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物流管理論文

海南省物流管理論文

  引導語:物流管理專業是一個非常多人選擇的一個專業,那麼有關物流管理論文哪裡有呢?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摘要: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對於高職院校的發展的關注日益加強,物流管理專業作為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並存的科目,對於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校企合作作為一項對於學校物流管理專業和企業發展都有著促進作用的重要策略,一直是我國積極推行的重要方針,然而在校企合作過程中一直存在著多種多樣的問題,為此,結合實際,論述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最佳化的策略。

  關鍵詞:高職院校;物流管理;校企合作

  引言

  物流管理專業是一門服務型的專業,當今的中國社會正在發生著產業的轉變,物流管理專業擁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然而現今的中國社會正在高速的發展中,現今的高職院校中的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的技術水平,並不符合企業和社會對其的要求,這是因為物流管理專業是一門操作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專業,高職院校中的純理論教學並不能使學生在社會上立足,因此國家大力的推動物流管理專業的校企合作,讓高職院校的物流管理的學生們能夠將所學的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從而提升自己專業水平,使學生能夠在畢業之後加快自身進入企業工作的步伐。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對於高職院校的發展的關注日益加強,物流管理專業作為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並存的科目,對於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1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探究

  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校企合作經過多年的發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透過分析和總結,校企合作中存在一些問題。

  1.1校企合作理念不同

  很多的高職院校對於校企合作的實施並沒有深刻的認識,只是流於表面,校方只是為了應對評估的要求,沒有對企業進行考察對於企業的公司文化毫不瞭解,就與之簽訂了合作的合同,而這些合同可以說是“空頭支票”沒有任何可以參考的意義,也沒操作性,校方在選擇簽訂合作合同的時候沒有站在學生的立場,完全不注重企業的質量,只注重數量,簽訂了一大堆的毫無意義的合同,對於學生的物流管理的學習毫無意義。

  企業在校企合作的方面,沒有太多的興趣,只是單方面的把學校裡的學生當成勞動力,沒有合作的意識,對於他們來說簽訂合同不是為了合作,只是為了給企業補充員工,他們需要的是畢業生,而不是實習生,對於學校提出關於學生實習崗位的問題,避而不談,他們認為學校的實習生在實習期過後並不能留在企業工作,與學校簽訂實習合同是為他人做嫁衣的行為。

  1.2校企合作目標不同

  高職院校和企業兩者有著本質的不同,學校是一個培養人才的地方注重的社會效益,而企業是一個生產利益的地方,注重的是經濟效益,對於企業來說,他們需要的是勞動力,不是實習生,實習生在企業工作時間短,是不能給他們產生經濟效益的,所以很多企業都排斥接受實習生,高職院校作為培養人才的搖籃對於產生經濟效益沒有企業那麼大的需求,雙方在合作尚未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有著不同的目標,因此在合作當然是磕磕絆絆,難以產生良好的化學反應。

  1.3校企合作之後的資源難以平衡

  在實際的校企合作的過程中資源的平衡分配是最難以處理的,中職院校和企業在合作中學生的實踐場地就是第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物流管理課程是理論和實踐緊密相結合的課程,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實踐產地和實訓基地,這些場地的建設往往需要大筆的資金,中職院校難以負擔,只能依靠企業提供,但是對於企業來說,他們要考慮自身的經營,所以在這個問題上通常有很多的分歧。在學生的教育上也是一個問題,物流管理專業是一門實踐為主的專業,而中職院校的教師們沒有實踐經驗,只懂理論教學,這方面又要依靠企業的員工來教學,但是企業員工也要保證工作的效率,因此這個方面又是難以平衡的問題。

  1.4校企合作取法管理機制

  校企合作之後的學生等於擁有了兩個身份,學生和企業的員工,這樣在管理上就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校企合作想要穩定的發展,良好的執行,一個完善的管理機制絕對要建立起來,要保障管理機制下的學生要早企業的物理管理實訓和學校的物流管理學習都能夠共同的進步,達到校企合作對於學生更好的學習物流管理的目的,從而保障學生長遠的發展。

