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就業問題論文

農民工就業問題論文

  農民工是我國處於初級階段的必然現象,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農民工就業問題論文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農民工就業問題論文一

  “農民工”這個詞彙最早是由社會學家張雨林教授1983年提出的,隨後被大量地引用。近年來,農民工這個群體因其本身的特點,成為中國整個社會的焦點。身為一名大學生,之所以選擇了農民工這一社會熱點加以調查研究,是因為我家就住在農村,對農民兄弟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們有著吃苦耐勞、任勞任怨、樸實無華和安分守己的優良傳統,在有些方面起著城市勞動力難以替代的積極作用。選擇了走訪這一形式,是為了讓自己的調研結果更加接近真實,期望能用自己的調研成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盡一份力量。

  此次調研在我家所在的**滿族自治縣石湖溝鄉上長陰子村範圍內開展,該村外出務工人員較多,而且務工人員的從業範圍較廣,具有典型代表意義,基本可反映**縣的普遍情況。

  一、上長陰子村農民工基本情況

  上長陰子村全村總人口1346人,農業人口占98%,全村外出務工人數為326人,其中在縣外務工106人,在本村附近廠礦務工190人,在縣城務工及其他鄉鎮的有30人,其中外出務工人員中女性佔30%。在金融危機影響下,今年春天,全村返鄉迴流約140人,佔外出務工總人數的40%,其中青年農民工返鄉有36人,所佔比例是25%。而在返鄉農民工中有60%是受金融風暴企業停產、倒閉或減員影響。

  外出務工的農民工也以礦業上班為主,主要分佈在**鐵礦(30人),集安理石礦(20人),**鐵礦(30人)。此外在餐飲、娛樂、零售等服務行業務工的有近30人。透過調查得到的普遍結果是大部分礦工厭倦了體力勞動,希望從事工礦企業的技術工種,那樣工作相對能“輕快”一些,收入也能夠提高;而服務行業的打工人員也認為從事的行業雖然不累,可收入相對較少,也希望掌握一些技術,為將來的生活提供良好的保障。這外出務工的兩大農民工群體的就業意向不謀而合,就是都想掌握一技之長。

  二、經濟危機中農民工返鄉的原因

  (一)經濟環境惡化造成對勞動力的需求減少

  金融危機造成宏觀經濟環境整體惡化進而導致對勞動力的需求減少,勞動力市場呈現出供過於求的態勢,勢必造成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大批產業工人失業。

  (二)自身文化素質較低

  農民工普遍文化素質較低,以高中以下的文化程度為多, 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超過了50%。隨著我國產業升級換代速度加快,企業對工人的素質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較低的文化素質是造成農民工在激烈的勞動力市場競爭中被淘汰的重要因素。他們是受金融危機衝擊最早且最深的。

  (三)就業資訊渠道蔽塞

  農民工的就業資訊渠道非常有限。絕大多數農民工謀求職業侷限於同鄉人介紹上,不會使用現代資訊網路技術來謀求職業,無法獲取最新的就業資訊,造成一旦失業就難以在短期內重新就業,不得已而返回農村。農民想外出打工,可不知道能去哪,能做什麼,去哪更好,做什麼更好。我縣農民工就業的資訊渠道面還比較窄,造成想外出打工的農民工像沒頭的蒼蠅一樣抱著誤打誤撞的心態,這對農民工的就業形勢問題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就業資訊渠道亟待拓展。

  (四)農民工失業保險制度不健全,城市生存成本遠高於農村

  農民工為促進我國城市化程序以及繁榮城市經濟做出了突出貢獻,但是卻沒有被納入社會保障的體系。其次,農民工收入普遍較低,城市的飲食、交通、住房等費用對他們來說是一筆很大的開支。比較而言,農村的消費支出要小很多,城市的生存成本遠高於農村。

  三、返鄉農民工對經濟社會的影響

  大量農民工返鄉,對經濟社會各個方面都有一定負面影響。其中,主要的負面影響將集中在農民增收壓力、就業壓力、社會穩定壓力等三大方面。

  (一)在農民增收壓力方面

  我縣農民內部增收條件困難,以打工收入為主體的工資性收入成為我縣農民收入和增收的主要渠道和來源。從2003到2007年五年來,在我縣農民人均純收入中,工資性收入所佔比例分別為50%、50.1%、49.7%、52%和54.2%,五年平均佔農民純收入的51.2%,遠遠高於同期全國35.8%的平均水平。金融危機導致農民工返鄉,將大大減少我縣農民純收入。

