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化學課件

水的化學課件

  水的化學課件1

  一、教學目的

  1. 瞭解純水與自然水、硬水與軟水的區別

  2. 瞭解吸附、沉澱、過濾和蒸餾等淨化水的方法,

  二、重點:過濾和蒸餾的原理及實驗操作

  複習提問:水是純淨物還是混合物?由什麼元素組成的?由什麼微粒構成的?

  新授:

  提問:什麼地方存在水?

  學生思考回答: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

  提問:有沒有同學看到黃河?(電視上也行)黃河水是什麼樣子的?

  學生答:很渾

  提問:能不能說一下原因?

  學生:因為含有大量的泥沙

  提問:那麼你說黃河水是純淨物還產混合物呢?

  學生:是混合物

  提問:捧起一捧海水是否是清澈透明的?嘗一下是什麼味道?為什麼?

  學生:是,是鹹的。因為含有食鹽

  提問:那麼,海水是純淨物還是混合物?

  學生:是混合物。

  總結:自然界的水都或多或少的含有象泥沙這樣不溶性雜質還有象食鹽這樣可溶性的雜質,因此自然界的水都是混合物。如何除去這些不溶性和可溶性雜質,這就是水的淨化問題。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怎樣除去這些不溶性的雜質。請同學們看書參照自來水廠淨水過程示意圖總結一下可以採取哪些操作來除去這些不溶性的雜質。

  一、不溶性雜質的淨化

  1. 沉澱 演示實驗:觀察混濁的水的靜置,並比較顆粒大的和小的沉澱的快慢,從而得出加絮凝劑的作用:使小的顆粒凝聚成大的顆粒,加快沉澱。

  2. 過濾 :我為什麼能從教室出去,再進來?拖拉機能進來嗎?為什麼?同學們還能想出哪些類似的問題?

  原理:小的走,大的留。

  3. 吸附:衣服可以吸有很多灰塵,還可以吸收異味。是什麼變化?哪個同學家使用淨水器?你知道里面有什麼嗎?

  問題:上述操作哪個淨化效果最好?

  透過上述操作得到的水已經是澄清透明的了,這些水是純淨的嗎?

  學生答:不是,還有可溶性的雜質。

  二、可溶性雜質的淨化

  提問:對我們的身體來說,喝礦泉水好呢?還是喝純淨水好呢?為什麼?

  學生答:礦泉水。因為礦泉水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礦物質。

  總結:這就是說,水中的這些可溶性雜質有些對我們來說是有益是,這些不需要除去。但有兩類可溶性的化合物,如果水中含得太多,將會對生活和生產造成很多麻煩,請同學們找出來看是哪兩類化合物?這樣的水叫什麼水?

  學生答:鈣的化合物、鎂的化合物,叫硬水。

  提問:能帶來什麼樣的麻煩?請同學們看書。

  提問:你能鑑別硬水和軟水嗎?

  學生:用肥皂:起沫的是軟水,起渣的是硬水。

  硬水的軟化:有哪此操作?

  學生答:煮沸水 蒸餾

  提問:在家裡做飯時,開鍋時,如果你掀開鍋蓋,你能看到鍋蓋上有什麼?怎麼來的?你能說一下蒸餾的原理是什麼?

  提問:同上面的幾個操作相比,蒸餾的淨水效果怎樣?

  練習題:56頁1、2、3。

  下面咱們重點學習一下過濾的實驗操作。

  三、過濾

  “一貼”

  “二低”

  “三靠”

  練習:基礎訓練

  小結:請學生總結都學到什麼?

  作業 :一課三練。

  水的化學課件2

  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分佈狀況;

  水與工農業生產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

  水汙染的`後果及防止水體汙染;

  瞭解水的組成及物理性質。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髮散思維及查閱媒體資料,獲取資訊的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樹立節水觀念,增強環境保護意識,為可持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團隊意識。

  教學建議

  本節內容大致可以分為:水對人類的影響,水的物理性質及水的組成,在處理這一節教材時,要充分以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事例作為研究的線索。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在課前佈置研究課題,給學生一週的時間查詢相關資料,特別是突出媒體資訊量大的優勢,透過網際網路輸入關鍵字詞搜尋相關資訊,並要求學生對獲取的資訊進行加工,每2-3個學生為一個小組,透過課前準備發表自己的見解,可以製作成powerpoint簡報或展板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透過這種組織形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特別是展示成果,無論對哪類學生來說,只要付出勞動,都會有收穫,真正體現初中義務教育的全員性和教育的全過程性。特別對初中學生來說,強烈的表現慾望成為其學習過程的根本動力。水資源的有限,人類對水的需求的日益增加,工業化程序對水體的汙染,對學生來說,有的可能瞭解很多,有的學生會一無所知,教師課堂上簡單的介紹對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來說是遠遠不夠的。讓學生親身去體驗現實生活中,在我們生活中,水資源的浪費、水質的日益惡化等,使學生有一種危機感,自覺地從我做起是環保事業大眾化的具體體現。

