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原子質量課件

相對原子質量課件

  原子的質量是原子的實際存在的物質的多少,是實際質量或稱為真實質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對原子質量課件,歡迎閱讀。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的含義,會查相對原子質量表,能根據相對原子質量求算相對分子質量。

  【過程與方法】

  透過類比、比喻的方法,理解微觀概念的含義;透過計算的練習,初步體會化學中的定量計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科學計量的重要性;透過介紹我國化學家張青蓮教授的卓越貢獻,進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正確求算相對分子質量

  【難點】

  理解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提出疑問,引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原子氫原子、氧原子、碳原子、鋁原子的質量(科學計數法,單位:kg)。

  設疑: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原子是質量、體積都很小的'微粒,那原子的質量我們如何簡便的表示原子的質量?

  環節二:類比練習,學習新知

  學生以小數的形式寫出上述原子的質量,體會記憶、書寫和使用時的不便。

  宏觀類比,加深認識:生活中,我們用“千米”衡量北京到天津的距離,用“光年”衡量宇宙中星球間的距離。若以“千克”為單位表示原子的質量,就好比用“光年”衡量北京到天津的距離,也好比用“噸”來表示一個蘋果的體重。

  講授新知:國際上一般用相對原子質量來表示原子的質量。

  學生自主閱讀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試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對相對原子質量的理解。

  講述科學家確定相對原子質量標準的研究過程,進一步強調相對原子質量是為了計算簡便而人為規定的。

  介紹張青蓮教授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做出的貢獻。

  過渡:原子的質量非常小,所以在化學中使用相對原子質量。那麼在化學中如何表示分子的質量呢?

  講解:通常用相對分子質量表示分子質量的大小。

  設疑:如何由相對原子質量得出相對分子質量?

  教師啟發:分子是由什麼構成的?

  教師以水分子(H2O)為例講解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課堂練習:計算二氧化碳分子(CO2)的相對分子質量。

  環節三:加深理解,鞏固練習

  思考1.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是否有單位?

  思考2.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質量有什麼區別和聯絡?

  練習3.參考相對原子質量表,計算H2SO4的相對分子質量。

  環節四:課堂小結、課後作業

  小結: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述對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的理解。

  作業:課後練習與實踐題6、8。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