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幹部個人的事蹟材料2000字(精選5篇)

消防幹部個人的事蹟材料2000字(精選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事蹟的經歷,對事蹟很是熟悉吧,事蹟具有概括標明先進事蹟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的用途。到底應如何擬定事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消防幹部個人的事蹟材料2000字(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消防幹部個人的事蹟材料1

  小杜,男,漢族,中共黨員,湖北荊門人,2012年6月入伍,現任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消防救援支隊辦公室主任、一級指揮員消防救援銜,先後榮立三等功2次、嘉獎1次,曾被消防救援局評為2019年“年度調研工作先進個人”。

  小杜在2020年1月21日返回家鄉湖北荊門市鍾祥市雙河鎮大橋村探親。面對突發的疫情,該同志不忘初心本色,在完成自我隔離後,主動申請成為了當地疫情防控工作的志願者,始終戰鬥在防疫第一線。小杜的家鄉荊門市鍾祥市雙河鎮地處山區,交通不便,屬疫情重災區,住戶分散偏遠,下鄉入戶一走就是十幾公里,他走遍了村裡近300戶人家,曬得黝黑的臉上被口罩遮出的印記清晰可見。

  在執勤卡點迎風飄揚的黨旗下,他常常一守一整天。為給村民購買、配送生活物資,他和同事們經常一天要接近百個電話,往返於採購點和村民家中數十次,24小時為村民服務,為當地在疫情防控期間保生活、穩人心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面對外出流竄和違規聚眾的群眾,他積極引導、耐心勸導,贏得了群眾的廣泛理解,共勸返群眾約1000餘人次,車輛約2000餘輛次,未發生一起矛盾糾紛事件。

  危險性最大、最辛苦的莫過於對確診和疑似病人家中進行消毒防疫以及為40餘名滯留在當地的武漢迴流人員進行體溫監測,穿上密不透氣的防護服,背上沉重的消毒桶,一場“戰役”下來,他常常汗如雨下。

  在做好志願服務工作的同時,小杜發揮專業所長,主動承擔起了村裡的防疫工作簡報、工作報告等公文材料的撰寫任務,還主動為群眾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宣傳教育,並利用走訪入戶的時機,幫助居民排查消除火災隱患,提升家鄉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在入戶排查工作中,小杜得知村裡年近90歲的馬大培老人,因與其相依為命的孫子被隔離在外地無人照料,便主動向村裡提出照顧老人的申請,每日照看老人的飲食起居,多次自費為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老人的孫子馬明福在得知此事後,深受感動,專門寫來感謝信表示謝意。大橋村黨支部有感於小杜同志的擔當奉獻精神,發出《倡議書》,號召全村青年向小杜同志學習。在小杜同志事蹟的感召下,當地志願隊伍不斷髮展壯大。小杜的父親受到兒子的影響也加入了志願隊伍,成為了村裡一名流動巡查員,這對戰“疫”父子兵的事蹟在當地傳為佳話。

  小杜同志所在單位駐地位於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東北部邊緣。自然條件惡劣、經濟發展滯後、生態環境尤其脆弱。面對艱苦複雜的邊疆環境,從小在內地省份長大的小杜克服地域、氣候、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困難,在邊疆這片熱土上默默堅守,無怨無悔。自加入新疆消防隊伍以來,其妻子在武漢市工作、年邁的父母在荊門農村務農,一家人長期三地分居。由於支隊經常處於戰備狀態,無法照顧遠在湖北的妻兒和父母。妻子十月懷胎、孩子出生、家中老人去世、父親重病,小杜均不在身邊。懷著對消防事業的滿腔熱情,在改革期間面對“走與留”的抉擇,小杜同志沒有絲毫動搖。為了支援其工作,小杜同志的愛人張旭主動向公司申請,遠離家鄉來到了公司遠在新疆的建設專案工地工作。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小杜同志還主動當起了改革政策“宣傳員”、“輔導員”,利用下基層幫扶工作、檢查督導的時機,主動為思想負擔重、改革政策理解不透的指戰員答疑解惑,在他的努力下單位指戰員的轉改率大幅提升。

