也叫谷夏海峽,寬600米。鼓浪嶼面積1.78平方公里,人口1.9萬。宋元時稱“元沙洲”,明代稱鼓浪嶼。島的西南海岸有一塊大石頭,被海浪衝刷了很多年。漲潮時,海浪拍擊巖洞,發出鼓聲,所以人們稱之為“鼓浪嶼”,島也叫鼓浪嶼。現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福建省“十大”旅遊景區之一。

  親愛的朋友們,碼頭來了,它是1976年新建的。前碼頭很小,建於1938年。這裡曾經是西方列強賣中國勞工出國坐船的地方。你看過電影《海上的囚徒》,電影《海上的囚徒》從一個碼頭坐船出發。為了解決船隻擁擠的問題,建造了這個“鋼琴碼頭”。因為鼓浪嶼是一個“音樂之島”,遊客在鼓浪嶼上一跳就要接觸到音樂氛圍。你覺得這有點像開放式大鋼琴嗎?

  各位團友,除了幾輛觀光電瓶車,沒有其他車輛了,在島上走一走很有意思。現在我們邊走邊看鼓浪嶼歐式建築的風采。

  廈門全陪導遊詞 篇8

  各位朋友,我們的汽車離開了胡裡山“世界炮王”。現在,我們將在一曲無聲的優美音樂的引領下,去遊覽廈門最美麗的風景之一——“東環望海”。

  這曲無聲的優美音樂在哪裡呢?可能有的朋友已經注意到了,它就在您的左手邊綠化帶上!這些五線譜雕塑長達247.59米,是世界上最長的五線譜音樂雕塑,上世紀末被列為吉尼斯世界之最。它演繹的是著名樂曲《鼓浪嶼之波》,不知道您是否已經被它感染了!

  好,現在我們的車子正行駛在環島路上。環島路,顧名思義,是沿海岸線環繞廈門島一週的路。環島路從建設那天起,就一直奉行“臨海見海,把最美的沙灘留給老百姓”的宗旨,充分體現了亞熱帶風光特色,將交通與文化、旅遊休閒設施完美地融於一體,成為廈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今天,我們要遊覽的是最先建成的環島路東部示範路段,它已成為廈門新二十名景之一,叫“東環望海”。

  各位朋友,現在請看您們的左前方那一山的蒼松奇石、亭臺樓閣,這就是廈門又一名景“金山松石”。我們剛剛離開的“胡裡炮王”,也是廈門二十名景之一。環島路就象由海水、沙灘、綠樹、紅花組合而成的綵帶,把廈門一個個美景串起,分外引人入勝。所以,今年在這條環島路上舉行廈門首屆國際馬拉松比賽時,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們把它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馬拉松賽道”。

  現在請看右手邊,這就是“海韻臺”。目前環島路上已建成了海韻臺、玩月坡、數星園、椰風寨、臺灣民俗村等5個休閒遊樂區,為遊客提供各種服務,國內外遊客已把這裡作為到廈門必遊的景點之一了。節假日時這裡車水馬龍,遊人如織,漫步沙灘,聆聽大海潮音,感受海洋氣息。

  大家還可以看到一條彩色道路,這是示範路段上的人行道。為了提高檔次,從國外引進新工藝,鋪設了長達三千四百米的紅色路面。這段國內首次建成的紅色路面與碧海藍天、綠樹白雲構成絢麗多彩的風景。可以想象,在上面漫步是多麼愜意!

  現在我們往右邊海上看,可以看到一個島嶼,這就是大擔島。傳說在宋朝末年,南宋小皇帝乘船經廈門逃往廣東,為減輕船載,小皇帝命令大臣將行李推下海,便形成了現在的大擔島和其他島嶼。再請看右前方那個大島,這就是著名的金門島,它和大擔島一樣,是臺灣當局控制的區域。解放初期,臺灣當局派出的“水鬼”,通常都是從那裡游到今天的環島路一帶。而那時這裡是軍事禁區,沒有環島路,僅有一條在馬尾松掩映下的戰備公路。除當地的居民和駐軍外,任何人不經特許不得進入。剛才我們經過的廣播山當年就是宣傳戰的戰場,山上高高的高音喇叭牆不停地向對岸宣傳我黨我軍的政策,還經常播放一些各地戲曲和家鄉小調,牽動著臺灣老兵的思鄉情愁。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歷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當年炮火連天的戰場已成為今天美麗的環島路,它成為海峽兩岸從對峙、冷戰到交流、互通的歷史見證。來到環島路,總會引起人們對過去、現在、將來的感慨、遐想和憧憬。

