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道德的高中議論文(精選10篇)

關於道德的高中議論文(精選10篇)

  相信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尤其是有嚴密的邏輯性的議論文,議論文的基本結構是由論點、論據、論證三部分組成的,即議論文的“三要素”。那麼議論文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道德的高中議論文(精選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道德的高中議論文1

  道德,想必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吧!從字面上來說,道德的意思就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規範。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十年育樹,百年育人。”其實,育人最主要的應該是培養道德。當今社會高材生輩出,而有道德的人卻越來越少。為什麼?因為社會上的誘惑太多太多!但是,再多的誘惑,也能被一堵牆,一度心牆擋住,這堵牆就是道德!

  我們曾經學過一篇課文,叫《中彩那天》,講的是一名修理廠的技工無意抽中了大獎,但是抽中了大獎的彩標卻是他幫同事代買的。經過思想鬥爭,他把大獎送還了同事的故事。其中母親的話更是讓我感動:“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守信用,就等於擁有了一大筆財富。”的確,領走的是汽車,得到的是人情和道義,使更多真正的朋友,是心靈的寧靜和快樂,這同樣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前進的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成功!擁有道德,就等於擁有了一切!道德是金錢、名利、學識換不走得不來的,一旦擁有,就會改變人生。

  都說什麼“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其實有沒有道德不也是這樣嗎?君子都是有道德的人。從現在開始,做君子吧,做坦蕩蕩的君子吧,永遠不做長慼慼的小人!

  道德的高中議論文2

  前記:在生活水平高度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物質生活豐裕了,社會文化繁榮了,然後,人們的道德水平卻大大降低了,似乎日漸忘卻了見義勇為、樂於助人等道德品質了,針對這一現象,我希望透過這一篇文章來呼籲人們提高道德水平,關愛他人!

  縱觀華夏曆史,中華自古以來就是傳統的美德之邦,然而,時至今日,中國的道德品質卻日益淪喪。翻看一頁頁新聞雜誌,那麼多關於“冷漠”、“道德缺失”“食品問題”等字眼進入了眼球,這讓我們不得不思考著中國人的道德心怎麼了?我想,“感動與疼痛並存,譴責與反思交織,憂慮與希望同在。”中國人應該拾起一個友愛的心靈,建設一個有道德的世界。

  眾所周知,一個沒有道德的人就猶如一具沒有靈魂的空殼,一個不懂得尊重生命的人就猶如一個不經洗禮的心靈。康德曾說過:“能充實心靈的東西,乃是閃爍著星星的蒼穹,和我們心中的道德律。”然而,最近一些火熱的新聞事件警醒了我,案件一是這樣的:06年,彭宇出於見義勇為將跌倒的徐老太太扶起,卻無奈被徐老太指認是撞人者,並告上法庭,索賠13萬多。時至五年之後,案情才終於水落石出,彭宇也洗清了自己無辜的罪名。案件二是這樣的:2011年10月13日,在佛山南海黃岐,兩歲女童小悅悅被一輛麵包車兩次碾壓,幾分鐘後又被一小貨櫃車碾過。七分鐘內在女童身邊經過的十八個路人對此不聞不問。最後,被撿垃圾的陳賢妹抱起並送醫院,但小悅悅經醫院全力搶救無效去世了。留下了人們無止息的悲傷,也讓國人對中國社會道德的反省。

  縱觀上述案件,這讓我們看見了在中國的法治發展不斷挑戰著道德的進步,日益進步的法治文明換來了道德的忽視,換來了人們見義勇為的淡化,換來了對生命權利的漠然。道德滑坡五十年的噩耗,不得不要求我們重拾那份友好互助的美德,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讓冷漠遠離人們,讓助人為樂成為美德。

  實踐貴於理論,中國人一定要重新樹立一份具有良好道德品質的心靈,才能避免悲劇再次發生。首先,學會尊重和善待生命。世上的每一個生命都有存在的價值,我們沒有理由漠視他/她,小悅悅的悲劇是國人對生命的踐踏,活在世界的人們,要手把手、心連心的相互支援。其次,學習傳統美德,加強自身道德修養,樹立健全人格。從魯迅筆下的孔乙己、祥林嫂,再到如今的彭宇被控告,小悅悅被碾壓,他們的悲劇,從側面反射出了國人人性扭曲、美德退卻的現狀,所以,必須以道德教育來匡正人們的道德,去淨化人們的靈魂。最後,牢記法律制度,樹立良好道德觀,做一個有責任感的公民。“老人摔倒扶不扶?”的疑問困擾著人們,拿起法律的手段去行善,規範的助人,才能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總而言之,接二連三的社會道德問題還在繼續,“瘦肉精”“染色饅頭”“地溝油”“人造蛋”等一例例震撼人心的案件拷問著人們的良知,匡正和規範人們的行為是當下最重要的任務。

