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環境保護的論文範例

有關於環境保護的論文範例

  生態保護是當前很重要的一項工作,也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做好環境的保護工作,能讓我們的家園變得更加美麗乾淨,下面是有關於環境保護的論文,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於環境保護的論文範例

  【論文摘要】

  筆者分析了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人為因素,並提出了提高公眾環境保護意識的途徑,即環境教育在領導決策層,環境教育在基層。

  【論文關鍵詞】

  生態環境 保護意識 可持續發展

  中華民族誕生在黃河流域。追溯歷史,這裡必有其生存條件,先民才在此定居下來,繁衍生息。我國古樂詩: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就是黃河流域自然景觀的寫照。那麼為什麼後來卻出現“一方水土不足以養一方人呢”?雖同在一塊天,同在一塊地,今天和當年先民們生存環境條件已大不相同,環境問題已非常嚴重。當支撐人類文明的自然資源、自然環境消失了,文明也將消失,如古巴比倫王國的衰亡,地中海文明的衰落,雖然中華文明是一種延續下來的文明,但隨著環境的變遷,中華文明的中心已從古代的黃河流域逐漸東遷南移。

  一、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人為因素

  1.人口增長過快,人口素質低。

  當今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三大問題中,人口是第一位的。資源和環境問題都與人口緊密相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口問題是其他所有問題的根源,人和自然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一方面,人要利用和改造自然,不斷地向自然界索取資源,滿足自己的需要,為自己創造適宜的生存條件,同時也排放廢物汙染環境。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反作用於人類,限制其無節制的開發活動,以各種災害施加報復,人口增長過快已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再加上,人口劇增,教育跟不上,人口的文化水平低,環境保護意識差,法制觀念薄弱,也造成對資源環境的巨大沖擊和破壞。

  2.法制不健全,人治代替法治。

  目前我國關於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缺少配套的實施細則,不足以成為執法部門的依據。某些地方的經濟規劃、資源開發、工程專案上馬等重大決策,仍然由少數官員做出,缺乏專家論證、缺乏科學化、民主化、規範化,如果再加上這些官員缺乏環境保護意識,就會造成對環境的破壞。

  3.對生態規律缺乏認識,經濟活動決策失誤。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裡,甚至現階段的某些經濟活動中,決策人員沒有充分認識生態規律,未能從環境的區域性、整體性和生物資源的潛在價值出發,因地制宜、整體規劃、統籌安排。有些工程專案,只顧近期或眼前,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沒有認真考慮其生態效益,違背了生態規律,結果出現一系列環境問題。

  4.生產技術落後,環境資源過渡消耗和浪費。

  我國屬於發展中國家,生產技術水平低,工業化水平不高,再加上人們環保意識不強,管理混亂,因而資源利用率低,廢物的排放量大,造成對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汙染。

  面對我國環境問題比較嚴峻的現實,我們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社會經濟行為,深刻反思傳統的發展觀、價值觀、環境觀和資源觀,重新思考人類未來的命運,走出全球生態危機的困境,消除人與自然緊張關係的困惑。使人們認識到必須努力尋求一條人口、社會、經濟、環境、資源相互協調,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滿足後代人的需求構成危害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而環境的保護和治理、資源的高效持續利用、社會經濟的進步都離不開人,適當數量的高素質人是可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特別是公眾環境意識水平的高低,直接左右著人們的行動,環境意識是調節、引導和控制人們環境行為的內在原因,因此必須提高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才能使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提高公眾環境保護意識的途徑

  1.環境教育在領導決策層

  (1)政府部門

  工程上馬等一系列經濟活動,都是透過政府部門的統籌決策而付諸實施的,所以強化領導決策層的環境意識尤為重要。必須使環境保護意識紮根於他們心裡,所想所做都是從環境出發,切忌“說起來重要,計劃中重要,實施中不要”的`環境意識傾向。建立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制定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環保政策,要從決策源頭控制住環境問題的產生。

  (2)環保部門

  首先明確環保部門在環境保護中的職責,然後加大環保部門的執法力度的教育,使他們真正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樹立起環保部門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的權威性;再次要加強對環保工作人員能力的培養和素質教育,提高環保工作的自覺性和重要性。對於那些能為地方帶來財政收入、創造就業機會的企業的環境汙染問題決不能視而不見。

  2.環境教育在基層

  (1)構築公眾參與的基礎

  保護生態環境,成功管理自然資源的關鍵之一是鼓勵公眾參與,但是公眾有時並不清楚他們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權利以及如何使用這些權利。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是管理機構要充分認識到公眾參與的必要性,設立專門的人員和預算,使公眾獲取到清晰易懂的資訊,同時增強公眾的環境知識,環保意識,使環保宣傳社會化、環保意識全民化,形成環保事業人人參與、社會輿論廣泛監督的環境保護工作局面;另一方面透過新聞自由及資訊法律自由使他們有條件獲取更多的資訊,同時承認他們有權代表自己的成員作出決定。公眾明確了自己的職責、義務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才能使環境保護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去,充分發揮公眾的能動性,切實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

  (2)環境教育在學校

  環境保護教育要從小抓起,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求知慾強,好學上進,對周圍自然界充滿好奇心,他們的環境意識將會影響到未來社會環境保護的發展。在中小學校有計劃地增設和開展一些環境保護課程和宣傳教育活動,使他們從小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餘謀昌.環境意識與可持續發展[J].世界環境,1995.4.

  陳雙基.環境教育發展走向[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0.10.

  楊振強,孫銘明.環境意識教育[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9.

  薜紀恬.關於生態環境意識的若干思考[J].天津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1992.5.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