  小杜同志無論在何地何崗位,都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在基層中隊,他是帶兵能手、訓練標兵、火場上的先鋒,其所在中隊連續多年被總隊評為“先進中隊”;2014年,在他和戰友們的共同努力下,所在中隊榮立集體三等功。在防火崗位,他虛心好學、求知若渴,從當初的“門外漢”一路成長為支隊的業務能手,多次代表支隊參加總隊組織的社會單位“三化”對檢互查、防火監督比武。小杜同志分管的轄區位於化工園區,每逢生產旺季,除一日三餐他幾乎是守在園區為企業排查隱患、宣傳教育,得到了當地政府、群眾的廣泛認可。因工作需要借調至總隊辦公室以來,面對人員少、任務重的壓力,小杜同志經常加班加點,忠誠履職盡責,先後撰寫各類公文材料千餘篇,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出色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得到了各級領導的一致好評。

  最難堅守的是平凡,最不能忘的是初心。小杜是消防救援隊伍的一個代表和縮影,透過這一個個感人瞬間,我們觸控到了一種傳承,叫做“一切為了國安家寧”。

  消防幹部個人的事蹟材料2

  xxx,漢族,陝西漢中人,2008年12月入伍,2013年7月入黨,2008年12月參加消防救援工作,2010年3月至2020年12月蘭坪縣消防救援大隊工作,2020年12月至2021年12在福貢縣消防救援大隊工作,現任怒江州碧江路特勤站班長。2010年“8.18”貢山特大泥石流救援,2010年9月參加了保山隆陽“9.12”山體滑坡,2019年至2021年作為支隊駕駛培訓教練員為支隊培訓出來30餘名優秀的駕駛員。2014年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2016年獲得部局批准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2019年獲得蘭坪縣第二屆道德模範提名獎。

  14年來,他以“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為總要求,嚴格要求自己,刻苦訓練,踏實工作,先後參加滅火戰鬥40餘次,參與搶險救援30次,並在“4.22”兔峨泥石流和“8.7”練登泥石流兩次搶險救災中表現突出,贏得了同志們的廣泛讚譽。在“9.5”車輛事故搶險救災中,他救出兩名被困人員,為搶救生命贏得了寶貴時間。14年來,他對外開展“學雷鋒”活動160餘次,深入掛鉤幫扶村寨為農戶送油米40餘次,義務送水3000餘噸,參與義務沖洗街道150餘次,還積極參與各項愛民活動,把關愛送到群眾的心坎上。

  一、堅定信念、矢志不渝

  堅定理想信念,牢記神聖使命,矢志不渝地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而奮鬥,永葆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政治本色,堅定不移地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捍衛者。不管在什麼崗位、擔任什麼職務、從事什麼工作,他都始終保持著昂揚向上的革命激情和頑強拼搏的戰鬥作風,在工作面前始終任勞任怨、從不推諉,在危急關頭始終敢打敢拼、毫不退縮,在原則面前始終立場堅定、旗幟鮮明,以實際行動展現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和新時代消防救援人員的高尚情懷。

  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他始終站穩立場,明辨是非,在政治理論上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在思想道德上加強修養,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解決好自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始終明確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結合隊伍實際,全心全意為隊友服務、為駐地老百姓服務。工作中的“孺子牛”,強烈的上進心和責任感讓他日常執勤工作中總是奮勇爭先,勇挑重擔,每次都完滿出色地完成上級領導交給的各項任務,深受全體隊員的愛戴和上級的信任,在他入伍14年時間裡,多次受到支隊的嘉獎和表彰。在榮譽面前,他沒有陶醉和居功自偉,沒有衝昏頭腦,沒有居功自傲。而是保持更加積極的人生態度和職責神聖感,始終保持著樸素的作風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思想,更加謙虛謹慎,更加從嚴要求自己,認真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在消防救援隊伍這個大熔裡,繼續磨礪自己,錘鍊自己,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為中隊的各項工作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三、忠誠履職、守護一方