  1.5校企合作缺乏政策的支援

  雖然我國的教育部門在校企合作政策的推行方面不遺餘力,但是現階段的政策只是指導性的政策,實質的關於校企合作的推行政策並沒有頒步,地方的教育部門沒有很好的措施來在指揮校企合作專案的完成,沒有完善政策進行監督與推行,合作過程中問題難以解決,特別是對於校企合作中的學校的支援政策和企業的優惠政策這些校企合作的核心問題政策。

  2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校企合作的最佳化策略探究

  針對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校企合作存在的一些問題,需要對校企合作中出現問題進行研究和總結,有針對性的提高相應的最佳化策略,進一步推動校企業合作向縱深處發展,也為學生提高其職業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礎,使其更好的適應社會對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

  2.1優化合作方式,實現合作共贏

  合作講究的是優勢互補,對於企業來說高職院校能夠為企業帶來很多的幫助,企業要充分的抓住校企合作的機會,完善企業自身的問題,在合作中企業可以利用高職院校的專業的教師團隊給物流企業的基礎員工進行專業的理論培訓,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專業的教師團隊就是物流企業執行中的專業顧問,企業執行中出現的問題可以讓專業的物流管理教師們出謀劃策提供建議,物流企業完全可以將物流管理的學生帶入企業的工作崗位為企業創造經濟的價值,透過以上互惠互利合作的方式,高職院校的物流管理的學生和教師的實踐水平有了提高,企業基層員工的能力有了提升,企業也有了短期的勞動力。

  2.2校企雙方合理的分配資源,共同建立實訓的平臺

  校企雙方在實訓基地的建立上,可以讓企業出資建立,相對的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也可透過企業建立的實訓基地為企業帶來經濟的.收益,校企雙方的合作可以在高職院校的校園裡大規模的宣傳,使高職院校的物流管理的學生們瞭解到與校方合作的企業,等於為企業進行了一次良好的企業宣傳,學生在畢業之後尋找工作的時候,首先考慮的便是與校方合作的企業,等於免費的為企業打了一次招聘的廣告,而且在企業建立的實訓基地內進行過實訓的物流管理的學生們對於企業文化和企業的工作內容瞭如指掌,他們畢業之後進入企業工作,就不用經歷新人這個過程,直接就能為企業帶來經濟收益。

  2.3建立長期的合作機制,轉變為可持續的發展

  校企雙方的合作不應該是一次性的,長期的合作可以為雙方帶來好處,高職院校透過長期合作的方式,在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培養方面,做到了理論與實際相互結合,做到了知行合一,推進了課程的改革,優化了人才的培養方式,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的發展,對於企業來說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勞動力,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雙方在合作中找到了共贏點,這樣就可以推進校企合作的可持續的發展,為社會中的就業問題,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解決方案。

  2.4推行有利於校企合作的政策,建立法律的監督和保護

  高職院校與社會企業的合作不僅僅只是學校和企業兩方面都獲益,對於地方政府來說,校企合作,可以拉動地方經濟的增長,解決就業問題,從而使許多的社會問題從根源上得到了解決,政府應當大力的支援,在政策上給予優待,例如給企業進行補貼,給學校的招生宣傳等等,在校企合作上地方政府應當出臺法律進行監督和保護,維護校企合作的進行,保障校企合作不被破壞,也要對校企合作進行監督,是它不會成為有心人的斂財方式。

  3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和企業合作雖然存在著種種的問題,但透過相關的最佳化與解決後,可以使從校企合作關係更加緊密,從而實現對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校企合作對於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對於企業,對於高職院校,甚至對於地方政府都有莫大的好處,因此校企之間的合作應該大力推行,透過尋找雙方的共贏點,可以真正的將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送進企業中學習成長。

  參考文獻

  [1]沈建明,李廷,朱玉良.“廠中校”課程電子電氣實訓的教學實踐探索[J].職業,2016,(11).

  [2]李海燕,何曉東,林勇.校企合作促進高校學科專業的發展[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30).

  [3]郭瑞偉.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院校《汽車物流》課程設計與探索[J].中國市場,2015,(45).

  [4]劉利猛.物流管理專業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研究———以地方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為例[J].物流技術,2015,(17).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