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案例建築結構論文參考

設計案例建築結構論文參考

  1目前建築結構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學生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夠對於高職學生而言,一般基礎比較薄弱,特別是高等數學及工程力學是建築結構課程學生的基礎課程,有些學生這兩門課的基礎很差,又缺乏工程經驗,學習建築結構就有很大的難度,其後果是直接導致部分學生畏難情緒嚴重,甚至厭學。同時,學生的學習目的不夠明確,學習過程中缺乏主動性,只做被動接受知識,缺乏思考,無法應用。

  1.2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反思調整不及時教師主要是為完成教學任務,在目前各高職院校強化動手能力,採取2+1學習方式,即2年在校內學習理論知識,1年校外實習,這樣學生的理論課學習課時數就有所減少,若還按原來傳統的教學模式,採用滿堂灌的方式,在有限的時間內將全部知識都傳授給學生;甚至有些教師試圖透過多媒體授課,將大量的知識資訊放到課件中,不停給學生展示,學生根本來不及思考就硬性地接受,可想而知,這樣得到的知識無法應用到實踐中。

  1.3重視理論學習,缺乏動手能力建築結構課程理論性與實踐性都很強,傳統做法是將全部理論知識講授給學生,而學生動手參與設計能力的培養較少,很多學生課程學得不錯,但不會應用,真正進行結構設計,就無從下手,高分低能現象比較嚴重。

  1.4教學內容更新較慢新時期的高職教學理念是培養高技能人才,因此在教學內容上也應適應技能培養方面的調整,但教材更新還達不到這個要求,很多課本上還沒有體現設計理念。

  2以設計為導向的建築結構課程教學方法

  2.1引入以設計案例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根據高職高專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改革課程教學體系,突出以實踐教學為重點的相關內容,針對不同就業崗位群,將建築結構各章節內容歸納整理成各具體的、切合實際的工程設計案例。即將課程內容專案化,將專案分解成各任務,針對不同任務對應於實際工程案例,各案例均來自工程設計任務。每當學生完成一個專案課程,就能針對該課程專案完成一項實際工程中的設計任務,將教材中單一算例用工程設計案例來代替,避免學生學習課程時的盲目性,即所學知其所用,真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透過真正的.工程設計案例,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建築結構課程理論,促進學生主動思維,培養學生以設計為導向的建築課程教學模式,更好地為學生走向工作崗位提供保障。

  2.2以設計案例為嚮導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改革傳統教學方法是以教師課解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課堂上主要是教師唱主角,學生缺乏參與熱情,有的學生上課無精打采,甚至上課玩手機,根本聽不下去課。以設計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就是要轉變這種狀況,授課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每個學生都是承擔設計案例的設計者,完成一堂課的教學需要由學生、主講教師、設計室及實訓中心多個方面配合完成。由於建築結構課程是以設計為主的,其教學目的也是要讓學生掌握工程結構設計理念,達到進行結構設計及能識讀工程結構施工圖。那麼為了達到這上目標,有設計室參與到教學中是最好不過的了,因為可以透過設計室的實際工程專案作為授課的直接案例,這部分列入教師備課教案的一部分,每次課教針對相關內容進行案例佈置,當然這需要教師透過事先將學生分組形式,將本次課程內容分組佈置成設計任務,學生要完成設計任務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就是學生要主動探究的內容。教師可以藉助於多媒體演示以及建築結構模型實訓室,讓學生參與到理論知識學習中來,如設計任務解決需要的理論依據、設計原理、計算公式、公式的適用條件、以及設計規範等,學生都會感興趣,此時教師講授這部分知識,恰好與學生探究的知識達到一致,教與學的互動效果也達到了統一。同時充分利用實訓室的教學條件,實現講課、實訓一體化。學生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透過實訓室模型,達到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學生的工程設計成果,交由設計室參與評定,這樣能給學生營造出一種真實的工程設計氛圍,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被動學習變成了主動學習,學習效果也就體現出來了。

  2.3以設計案例為導向的學生成績評定以設計案例為導向的教學方法,需要從根本上改變以往的期末一次考試定成績的方法。既然強調設計,那麼考核方法重在設計過程的考核,透過考核及時瞭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理論知識的認知程度、對實踐知識的掌握程度,每個設計任務完成情況、設計方案的取捨、小組學生的協調配合等都能很好地反映出來,這樣透過各小組對比,以及設計任務完成的時間、質量,根據事先確定的學習過程考核細則,可以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綜合評定。

  3結語

  為了適用培養符合新時期社會發展要求的新型高素質人才,進行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以設計案例為導向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參與建築結構設計任務中來,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激發學生的設計創新能力,對提高課程教學質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