  “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這是xxx的錚錚誓言。在濃煙滾滾的烈焰中,在排山倒海的泥石流中,在房屋倒塌的廢墟中,在車毀人亡的事故現場,面對一次次血與火的洗禮,生與死的考驗,他一次次帶隊友們衝鋒在前,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領導的榜樣作用,每一次事故現場,他總是說:“我先來!”短短的一句話卻需要多少無畏和視死如歸的精神。在多起車禍事故中,多起濃煙瀰漫的大火中,他總鎮定自若,一面疏散周圍群眾,一面帶隊友們利用最短最快的速度進行救援。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從2010年至今先後在蘭坪縣第一中學資助過三名貧困學生,在福貢縣第一中學資助過兩名貧困學生,五名貧困學生均已優異的成績在昆明求學,在貧困學生眼中他是一位無話不說的好大哥。為加快支隊駕駛骨幹培養,2019年至2021年xxx勇挑重擔,先後為支隊培養出來30餘名秀的駕駛骨幹,用踏踏實實做事的態度影響了一批又一批駕駛骨幹,在隊友們眼中他是一位一絲不苟的好班長。

  “為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貢獻自己的一切”,xxx正是有了這樣的信念,才能在無數個日日夜夜裡的執勤備戰、滅火救援中,敬崗愛業,忘我地工作,以一名消防隊員對祖國的忠誠、對事業的執著、對人生的追求,將原本普通的隊伍生活描繪得璀璨輝煌。

  消防幹部個人的事蹟材料3

  “對於消防官兵來說,火情就是命令,警情就是責任。而對於記者而言,第一時間出現在新聞現場,將新聞事件完整地報道出來,就是最大責任。”這是xxxx電視臺電視新聞記者小譚十年來與廣元消防結下不解之緣的真實寫照。

  小譚,今年35歲,是xxxx電視臺的一名電視新聞記者,從2006年參加工作開始,就與廣元消防結下了不解之緣。

  記錄消防抒寫十年無悔新聞路

  在火災前線、車禍現場,小譚和其他記者總能看見一片橘紅色的身影,這就是我們消防員,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就會第一時間出現,揹負一個新聞工作者的責任。

  小譚慢慢地與廣元消防走在了一起,站在他們的身後,用手中的攝像機記錄下了他們執著堅守、無懼生死、勇於奉獻、保民平安的感人場景。這一站,就是十年光陰。

  噙滿淚水見證衛士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忘不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作為極重災區的青川縣,在第一時間與外界失去了聯絡,廣元消防的官兵們第一時間挺進災區,給群眾帶去了希望,作為隨行記者,小譚見證了他們面對災難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那段時間,小譚的眼裡含著淚水,心裡充滿感動,他用手中的攝像機記錄下當時的點點滴滴。節目在四川電視臺、中央電視臺相繼播出,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反響。

  廣元溫州商城火災,小譚第一時間出現在事故現場,而那個時候,商場內早已經是火光熊熊,濃煙瀰漫,而當時,還有部分群眾被困在商場內,整個情況萬分危急,面對危險,消防戰士奮不顧身,衝進火場,與火魔展開殊死搏鬥。

  小譚跟隨在戰士們後面,依然用自己手中的攝像機記錄著火場內的點點滴滴,當消防員楊雯欽等人因為過度勞累直接暈倒在地時,他自己的心也彷彿在抽搐——小譚拍攝的新聞素材隨後被四川電視臺《黃金三十分》欄目採用,並拍攝成了優秀電視專題節目。

  靈魂融入致敬百姓心中最可愛的人

  京昆高速廣元段七盤關至金子山路段,是進出四川的交通要道,更是重要的物流通道,平均每天南來北往的車輛不計其數,由於經常受惡劣天氣影響,加上地形複雜,這一路段經常發生交通事故,其中金子山到劍門關路段更是被稱之為“魔鬼路段”。

  十年時間,小譚多次跟隨百姓心中最可愛的人消防官兵奔走在這一路段的車禍救援、危化品車處理等系列搶險救援活動中。多條新聞被四川電視臺、成都電視臺採用,部分新聞在中央電視臺播出。

  時至今日,小譚依然記得,2013年12月25日上午9點多鐘,京昆高速七盤關附近發生一起3車相撞的交通事故,一輛載有35噸柴油的油罐車發生洩漏,得知警情後,小譚和消防官兵迅速趕往現場,當時,載有35噸柴油的罐體被撕開一大口,罐體內的柴油大量洩漏,地面上,全部都流淌著洩漏出來的柴油,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氣息,情況很是危險,小譚看到,廣元的消防員沒有一個人退縮,不顧一切衝鋒在前。