  中華美德要歷代傳承,禮儀之邦的優良美德卻在21世紀被踐踏。呼喚著退卻的美德,談論著中國的社會道德,捫心自問自己的道德良知。才發現,美德對於社會的發展是何等的重要。拾起迂腐不堪的渾濁人性,丟擲不法的道德行為,誠心舉起靈魂的標尺來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事物。讓我們呼喚退卻的美德,讓我們的社會、我們活著的中國多一些陽光多一些和諧吧!

  後記:這是一篇針對當下一些社會問題而寫的文章,本文主要側重談論了關於中國人社會道德退卻,道德心冷漠的現狀,目的是為了呼籲更多的中國人拾起道德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們!

  道德的高中議論文3

  規則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正因有規則,社會才更加穩定和諧。但萬事終不得十全十美,規則與道德人情的衝突不可避免。三百年前哈佛圖書館遇火藏書盡毀,學生歸還違規帶出,已成無價孤本的書卻遭開除一事百年來仍有人為其憤憤不平,我卻認為哈佛的做法更為妥當。

  叫屈者的不平主要集中在其勇敢面對錯誤,堅守道德卻遭受重罰上。誠然,做出這個勇敢的選擇並不容易,堅守道德坦白還書的舉動也確實值得稱讚,但這並不能成為開脫懲罰的理由。這種觀點是在主觀環境下建立的,太容易受到環境背景的`影響,若是把背景去掉,一個普通學生在一個普通的日子違紀帶書出館,幾天後還書認錯,這種行為還會被這樣多人誇讚嗎?

  直視錯誤,勇敢認錯,這本就是一種基本的道德品質,只是它在特定環境下顯得彌足珍貴,但它的本質仍是最基本的道德操守。若是該學生選擇了藏書不還,隱匿事實,他可能一輩子將受到良心的譴責,還書只是盡了本分內之事,只能證明學生道德良好,僅憑這點本分的道德操守以抗衡全校之規,我想是遠遠不及的。

  再者,家有家規,國有國法,一條合理的一校之規既已確立,就應當履行它的使命。法律規則應當對每一個人鐵面無私,才能維護規則的尊嚴與大眾的公平正義。若是今天對該還書事件網開一面,明天又必然出現新的兩難局面來挑釁規則的執行。借這次還書而被開除一事,損失了一個敢做敢當的誠實學生,承受了無數申訴唏噓與憤憤不平,卻使哈佛的嚴明紀律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道德的發展與規則實質上並不衝突,規則正是基於道德制定的,遵守規則,亦是堅守道德。哈佛該學生正是打破規則在先,從而也違反了公共道德,將珍貴的公有物圈入自己的領地。遇火還書只是一個機緣巧合。試想,倘若沒有這場大火,學生的行為是不是本身就已面臨開除的結局了呢?大火只能作為道德的檢測天秤,而審判權始終掌握在規則手裡。透過這次事件,既使該學生深刻地吸取教訓,又樹立起了哈佛規則的威嚴,哈佛的做法,可謂明智之深矣。

  無可非議的哈佛小事,更是關乎人人的規則大事。避免規則與道德的不和諧首先要求循規蹈矩。堅守人生的規則,以助力培養高尚的道德。

  道德的高中議論文4

  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而“道德”更是社會風尚的體現。但自從看過漫畫家華君武的作品《假文盲》後,卻讓我瞭解到了社會與道德的另一面。

  黑白描繪的《假文盲》漫畫上,我看到了這樣一個畫面:在顯眼的標示“母子上車處”下,卻站著四位威風而高大的男人。他們的神情有的懶散,有的神氣,高揚起的眉毛分明是在向人示*。而那手抱嬰兒、本該享受這些服務的一位婦女,卻被四個大男人擠到一旁,無奈地哄著懷裡哇哇大哭的嬰兒,焦急得差點掉下眼淚來。而那四位身強力壯的男子,卻仍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寧願丟下自尊去做“文盲”,無視一旁的標示,也不願放棄這一時的便利。

  當道德被人所淡忘社會多麼廣闊,而在道德的背後,卻又無處不存在著黑暗。當人類將道德所淡忘,那黑暗的一面也就隨之被放大開來。圖中那幾位“假文盲”傲慢的神態、少婦弱不禁風的樣子,著實使人震撼。而那四個大男人裝作“假文盲”的原因,卻只是為了節省時間、圖自己的方便。為了一己之私而無視社會公德,不是太不值得了嗎?

