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禮儀中不得不知的幾點原則

電話禮儀中不得不知的幾點原則

  “如何接電話”,這是國際上許多大公司作為培訓其員工職業化程度的一項內容,比如微軟公司的員工拿起電話,第一句話肯定是:“你好,微軟公司!”有一次,公司舉行慶祝會,員工們集體在一家賓館住宿。深夜,某項活動日程臨時變動,前臺小姐只得一個個打電話通知。第二天她面露驚奇:“你知道吧?我給145個房間打電話,起碼有50個電話的第一句話是‘你好,微軟公司。’”在深夜裡迷迷糊糊地接電話,第一句話依然是“你好,微軟公司”,可見微軟文化的力量,同時也顯示了微軟人的職業水準。

  日本一學者說過這麼一段話很有道理:

  “不管是在公司還是在家庭裡,憑這個人在電話裡的講話方式,就可以基本上判斷出其‘教養’的水準。我每天除收到好多預約講演的信件,還接到很多委託講演的電話。我憑著對電話裡的講話方式就能判斷其修養如何,憑對方在電話裡的第一句話就可以基本決定我是去講還是不去講。”

  如果說“文如其人”,那麼,不妨也可以所“話如其人”。日前用電話通話,互不見面,語言是惟一的資訊載體。因此,打電話的藝術,主要是體現在語言的表達上。為此,必須從整體效果上考慮掌握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

  一、時間控制原則

  時間控制,包括打電話時間的選擇和電話交談所持續的時間。除了緊急的要事以外,一般在以下時間是不適宜打電話的,否則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

  1. 三餐吃飯的時間;

  2. 早晨7時以前;

  3. 晚上10時半以後。

  電話中交談所持續的時間,也是打電話的.禮貌之一。打電話的時間一般以3-5分鐘為宜。如果一次電話要佔用5分鐘以上的,就應該首先要說出你要辦的事,並問一下:“您現在和我談話方便嗎?”假如這時不方便,就和對方另約一個時間。

  二、起始語控制原則

  起始語控制原則,是指電話接通時第一句話的語言要求。首先,應該在對方還沒有開口問你的大名之前,就報出自己的身份或名字。如:“我是華聯商廈,請問貴廠的‘古馬牌’羊毛衫可以提貨了嗎?”其次,尋人稱謂要明確。特別是往一個不太熟悉的單位找人,更不宜直接用簡稱。如:“我是老楊,找小李接電話!”你是哪個老楊,找男小李還是女小李?對方肯定會糊塗。再次,要注意文明禮貌。請看一例:

  “喂!王華在嗎?”

  “對不起,他不在。您有什麼事需要……”(還沒等對方說完第二句話,就搶著說)

  “不在,算了,算了!”(咔嚓,結束通話了電話)

  這種冒失行為,給人留下了不禮貌的形象,也有損失自我形象。

  三、語氣語調控制原則

  電話語言藝術,不僅要堅持用“您好”開頭,“請”字在中,“謝謝”結尾,更重要的是必須控制語氣語調。比如,對電話總機小姐來說,同樣一句常用的話務用語“佔線”,用不用的語氣語調錶達出來,產生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有一位軍隊話務員深有體會地說:“語調過高,語氣過重,會使使用者感到尖刻、嚴厲、生硬、冷淡、剛而不柔;語氣太輕,語調太低,會使使用者感到無精打采、有氣無力;語調過長又顯得懶散拖沓、語調過短又顯得不負責任。一般說來語氣適中、語調稍高些、尾音稍拖一點才會使使用者感到親切自然。”

  另外,有些話務用語,以祈使句、疑問句替代陳述句,語言效果也會好得多。如:

  ↗佔線,請稍等。

  佔線,等一下。

  ↘對不起,佔線了。

  少講一點。→對不起,線路緊張。

  替代後的語氣,不管語調怎麼變化,使用者也不會產生不悅情緒,相反,感到電話總機小姐誠懇可親,是帶著微笑在說話。

  四、情緒調適原則

  情緒調適,是指心情不佳時或事情很急時,希望能用最簡單的語言,最快的速度解決問題的語言控制。如果是情緒影響了語言,那麼,結果將適得其反。請看下面兩個事例——

  A例

  “喂,市經委嗎?胡明同志在嗎?”

  “胡明同志不在。”

  (急不擇言)“怎麼會不在?!”

  (火了)“我怎麼知道!”

  (語塞)“那、那、那就跟你說吧。”

  “對不起,你呆會兒再打吧!”

  B例

  “市經委嗎?請問胡明同志在嗎?”

  “對不起,他不在。”

  “哦,同志,那對您所也一樣,我是百貨公司的……”

  “好,請說吧。”

  A例,由於操之過急,說話得罪了人,事情反而沒有辦成,而B例,由於調整了情緒,注意了語言,事情很順利地辦成了。可見,要想把急事半妥,打電話時必須注意說話從容,交待明確,切不可急得開口就嗆人,讓人一聽就冒火。

  人們對於怎樣接電話也是很敏感的。這個問題,日本學者認為:

  “在現代大生產的公司裡,職員的使命之一,是一聽到電話鈴聲就立即去接。遺憾的是,我往外掛電話時,常常聽到電話‘呤——呤——呤……’反覆直響卻沒有人接。電話鈴聲響了五次都沒有去接的公司,肯定不會有大作為,這肯定沒有錯,因為這至少說明這個公司毫無一點時間的價值觀念。再退一步說,如果一個辦公室裡的人員真的忙得連線電話的時間都沒有,那又何必把電話設在這樣的辦公室裡呢?更何況,根本不可能忙到如此程度。”

  這一段話是很有針對性的。特別是替別人接電話(指受話人不在),也應該注意禮節。因為,打電話的人看不見發生了什麼事,要向他作充分的解釋,而不能簡單地說:“他出去了”、“他不在”、“不知道”等,而應說:

  “陳先生剛出去,我幫你留話好嗎?”

  “他正在和人談話,我告訴他,讓他給您去電話,好嗎?”

  “陳先生出差去了,由張先生替代他的工作,您願意和他講話嗎?”

  打電話的藝術,除了上述講的時間控制、起始語控制、語氣語調控制和情緒調適外,還應注意:假如是與外賓、上級、長輩等通話,不論是打方或受方,必須在談話結束後,聽到對方確實把話筒放下,然後,再把電話掛掉,這也是打電話中應有的禮貌規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