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高職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論文

試析高職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論文

  【論文摘要】高職大學生人數已經佔據“半壁江山”,他們擔負著國家建設和發展的重任,社會的發展、環境的變化使青年學生的生活方式朝著多元化的趨勢發展,進而也使他們的價值觀發生了變化。本文透過對在校學生生活方式的調查和分析,針對當前高職院校加強大學生價值觀教育進行了探索。

  【論文關鍵詞】高職大學生;多元化生活方式;價值觀教育

  “價值觀是是社會成員用來評價行為、事物以及從各種可能的目標中選擇自己合意目標的準則。”價值觀是指人們對周圍的人、事、物及行為等的意義和重要性的評價及看法,它是一個人對事物的總體評價標準,是世界觀的核心,也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應。它驅使著人的行為,同時又透過人自身的行為取向、態度等反應出來。價值觀是後天形成的,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生存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起著決定作用。家庭、學校、工作環境等群體是個體價值觀形成的關鍵因素,個體價值觀在社會化過程逐漸形成並趨於穩定,但是又隨著客觀條件和社會環境的發展變化而改變。

  當今社會,在市場經濟的需求導向影響下,人們的生活方式正在發生迅速變化。而作為時代文化的引領者,作為擔負著國家建設和發展重任的接班人,大學生群體的生活方式正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他們的價值觀也在發生變化。高職大學生人數已經佔據“半壁江山”,從學生性質上看有其“特殊性”,因此作為高職院校,我們應該認真分析高職大學生的校園生活現狀,對他們的生活方式問題進行探討,把對學生的價值觀教育作為我們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為此,筆者就目前高職學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動態在校內對300名不同年級和專業的學生進行了調查,目的.在於通過了解和分析學生的生活狀態和價值觀現狀,探索積極有效的價值觀教育方式和途徑,倡導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一、高職大學生生活方式呈現多元化,積極與消極並存

  大學生生活方式不再單純,告別了過去“三點一線”的模式,他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內容豐富多彩,生活方式呈現出多樣化、多元化。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和消極頹廢的生活方式並存。其中,有50%以上的學生認為“生活充實,有意義有目標”,有25%的學生認為“生活茫然,沒有目的,很被動,很消極“,有20%的學生認為“貌似很充實,其實內心矛盾重重”。本次調查主要針對學生的學習方式、休閒方式和消費方式進行了解和分析。

  1.學習方式多元化,而學習態度不容樂觀

  調查結果顯示,課堂學習是學生的學習主要方式,但除了學校安排的日常教學和選修課之外,學生還可以透過上網、看電視、看報紙、參加社團、社會實踐、素質拓展、考證、兼職等實現課餘學習。55%的學生對於考試存在“臨時抱佛腳”的想法,45%的學生對於老師上課的內容持“完成任務”的態度,65%的學生獨立完成作業時經常藉助網路搜尋,缺乏獨立思考能力。一半以上的學生在團隊作業時濫竽充數,缺乏團隊協作精神和責任意識。能自覺經常去圖書館看書查閱學習資料的學生只佔25%,認為使用工具書或閱讀課外書籍可以增加知識量的學生有92%,但每週能堅持閱讀學習的不到20%。對於繼續學習,有不少學生選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會選擇自學考試、遠端學習、本校參與合作的專生本課程班和全日制專生本等,少數學生計劃出國留學。從這些結果可以看出,在高職院校,一些學生客觀條件逐漸優越,自主選擇的機會多、面廣,但缺乏理性和科學性,擁有資源卻不能有效利用,對於網路過分依賴,嚴重影響學習自主性和創新性。

  2.休閒方式多元化,上網成為重要的娛樂方式

  從調查情況看,高職大學生的休閒方式有玩電腦遊戲、聊天、聽音樂、逛街、看電視、旅遊、休息和健身體育活動,而上網位居第一,並且主要集中在“瀏覽網頁”和“看電影”、“玩遊戲”上,網路已經成為這些“90後”大學生“最為親密的夥伴”。在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出很多高職大學生的休閒狀態其實是比較“單調空虛”的,無論是上網、逛街、聊天閒談等,他們的主要動機主要還是為了消磨時間。 "