  水的組成是本節課的另一個重點內容,它應包含兩方面內容:

  1. 水的宏觀組成,即:定性水的元素組成。

  2.水的微觀構成,即:定量。每個水分子所含原子的數目,從而得到水的分子式。這兩個過程應有意識地加以區分,這樣有助於學生了解化學學科研究物質組成的一般方法,為今後學生進行學習打好基礎。電解水的實驗是完成上述兩個任務的經典實驗,可以結合有關物理知識介紹實驗裝置,特別是電極的極性,兩極產生氣體的體積,兩極產生氣體的性質,然後結合有關資料幫助同學進行推導,從而得出結論。在這些過程中,應注意嚴謹性。

  重點:水對人類的影響及水的組成

  教學設計過程

  本節課按一課時安排。但應在上課前一週給學生布置任務,由學生透過查閱文獻,瀏覽相關網站,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進行展示活動,可以由學生採用自由組合的形式分成若干小組,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1.課前任務佈置:

  (1)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①從外層空間看地球,看到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區被水覆蓋著,是一個名符其實的水球,水資源如此豐富,為什麼還要加以規劃和保護?

  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身邊有浪費水的現象嗎?結合自己的實際,我們生活中克服哪些不良行為,可以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

  ③在我們周圍,水資源保護的狀況好嗎?你認為哪些行為會使水質受到不良影響?

  ④從目前來看,淡水缺乏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特別是有些地區,乾旱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而地球上海水是豐富的,你有什麼好設想,使海水得以充分利用?(必須是自己的設想,不一定正確,不必追求科學性,但需從可行性和經濟角度出發)。

  ⑤你認為日常生活中改變人的哪些生活習慣可以做到節省淡水?舉具體措施或歸納一些節水的小竅門。

  (2)查閱相關網站,從網上獲取相關資訊,結合自己的觀點,對這些資訊進行加工,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或措施是可實施的。

  (3)2-3人一組(自由組合),將自己的學習成果製作成Powerpoint簡報或製作成小展板,供課堂交流用。

  2.課前準備工作:

  教師課前可以將學生收集到的各種素材瀏覽,對觀點(或措施)相近的小組的方案加以整理,有助於討論進行得全面。對有創意、有價值的的設想,不考慮其可行性或嚴謹性,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使教學過程變得活潑。

  3.課堂教學:

  分為兩個階段。

  (1)教師將課題引入後,由學生將學習成果進行展示,師生之間相互質疑、相互釋疑,此過程大約用時25分鐘。教師可將已收集的資料片當堂播放,加深學生對水資源保護、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認識。

  (2)由教師以實驗為突破口,演示電解水的實驗,根據電解過程中兩極產生氣體的性質檢驗,得出水的元素組成,再根據氣體的體積、,兩種氣體的密度,推導水的組成。

  (完成電解水的實驗最好使用霍夫曼水電解器,若沒有,可根據教學參考書P89的裝置自行製作,所用試管選用帶刻度的,以便於尋找電解產物量的關係。為增強水的導電能力,實驗前應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但這一點一定事先向學生做交待。避免與初中物理可的有關知識矛盾。)

  4.課後小結:

  對本節知識內容進行小結,簡要介紹建國以來興建的水利工程,將蒐集到的圖片、影片資料做展示,加強對學生進行節約用水的教育。最後將製作精美的展板放於牆報展覽。

  探究活動

  1.洗衣間內自制節水裝置。

  2.用簡單的易得的材料改造衛生間抽水馬桶,使之節約用水。

  3.廚房內自制淨水裝置。

  4.展開你豐富的想象,撰寫一篇題為《假如地球上沒有水,世界將……》

  要求文體不限,語言流暢,想象豐富,字數為800-1200字。

  課後討論:

  中國的“西部大開發”已經啟動,為了避免“先汙染後治理”的彎路,環保觀念和措施應貫徹於西部開發的始終。請你根據課本知識談談:在西部開發過程中,為避免水被汙染應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