  每到佳節之夜,人們來到這裡,欣賞兩岸各自在海峽上空燃放的焰火。去年的元宵節,廈門、金門兩地甚至分別乘船到海中相聚,燃放煙花。從50多年前槍炮對峙到今天共放煙花,充分表現了和平統一是兩岸人民的共同希望。你們看,左手邊矗立的這塊大型標語牌“一國兩制,統一中國”,就顯示了這種希望,顯示著中華民族走向統一的趨勢。2000年11月21日,副主席吳伯雄來到此時說:統一中國,是兩岸人民的心願。將來統一後,我們可以在臺北吃早餐,然後乘飛機抵達廈門國際機場,再轉高速公路,中午就可以在大陸的老家用餐了。

  現在,我們來到了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大家請看這座像即將遠航的輪船的建築物,它是廈門市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佔地面積47萬平方米,可容納上萬人。每年9月8日在此舉辦的中國投資貿易洽談會已成為廈門特區備受全球矚目的亮點,由 9和8兩個阿拉伯數字以及“投資貿易洽談會”這些英文字母組成的金鑰匙會標,已經成為中國與全球共同開啟合作大門、尋求經濟繁榮的象徵。

  各位朋友,如果說諸多優美景色造就了環島路旖旎多采的大自然風姿,兩岸同胞親情為環島路抹上了濃濃的歷史人文色彩;那麼會展中心這把金光燦燦的金鑰匙就讓環島路展現了經濟特區的動人魅力。

  廈門全陪導遊詞 篇9

各位團友:

  大家好!今天我們遊覽海上花園鼓浪嶼。

  現在我們的車行駛在中山路上。中山路是廈門目前最繁華的商業街,它建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又是一條老街,街旁建築為騎樓式(將樓的下層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道,使樓層的一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用以避雨、遮陽、通行,故名騎樓),這是廈門一大特色。中國南方城市和東南亞國家的城市多有這種駛樓。這主要是考慮到廈門地處亞熱帶,有時陽光照射強烈,風雨交加,行人可以在騎樓下防曬避雨,自由行走,隨意購物。中山路是廈門的主要商業街,也是廈門的文明街,品種繁多齊全,國貨、洋貨均有。

  各位團友,渡船時間約為六分鐘,下面我向大家簡單介紹鼓浪嶼。看,對面的小島就是鼓浪嶼,這條江叫鷺江,也叫廈鼓海峽,寬600米。鼓浪嶼面積1.78平方公里,人口1.9萬。宋元時期稱圓沙州,明肛始稱鼓浪嶼。因島的西南海邊有一塊大岩石,長年累月被海浪衝出一個大洞,每逢潮漲,海浪撲打巖洞,發出如擂鼓的聲音,所以人們叫它為鼓浪石,小島也就叫鼓浪嶼了。現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福建旅遊景區十佳之首。

  各位團友,碼頭到了,這個碼頭是1976年新建的,以前的碼頭很小,是1938年建的。這裡原來是西方列強販賣中國勞工出洋乘船的地方,大家看過《海囚》這部電影吧,那海囚就是從個碼頭乘船出發的。為解決乘船擁擠的問題,建了這個鋼琴碼頭。因為鼓浪嶼是音樂之島,要使遊人一跳上鼓浪嶼就接觸到音樂的氣氛圍,大家看這是不是有點像張開的三角鋼琴!

  各位團友,豉浪嶼除了少量觀光電瓶車外,沒有其他車輛,在島上步行別有情趣。現在我們一邊走一邊觀賞鼓浪嶼歐陸建築的風采吧!

