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活資源讓孩子趣味識字的論文

利用生活資源讓孩子趣味識字的論文

  中國的漢字形形色色,不計其數,而其中又以形聲字、形近字居多。這給小學階段孩子的語文學習帶來極大的困難。而識字又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學生進一步學習語文的基礎,想要讓小學生在規定的時間段內較牢固地掌握新課標中規定的漢字,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如何讓學生熟練掌握這些漢字,又不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這已成為小學低年級語文老師共同探討的一個問題。《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各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這就告訴我們,語文教學應著眼於現實的空間,要有資源意識,積極開發且能合理利用。

  今年九月,我隨班而上,開始擔任二年級的語文教學任務,我以前從未教過二年級的語文,但聽別的老師說過,二年級是小學語文中最好教的一個年級。可我任教後,發現事情並未像傳說中的那麼容易,原因之一是識字量太大,短短的一學年中,學生的課內識字量要達1400字,在整個小學階段2500個常用字中,二年級就佔一半以上,如果課外不採用一些巧辦法,這樣大的識字量,怎麼能保質保量地完成識字任務呢?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一邊留意學生們的識字方法和特點,認真鑽研教材,同時結合自己的識字習慣;一邊請教有經驗的老師,終於摸索出了一套識字的小竅門,教學識字時也似乎容易了許多。

  一、就地取材,利用無處不在的漢字氛圍,加強“趣讀”的訓練。

  中國的漢語是世界上最豐富的語言,而智慧的中國人表現漢字的手法也是靈活多樣的,這種習慣就讓漢字無處不在。校園裡、街道上、家庭中、超市裡;它表現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宣傳標語,有名人名言,有班規校訓,黑板報,公佈欄,真是應有盡有。有了這個隨手可得的免費資源,給我們的學生識字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雖然資源豐富,可是不加利用,孩子們也是熟視無睹,白白浪費,因為孩子畢竟是孩子,我們的.老師便可以充分利用這一資源。我是這樣做的:首先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利用小學生爭強好勝的特性,採取了競賽方式,從教室裡的一些簡單的宣傳標語開始,如:從教室最前方張貼在黑板上方八個大字:熱愛祖國,尊敬師長。別看這貌似簡單的八個字,雖然孩子們每天進出教室,也有人不認識它們。每天早讀時,利用5分鐘讓學生對著教室牆壁上的名人名言等,讓孩子進行識字比賽。如果認識十個以上常用字的就獎一朵紅花,不會讀的就由會讀的學生充當小老師領讀,不必像語文課堂要了解音形義,只要會讀就好。下一節早讀課又接著上一次的地方開始,如此一來,不用多久,教室裡的常用字差不多就都會讀了。另外我還規定:讓孩子們來考老師,誰能把老師考住,就可以獎一面紅旗,而三面紅旗又可以換一個小字本進行獎勵。這個方法簡便易行,既不用板書,又不用像教學生字那樣詳盡地講解和組詞,只要會認就好了。對於識字量多而準確的給予高度的肯定和物資獎勵,並讓其當小老師就地教學其他的學生識字,這一方法不但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識字興趣,而且效果也十分明顯。不少同學因為識字量太少的就利用下課的時間問同學,問老師,有時下課了還有不少同學拉著我的手不讓走,要我告訴一些字的認法。不到一個學期,教室裡的一些漢字都認識得差不多了,更有趣的是不少學生髮現走廊上也有不少漢字,於是又開闢了第二個學習常用字的“戰場”,有不少同學又把我拉到走廊上,問我一些字的讀法,更一些有心的同學則用筆抄寫下來問我,然後我又把這個常用字寫到黑板上,讓這個學生當小老師透過他把別的孩子也教會了。針對孩子們識字領域的開拓,我又把這個活動由課堂擴充套件到課外,由師生之間擴充套件到家長和孩子之間,這樣一來,有不少家長來向我反映,說自己的孩子識字的勁頭十足,不管是放學的路上,還是去超市裡購物,在家裡,只要是自己不認識的字就要問,有時還難倒了家長,看著孩子們如此熱心地學習,我倍感欣慰。

  二、加強“趣寫”訓練,強化識字。

  有實驗證明漢語要透過多寫多記來學習。這話不假。隨著識字方法的多樣化,我發現“寫”對孩子們識字更有效,也更有幫助。小學生的課業負擔本來就不輕,在課外寫無疑會增加孩子們的課業負擔,因此我利用中午寫字課的時間,讓孩子們把當天學的字寫一寫,切忌貪多,一個字只寫一個,如此一來,又進一步鞏固了識字的效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