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輔導員視角加強高職生自信心培養的研究論文

基於輔導員視角加強高職生自信心培養的研究論文

  摘 要: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由於種種原因,部分高職學生自卑心理嚴重,自信心明顯不足,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成長成才。本文從輔導員的角度分析高職學生缺乏自信的各種表現,並分析深層原因,提出培養高職學生自信心的六種途徑。

  關鍵詞:高職學生;自信心;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1-17

  一、高職生缺乏自信的表現

  1.不能正確認識自我,學習勁頭不足

  高職院校裡,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由於對自我身份認識的偏差,認為自己是一個被本科院校拒之門外的落榜生,有的認為高職生不過是一線的技術工人,以後無出人頭地的機會,因此對待學習消極懈怠,缺乏自覺學習、勤奮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不能客觀評價自我,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不高

  有部分高職生由於在成長過程中各方面表現不是很好,不能得到家長、老師的足夠重視,由此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沒能力、沒本事,在學校裡習慣自我封閉,對各種集體活動不感興趣,不能很好地挖掘自身潛能,表現自己。

  3.不能正確規劃未來,對人生目標感到迷茫

  筆者根據調查發現,有為數不少的高職生是由於迫於無奈而選擇進入高職院校,對所學的專業、職業發展、未來規劃沒有明晰的瞭解和定位,對個人如何發展、對人生目標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4.不能大膽展現自我,求職面試時膽怯畏縮

  在每年的畢業生雙選會上,或在各種求職場中,總有這麼一部分高職生由於自認為學歷、學識、能力低人一等,揹負著“人家會不會看上我”“我能不能勝任這份工作”之類的心理負擔,在用人單位面前膽怯畏縮,不能大方、大膽地展現自我,嚴重影響到他們求職面試的結果。

  二、高職學生缺乏自信的原因分析

  筆者分析認為,影響高職生自信心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社會的客觀原因。長期以來,由於高職教育沒得到足夠的重視,社會上對高等職業教育認識存在嚴重的偏差,認為高職院校是不入流的高等學校,有的甚至認為高職院校不能稱作高校,覺得此類學校培養的不過是在一線崗位工作的技術藍領,沒有高等學府的高深與輝煌,人們在思想認識上將高職院校置於“除非不得已才會選擇”的`“末端”位置;加之有些高職院校在轉型過程中存在辦學體制不夠完善、管理機制不夠科學、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融合得不夠充分、職業教育的特色不夠鮮明、高職教育的重要性不能很好地體現出來等問題,從而使得高職院校處於似是而非、不倫不類的尷尬地位,學校所處的這種地位易導致高職學生的不自信。同時,也正是由於高職院校所處的尷尬地位,使得其社會認同度低,嚴重影響到高職院校的招生,高職院校每年所錄取的分數線遠低於本科院校,導致多數高職生感覺自己是高考的失敗者,這樣的無奈招生背景也嚴重打擊著高職生的自信心。

  二是學生個人的主觀因素。一般來說,高職生均是以較低的高考分數進入高職院校學習的。他們中除了少數屬於高考失利者外,多數是平時學習成績不理想、基礎知識薄弱、各方面能力不突出的學生。在小學、中學的成長階段,他們有可能從來就沒有受到過老師的重視和關懷,再加上有些家長的過分苛求責罵、同學的孤立疏遠,使得這些學生從小就產生“處處不如人”的自卑心理,從而認為進入高職院校學習就是“差等生”的必然選擇。另外,有些來自偏遠農村、家庭貧困的學生, 來到繁華的大都市,接觸到很多生活條件優越的同學後,由於不能正確地進行自我調適,內心就會產生較大落差,無形中出現自卑的心理傾向。

  三、基於輔導員視角培養高職生自信心的六種途徑

  高職院校輔導員作為高職學生最直接的管理者和教育者,肩負引領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重任。因此,輔導員應注重增強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將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建立自信貫穿於平時教育管理工作中。

  第一,透過主題班會培養學生自信心。主題班會是學生管理中一種不可或缺的班級活動,它在引導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自信心形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培養學生自信心的主要途徑。輔導員需要精心策劃,定好主題,有意識、有計劃地將主題班會活動的組織、籌備、主題發言等任務分派給自信心不足的學生,並在活動過程中和活動結束後適時地加以指導、鼓勵和肯定.學生在親歷鍛鍊並得到老師同學的肯定後,就會產生“我也能行”的意識,從而慢慢地樹立自信。

  第二,透過談話樹立學生自信心。具有自卑心理的學生不敢主動接觸老師和同學,作為輔導員,平時應該多關心這部分學生,多找他們談話聊天,主動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並在發現他們的優點、亮點、長處後及時地給予指導和鼓勵;同時,引導班幹部和其他同學主動與他們交流,主動幫助他們克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

  第三,透過組織各種活動增強學生自信心。活動是學生鍛鍊自我的好機會。學生心理當中的那種“我不行”“我不會”“我不敢”等自卑的心理傾向, 往往來自於畏懼心理,擔心出醜、害怕被人笑話,平時缺乏實踐的體驗。輔導員要多組織一些集體活動,並引導和鼓勵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各種活動當中去。

  第四,透過委以重任提高學生自信心。在班級管理中,班幹部起著領導、主導班級工作的作用。班幹部在平時的班級管理和組織開展各種活動過程中,必須有全域性觀念,有思想,有主見,敢說敢幹,還要善於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係,因此當班幹部是一項能夠鍛鍊人、促進人成長的工作。從培養學生自信心的角度,輔導員可以制定班幹部輪任制度,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擔任班幹部,透過委以重任培養學生的擔當與責任意識,鍛鍊學生的能力,讓他們在履行工作職責中發現自我價值、瞭解自我優勢,從而不斷增強自信心。

  第五,透過名人名言激勵學生提高自信心。可以利用教室的宣傳欄設定“成功者的故事”專欄,定期在專欄上陳列出愛迪生、海明威、貝多芬、雷鋒、董存瑞、張海迪等古今中外名人的事蹟,讓學生從這些名人的成名史中受到啟發;在教室四周掛上 “天生我材必有用” “直上高巔休怯險,登天畢竟要雄才”“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矢志不移滴水穿石”“一個人的態度,決定他的高度”等名言,名言中的思想火花可以照亮學生、鼓勵學生。此外,可以透過制訂勵志的班訓、製作黑板報、課桌上的座右銘、宿舍的每日三思等形式來激勵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信。例如,在黑板報中,設定“身邊的榜樣”“為他點贊”等欄目來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把“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好”作為班訓來激勵學生,這對學習優秀生是一種鞭策,對學習後進生也是一種鼓勵。

  第六,透過表彰機制激發學生自信心。為了培養學生自信心,輔導員應該在班級中制定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和評估獎懲方案,從規章制度、評估和獎懲上引導、督促和激勵學生進步。

  總之, 培養高職學生的自信心是高職院校育人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是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職責,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重要保證。這需要高職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 不斷創新思路和方法, 把培養和樹立學生的自信心這項工作做得更好。

  參考文獻:

  [1]張諾.高職生自信心的培養[J].新課程研究(高等教育),2011,(2).

  [2]趙翠.高職院校學生自信心培養研究――基於學校管理的研究視角[J].職業時空,2011,7(11).

  [3]劉暢 張詠 關麗娟.培養高職學生自信心的若干方法探索[J].遼寧高職學報,2009,11(3).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