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由“整體感知”走向“個性點評”為題的語文教學論文

以由“整體感知”走向“個性點評”為題的語文教學論文

  一、對“整體感知”的解讀

  “整體感知”這一概念引入語文教學之中,大致歷經兩個階段。這兩個階段其實質與內容相對來說變化很大。1992年《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首倡語文教育的“整體感知”。其時大綱並未作詳盡的說明,故當時語文教學一線的普遍做法是:“整體感知”就是對全文的粗覽或簡單預習。那時,整個教學當中“整體感知”並未引起人們重視。

  初高中大綱中對“整體感知”的詮釋有了較為明顯的變化。首先開始關注知識點以外的東西,涉及了對文字的多元思考與探究,如文章的深層情感,言外之意或是更為複雜的思想內容,強調了知識技能的生成過程,突出了對語感的整體培養。把閱讀的主體從根本予以澄清。強調參與閱讀的是學生,而非老師。在這個層面上去看閱讀教學,它已是一個自主思考、多角度交流的介面,而非機械圖解的標向。

  顯然,這一概念的立足點是致力於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有意識地突出了學科人文性這一特點,抨擊的是學科工具性的功利操作。這與中國古代文論當中的“整體自覺”是不謀而合的,都看重的是思維的生成與經驗的提升,把語言這一載體交給了閱讀個體去評價或感悟。“這樣的思維方式體現於文學批評,便是將作品的各個部門作為一個整體去進行觀賞,泯去了讀者與作者的界限,充分投入,體會其精蘊,同時發揮自己的想象加以理解,作出判斷”(劉明今《中國古代文學理論體系·方法論》,復旦大學出版社)。這裡需要補充一句,文字的理解不能脫離想象,尤其是讀者的個性的想象,否則閱讀就會變成求證了。但是在實際教學操作中,“整體感知”很難把握。首先它容易落空。表面上看“整體感知”沒有強調“雙基”的重要性,只是就文字整體予以介入;其次它容易變形。在操作中,則直接體現為以問題追尋結果,或以訓練求證文字的思路。析其原因,不外乎兩點:缺少教學操作指導或者缺少能夠體現教學亮點的案例依據。基於此,教學中的困惑也就出現了,諸如“整體感知是否對全篇都予以感知”“整體感知是否在放任學生的思維,而下予干涉”“考試大綱怎麼要求的”“考核或者評價的標準是什麼”等等。而這些問題對於尚未發育健全的“整體感知”這一概念來說,是致命的.。於是有些教師認為既然“整體感知”靈動有餘,實在不足,倒不如關注些根本性的問題。有了這種心理,教學當中幾種以“整體感知”為幌子的做法也就隨即產生。

  總結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是牽引式導讀。將全部文字壓縮到一個或幾個自以為精當異常的問題當中,且有答案或思路的限制,這樣一來,學生怎麼賓士,也在預設軌道中掙扎。

  二是大話式放縱。學生的“整體感知”由於引導失控,故而信馬由韁,缺少思維的養成,缺少語感的體味,更缺少對文字的推敲,形成“大話西遊”或“水煮三國”之勢,作踐了文字的真實內涵。

  三是問題式轟炸,一篇文章,資訊幾多,窮一堂課之時間,盡全篇文之內容,細大不捐,滿堂遊走,問不搭調,答不成體,缺少主次之別,把課堂變成了便利店。

  事實上,“整體感知”體現在閱讀層面上,只需關注一個問題即可,那便是教師針對文字,如何引導和引導什麼的問題。這裡就需要重提“整體直覺”這一說法了。前文已說過,“整體直覺”是經驗了的想象與聯想的過程,是因人而異的。但是文字仍是立足點。如何想辦法從文本當中挖掘出能夠引起讀者關注的內容,或者能夠透過文字喚起讀者與作品的情感共鳴,是新課標下“整體感知”的第一要義。因而在對文字的教學定位之時,教師必須明白,所有教學手段或方法,是教師推動教學環節的預設,而非學生能力構建的預設。其目的是給學生一個視窗,一個平臺,一個契機,讓其思維有參閱範例,而不是單純地解決文字問題。