  2014年12月12日晚上9點左右,一輛滿載38噸危險化學品精萘的掛車途經京昆高速廣元段時起火。現場形成100多米流淌火,消防官兵佩戴空氣呼吸器攜水槍利用泡沫深入事故現場進行滅火。2011年8月的一個晚上,京昆高速劍閣境內發生多起貨車追尾事故,有人員被困,正當消防戰士對被困駕駛員進行施救時,一輛不受控制的大貨車直接衝破警戒線,消防戰士張志恆被刮傷,並重重摔倒在地,頭部、四肢都受到不同程度傷害。

  在這一個個危險的現場,消防員那一張張年輕而執著的面孔令小譚為之動容。

  成長與夢想新聞路上傳播愛的正能量

  在廣元,老百姓在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時,都會第一時間向消防員求助。

  2015年11月24日凌晨,甘肅隴星銻業有限公司選礦廠尾礦庫洩漏,造成嘉陵江一級支流西漢水出現水汙染,並對嘉陵江四川廣元段水體銻濃度產生影響。群眾飲用水受到嚴峻考驗,從12月6日開始,一個個橄欖綠的身影,每天奔波在送水的路上;一輛輛滿載生活用水的消防車,為缺水地區群眾帶來了希望。小譚感受到一股股正能量!

  十年時間,小譚跟隨消防官兵一起,聞警而動,參加了多次搶險救援報道,超過30條新聞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四川電視臺播出的廣元消防新聞也已經超過150條。

  十年時間,小譚和廣元消防人戰鬥在一起,衝鋒在一線,在他看來,這是作為新聞記者的一種職業衝動,更是已經凝固在內心深處的廣元消防情。

  消防幹部個人的事蹟材料4

  “愛說謊”的消防人——記最美消防人王康

  “爸爸明天就回來看你,你要聽媽媽的話。”這是青川縣竹園鎮梁沙壩消防隊隊長王康說的最多的一句謊話。王康的家就在竹園鎮,但他為了工作卻常年住在隊裡,過家門而不入成為最平凡的事。參加消防工作11年來,王康先後榮獲公安部消防局2007年“專職消防隊伍執勤崗位練兵先進個人”、廣元市“抗震救災模範公民”、四川省人事廳和四川省公安廳“抗震救災先進個人”等獎項。面對榮譽,他覺得最對不起的就是家人。

  “過節一點都不好”

  “11年來,我只有2次是在家過的年,其中還有次是因為受了傷。”提起家庭,王康哽咽了。因為逢年過節是火災頻發的時間節點,消防隊員必須隨時待命,所以多年來,家對於王康來說,雖然在咫尺,卻也遠在天邊。

  “過節一點都不好,就是吃吃喝喝,我們隊裡伙食天天就像過節。”每年過年,王康都會向隊員們說謊,“其實誰不想回家,為了安慰他們,也是安慰自己,我只能裝作不在乎,自欺欺人。”消防隊隊員們大多都是外地人,一年裡難得見一次親人,特別是每逢春節,新來的新兵都會躲進被窩偷偷地哭。王康是隊長,也是主心骨,為了這群“小兄弟”,他放棄回家的機會,每年都和“小兄弟”們一起巡邏,聊天談心。王康的家就在鎮上,家人探望很方便,為了不影響大家的情緒,他也禁止妻兒過年時來單位。

  “不是我們滅的火”

  2014年春節前夕,竹園鎮一藥品商鋪發生火災,接到報警後,王康迅速帶領隊員和兩輛消防車趕到現場。關鍵時刻,他迅速組織隊員開始鋪設水槍陣地展開滅火,同時組織附近的商家利用消防栓對緊鄰的商鋪鋪設水槍陣地,阻斷火勢蔓延。經過3個多小時的努力,終於將大火撲滅。

  去年春節,王康和隊員巡邏時發現,路邊的水果攤篷子上被鞭炮點燃,迅速燃燒起來。“當時老闆不在,我們就想的先把火勢控制再說。”王康和隊員拿起滅火器撲滅火源。直到王康和隊員離開,老闆都還沒回來。第二天,老闆提著水果上門道謝時,王康又說謊了:“不是我們滅的火,你是不是搞錯了哦?”“泥灰掉進眼睛裡”

