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設計的自然性論文

園林設計的自然性論文

  摘要:本文中對自然性在園林綠化設計中運用的價值、生態與自然、園林設計與自然環境的融合與師法自然幾方面的內容,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園林設計;自然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 A

  一、自然性在園林綠化設計中運用的價值

  自然界的花花草草能夠調動人們對於自然的親近感,同時能夠給人真實和美的享受,所以園林綠化工作者要利用好大自然自身的效能,具體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落實。

  (一)植物自然性的價值。雖然人為的色彩搭配和園林綠化設計能夠帶給人更多的顏色需求和審美需求,但是無論是從可操作性而言,還是從經濟環保角度分析,充分利用植物的自然性都是園林綠化工作中的核心。

  (二)差異性價值。在自然性利用上必須突出區域性,也就是在綠化中突出不同自然性的差異與搭配,這樣才能在園林綠化設計中體現景觀的層次與差異,構建一個精緻豐富的園林景觀。所以在園林綠化的設計中往往會根據不同的植物色彩差異或者形態差異等構建一個區域性明顯的獨立景觀,發揮自然性的景觀化效果,突出設計中的思想與色彩等暗示作用,以此達到園林綠化設計的效果。保證園林綠化設計的自然性與景觀性價值,突出的園林綠化特徵,這必須依靠自然性的合理組合與搭配來實現。

  (三)季節性價值。在自然性的運用中還必須關注自然性的季節性變化,因為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地區環境下會呈現不同的季節性色彩差異,而在綠化設計中必須將這個特性考慮在設計範疇之內。因為綠化設計雖然是藝術設計的範疇,但是以植物為設計物件的園林綠化設計必須將時間考慮在設計維度中,因此自然色彩的運用必須突出季節的特徵。如春天的嫩黃與嫩綠,夏天的花朵盛開,秋季的果實與紅葉、冬季的常綠與枯枝等都可以作為自然色彩運用到綠化設計中。因此在綠化設計中四季的交替所賦予的色彩最為豐富,是設計中不能忽視的自然性的體現,完全可以豐富設計的內涵與表象,這就是自然性的季節性價值。

  二、生態與自然

  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是當今社會所重視的一項重要課題。而園林設計中生態準則的使用則是為了在使用自然的過程中,對環境的損壞影響降到最小,一起又能發生最大的效益。靠近自然的設計方法,其終究的意圖也是為了讓設計作品起到跟自然植物界所起到的效果相似的生態效益,能修養水源、淨化空氣、調理氣候、變成其他動植物的棲息地,也能逐步變成生物物種基因庫等一系列的功用。

  (一)尊重植物自身的生態習性

  遵從植物自身的生態習性,量體裁衣地挑選適生植物,特別是挑選鄉土植物,是園林綠化設計中植物使用的一項基本準則,是自然設計運用的基礎。我國是一個植物資本豐富的國度,挑選性很多,但並不是一切的植物都習慣一切的園林環境。地域散佈不一樣,生態習性不一樣,習慣性也自然不一樣。現在有些設計師很喜歡把在某個本地看到的植物換個空間,轉眼就搬上了自個的圖紙,卻疏忽了植物的地域性、習慣性;也有設計師不管設計哪個本地的景觀,千遍一概都是那幾種栽培物,這種行為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生態的軟弱度。因而,筆者主張園林綠化設計時,有必要思考本地的環境條件,挑選適合的樹種,確保各種綠化植物在園林環境中栽培成活,成長髮育傑出,充分發揮美化環境的歸納功用和生態效益。

  (二)新增生物多樣性

  隨城市程序的日益加劇,生物原有的群落遭到較大影響或損壞,使生物體原有的、賴以成長的環境正在逐步不見,某些對環境習慣能力差的物種其種群數量驟減甚至絕滅,一些多樣的遺傳資本遭受丟失。此外,城市的興建也會帶來很多外來物種,恰當的外來物種可豐富本地的生物多樣性,但也有一些不恰當的引種對本地物種構成了嚴重威脅。以上海為例,加拿大一枝黃花現在遍地叢生,嚴峻侵蝕著本來就已軟弱的生態系統。筆者提倡的生物多樣性,是一種建立在本地生物資源庫基礎上的生物多樣性。本來每個地域自身就有一個多樣的生物體系,例如,各地的植物誌即是一個最有利的證實,這些植物都是鄉土樹種,關於樹立一個豐厚多樣的生態體系是最佳的保證。利用好、復活好一個原有的生態體系,是一種健康的新增生物多樣性的'方法,這樣的方法更能完成地域的自然賦性,表現地域的差異性和特徵。在構建一個美化體系的主幹樹種和基調樹種時應多用本地的特徵樹種、鄉土樹種,充分反映本地植被的特徵,對其在城市改變中的適宜性進行驗證,逐步構成一個挨近自然的植物群落,才能使園林美化與生物多樣性之間構成更調和的態勢,園林中所說的“雖為人做、宛自天開”的作用才能被非常好地表現。