  自然“整體感知”在教學當中,不能迴避—個問題,這就是教師非但不能遊離文字,而且還應適當地予以提示或解答。在這個意義上,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在學生思維空間遊走,穿針引線,縫合相對獨立且又零散的思緒。教師點撥與導讀的不是自己的認識或觀點,而是學生的爭端與分歧。這種分歧或爭端可以從文字的任何一個部分生髮,以各種認知狀態呈現而出。事實上,目前的語文教學中,很難見到圍繞著選文或範文而生髮的種種爭端(學生已被思維格式化)。爭端或分歧是讀者個體的認知或理解,等候磨合溝通。而此時如果“整體感覺”就此戛然而止,閱讀教學則顯虎頭蛇尾了。

  二、對“個性點評”的分解

  既然真正意義上的“整體感知”完成了師生雙方對文字的不同解讀與品味,那麼如何使之有一個較為系統的,且能夠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環節,這是閱讀教學當中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在筆者看來,此時莫若趁熱打鐵,引入“個性點評”這一教學理念,看一看學生的“整體感知”有什麼特點,文字閱讀過程中個體經驗與文章內容產生共鳴後的“得他滋味”(朱熹語)又是什麼。這樣既可以發現學生閱讀過程中思維的亮點,也可以透視出教學引導中的問題,還可以從文字的理解,內容的提煉、感悟與表達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整體提升。“個性點評”立足的是啟用學生的感性經驗,開發學生的認知思維,構建閱讀主體的個性審美思路。

  那麼什麼是“個性點評”呢?簡而言之,就是學生立足於自身的生活閱歷和知識層面,結合自己對文字的理解,對文字進行評價和鑑賞。它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閱讀鑑賞。通常所說的閱讀鑑賞指的是從文字的形象、語言、內容、思想、表達技巧、寫作手法、文字佈局、文體風格、寫作背景、行文意圖、作品影響、經驗借鑑等方面對其進行整體析讀。即便不能面面俱到,也有其完整的品評思索的過程。顯然,這種規模較大的評價與鑑賞在45分鐘內很難完成。就學生的知識介面來說,也是不可想象的。“個性點評”沒有脫離鑑賞的範疇,只是對這種鴻篇鉅製的以文解文的方式,作了適應教學實際的,且能夠隨機操作的更改或調整。

  從某一點或幾點切入,根據教材及大綱的編排意圖,進行有意識的、有針對性的討論交流,以期閱讀教學能夠觸類旁通,積少成多,促使學生完成閱讀的自主意識和探究意識的生成。

  自然,“個性點評”不是一種自由的空洞的思維放縱和毫無節制的語言賣場。它的原則是發現個性亮點和思維靈性。而這個原則的立足點則是語文學科的兩大特點,即學習的切身體驗和知識的衍生創造。

  就學科的要求而言,語文學習不是以知識認知的機械遞推為主的,而是以體驗、反饋、感悟、薰陶等形成的自我完善為主的。在掌握了一定的語文規範和語法修辭等經驗型知識之後,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途徑是親身參與閱讀,感受特定情景,引起情感共鳴,進而感知經驗型知識在各種形式的整合之後的獨特韻味,完成由文字到內心的交流,此為切身體驗。

  就學習本身而言,立足於體驗之上的衍生創造,是自然生髮的。基於閱讀者具體的心理和生理差異,所處環境的不同,以及個人生活閱歷的各異,受文字內容的啟發影響,閱讀者的思維也就多角度發散了,而這個過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主探究。此時閱讀者的興趣,情感,意志,靈感等非智力因素也就容易啟用,促使閱讀的二度創作慾望產生,或者說起碼可以完成對文字內容的擴張和延展。基於以上認識,筆者認為,在閱讀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具體的篇目內容,有意地介入“個性點評”這一環節,並且親身下水點評或讓學生選點切入,是切實可行的。教師的下水示範可以給學生一個點評的參考範例;學生的選點評析是為了避免對於他們而言,那些無興趣無共鳴的話題強行介入(這些話題通常都是教師設定的),使學生不得已而被動接受,久而久之,消磨了學科學習的熱情。