  廈門全陪導遊詞 篇10

各位團友:

  大家好!今天我們遊覽“海上花園”鼓浪嶼。

  現在我們的車行駛在中山路上。中山路是廈門目前最繁華的商業街,它建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又是一條老街,街旁建築為騎樓式(將樓的下層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道,使樓層的一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用以避雨、遮陽、通行,故名騎樓),這是廈門一大特色。中國南方城市和東南亞國家的城市多有這種駛樓。這主要是考慮到廈門地處亞熱帶,有時陽光照射強烈,風雨交加,行人可以在騎樓下防曬避雨,自由行走,隨意購物。中山路是廈門的主要商業街,也是廈門的文明街,品種繁多齊全,國貨、洋貨均有。

  各位團友,渡船時間約為六分鐘,下面我向大家簡單介紹鼓浪嶼。看,對面的小島就是鼓浪嶼,這條江叫鷺江,也叫廈鼓海峽,寬600米。鼓浪嶼面積1.78平方公里,人口1.9萬。宋元時期稱“圓沙州”,明肛始稱鼓浪嶼。因島的西南海邊有一塊大岩石,長年累月被海浪衝出一個大洞,每逢潮漲,海浪撲打巖洞,發出如擂鼓的聲音,所以人們叫它為“鼓浪石”,小島也就叫鼓浪嶼了。現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福建旅遊景區“十佳”之首。

  各位團友,碼頭到了,這個碼頭是1976年新建的,以前的碼頭很小,是1938年建的。這裡原來是西方列強販賣中國勞工出洋乘船的地方,大家看過《海囚》這部電影吧,那“海囚”就是從個碼頭乘船出發的。為解決乘船擁擠的問題,建了這個“鋼琴碼頭”。因為鼓浪嶼是“音樂之島”,要使遊人一跳上鼓浪嶼就接觸到音樂的氣氛圍,大家看這是不是有點像張開的三角鋼琴!

  各位團友,豉浪嶼除了少量觀光電瓶車外,沒有其他車輛,在島上步行別有情趣。現在我們一邊走一邊觀賞鼓浪嶼歐陸建築的風采吧!

  日光巖

  這是日光巖寺新修的山門,讓我們先看前方巨石上的三幅石刻,這好像一個人寫的,其實是三人所書。“鼓浪洞天”是明萬曆年間(1573年)泉州同知丁一中寫,已經400多年了,是日光巖上最早的題刻;“鷺江第一”是清代道進士林緘所寫,也有100多年了;“天風海濤”是民國4年(1915年)福建巡按使許世英寫的。在如此高大的石頭上凌空崖刻,氣魄很大。

  各位團友,日光巖寺原名蓮花庵,是廈門四大名庵之一,實際是一石洞,以石為頂,故又叫“一片瓦”,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萬曆十四年(1586年)重建。因為每天凌晨,朝陽從廈門五老峰後升起,蓮花庵最先沐浴在陽光裡,因此得名“日光寺”。又傳說當年顧成功來到晃巖(日光巖的別稱),看到這裡景色遠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為日光巖。日光寺屢毀屢建,清同治年間,建圓明展,祀彌勒。1917年建大雄寶殿。解放後,圓明殿改成唸佛堂。改革開放後,落實宗教政策,日光寺得到政府的扶持,接受海內外十方善信的捐贈,大興土木,翻修了大雄寶殿,新建了山門、鐘鼓樓、旅遊平臺、法堂、僧舍、小賣部和膳堂,寺廟煥然一新。日光寺是一座精巧玲瓏袖珍式的寺廟,大雄殿、彌陀殿對合而設,是全國唯一的。由於環境優越,歷代高僧不斷,著名的弘一法師1936年曾在這裡閉方便關8個月。

  日光山又稱龍頭山,與廈門的虎頭山隔海相望,一龍一虎把守廈門港,叫“龍虎守江”。這裡原有一亭名“旭亭”,早已毀圯。臺灣文人石國球寫了一篇《旭亭記》,描寫日光巖“山羅海繞,極目東南第一津,水光接天,洪波浴日,皆為梵剎呈奇”,磴道巨石夾峙,森嚴壁立,有“九夏生寒”之意,涼意自然來自“鷺江龍窟”了。

  毓園

  各位團友,這裡展示了林大夫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這些實物都是她生前用過的,這些照片是她學習、工作、生活和參加社會活動的記錄,這些是她的著作、論文和各種證書。從這些實物、照片、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林大夫對工作極端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同志特別是對嬰兒、母親的赤誠熱愛,這都是值得我們後人學習。

  各位團友,遊覽鼓浪嶼到此全部結束了。各位如還有興趣,可以擠出時間,到環島路走走,欣賞一下大海的風韻和歐陸建築的風采,也可深入小巷,聽的別墅裡流出的鋼琴奏鳴聲,增加廈門之旅的文化內涵。

  謝謝各位的合作。

  廈門全陪導遊詞 篇11

各位旅客:

  你們好!