  “5·12”地震,王康和隊員第一時間趕到了喬莊鎮山珍市場參與救援。“當時我們只有6個人,2輛消防車。”王康說。由於人員設施不足,要救出被困人員,只能靠鐵鍬挖。“求求你們救救我兒子。”一對父母拽住王康的手,傷心欲絕,哭得站已經不穩。原來地震發生時,孩子正獨自在家中午休,等他們跑回家時,房子已經完全倒塌了,小孩被埋在了廢墟之下。“娃兒肯定沒事,你們要相信我們。”王康一邊安慰著他們,一邊迅速拿起工具展開施救。

  “看見我孩子了嗎?”

  “別急,快了,我聽到孩子的哭聲了。”“我孩子還活著嗎?”“肯定活著,放心。”

  王康明白,僅靠自己這幾個人根本起不了作用,只能說著一個又一個的謊言,給這對父母信心。但是他並沒有放棄,用鐵鍬一點點往裡挖,碰到鐵鍬不易操作的地方,就直接用手往外刨,王康心急如焚,一邊挖,眼淚一邊往下滴。

  “你咋哭了?是不是我娃兒沒救了”“不是,泥灰掉進眼睛裡了。”

  因為小孩被困位置情況複雜,王康他們裝備不齊,只能等待福建消防隊過來幫助,在等待期間,王康也沒有放棄,仍然和隊員繼續挖。福建消防隊趕來救援了,在大家的努力下,將孩子救出了廢墟。“感覺看著他就像是我自己的娃兒一樣,心疼、高興……”現在提起這件事,王康還眼泛淚光。

  善意謊言藏真情

  2009年,一轎車和一大貨車相撞,轎車嚴重變形,王康和隊員們趕到現場救援。轎車內3人,一家三口,父母當場死亡,只剩下一個5歲稚童。經過奮力救援,終於從縫隙中抱出受傷的孩子。孩子滿臉血跡依偎在王康胸前,含淚地問道:“叔叔,我爸爸媽媽呢?”王康沉默了一下,立馬回答道:“只要你乖乖聽醫生的話,爸爸媽媽就回來了。”把孩子交給救護人員轉身的那一瞬間,王康再也抑制不住淚水了。

  2006年參加青川縣職高森林火災事故、2007年參加青川校教師進修校民房火災事故、2007年堅守3天3夜成功處理沙洲鎮文家梁運送電石車輛燃燒事故、2007年在喬莊河成功救出一名流浪漢、2008年地震中參加山珍市場救援木魚中學救援併成功救出一名小孩、2010年參加東橋汽車維修點火災事故、2011年成功處置竹園鎮火車站商鋪火災事故、2012年參加成綿高速運輸寶馬車車輛燃燒事故……這11年,王康的變化太大了,變得更堅強、更成熟、更有責任感,也變的“愛說謊”了,但他卻用一個個善意的謊言,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平凡的消防員最美的一面。

  消防幹部個人的事蹟材料5

  如果說人生是繽紛的彩霞,那麼青春必是其中最絢麗的一抹;如果說人生是漫長的旅程,那麼青春就是旅途中最燦爛的一段。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一位熱血青年xx,20xx年12月應徵入伍,成為一名光榮的消防戰士,在平凡的崗位上,他把青春和熱血注入警營,在一次次的滅火救援中磨礪成長,在八年的軍戎歲月裡展現熱血男兒的價值所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曲青春的讚歌。

  臨危不懼危難時刻衝在前

  消防部隊作為一支養兵千日,用兵千日的部隊,他也非常清楚,當一名消防戰士,幾乎每天都要面對水與火,時刻都要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兩勇相遇,智者勝。xx深知其中的道理。面對惡魔般兇猛的火災救援,光靠硬衝是行不通的,需要更多的是智慧和經驗。