  (二)在就業壓力方面

  失業返鄉農民工就業的就業壓力主要分為城鎮就業壓力和農村就業壓力兩大方面。在城鎮就業方面,由於城鎮失業率高和城鎮化水平低等主要原因,我縣城鎮難以容納大量返鄉農民工就業。金融危機對我縣實體經濟的衝擊已經凸顯,省內企業的減產、裁員不僅增加了我縣失業返鄉農民工規模,而且將進一步推高我縣城鎮失業率。城鎮化水平很低,基礎設施差,難以吸納大量返鄉農民工在城鎮生活和就業。在農村就業方面,失業返鄉農民工在農村就業方面,由於農業資源短缺,人地矛盾極其尖銳,返鄉農民工的務農意願低等原因,返鄉農民工在農村中就業非常困難。

  (三)在社會穩定壓力方面

  經過大量深入的實地調查,大量失業農民工返鄉對我縣社會造成的社會不穩定因素主要將來自於以下五大方面。

  1、失業農民工返鄉賦閒在家無事可做的現象普遍。

  多數返鄉農民工賦閒在家,無事可做。近一半的返鄉農民工無所事事,對農村、城鎮的治安和社會穩定構成一定的潛在不利因素。

  2、再次外出打工意向普遍強烈。

  總體上看,由於不瞭解金融危機對沿海地區經濟的進一步影響,大部分返鄉農民工打算年後外出找工作,而且仍然是準備到相對發達地區找工作。在金融危機進一步全面蔓延情況下,大量返鄉農民工在沿海發達地區將很難找到工作,其中相當部分會再次返回我縣,成為找工作流民,社會流動人口將急劇增加。

  3、再次進入城市生活意願的人數較多。

  在有效調查樣本中,願意返鄉後務農的只佔少部分,返鄉後不願意務農的佔到近七成;習慣和留戀城市生活的佔一半還要多。可見,經過了多年在城市務工,農民對城市的依賴已經遠非從前可比,哪怕還有這樣那樣明顯的制度歧視和壁壘,農民的命運早已和城市緊密相連。大多數返鄉農民工習慣和留念城市生活,不可能長期生活在農村,他們中的大多數將陸續返回城鎮。

  4、返鄉農民工年齡結構中青年返鄉農民工佔很大比例。這部分青年返鄉農民工的主要特徵,一是尚未結婚,沒

  有家庭拖累;二是長期在城市生產生活,從衣著、髮型到生活娛樂方式都已經不適應貧困落後農村生活方式,再次外出的意願非常強烈;三是文化程度低,技術缺乏,就業競爭力不足,再就業困難;四是資金、技術、能力相對薄弱,自主創業的能力和意願不強。因此,這部分青年返鄉農民工中的大部分極有可能返回城鎮。在就業困難情況下,其中相當一部分將成為社會閒散人員和流民。

  5、返鄉農民工基本生活和社會保障情況較差。

  在有效調查樣本中,返鄉農民工100%沒有最低生活保障;近三成的沒有醫療保障;近九成的返鄉農民工在打工地的醫療保險不能轉到家裡;大部分的返鄉農民工在返鄉後沒有接受到就業培訓。

  四、農民工返鄉問題的對策建議

  經過調研,提出如下建議:

  (一)就業對策

  在返鄉農民工帶來的種種影響和問題中,就業是促進農民增收、緩解就業壓力、維護社會穩定的基礎和關鍵。重體力勞動密集型專案最適合返鄉農民工就業條件和需求。可否制定相關政策,規定建設專案的投標和承建企業必須吸納一定比例的失業返鄉農民工,將吸納失業返鄉農民工作為投標的指標之一。同時,還要建立動態檢測、監督機制和獎懲機制,以保證失業返鄉農民工在國家投資的工業專案中儘量就業。

  (二)自主創業幫扶對策

  1、創立返鄉農民工創業園區。為解決部分有資金、有技術、有市場和創業願望的返鄉農民工單獨創業的困難,建議由農辦(扶貧辦)系統選擇水、電、路等基礎設施較好的地方作為返鄉農民工創業園區,給予工業園區同樣的優惠政策,吸引返鄉農民工創業,減少返鄉農民工單獨創業的各種困難。

  2、實行利於農民的財政政策。適當降低小額貸款門檻;提高小額貸款額度,實行財政貼息;稅費減免,建議對返鄉農民工從事個體經營的,免收所有行政事業性收費。

  (三)對吸納返鄉農民工的企業實施鼓勵優惠政策

  對吸納返鄉農民工的企業給予補貼。對安置農民工就業達到一定人數的企業,可按照一定標準給予用工崗位前補貼;對企業當年新招用返鄉農民工並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和繳納社保費的,政府給予企業社保補貼;對新招返鄉農民工成績突出的企業給予表彰和獎勵。