  這裡是廣場可以看入口大門,大家看大門象不象一把巨大的變形扇子,請看地面有幾幅彩色的拼圖,有原始時代的鑽木取火,有古埃及的金字塔,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最後一幅圖是火箭正飛上天,一共有六幅圖這些圖畫正是從某一側面、某一特定歷史階段揭示了人類如何在科技的推動下從落後走向文明的。現在讓我們繼續往前走,瞧地上許多的水道,這些其實是五條軌道,這五條軌道代表五大行星,其中這條橢圓形的軌道即代表哈雷慧星的軌道,中心位置就是獨具匠心的星座噴泉,有興趣的話我們等一下在來找一找自己的星座。我們繼續往前走在前面的那個石碑,這是蘇頌紀念碑,蘇頌是我國宋代的科學家,如果您有興趣想了解更多,您可以參觀完以後在慢慢在欣賞石碑上的文字。

  在我們面前草木茂盛,綠樹成蔭的地方就是火燒嶼生態樂園,生態樂園裡有兩條路,一條是主園路,另一條是“環島路”,火燒嶼島內一年四季鳥語花香,更素有“天然地學博物館”和“神秘的自然博物館”之稱。火燒嶼名字的由來有兩種傳說:其一是,相傳在明朝的時候,島上居住著海盜,並利用海島特殊的地形地貌搶劫過往的船隻,廈門官府派兵來圍剿,結果撲了個空早已逃跑,於是官兵放火燒燬島上海盜的窩點,燒了三天三夜,連同島上的樹木燒個精光故而得名;其二,相傳在兩億多年前侏羅紀時代火山噴發形成的地貌,由於島上大部分是“火燒石”,石頭顏色呈暗紅色,因而得名。

  大家請隨我來,在我的右手邊是燒烤營,繞過碧竹苑,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鷺棲湖,這海中有島,島中有湖,湖中有洲的美景讓人讚歎不已,這裡更是白鷺的天堂,偶爾還有三五成群的白鷺在湖面盤旋,或聚集在岸邊涉水覓食。白鷺高雅聖潔,白鷺飛翔時的動作從容不迫,十分優美,在我國古代《毛詩、周頌》中就用“振鷺于飛,於彼西雍”來形容它飛翔時的氣勢不凡,白鷺是我們廈門市的市鳥。傳說中市花三角梅、市樹鳳凰樹還和白鷺有關呢,是這樣子的: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島上住著一群勤勞的人民,其中有一個書生名叫萬石,他彈得一手的好琴,有一天他正彈琴一群白鷺從上空飛過,領頭的白鷺在上空停了很久被他的琴聲所吸引,便化身為一村姑來見他,沒想到兩人一見鍾情,於是便在村民的歡慶中結為了夫妻,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沒有想到可惡的鱷魚精對白鷺女神的美貌早已垂涎三尺,一聽到她和一個平民結婚也不嫁給它,於是就開始興風作浪,使得整個村莊不得安寧,白鷺女神身上有一件七彩羽翎,據說這件羽翎能夠鎮住妖魔鬼怪,但是這件羽翎是長在她的身上如果要拿到這件寶貝必須要把白鷺女神身上的整層皮撕下來,但是她為了救百姓忍痛撕下這件對她來說是何等重要的寶物,於是鮮血流到了地上把三角梅和鳳的花給染紅了。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三角梅有各色的花兒,鳳凰樹開的花兒是像血的鮮紅。

  聽完故事看在我們左邊親親動物園,在這裡大家可以和動物進行無邊界的交流。沿著主園路一直往前走,在兩邊的小山坡上就有各色的三角梅。前面這個湖叫金蛇湖,每當夜色降臨,在這個美麗的湖中,就會上演國內罕見、省內唯一的水幕電影。水幕電影是用水做螢幕,高有8米,寬有11米,湖中扇形的螢幕與大自然夜空融為一體,影片中的人物彷彿自天而降,給人一種虛無縹緲和夢幻的感覺。那畫中烈火燃燒的場面就像湖面上燃起熊熊大火,給人以水相融的奇特視覺。