  5月10日,320國道一輛滿載18噸汽油的罐車側翻發生洩漏。在處置過程中,經專家組再三推論,要成功處置事故,只有對變形的導油閥保護箱體進行破拆實施導罐這唯一的可行方法。但是在破拆過程中萬一操作不慎,極有可能發生火花引燃洩漏汽油,後果將不堪設想。面對變形的導油閥保護箱體,專業倒灌隊伍無奈了,面對處置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爆燃危險,吊車司機調轉車頭走了,面對汽油洩漏情況下的鋼板破拆,我們有的戰士也膽怯了,就在處置工作進退兩難的情況下,xx臨危不懼,主動要求承擔破拆任務,憑藉紮實的實戰經驗和業務功底,反覆觀察周邊環境及變形箱體,向現場總指揮提出了最快、最安全、最高效的破拆方案,在徵得同意並做好個人的防護後,在中隊幹部的帶領下,在隊友水槍的保護下,xx一人潛入了夾雜著汽油的破拆現場中,憑藉著過硬的業務素質和有勇有謀的膽氣,成功完成了破拆任務,為油料的順利導罐,事故的成功處置發揮了一錘定音的關鍵性作用。

  大公無私驅車千里護南博

  6月,是中隊年初安排xx探親休假的時間,6月11日,也是他父母精心安排26歲兒子相親的日子,他放棄了,只因南博會安保工作的不期而至,他又一次選擇了顧全大局,放棄個人利益,以對消防事業的無限熱愛投入到南博會執勤保衛工作中。今年的南博會是雲南面向南亞東亞開放發展的一次重大盛會,規格之高,安全工作尤為重要。然而,消防安全保衛工作是一項具體而又繁雜的工作,涉及面廣,沒有踏實的工作作風不行,沒有務實的工作態度也不行,只強調客觀、主觀不努力更不行。

  6月2日,支隊下達了抽調2車12名官兵參與第3屆“南博會”消防安全保衛工作的命令通知,xx主動請纓,他沒有在“休與不休”中猶豫,沒有在“去與不去”中徘徊,第一時間對抽調車輛進行全方位檢查,收整行李駕駛消防車隨隊出發。“班長,終於到基地了,累了一天,走洗澡,睡覺去”,“你們先去,我得檢查下車況,這車多年沒像這樣跑過遠路了,等下就來”,作為駕駛員的他就是這樣,精心維護,惜車如眼,無論是在出勤前,還是在歸隊休息後,每每用車結束,他都要對車況進行檢查,並及時的維護和保養,哪怕一點點小毛病,他都擱在心上,決不放過一切細小末節的安全隱患,非得修好才踏實。“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車子壞在執勤救援途中,耽誤了任務”因此,他從來沒有帶“病車”上路。

  南博會期間,他共參與滅火作戰演練15次,每天往返於基地與展館,短短十多天的時間,行駛路程長達五千公里,未發生任務車輛安全事故,用自己的行動凸顯德宏消防良好形象,高標準、嚴要求、不打折扣地完成了南博會安保任務。

  紮根邊疆默默無聞做奉獻

  畹町一個邊陲名鎮,與緬甸隔岸相依,今日的畹町雖逝去了昨日的輝煌,留下的卻是讓世人難忘的回憶,消防工作,沒有因小而不為,因少而停止。

  “六熟悉、六熟悉,遛玩、遛玩、轉轉就得了,畹町這麼點兒,有什麼熟悉的”這是許多戰士對待“六熟悉”工作的隨時會發的牢騷。“我們吃著人民飯,就要幹服務人民的事,就是因為畹町這地兒小,我們才有時間熟悉精,掌握透”

  面對戰友這不經意間發的牢騷,他的態度沒有改變,自從夏季消防安全大檢查開展以來,xx事事嚴格要求自己,工作總身先士卒,率先垂範。帶領中隊戰士對轄區交通和道路進行全面的瞭解,並做出水源檔案,水源道路分割槽圖,制定成冊,讓戰士隨身攜帶。每週帶領中隊官兵入村、入寨、入鋪、入廠開展六熟悉和防火巡查工作,與中隊官兵用雙腳踏出了邊陲名鎮的消防安全作。身為執勤中隊長助理,他積極協助中隊幹部完成好各項工作,充分發揮橋樑紐帶作用,使中隊的管理教育和執勤訓練工作有條不紊。

  一滴水可以映射出太陽的光輝,一個細節可以看出人的靈魂。同志就是這樣,在邊陲一線,書寫著消防人的忠誠,在平凡之中,恪守著“竭誠奉獻”的高尚情懷,譜寫了一名基層官兵立足本職,摯愛消防,勇爭一流的奉獻之歌、創業之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