  三、園林設計與自然環境的融合

  所謂接近自然的園林設計,其關鍵要素即是要含糊設計與周邊環境的界限,不管與建築的還是與自然生物界的界限。

  (一)與居住空間的建築環境融合

  建築不是孤立於環境而獨立存在的單元,它是城市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有機構成部分。怎麼把建築和周圍環境調和一致起來,是園林設計者需思考的問題。首要,設計應儘可能堅持原有的自然面貌,充分思考地勢、建築與景象的疊加要素,營造出錯落有致的景觀層次,將美化景象與硬質環境簡略、自然、調和的結合在一起,構成精緻的環境空間。其次,要重視居住空間設計的真假合作,通常以虛的自然景象烘托實的居住空間,虛實相生、彼此轉化,賦予居住空間真假融合的多元化、多層次的改變。再則,從微觀的居住環境選址遵守自然景象;到中觀的居住空間和自然空間的詳細處理,重視各類自然景觀元素的運用;再到微觀的室內美化,尋求室外化的室內空間,構成一致的環境,讓美化設計始終貫穿於其間,實現園林設計與建築環境空間的充分融合。

  (二)含糊大型園林的界限

  大型園林景象(如公園),應力求界限含糊,與自然環境發生調和的依存關係,並與自然景物一致起來,如風景名勝區與植物園等。在這樣的景象設計中,遠山被看作是整個園林的佈景,園林中的水與河流相通,不一樣的自然地勢交叉作為自然構造的延伸,在自然景象與人工園林之間幾乎沒有分界。而城市居住區園林或小型園林綠地,雖受城市用地的限制,可利用景象要素如植物、假山和細巧建築物對現有場所進行較為精心的處理,以此來含糊園林的界限,似有置身於自然環境之中。

  四、師法自然

  自然存在的本身就有其本身的規則與特徵,而園林設計是對自然的再使用和再創造,從自然中羅致有關的元素更利於設計師對設計的掌握與交融。園林設計師常常自詡為城市的美容師,但是在設計中常會出現這樣的表象:很多城市、院子美化的準則多尋求“三季有花、四季常綠”,這不能說是學習的缺失,但至少也是對自然短少查詢、短少了解的成果。這個國際已有太多的製作,而園林設計正好是對這種製作的補償,所以更要考究自然,而非操縱自然。

  (一)“野草”之美

  所謂“野草”之美是指平常之美,那些被忘記、被輕視、被蹂躪的自然之物的美。野草是美的,由於它和莊稼或鮮花在本質上並沒有差異,而這些才應該是現代最“自然”的自然。當園林設計師在做任何新建或改造的過程中,首要應該做的即是實地勘測、因地制宜地作設計圖,因地制宜,變廢為寶,充分使用原有現場的全部自然條件。

  (二)還原真實的自然之美

  我們提倡設計中的自然流露是建立在初始自然之上的自然。在設計中應首要做到單元化,即按不同地域的不一樣條件,查詢剖析其特有的自然特徵,遵從各地不一樣的自然觀,加以細分、充分使用,做出地域特徵,合理使用區域條件。所謂自然觀即是自然的山、自然的水、起伏的地勢等,這是一個大的抽象的影響著全部生物界的自然觀。但是,單一塊地的自然觀則應具有單元獨特的自然景觀,而這樣的自然景觀才是真實屬於每個單元、每片土地的。而園林設計師的責任即是遵從與利用這一準則。

  結束語:

  隨著園林綠化工作的深入,以及各種植被栽培技術的完善,城市園林設計將越來越豐富,城市的外觀審美也將越來越高階,希望廣大園林綠化設計人員要秉承美術藝術的相關理論,使園林設計與大自然的效能協調統一發展,逐步提高我國園林綠化設計的品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