  繞過金蛇湖畔,這裡就是休閒的好去處------木屋山莊。沿著這邊的石階就是通往海邊,前面就是中華白海豚觀測臺,這裡是中華白海豚活動相對集中的海域,也是觀測中華海豚的最佳方位。走過木屋山莊,看過中華白海豚觀測臺,沿著主園路再往前走,到達的地方就是被稱為“天然地學博物館”的繽紛峽谷,請大家隨階而上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石頭實際上是兩億年前侏羅紀時期遺留下來的陸源碎屑沉積岩。火燒嶼地層沉積之後,發生構造運動併產生褶皺和斷裂,在繽紛峽谷裡留下豐富的形跡,在兩邊我們可以看到各種顏色的石頭,想必大家應該清楚火燒嶼的由來了吧。大家好大家在這裡休息一下,我們現在站的位置就是火燒嶼的至高點,傳說以前這裡住著一個神仙,每天他都會在這裡練劍,於是在他鬼斧神功的雕刻下,造就火燒嶼島上這些奇形怪狀的石頭,當然這只是傳說。在這裡我們可以俯瞰整個火燒嶼,海滄大橋就在我們的前面,海滄大橋是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座“三跨連續全飄浮”鋼箱梁懸索橋,火燒嶼和位於東渡的海滄大橋東岸遊覽區在2002年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兩個錨碇一邊是科技館、一邊是橋樑博物館是廈門市的兩個科普教育基地,因此火燒嶼旅遊就以“健康、安全、生態、休閒”為旅遊宗旨。

  好我們繼續吧,現在我們下山去逛一逛火燒嶼的環島路吧,在那裡還有許多奇特造形的石頭呢,其實火燒嶼還有一個名字呢------蛇嶼,大家就不知道了吧,這個海島以前堪稱蛇的樂園,大大小小的草蛇、水蛇、花蛇之類,在海邊、草叢中、樹杆上,隨處可見。不知不覺我們已出來大門口,今天我的講解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廈門全陪導遊詞 篇12

  各位團友,您們好,大家剛下飛機,一路辛苦了,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xx,我是xx遊旅行社的導遊,諸位就叫我小×吧,同時也讓我代表xxx旅行社的全體同仁,熱誠歡迎諸位到廈門觀光、遊覽。今天為我們開車的師傅姓×,×師傅開車很有經驗,駕駛技術非常好,諸位在遊覽期間就能欣賞到劉師傅嫻熟的駕駛技術了,各位在廈門遊覽期間就由×師傅和我為大家服務,其間如有什麼要求儘管提出來,我們將盡可能滿足各位的要求,我們也力求做到讓各位住的舒適、玩得開心、吃得滿意、走得順心如意,使廈門之旅成為一個難忘的旅遊歷程。

  各位團友,今天我們所要遊覽的是廈門萬石植物園,萬石山位於廈門市區東南隅一座風光秀麗的山,是中國中少有的緊依鬧市,面積最廣泛的觀光旅遊區,而我們的植物園就在萬石山上,它享有“植物王國”、“植物博物館”的美譽。廈門園林植物園建於1960年,佔地2.27平方公里。栽培了熱帶亞熱帶植物3000多種,植物中的萬石湖是1952年建成的水庫,圍繞萬石湖,有棕櫚島,竹林園,薔薇園,南衫廣場等眾多專類園區和遊覽點,彙集了熱帶,亞熱帶珍稀植物,如廈門市樹——鳳凰木。市花——三角梅,還有包括世界三大觀賞樹,中國金錢松、日本金松、南洋衫等在內的80多種的松、衫、柏等,園區還有三百多年的樹齡盆景—榔榆盆景”,好了,說了這些大家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參觀遊覽呢!現在就隨小張進園觀光遊覽,我們的遊覽時間為一個半小時左右。請大家在遊覽過程中隨身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並注意安全。

  現在我們來到了植物園的大門,眼前的這一處園林小景中,“智者樂水”四個字,說的是有智慧的人在工作繁忙之餘,喜歡投身到山水和大自然之中,獲得愉快、健康的身心。植物園內種植了5000多種豐富的植物,有山、水、石相映的自然風光,更具有科學、人文和藝術的內涵。究竟怎樣,讓我們進去親身體會吧。