  此時的我不禁想到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我想,就算是再惡劣的人,應該也都曾經有過善良的一面。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都會想到:圖中的婦女既然受了委屈,但為什麼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替她說話呢?這又是什麼原因?

  有時候我也覺得:社會就相當於一張無形的大網,將好與壞交織在一起,令人辨不清方向。而當“道德”這根“網絲”被抽斷,也許人們的生活就將面臨著黑暗。而我們更要行動起來,將善良的一面發揚光大,也讓道德永記於每個人的心間。

  道德的高中議論文5

  我們生活在廣州這個美麗、和諧的城市裡,每一個公民都應該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為2010年舉辦的亞運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為我們這個美麗、和諧的城市增加一份色彩。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們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嚴於律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古話說:“不積跬步,無以成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就告訴我們,要培養自己點點滴滴的生活習慣,把自己逐步塑造成一個有道德的人。待人接物要誠實守信,無論幹什麼,都要講道理。首先要學會做人,先學會懂道理,再學會講道理,無論在什麼場合,都不能講髒話,不亂塗亂畫,不亂丟垃圾,不大聲喧鬧,自覺地做一個文明禮貌、有道德的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們從小就要注意環保,愛護自然資源,不浪費一度電、一滴水、一粒米、一張紙。在公園裡的時候不隨便踩踏草地,不隨便採摘花草,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大小便。上公交汽車,要排隊,給老、弱、病、殘者讓座。逛街的時候,不橫穿馬路,不跨越欄杆。在日常生活中,堅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只要人人都自覺地從點滴做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人間就會充滿和諧、溫馨與溫暖!

  道德的高中議論文6

  道德:

  道:本意是客觀真理,即自然界的構造、運動、變化等規律,社會的客觀發展和變化規律,人的生老病死等規律,是自然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它客觀存在,左右社會和人類的發展。順應它去發展,社會才能健康和諧、人才會健康幸福、自然界才會長足存在。

  德:的本意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需要發展。在不違背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發展社會、發展自己的事業。

  也是遵循不違背“道”去適應自然,改造自然從而使社會,自然界和人類能長久發展、和諧共存。

  道和德統一到一起就是道德,人們按“道”的規律去做事、處事,就是有“道德”。德:德就是付出。

  實質上,人之初,性本惡,也就是說人一生下來只有本能(有不少本能會危害其他人的生存),而不知約束自己。所以,所有人都需要對本能的外在約束和內在約束,外在約束是法律,然而法律的功能只有制裁人的本能中企圖傷害他人等對人類社會有大的危害的方面;所以,需要內在約束(也就是道德)來約束本能中雖不違法,但亦會對他人(甚至是人類社會)造成危害的行為。

  所以,道德就是社會規範對人的本能的制約,換句話說,人一生下來就有以任何方式傷害甚至殺死其他生命的本能(即“生存無道德”),道德也就是繼法律之後制約這種本能,減小這種傷害的工具。

  道德定義

  道德就是脫離人的自然屬性而適應人的社會屬性。(這裡說的人的自然屬性,實質就是動物性。)

  道德應該是合於天理的行為規範。由於人類的智慧可以掌握自然天理的動態規律,來主導天理動態層面的提高,因此,隨著天理動態層面的提高,道德的標準即隨之提高。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與否的觀念標準。一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道德規範。只涉及個人、個人之間、家庭等的私人關係的道德,稱私德;涉及社會公共部分的道德,稱為社會公德。

  道德和文化有密切關係,有些時代又打上意識形態的烙印。人類的道德有共通性。不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準也常常有所差異。所謂“性相近,習相遠”,同樣一種道德,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中的外在表現形式、風俗習慣往往也相去甚遠。

  道德——來自《詞源》的解釋

  道德一詞,在漢語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執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當時道與德是兩個概念,並無道德一詞。“道德”二字連用始於荀子《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詞起源於拉丁語的“Mores”,意為風俗和習慣。