  (四)培訓政策

  在勞動力市場需求不旺的情況下,積極開展技能培訓和職業教育工作,可以減輕農村的就業壓力,為將來的經濟發展積累人力資本。各級政府應進一步加大培訓投入,確保各種培訓補貼資金落實到位。以縣為單位整合培訓資源,做到統一計劃、統一標準、統一補貼、統一驗收。充分發揮職業技術學校和企業培訓中心的作用,注重培訓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廣泛利用各種培訓資源。縣級職教中心是返鄉農民工培訓工作的主要基地,同時要充分發揮農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普通中學及其他培訓機構的作用。此外,要充分利用遠端教育網,提高了培訓效率。免費培訓與合格津貼相結合。激勵返鄉農民工認真參加培訓的積極性。返鄉農民工可免費就近參加培訓班,學習各種自己所需要的技能。培訓合格後可以享受勞動保障部門的培訓津貼。經過職業技能鑑定考核,取得職業技能資格證書的還可以享受勞動部門給予的職業技能鑑定補貼。

  (五)社會保障與社會救助對策

  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方面,凡是參保的失業返鄉農民工和本地參保農民享受同樣的報銷政策。失業返鄉農民工生活困難的,符合規定的,可以申請最低生活保障。各級民政部門應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和有關程式及時辦理審批手續,做到應保盡保。對於不符合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當生活出現暫時困難的失業返鄉農民工。由民政部門給予一次性臨時救助。要將返鄉農民工的危房優先納入農村危房改造專案。針對返鄉農民工多年在外打工,不少房屋年久失修,有的房屋基本不能住人的實際情況,將返鄉農民工的危房實行優先救助、優先解決。

  上長陰子村委會對返鄉青年在生產生活上面臨的實際困難進行調查摸底,掌握情況,積極採取措施加以解決。向返鄉青年大力宣傳基本養老保險、醫療和工傷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政策,協助幫助返鄉青年辦理社會保險異地轉移與接續,加強返鄉青年疫病防控、計劃生育及子女義務教育等公共服務。二組許勇由於常年在外打工,組上田地都已分均,今年返鄉回家準備自己創業的他,透過村委會的協助,與組上成員協商,將田地分給他一家三口人,併為其辦理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與本村村民享受一切相同的待遇。

  (六)加強完善統計監測體系對策

  協調充實基層社保工作人員。返鄉農民工居住分散,數量較大,現有基層社保部門人手緊缺,難以保證進行完整準確的統計監測。建議組織部門進行協調,臨時抽調其他部門人員到基層社保系統工作。

  (七)加強農民工道德素質教育

  可以透過弘揚標兵模範的先進事蹟,以及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先進政策理論的灌輸等方式,切實的提高農民工的思想道德文化修養,以自身的高素質換取別人的`尊重。不可否認,農民工遭到某些人的歧視,部分農民工的確自身有存在的一定的原因,玷汙了農民工的整體形象。所以作為農民工要從身為正範,逐步的改變自身的形象,讓別人刮目相看我們這個本是很樸實本應該很優秀的群體。

  農民工就業問題論文二

  促進中心城區人口倍增,既要注重招商引資,發展各類產業,增加就業崗位,吸引更多各類人員進城安家落戶,也要兼顧中心城區現有大批已經進城的“零散勞動者”的實際狀況,為他們特別是進城農民提供社會保障、就醫、小孩入學等多方面便利,爭取促成這個群體早日成為中心城區常住市民,合法權益得到保障,讓他們在加速中心城區人氣集聚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逐漸做大城市規模。

  一、中心城區農民工現狀

  ——據調查統計,全國農民工在整個二產中佔現有職工人數的58%,在加工製造業職工隊伍中佔68%。××中心城區工業及加工業也不例外,在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民營企業中,幾乎所有職工都來自農民,原有城市人口在其中就業所佔比例很小。××經濟開發區、袁州醫藥園區目前有大約1.5萬人就業,這些從業人員嚴格意義上仍不是中心城區常住居民。

  ——近幾年,××中心城區每年竣工的基本建設規模約80萬平方米(住宅約60萬平方米,其它商品房和公共設施約20萬平方米)。據建築商及專家估算,每平方米從土建到簡易裝修需要2個工作日,按每個農民工年300個工作日計算,僅建築行業每年用工就在5300人左右。

  ——××中心城區現有運營計程車404輛,按平均每輛計程車2個司機計算,約有司機800人,他們中70%來自高安市農村鄉鎮,已經在××工作、生活多年,有不少人還帶來老婆、孩子租房居住、生活,但目前仍然不是中心城區市民。

  ——××中心城區有數百上千的豐城、進賢籍木工、油漆工,常年在城裡為市民裝修房子、做傢俱,但沒有帶家眷,也沒有購房落戶,晚上常常在出租屋內聚眾打牌,管理上存在一些漏洞。