  筆者在教讀魯迅先生的小說《藥》時,考慮到內容及背景都距學生時代太遠,如果對傳統的文學史資料津津樂道,只會出現“教師講得天花亂墜,學生聽得昏昏欲睡”的場面,為了迴避這種尷尬,筆者從文題人手,讓學生調動知識儲備,開啟認識視野,說一說“藥”這一詞語可以延展到的內容及可以涉及到的範圍。學生透過發言交流,確定了“藥”的幾層內涵:具體的救人治病的藥品,稱為“藥”;有經驗教訓可以借鑑的人事,亦是”藥”;一席話叫人猛省是“藥”,一方法改變局面還是“藥”等,與此同時學生還附帶歸納了有關“藥”的成語或俗語,如“對症下藥(抓住問題實質)”“良藥苦口(治療是痛片的)”“是藥三分毒(積極作用與負面影響)”“藥到病除(方法對頭則問題解決)”等。這種發敞而開又歸攏而來的思維結果,為文字的解讀鋪墊了認知基礎。加上學生的課前預習與已知的相關知識,再輔以語段精讀點撥,使之瞭解小說的內容框架,把握作品的思想傾向,對小說“藥”的文字解讀則可以完成較為豐厚的“整體感知”了。

  但是,文字所涉及的一系列問題,如人物形象,小說主旨,表現手法語言風格等是需要學生再次感悟與理解的。針對這幾個方面,筆者丟擲一聯,並告訴學生,這是我讀完小說對其主題的整體感覺,如果他們感興趣,可以仔細讀完小說,結合自己的理解,選一個切點,仿寫一聯,與大家共享。筆者的對聯是“華家買藥,醫病乎?醫愚乎?夏氏流血,為民也,為國也”。筆者有意將“民”與“病”,“國”與“愚”,對置同位,點撥暗示出編寫對聯的意圖。學生經過討論醞釀,紛紛寫出自己的對聯,各有針對,各有特點,這裡略舉幾例。

  學生的撰聯點評中,有針對小說主題的,如:

  (1)都是愚昧惹的禍全為麻木傷透心(2)碧血灑沃土,不意茶客作談資赤心埋大地,亦知後人有正氣(3)千年枷鎖須打破萬代桎梏要根除(4)為國為民,不惜男兒一條命因愚而昧,豈懂烈士半點心也有針對小說人物形象的,如:(1)幾千年良善國民 數十代愚昧大眾(泛指)(2)玄色衣裳飽綻肉,大叔原為劊子手,奴顏人物麻木心,民眾只是鑑賞客(上聯特指,下聯泛指)還有針對小說語言風格、創作意圖的,如:(1)冷眼冷筆冷氣度,契訶夫筆鋒 熱淚熱血熱心腸,周樹人胸襟(點破其小說風格淵源)(2)吶喊一聲、長嘯一聲,鐵屋深處無動靜衝鋒一陣、搏殺一陣,荒原盡頭有應答(結合《(吶喊)自序》)學生在宣講自己的點評對聯時,就其選點角度,資訊篩選,內容理解,乃至語言錘鍊等方面都作了較為詳盡的說明。然後師生共同商討,有言而不盡者補全之,有文意脫離者系聯之,有偏離文字者糾正之。總之,十數位同學發言過後,對文字中所涉及的內容的理解,基本上已達成共識,避免了教師的“一言堂”所造成的死寂;同時學生為了自圓其說,得到肯定,對文字進行前後聯絡佐證,其理解多出於自主的挖掘。這個過程中,學生認知中經驗的整合,知識的調節,語言的啟用,視野的開闊都是自覺完成的,其功效遠勝於教師為了達到教學目的而肢解文字的拙劣表演。需要說明的是,個性點評的形式很多,對聯形式可用,取其言簡意賅;札記後感可取,因其一課一得;比較閱讀可行,為其參閱互照;內容挑疵町通,立其仔細推敲等等,不一而足。總之,所謂“個性點評”,其前提是讓學生的感性知識有發揮空間,興趣情感有啟用契機;其目的是讓學生自我消化文字,進而內化文字,以至創造新的文字。脫離了這兩點,什麼樣的點評都只是顧影自憐,無人喝彩;進而推至什麼樣的“整體感知”也都只是庖丁解牛,可以分割之,不可復全之。而語文教學的終極目的是:既能解讀一個文字,又能因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創造或創作一個文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