  道德的高中議論文7

  道德是一個多麼美好的詞,道德高尚的人是多麼令人景仰啊!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就是這個意思吧。論述說明

  人和動物的差別是什麼?比如兩隻小狗,為了搶地盤而打起架來,互相撕咬;比如你用大衣溫暖了一條蛇,蛇會反過來咬你一口;比如你救了一匹狼,到最後你卻成為了狼的午餐……,人會這樣做嗎?有人會,有人不會。道德在人與動物之間畫上了一條線,道德也就是人與動物的差別。

  那麼,道德又是什麼?道德就是你判斷對錯時的明燈;是你選擇人生的指南燈,是你大腦和良心中最最基本的構造,也是你生活的必需品。在中國四川的汶川大地震中,有人為了救別人而失去了自己唯一的親人;有人為了救人日以繼夜地工作辛勞,最後暈倒在現場。甚至有一位老師,他為了保護自己的學生,張開雙手,緊緊地抱住他的學生,以身體保護住這些弱小的生命,不讓他們受傷,而自己卻永遠也見不到妻兒和白髮蒼蒼的父母了!為了大家而舍小家,為了同胞赴湯蹈火,犧牲了自己保護了學生,不亦君子乎!

  我曾經也經歷了道德抉擇。那次,我們搞班組小課題活動,小課題後來只有我和我們班的兩個同學搞完了,班主任老師讓我們評分。有一個同學說:“呃,打分的任務就交給你了,我不敢打。”我也有點兒犯難,大家都是同學,低頭不見抬頭見,我要是如實打分給個“不合格”,那他們可就會恨死我了。如果我打個“良好”,那可是不真實的,是不公正的。因為只有努力付出的人才會有回報。該怎麼辦呢?不行,既然我的責任是打分,那就不應該和私人聯絡上,一個有道德的人,應該要誠實。我下定決心,給他們公正打分那他們可就會恨死我了。這是一次艱難的抉擇,不過,我最終做出了正確的選擇。這是一個有道德的人該做的。

  有道德有修養的人,就是精神上的巨人,是受人尊敬的人。沒有道德沒有修養的人,就是精神上的乞丐,是受人唾棄的人。所以道德又是“乞丐”與“強者”的差別。“強者”尊重那些弱小、需要幫助的人,他慷慨地伸出自己的雙手,無私的撫慰那些人們,不計較得失,不為了名譽,他收穫的是快樂,他贏得了尊重。美國的微軟原董事長比爾?蓋茨退休後,將自己的所有財產都捐獻給了慈善事業,體現了高尚的道德,獲得了世界人民的敬佩。而一些“乞丐”為了個人的私利,斤斤計較,天天以醜陋自私的嘴臉待人,收穫的是別人厭惡的表情。這樣又有什麼意思呢?不如快樂地做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人。

  怎樣才能做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人呢?首先,當別人誤解、侮辱你的時候,你應該微笑地提醒他,真正有道德的人是不該這麼做的。當別人嘲笑你,貶低你的時候,你應該用行動向他證明,你是一個強者。有道德的人給弱小者以幫助,給長輩以尊敬,給兒童以親切,給國家以熱愛,給人類以寬容。結論點題

  做個有道德的人,既招人喜愛,又能受人尊敬,何樂而不為呢?做個道德高尚的君子吧!每當你做出選擇時,請先想想道德的這條標準,把你劃分到了哪裡?

  道德的高中議論文8

  哲學家薩特說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是亙古不變的,一是高懸在我們頭頂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高貴信仰。”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一個高尚的信仰——良好的道德。

  ——題記

  我曾經在報紙上看到:計程車司機徐國平撿到乘客方女士丟失的新手機,通知方女士,方女士沒有時間去拿,他就讓妻子送到方女士的家中。一位普普通通的計程車司機作出了一般人所不能做的舉動,這種樂於助人良好品質是令人震撼的,讓人折服!

