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學生創業教育論文

最新大學生創業教育論文

  導語:大學生創業是一件熱血沸騰的事,但是同時也面臨著很多困難。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最新大學生創業教育論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我國民族高校創業教育的實踐探索

  (一)民族高校創業教育機構設定實踐

  目前民族高校創業教育機構設定有著自身的特色,以中央直屬五所典型民族高校為例,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創業教育機構歸口為學校就業部門,例如中央民族大學在2007年將創業教育機構設定歸屬到就業創業指導服務中心,直接受中央民族大學就業工作處領導,其中活動部主要負責校內就業創業活動。第二類創業教育獨立為學校的教輔部門,例如中南民族大學2005年將創業教育機構即創新創業中心直接歸校委指導,下轄辦公室、科技管理部、實驗室等,主要負責加強大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業意識的培養;北方民族大學2011年成立了創新創業教育中心直接獨立為教輔機構歸校委管理,下設的部門有辦公室、創業部、創新部、競賽部、教學部、研發部等,主要職責是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活動的實踐活動。第三類創業教育機構歸口為教務處部門,例如西南民族大學創業教育功能直接歸口到教務處實踐教學管理科,主要是負責創業競賽活動;西北民族大學的創業教育於2013年下設到教務處下的大學生實踐創新中心,成立了創業教育教研室,其成員主要以管理學院教師兼任,目前主要職責是負責創業培訓。

  (二)創業課程體系建設

  目前民族高校的創業課程注重使用理論教學、案例分析、市場調研、創業競賽等多種教學手段。課程設計以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創業競賽為主要特色。強調以創新創業訓練專案,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透過“學中做,做中學”的新型教學方式,充分發揮民族大學生的個性。在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方面,五所直屬民族高校對該專案積極支援,並取得一定的成效。例如在創業訓練方面,2012年中央民族大學已立項創新訓練專案10項;2012年西南民族大學已立項校級創新創業訓練專案70項,其中,創新訓練專案60項,創業訓練專案10項;西北民族大學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專案主要內容包括創新訓練專案、創業訓練專案、創業實踐專案;中南民族大學較早開展民族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截止2011年已取得斐然成果,本科學生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216項,學生科研實現立項255項,發表文章58篇,獲國家專利11項;北方民族大學自2011-2012年啟動了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以來,兩年間共立項1669項。在創業競賽方面,五所直屬民族高校也取得較好的成效。2009年中南民族大學舉辦了大學生自主創業專案設計大賽,倡導參賽學生計劃在大學畢業後五年內進行“自我僱傭型”的創業;西北民族大學從2009年以來連續四屆舉辦“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2011年中央民族大學舉辦了首屆“淘金計劃”創業營銷實戰大賽,為學生提供創業實踐機會;從2011年以來,北方民族大學共承辦全國性學科競賽寧夏賽區大賽5項,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100多項;2012年西南民族大學以教務處牽頭,各教學單位積極推進2012年度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學科競賽類專案的開展。總之,創業競賽的開展不僅是對創業訓練專案的檢驗,更豐富了創業教育的內涵。

  (三)創新創業平臺的實踐探索

  在為民族大學生搭建創業平臺的實踐探索方面,五所直屬民族高校創業平臺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分散式平臺,依託各教學單位實驗室進行創新創業活動支撐;二是專業式平臺,專門成立創新創業實驗中心來支撐民族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三是複合型平臺,既充分利用各教學單位的科研平臺,又充分發揮創新創業中心的獨有實踐平臺。分散式平臺方面,主要以中央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為典型代表。中央民族大學和西南民族大學主要以各類教學實踐基地、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專業創新實驗室作為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活動研究和實踐的支撐平臺,各單位面向各院專業學生承擔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專案指導任務,並委派專人負責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專案的具體實施。專業式平臺方面,主要以中南民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建立的創新創業教育中心為典型代表。其特點是,由創新創業中心根據各系專業特色建成的開放性實驗室,以學科為基礎組建了創業創新團隊、電子設計創新團隊、機器人創新團隊等;專案組合實行自主化,由創新創業中心集中管理,學生自主研發;構建孵化基地,2012年北方民族大學建立創業孵化園區,目前已進駐由民族大學生自主創辦的企業20多家,年營業額達到1500萬元左右。複合式平臺方面,以西北民族大學創立的大學生實踐創新中心為典型代表。充分利用教學單位與實踐創新中心的資源互補,實行“一縱一橫”兩條線的管理模式,即由學生聘請學院專業教師指導,充分利用各學院已有的科研和實踐資源,透過申報大學生實踐創新中心工作室進行專案培育,有效做到了專業教育和創業教育的融合。

  二、民族大學創業教育發展問題透視

  (一)未能有效把握創業教育的功能要求

  創業教育重在“教育”,而非“創業”,創業更多是一種切實的商業行為,而創業教育的本質在培養高校畢業生獨立自主的創業創新能力。有些民族高校領導和專業教師過分誇大創業的難度,認為創業風險大,忽略了創業教育的普遍性,即面向民族高校學生的“企業家精神”的培養,過分誇大大學生的個性化創業行為;其次,有些民族高校把創業教育歸口到就業上,把學生就業渠道僅僅侷限於公務員、考研方面,忽視了更多民族大學生對於提升自身創造能力的需求。這種未能有效把握創業教育深刻內涵所導致的嚴重後果,使得創業教育與就業教育概念區分不清,最終創業教育課程敷衍了事,很難起到實際的效果。