  ——××中心城區還有大量的搬運工(俗稱“板車佬”)、收舊利廢者(俗稱“撿垃圾”)、修車補鞋、擦皮鞋和零星攤點經營者,他們大多數來自袁州區的偏僻鄉村,往往男的搞搬運、做苦力,女的擦皮鞋或撿垃圾,勤快者夫婦倆每月能掙兩三千元甚至更多,他們也尚未成為中心城區市民。

  二、對“零散勞動者”需引起重視的幾個方面

  以上這幾類“零散勞動者”,人數不少,成員複雜,在中心城區流動人口中佔有相當比例。對這些“零散勞動者”,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首先,他們是合法的勞動者,有進城的慾望,不甘於困守老家的一畝三分地,希望進城謀生甚至安家落戶;其次,他們中多數人還沒有完成進城的“原始資金積累”,在城裡買不起房,只能在城中村租房居住;第三,他們中多數人仍然把城市戶口看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更不知道進城以後也可進醫保、社保、低保等;第四,他們當中多數人在市民面前還有嚴重的自卑感,在不熟悉的人面前不敢表露自己是農村人和現在在城裡做什麼、住哪裡;第五,由於目前這個群體寄居城市,遠離農村,“上不服天管,下不服地管”,不少家庭成為“超生游擊隊”,既增加了管理難度,又加重了家庭和社會的負擔。此外,因為種種原因,政府及有關部門尚未關注到這個群體的生存狀況,使他們在城裡成為“被遺忘的群體”,更沒有對他們提供實質性的幫助。

  三、幾點建議

  根據工業化和城市化相關係數測算,工業企業對人口的帶動率為1:4,即一個企業吸納1名工人,實際可以增加4個城市人口。目前,省外一些城市已經或多或少開始注意或已著手解決這些問題。如武漢市已從20xx年開始全面推行外來人員公寓式管理;寧波市成立了專門的外來人員服務與管理辦公室,並出臺了《寧波市外來人員社會保險暫行辦法》;重慶市南岸區由政府牽頭,做了“棒棒公寓”,讓廣大搬運工入住,每晚象徵性收房租1元;杭州富陽市政府在城郊樹林茂密處,用500萬元做了廢品收購一條街,每戶50平方米,樓下20多平方米倉庫門面,樓上20多平方米小套房,讓收舊利廢者入住(迄今未收房租),有效地促進了廢品再生利用,又可以防止偷盜破壞市政公共設施。

  當前,我市正在大力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程序,為此,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應把如何對待中心城區“零散勞動者”儘早擺上議事日程,儘早關注他們的工作、生計問題,並儘量採取一些具體措施,幫助他們在中心城區過得安穩、舒心,增強他們的認同感、歸屬感,從而進一步增強中心城區的安全穩定,加快推進中心城區人口五年倍增,促進中心城區繁榮發展。

  一是建立登記管理臺帳。外來務工人員來自四面八方,並具有流動性大、人員結構不穩定等特點。對這些人,若管理不好,他們就會成為一盤散沙;若管理得當,他們就可能成為中心城區一支不可低估的建設力量。建議由市勞動就業部門牽頭負責,制定措施,釋出通告,並聯合××經濟開發區及建設、房管、城管等部門,分類歸口、統一登記各類零散務工人員,免費發證,掛牌上崗,既可以有效增強這些從業者的自信力和自律性,又能準確統計中心城區流動人口 數量。

  二是納入住房保障範疇。居有其屋,安居樂業,是保持社會安定、完善社會管理、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要重視解決“工者有其居”的問題,在工業園區及周邊建設一批員工週轉房、廉租房或經適房,以低價、廉租的形式租借給“零散勞動者”居住,為他們安心就業解除後顧之憂。要創造條件,在中心城區規劃建設一批農民建築工、搬運工、計程車司機、收舊利廢人員的“安居公寓”,讓他們分行業相對集中居住,過上市民生活。

  三是實行靈活規範管理。“零散勞動者”雖然在城市中從事的是不起眼的工作,但當前一座城市的發展非常需要他們。對他們的勞動,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份寬容,不能不聞不問,更不能一味的排斥、驅趕。要在統一登記發證、掛牌上崗、指定地段和規定時限的情況下,允許他們當中的小攤、小販擺攤設點經營,並保持周圍市容環境整潔,若規劃得當、管理到位,不僅能夠增加城區人氣、商氣,而且還能增加就業、消除貧困、繁榮市場。

  四是完善配套服務措施。要根據需求組織“零散勞動者”參加崗位培訓,提高他們的勞動技能;為他們辦理綜合保險,發放醫療幫困卡,幫助他們解決醫療保健、孩子就學、勞動維權等實際困難,使他們老有所養、少有所學、病有所醫。要打破以戶籍為界限的公共服務體制性障礙,為“零散勞動者”成為城市新市民開闢政策通道。要積極營造善待“零散勞動者”的輿論氛圍,使“優者有其榮”、“工者有其譽”成為一種和諧、融洽的社會風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