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實驗教學初中生物的論文

探究性實驗教學初中生物的論文

  一、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的特點分析

  在教育教學大環境變化的情況下,初中生物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思維應該與時俱進,為此,在初中生物課堂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已經成為生物教學發展的必然要求,符合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有利於提升生物教學的有效性。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的特徵如下:

  1.自主性。與傳統的老師講述式的生物實驗不同,探究性實驗需要學生自己設計並完成實驗,這就需要學生必須瞭解和掌握生物知識的基本內容,並能運用實驗設計的原則方法和原理設計出合理的實驗方案,然後動手操作實驗,自主觀察,分析實現過程,得出實驗結果。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以體驗式的學習模式進行探究性學習,具有極大的空間,突出了極強的學習自主性。

  2.探究性。這裡所說的生物探究性實驗主要是學生透過探究性的實驗或者活動來總結生物知識,這與驗證性的實驗教學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探究性的答案是未知的,需要學生自己去探求和解決。在探求的過程中,學生的探究意識得到激發,知識遷移被有效地運用,創新意識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3.靈活性。生物探究性實驗對於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只要能達到教學和學習的目的,可以選擇不同的問題假設,可以運用不同的探究方法,也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用具,所以探究的過程有很大的靈活性。

  二、最佳化初中生物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對策研究

  以往生物實驗教學的方式已經很難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要,為了實現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們必須在生物實驗的教學過程中革新教育思想,最佳化教學過程,加大對學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參與性和探究性,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實現探究性教學,可以多角度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初中生物實驗課課標指出:“有效的生物實驗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生物實驗的重要方式。”因此,開展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已經成為生物教育教學發展和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題中之義。

  1.重新界定師生角色,做好課堂管理。在生物實驗課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界定好師生之間的角色,切忌教師滿堂灌,一定要突出學生的參與性和自主性。教師是課堂的協調者與組織者,不可以出現越位的現象,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給足學生時間與空間,學生能自主完成的學習任務就放手給學生自己去做,學生不能完成的,如果透過小組合作探究可以完成,也讓學生去做。針對學生不能完成的,教師才給予一定引導或者指導,這樣學生才能提升探究意識和學習能力。在具體的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中,教師首先讓學生明確課堂教學的目標,搞清楚學習的重難點,這樣帶著任務去學習就會具有極強的針對性,自然也會提高學習的效率。

  2.完善教學路徑,豐富探究方法。要想實現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就應該革新教學觀念,突出教學路徑的創新與完善,另外還要依據學情豐富探究方法。在教學路徑的選擇上,只要符合新課改和素質教育要求的都可以被利用,比如情境教學法,這種方法不但可以實現知識的直觀化教學,還能讓學生親身感受到知識的存在與價值,有益於激發他們的探究意識和學習興趣。需要注意的是,在創設的教學情境中,教師一定要緊扣教材和教學內容,考慮到學情,這樣才能實現有效教學。教師要革新思維,豐富探究方法,如實驗類比法、合作實驗法等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開闊學生視野,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

  3.給足學生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動手操作。要想實現探究性實驗教學,還必須給學生留足時間與空間,培養學生善於質疑、敢於質疑和能夠動手操作的能力。如在講述《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這一節的內容時,教師首先設問:水在綠色植物體中扮演什麼角色?然後讓學生分成四人小組合作,動手試從果菜中找到水,全班交流,設計驗證幹小麥種子是否含水實驗方案,分組實驗,在這個實驗過程中學生會極有興趣的帶著這一疑問,積極投入到實驗中。待學生實驗完畢,找出結果後,教師在對其進行歸納總結。由於這個過程中學生獲取知識和探尋知識都是透過自己的努力實現的,教師只是起到了引導的作用和總結的作用,所以對於學生自己探究出來的知識,他們會印象深刻的。

  總之,開展生物實驗課堂探究式教學對於有效培養學生生物科學素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在生物實驗教學中,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學生,實現探究性學習,也是新課改的必然要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