  廈門全陪導遊詞 篇13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姓肖,你們可以叫我肖導或者是小肖。今天,由我擔任大家的導遊,帶大家一起去蓬萊海洋極地世界遊玩。蓬萊海洋極地世界擁有目前國內最大的熱帶雨林館、海豹館、海龜館、鯊魚館、大展面、大圓缸,將會把你帶入神秘的海洋世界中,讓你感知海洋,親近動物,希望今天的旅遊能給大家帶來無限的快樂。

  首先,我們要參觀的是熱帶雨林館,這裡是亞洲最大的熱帶雨林館,有千年的古樹、古藤,茂密的叢林,飛流直下的瀑布,驚險的鱷魚潭,活潑可愛的松鼠猴和剛直豪爽的金剛鸚鵡等,熱帶雨林動物會使你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接下來,我們來到海底隧道,海底隧道里有數百種海洋生物,可以使你親身感悟海洋的神秘與博大,目睹海底世界的美麗。

  定海神針大圓缸是亞洲最大的圓柱水體缸,載水量有288噸,裡面有五彩斑斕的珍奇魚種和千姿百態的礁石和珊瑚,會把你帶到一個充滿奇幻的神話王國。

  水下劇場裡,美人魚身著五彩繽紛的衣服在五彩斑斕的海洋王國裡與魚共舞,再現了丹麥童話——《海的女兒》的人魚傳說,讓你大飽眼福。

  海洋劇場裡,滑稽的海豚、海獅表演,讓你感受海洋動物的智慧。極地館裡白鯨、北極熊、企鵝、海象會與你同遊冰雪天地。海豹館裡海豹表演的水上芭蕾,會讓你驚歎不已。海龜館裡的海龜會把長壽和安康的祝福帶給你。鯊魚館裡的人鯊共舞,扣人心絃。

  最後,請大家自由參觀,請大家注意安全,講好衛生,不要亂投食物,下午3點我們在一樓大廳集合。

  廈門全陪導遊詞 篇14

各位遊客:

  你們好!一路辛苦了!歡迎來到美麗的海濱城市——廈門,首先做個自我介紹,我們開車的師傅姓陳,我是廈嶼旅行社的導遊,姓吳,名XX!很榮興能成為你們的導遊,為你們服務,希望在我們相處的時間裡能夠讓你們感到一份快樂!預祝大家能夠玩得開心、吃得稱心、住得舒心、走得順心,同時也希望我們的工作能夠得到各位的支援!

  今天我們將去遊覽胡裡山炮臺景區,他是一座海岸炮臺,原用來防禦外來侵略的,炮臺於1894年三月初八動工,1896年十一月初八竣工,歷時二年九個月,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主要由炮臺、兵營、彈藥庫組成。廈門二十名景中稱“胡裡炮王”因為炮臺現存放著一座世界最大的古海岸大炮,那他到底是什麼樣的大炮呢?不妨現在就與小吳一同前往,我們遊覽這個景區的時間為一個半小時。

  現在我們的車行駛在美麗的環島路上,各位來賓請往左邊看,這兒的草地上有用石料砌成的樂譜,不知道有沒有朋友能夠猜它是什麼樂譜呢?他就是鍾立民作曲,張黎、紅署作詞的《鼓浪嶼之波》的五線譜,全長250米,在這兒出現這麼長的樂符,讓環島路增添了生命的靈性。現在我給大家唱一段《鼓浪嶼之波》,本人唱得不好!如果有機會,大家不煩到我們的菽莊花園裡的鋼琴博物館裡的工作人員用鋼琴彈奏的《鼓浪嶼之波》一定會有一小的收穫的。

  現在車子進入停車場,請大家等師傅把車停穩後再下車,記住我們的車牌號是閩D88888,好了,車停好了,大家帶上貴重物品,其他的行禮可以放在車上,現在我們將要進入胡裡山炮臺去觀看胡裡炮王。

  各位來賓,進入大門,站在大榕樹下,我們可以看到前面有兩個大門,大門上寫著“奮武”、“震威”,在兩門對面是由福建工藝美校蔡志強先生創作的大型《民族魂》壁雕,表現了從舊中國到新中國的萬里海防,從“刀槍入庫”到奮武震威,抗擊侵略者,氣勢恢宏、立意明晰,是一幅很好的佳作。

