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建工程施工質量檢測的論文

關於新建工程施工質量檢測的論文

  1工程概況

  1.1建築物概況

  該樓平面形式呈矩形,東西向佈置,長45.6m,寬18.6m,為6層框架結構建築,1層為商鋪,層高為4.5m,2層為輔助辦公用房,層高為4.5m,3層~5層為辦公用房,層高均為3.6m,6層為裝置用房,層高為5.1m,室外地坪標高-0.300,建築總高度為24.9m;該樓基底面積為901.82m2,1層面積為901.82m2,2層面積為916.82m2,3層、4層面積均為909.32m2,5層面積為894.32m2,6層面積為718.56m2,建築總面積為5250.16m2。該樓於2012年10月份開工,2013年11月份主體完工。根據設計圖紙顯示:該建築工程類別為三類公共建築,結構的正常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建築耐火等級為二級,地下及屋面防水等級均為Ⅱ級,建築結構安全性等級為二級,場地類別為Ⅲ類,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丙級,框架抗震等級為三級,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5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二組,本工程室內地坪±0.000相當於絕對高程809.70m。該樓地基處理方式採用3∶7灰土換填墊層法,以第①層粉質粘土層為持力層,換土深度為素混凝土墊層底向下1.5m,外擴基礎外緣2.0m;基礎形式為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基底標高-2.000,基礎高800mm,底寬2500mm,下部為厚100mm的素混凝土墊層。該樓未設定變形縫,上部結構採用混凝土框架結構,樓屋面為混凝土現澆板,板厚100mm,現澆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為:基礎墊層C10,基礎及1層、2層柱、梁、板均為C30,3層~6層柱、梁、板均為C25,1層~6層過樑、圈樑、構造柱及樓梯均為C25;現澆混凝土澆築方式均採用商混泵送,鋼筋採用HPB235,HRB335和HRB400級鋼,鋼板採用Q235-B和Q345-B級鋼,鋼筋保護層厚度基礎為40mm,梁為25mm,板為20mm;±0.000以下填充牆採用MU10非粘土燒結實心磚砌M10水泥砂漿,±0.000以上填充牆採用MU3.5加氣混凝土砌塊砌M5混合砂漿,加氣混凝土砌塊容重不大於7kN/m3。

  1.2檢測環境

  現場條件:晴,室外溫度:8℃,室內溫度:12℃,相對溼度:24%,氣壓1000.5hPa。試驗室條件:20℃,相對溼度:45%,氣壓1001.9hPa。

  1.3工作目的透過對受檢建築物主體結構的現場檢測,以確定該樓施工質量能否滿足設計圖紙及現行驗收規範的要求。

  2檢測內容及結果

  2.1結構構件外觀質量檢查

  依據GB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2010版)第8.2條規定,經對該樓1層~6層主體結構承重系統構造及結構整體性詳細勘查後,未發現各構件間的連線處存在明顯鬆動、變形和其他殘損情況,混凝土梁、板、柱、牆外觀質量不存在露筋、蜂窩、孔洞、夾渣、疏鬆、裂縫、連線部位缺陷、外形缺陷、外表缺陷等現象。

  2.2混凝土結構構件尺寸偏差檢查

  依據GB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2010版)第5.5.2條及第8.3.2條規定,該樓1層~6層應按樓層劃分檢驗批,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於3件,對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於3件,根據本工程的現場實際檢測條件,採用隨機均布抽樣檢測的原則,對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樑柱軸線位置及截面尺寸、樓板厚度、柱垂直度、層高、表面平整度、鋼筋數量及間距等進行了實測,本次所檢混凝土各結構構件的尺寸偏差的合格率均大於GB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2011版)第3.0.6條所規定的合格點率為80%的要求,實測評定結果均為合格。

  2.3樓板撓度檢測

  依據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第3.4.3條規定,採用隨機均布的原則,在該樓1層~6層每層分別選擇了10塊頂板,共計60塊樓板底面進行了現場撓度檢測,結果均可滿足要求。

  2.4樓體傾斜觀測

  依據JGJ8—2007建築變形測量規範,採用TDJ2E型光學經緯儀對該建築物的外牆體作了傾斜觀測,觀測點A,B,C,D全部選在外牆角的最高頂點處,傾斜值(水平位移值)為觀測點偏離其所在外牆外邊線的最大值,檢測結果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該樓西北角C點傾斜值及變形量最大,最大傾斜值為向東6mm,根據GB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2010版)中表8.3.2規定垂直度(傾斜量)為樓高的1/1000且不大於30mm,該樓限定的頂點位移不超過25mm,現階段該樓上部承重結構的側向位移均遠小於此限定值,故受檢建築物頂點垂直度(側向位移)均符合規範要求。

  2.5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

  本次所檢該樓鋼筋保護層厚度:梁為25mm,板為20mm。依據GB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2010版)中10.1條和附錄E的規定,採用隨機均布的`原則,對該樓梁、板類構件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進行抽檢,梁、板類構件分別抽取總量的2%且不少於5個,對選定的梁類構件檢驗其全部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對選定的板類構件抽取7根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所檢鋼筋在其有代表性部位測量1點,本次檢驗採用非破損方法,所用儀器為DJGW-1A型鋼筋位置測定儀,檢測誤差小於1mm,其中梁類鋼筋保護層規範規定允許偏差為+10mm,-7mm,板類鋼筋保護層規範規定允許偏差為+8mm,-5mm,當全部鋼筋的合格點率為90%及以上時,檢測結果判定為合格,詳細測試結果均合格。

  2.6混凝土強度實體檢測

  本次所檢該樓現澆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為:基礎及1層、2層柱、梁、板均為C30,3層~6層柱、梁、板均為C25,現澆混凝土構件施工方式均為商混泵送。由於本次混凝土構件的檢測條件與規程JGJ/T23—2011中的第6.2.1條和第6.2.2條的適用條件不存在較大的差異,當地質監站又無明確表示應採用鑽芯法進行修正,所以本次的檢測方法採用單一回彈的方式,儀器採用ZC3-A型混凝土回彈儀,依據JGJ/T23—2011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中的規定,採用隨機均布的原則對受檢區混凝土構件進行了隨機抽樣檢測,抽檢數量不少於同批構件總量的30%且不少於10件,每個構件平均分佈10個測區,測區面積不大於0.04m2,每個測區16個測點,受檢各構件碳化深度根據JGJ/T23—2011中4.3.1條和4.3.2條的規定,進行多點測量,取其平均值為該構件的碳化深度值。本次回彈點基礎及梁、柱位於其側面,水平方向進行,板位於其下表面,向上90°進行,依據JGJ/T23—2011中的5.0.1~5.0.4附錄B進行強度換算,用7.0.2,7.0.3,7.0.4條進行推定,評定結果見表2,實測結果均滿足設計要求。

  3檢測結論

  由檢測內容及結果可知:該樓主體結構的施工質量符合設計圖紙及驗收規範的要求。

  4結語

  透過一個例項詳細論述了新建工程施工質量檢測的內容和方法,但由於工程實體驗收性檢測時,施工已經完畢,甚至部分建築已經投入了使用,對於一些隱蔽性工程,依靠現有的檢測手段還無法詳細地檢查出實際質量的好壞,在不破壞結構安全的條件下,必要的時候還需輔助一些破壞性的方法進行,以達到檢測工程質量的目的,確保建築結構的安全可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