  3.消費觀念多元化,消費差距增大

  調查結果顯示,有66.7%的學生認為“有必要”提倡“勤儉節約”,認為“不必要”、“看情況“和“其它”的分別佔13.3%、13.3%和6.7%。除了生活費用,高職學生支出專案中娛樂和遊玩比重最高,用於購買書籍資料的較少。表示經常透支的學生佔13.3%,從不透支的學生佔35%,總體還行的學生佔40%,偶爾透支的佔11.7%。在對“攀比”風的看法上,有31.7%的學生認為追求好的物質生活互相攀比很正常,43.3%的學生覺得無所謂。這些結果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目前高職學生消費觀念整體比較理性,大部分學生能“量入為出“,而在消費結構上除了生活必需開支,娛樂遊玩是主要支出,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明顯,攀比心理較重。

  二、與時俱進,高職院校必須加強價值觀教育,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1.多元化生活方式對高職大學生價值觀帶來的影響

  在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下,一個人的價值觀從出生開始逐步形成。一個人所處的社會生產方式、所處的經濟地位以及周圍群體宣傳的觀點與行為對其價值觀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高職院校目前在校生大多是“90後”,一方面很多學生所處的家庭經濟條件非常富裕,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學生還處於經濟貧困、要依靠助學貸款和助學金等完成學業的境況中,差距明顯。但是,這些學生又具有共性,他們伴隨著網路成長,接受最前沿和西方的審美觀和價值觀,他們彰顯個性,標新立異,對新事物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接受能力強,喜歡趕潮流求時尚,一些傳統的價值觀正在逐漸消退。進入大學階段,他們重視人際交往,喜歡朋輩交流,希望透過交流溝通接受新資訊新思想。但由於大多是獨生子女,自我保護意識過強,缺乏交往經驗和技巧,依賴虛擬的網路世界,再加上生活習慣不同,一些學生在現實的人際交往中一直處於被動狀態,通常感覺到“孤獨”。

  生活方式的好壞,對人的行為和思想觀念都會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從學習、消費、休閒和人際交往等角度去分析,當前高職大學生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已促使這個特殊群體的價值觀呈現出明顯的“務實”特點。他們一方面有積極拼搏奮進的理想,善於創新創業,對學習和工作有高效率的要求,另一方面他們集體意識淡薄,缺乏團隊協作精神,過分追求“自我價值實現”,追求較高的物質享受,喜歡橫向對比,希望有輕鬆體面、條件優厚且安定的工作。自信與自卑、進取與焦慮、機遇與挑戰、追求與茫然,是當代高職大學生始終要面臨的考驗。

  2.加強價值觀教育,倡導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1)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心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豐富教育形式。大力加強對高職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育;對學生進行系統的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教育,使學生認識到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理的信念;引導學生堅持把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相結合,把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相結合,把個人成就和社會責任相結合。

  在教育引導過程中要講究創新工作方式,體現“以生為本”,體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色和靈活多樣性,避免“教條主義”、“走形式”。比如開展集體主義精神教育時,我們可以透過素質拓展的形式把團隊協作、艱苦奮鬥、體驗生活和奉獻意識等融入各個環節,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體會其中的價值,透過總結使學生學會審視自身存在的問題,加強自主學習和主動思考的引導,促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改善,同時也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吸引力。

  (2)豐富校園文化教育活動,積極組織社會實踐活動,營造有利於大學生正確價值觀形成的環境。

  校園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包括各類文體活動、素質拓展活動、學術科技活動、社會公益活動、創新創業活動等。校園文化活動擁有很強的吸引力和動員力,具有潛在的教育功能,是我們開展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徑和陣地。校園文化活動涉及學生在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影響廣泛、潤物無聲的效果。透過充滿人文氣息、優美高雅的校園“硬環境”和積極健康、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公益服務、文體比賽、網路論壇等“軟環境”,讓學生感受到社會責任、勤勞勇敢、節約樸素、團結合作、關心友愛、努力奮鬥等“健康”詞彙的真正含義並從中受到啟發和薰陶,讓主流文化活躍在我們廣大的青年學生當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倡導積極健康的學習、生活、消費和人際交往方式。

  (3)開展職業理想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青年學生最關注、最憂心的問題。高職學生學習基礎相對較弱,面對的社會壓力也更大。開展職業理想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能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目標,使之具有為國家昌盛和民族興旺奉獻一生的遠大理想,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態度和職業觀念。透過教育引導,學生更願意主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願意承擔社會責任,透過自我學習和鍛鍊提升自身素質,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註重生活方式的選擇,調整心態,保持積極健康的心理,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成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