  現在我們走進“奮武”門,各位來賓,請看這塊示意圖,這就是整個炮臺的示意圖,這兒主要分成兩個部份,一個是榮光寶藏館,一個是炮臺,這個榮光寶藏館,一共分為五個展館,分別是古代寶劍、古代戰炮、古代火槍、世界奇石、古樹化石展館,這是張榮光先生的先世歷七代近200年從世界各地徵集來的,有極高的文史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其中有非常模擬的肉石,就像我們菜市場裡看到的三層肉,大家等一會兒一定要去看看,還有,世界上最小的炮,僅十一釐米長!那麼,我們今天來此最主要的呢,還是去看這個世界上最早、最大、最完整儲存在原址的古海岸大炮,等會兒我會留給大家一些時間參觀榮光寶藏館,那麼,我們現在往前走!

  我們將從這兒上去,這旁邊的門是炮臺的隧道,可以互通的,等會兒去看完大炮下來,你們就從這扇門走進去,這樣可以完整把整個榮光寶藏館遊覽一遍,好了,現在我們將前往炮臺,1841年英帝國主義發動鴉片戰爭,廈門海岸守軍與侵略軍展開了激烈的炮戰。當年,東從黃厝、西至鳥空園沿海一線,築有白石、胡裡山、磐石等9座海岸炮臺,英國人稱它為“長列炮臺”,當英軍入侵時,守軍一齊發炮轟擊敵人,打得英軍狼狽不堪,但岸炮只能直射一個方向,不能旋轉多角度放炮,英軍看出此缺陷後,繞過射擊方向,在白石炮臺附近登陸,突破防線,從身後射擊清軍,守軍只好走下炮臺,揀起石頭與英軍拼搏到底,終因力量懸殊,全部壯烈犧牲,廈門從此陷落,英國侵略軍搶走了部分大炮,搶不走的就毀掉,有的推入海中,至今在這一帶還能打撈到當年的炮。

  鴉片戰爭後,廈門軍民為鞏固海防,在光緒二十年(1894年)三月初八開工,建造了現在的炮臺,大家看,這就是我們所提到的胡裡炮王,當年建成這個炮臺後便安裝了兩門能360度旋轉的德國克虜伯兵工廠製造的大鋼炮,當年這大炮每門的出廠價是八萬兩白銀,從德國運至閩江口每門炮花了2萬兩白銀,從閩江口再運至胡裡山,兩門炮一共用了1.5萬兩白銀,這整個炮臺的建設花費了8.7萬兩白銀,算一算,這兩門炮一共花費30.2萬兩白銀,每門炮的花費是15.1萬兩白銀。大家看這大炮,他的長度是13.13米,重50噸,口徑28釐米,射程1萬6千米。這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古海岸炮,已列入“吉尼斯世界記錄”,各位來賓大家看,原來這兒是有東西兩座大炮的,但是現在呢,大家只能看見東炮了,為什麼呢?在1958年“大鍊鋼鐵運動”中,這兒的西炮以八分錢一斤的價錢買給鍊鋼廠鍊鋼了,還好當時市委書記聞聲急忙制止,東炮得以保留下。現在說起有點讓人覺得心痛。在大炮的旁邊有一個水池,這個水池是做什麼用的呢?據說是因為這大炮每發一門後就要冷卻三十分鐘,而這個水池就是放其降溫用的。大家再看,這兒的地板是不是有些與眾不同,它是由漳樹汁、糯米、石灰與砂料拌均夯成的,地質非常堅硬,在實戰中不會崩起土塊傷到人。

  我們現在往裡走一些,站在這個古炮臺上,遙望海天,一定會思緒聯翩,這是“望歸臺”,在這兒我們可以看到,大擔、二擔島離這兒的距離不過4000多米,但卻不能往來,可謂是“長空有月照兩岸,浩海無瞧宜三通”希望我們的臺灣能夠早日迴歸我們祖國的懷抱。

  現在大家可以去參觀榮光寶藏館,現在是下午五點鐘,一會兒五點二十分後回車上集合。今天的遊覽到此結束,看過了這個世界最大、最小的古炮,還有那逼真的肉石,這些能給你們留下些什麼回憶呢?我們即將分離,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歡迎各位有機會下次再帶上你們的親朋好友讓我們再次相聚廈門、相聚明天美好的未來!謝謝各位對我工作的支援與信任!謝謝!再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