  (二)創業教育理論味十足,缺乏可實踐性

  從各民族大學課程教育開展的實踐來看,創業教育中《創業基礎》、《市場分析與創業機會識別》等課程的課堂理論教學,老師講課學生做筆記的模式與其他課程並沒有特別大的區別。畢業生接受了這種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如何能夠適應社會值得商榷。並且,大部分老師屬於科研型人才而非實踐型人才,因此無法真正向學生傳授市場或職場上真實的實踐經驗,最終未能為學生今後步入社會就業、創業提供正確的指導。目前創業教育競賽在各民族高校進行得如火如荼,吸引了大批學生參與。雖然這種創業競賽為學生提供了創業訓練的機會,但離真正創業計劃的實踐還有較大距離。儘管學生擁有專利和科研成果,但科研成果的實踐轉換率無人考核,最終學生參加創業競賽的目的只是拿到某個名次或獎項,創業競賽流於形式。

  (三)創業教育師資力量薄弱,教師實戰能力欠缺

  目前各民族高校創業教育專任教師匱乏,師資力量薄弱,例如在西北民族大學創業教育自2012年成立以來,僅有2名兼職老師從事創業教育的教學工作,而且這2名老師之前也並沒有接受過專門的創業教育培訓,只是在教學計劃的要求之下臨時受命,從事創業教育的學習以及研究。在中國創業教育課程開展中,這種現象十分普遍。大部分民族高校未在教學計劃改革中將培養一大批專業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提到日程,使得教師對於課程的把握也大都參照自身課程的授課經驗,不能夠深入領會課程的內容實質,最終創業教育課程發揮不出其獨特價值。

  (四)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未能有效融合

  在我國民族高校教育事業不斷髮展的背景之下,專業教育的培養方案、培養課程體系以及教學內容不斷調整,但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深度的融合沒有得到重視。從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無論是中央民族大學還是其他民族高校依然沒有將創業教育融入到整個教學體系當中,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脫節,這些問題成為影響民族大學創業教育發展的最大短板。事實上,專業教育是創業教育的重要基礎起點,在創業教育中深入融合專業教育的理念是創業教育需把握的重要原則。創業教育離開了專業教育,只能是屬於毫無創新的“練攤”模式,專業教育脫離創業教育又會影響到大學生就業。

  (五)缺乏創業教育的環境及氛圍我國缺乏創業理念的大氛圍,社會大眾以及高校學生對創業的激情不夠。很多人即便有創業的念頭,也在別人不斷的“良言相勸”中放棄自己最初的夢想。特別在民族高校更為明顯,即便是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政策,但創業過程中的隱形政策風險阻遏,明顯地降低了民族大學生創業的內在動力。

  三、民族大學創業教育發展模式構建

  各民族大學應該結合自身的創業教育發展問題,立足實際,不斷創新,構建自身的創業教育發展模式,為提升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提供重要的支撐,具體來講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

  (一)前提:確立創業教育的觀念,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

  創業教育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一種教育,透過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以及創業能力,最終促進其職業生涯的更好發展。因此,民族大學應先從確立創業教育觀念為切入點,探尋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以及創新教育之間的聯絡,立足專業教育,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從我國的`教育教學實踐來看,民族大學創業教育的發展依然處於政策促進的初期階段,高效開展創業教育的前提就是培育創業教育的觀念,使得創業教育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這就要求各民族高校確立創業教育在民族教育體系的地位。

  (二)手段:完善創業課程體系,實現與專業教育的融合

  完善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是創業教育的立足之本。民族高校創業教育課程的開展不能僅僅依託教育部規定的《創業基礎》、《市場分析與創業機會識別》、《創業精神與團隊精神塑造》等課程體系,應該分門別類地從創業素質、創業氣質、創業團隊精神以及創業籌備等多層次地開展課程。民族大學應該有更加開闊的視野,鼓勵青年學生有自己的創業規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校的創業教育教材中應包含創業風險控制、創業能力培養、創業實踐指導以及創業法律環境介紹等方面。

  (三)途徑:強化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

  師資隊伍建設是開展創業教育的重要保證,民族高校應摒棄傳統的創業教育課程形式,應該將其納入專業教育課程體系中去,有專門的師資力量負責教學管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保證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管理工作中。此外,為了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還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不斷加強對老師的培訓。民族高校應提供專項資金讓負責創業教育課程的老師走出去,深入企業體驗與實踐,對在企業中所遇到的管理以及風險問題深刻體會,為學生傳授最真實的感受以及技能。經過培訓,老師授課也將會更加接地氣,容易與學生產生共鳴。另一方面應將負責學生就業創業以及創新技能培訓的老師從科研的壓力中解放出來,使得其付出更多的精力用於課外的實踐與調研,深入到企業,獲得第一手資料,為學生深刻了解就業、創業現實提供重要而鮮活的資料。

  (四)保障:創新企業合作機制,建立創業示範基地

  民族高校應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提升自身創業教育的水平。一方面高校可以透過邀請公司高管以及企業負責人有償為學生講課,來緩解學校師資力量薄弱的困境;利用企業專業人才豐富的管理經驗,為在校大學生傳道授業解惑,有利於提高大學畢業生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民族高校可以透過與企業合作,建立創業示範基地方便高校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就目前來看,民族高校只有北方民族大學建立孵化基地,對其他民族高校而言就更具緊迫性。另外,從學校自身發展的需求來講,透過社會融資以及國家貸款的方式自籌資金建立培養基地,由教職工負責管理,民族大學的學生可以直接進行工讀結合。從民族學生自身角度出發,學生透過實踐獲得一定的補貼,改善了自身的經濟狀況;從學校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實現了民族高等教育的良性迴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