  我看了這一報道,我想做人,要有道德,不要盡幹些傷天害理的事,要做個拾金不昧、頂天立地、做個光明磊落、問心無愧的人。

  我見過無數的好人,我有所感悟,做人,道德很重要,商人必須要講信用,言出必行,講實在要給自己量一個道德標準。學生則要講文明、遵守紀律,做個好學生,絕對不可以當流氓、痞子、幹搶劫、殺人是事。農人不但要好好種地,還要不用些化學藥品放入農物中,賺錢有什麼用,那是坑人、違法的。

  古人曰:“民無德不立,政無德不威。”有德,是修養、是文明、是基石;無德,是無信、是無恥、是卑鄙。

  道德像一面鏡子,照耀著每個公民的一舉一動,讓每個公民分清榮辱,樹立嶄新的社會風氣;它是光輝的,又是樸素的;它是崇高的,又是平凡的;它是理想的,又是現實的,更是我們今後工作的啟明星。——後記

  道德的高中議論文9

  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堅定信念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

  作為一名教師就是無尚光榮的要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教師對人才的培養和文化科學事業的發展起著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師工作就必須首先熱愛教育事業。忠誠教育事業就是教師職業道德培養的靈魂。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毋從。”小學教師的工作物件就是成長中有極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師的道德表現能夠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作為教師榜樣的力量就是無窮的其身教必然重於言教。要在自己的職業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標準這就是構建我們未來民族道德素質的基礎。

  “老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為人師表。”教師的道德就是教育文化的深層內涵也就是一個民族在教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富有強大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行為就是提高民族素質、培養民族精神的動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就是一項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系統工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就是這一工程順利實現的根本保證。

  二、不斷進取努力提高自身業務素質

  現今社會就是知識社會學習的社會知識更新加快。因此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要以寬廣紮實的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真正掌握教書育人的本領尤其就是必要的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積極參與教育科研。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新途徑、新方法以教師的創造性勞動來實現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的目標。

  教師的職業道德不是一個空洞的思想外殼它就是教師高尚的人格品質和嫻熟的業務技能與執著的敬業精神的結合點。面對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的世界教師不能墨守陳規固步自封。面對挑戰和機遇我在教育教學中樹立起了“終身學習”“永遠探索”的思想要潛心學習理論運用理論為教育事業不停攀登終生奮鬥。在工作實踐中教師應十分注重自身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拓寬知識視野以此來作為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

  道德的高中議論文10

  當你要到達草坪的另一頭,你會直接踐踏,還是悄悄繞過?一位新搬來的中年人選擇了後者,他這一怕傷了草坪的小小的舉動,使房東老太太對新來鄰居的顧慮消除了。

  的確,這只是一個細節,但這個小小的細節便體現了中年人的美德。他沒有圖一時之便利而踐踏整齊青翠的草坪,這小小的舉動不就體現了他內心的善與美?細節是微小的,可它所散發的,卻是一種大能量。

  細節體現個人修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便能折射出你平時的品性修養。在公交車上,你是否願意將自己的座位讓給年邁的老人?在餐桌上,你是否記得先讓長輩用餐?行走在路上,你是否能夠順手將路邊的垃圾丟進垃圾箱?……這些細節體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些看似微不足道,但你是否願意去做,是否能夠做到?一念之間,那微小的細節,恰恰體現了你的品性涵養。

  細節決定你今後的成敗。古英格蘭有一首著名的民謠:“少了一枚鐵釘,掉了一隻馬掌;掉了一隻馬掌,丟了一匹戰馬;丟了一匹戰馬,敗了一場戰役;敗了一場戰役,丟了一個國家。”一顆小小的鐵釘即可引發如此後果,一個小小的習慣,也可能成就多年後的成功。常言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欲成就大事,卻又不想為小事操勞,如此功利的想法,又何以成就天下大事?如此行為,何以使人信服與支援?勤學苦練,才可功成名就,注重細節,方可取得成功。

  巍巍高山,細節乃大。若你有意忽視,它將不可避免地帶來副作用。

  細節是人生之基,承載著生命的點點滴滴。同仁堂的成功,靠的是長年累月的負責與注重細節,它照顧員工的感受,也照顧顧客的感受,為我們帶來了優質的服務。它若忽視細節,或貪圖一時之利,即使僥倖成功,想必也難以長久。細節是人生之基,不注重細節的人沒有根,無法像蒼天大樹那般壯大;不注重細節的人似飄浮不定的雲,無法承重任、行遠道!

  回看中年人繞過草坪的舉動,看似微小,好似可以忽視,可這正體現他的個人修養與人格魅力。細節是不容小覷,對智者而言。

  細節是人生之基,輕輕地繞過那道“草坪”,你便有了致遠之資。巍巍高山,有細節乃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