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校德育教學探究論文

關於高校德育教學探究論文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產生高校德育教學困惑的原因,提出走出高校德育教學困境的路徑就是實施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同時,在揭示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基本要義和特徵的基礎上,從教學理念、內容、過程、空間、評價等五個方面提出了實施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的途徑。

  [關鍵詞]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

  一、問題的提出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轉型帶來了文化轉型,進而促進社會價值體系的重建,這是一次深層次的社會變遷。在這個大背景下,中國德育不論是從理論層面還是從實踐層面都有了一個大的變遷,其中最大的變遷就是中國德育正從“天國”德育向“人間”德育轉變,即學校德育生活化。這種德育生活化的理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德育工作者所接受,但儘管如此,德育的實踐卻仍然未盡如人意,高校德育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受教育者對當前高校德育的方式、手段、過程產生逆反心理,致使高校德育工作陷入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德育工作忽視了校外德育途徑的作用。學校、家庭、社會三者之間相互隔離,難以產生合力推動高校德育工作的展開。因此,一味地把大學生封閉於校園內,企圖在一種淨化的環境中實施德育工作,必然使高校德育陷入困境。

  2.德育工作嚴重脫離大學生的真實生活。當前高校德育漠視大學生個體的獨特生長環境,漠視他們內心潛藏的願望、熱情等現實生命所指的方向,把大學生作為德育工作的“容器罐”和“美德袋”,造成德育對生活的疏遠,德育的內容只注重社會既定的道德規範的抽象知識,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動性,導致學生對德育教學產生抗拒心理。

  3.德育教學過程的單向性。任何教學過程都是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過程,德育教學也不例外。然而,當前高校德育教學的一個普遍現象,就是把德育教學過程看作是對大學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的過程,大學生所受的道德影響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規範,強調的是大學生符合規範的行為習慣的養成,大學生缺乏自我選擇的權力,其實質就是對大學生個體生命的漠視,扼殺了大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

  4.德育教學模式僵化。以往的德育教學,一般由教師領著學生走進教材,從教材中引出典型事例,引出話題,圍繞教材演繹、歸納、感受、感知和練習,並提綱式地把道德觀點和行為要求板書,然後藉助紙筆考試,再現教材中的基本知識點。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停留在知識的道德層面上,而不是發自內心的真實感受,優良的品德要求並沒有在受教育者的心靈中真實生成。

  上述原因歸結於一點,就是高校德育工作缺乏生活化。筆者認為,高校德育工作要走出困境,其根本出路就是使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這是因為,從德育的根本目的上說,道德的產生是為了受教育者更好地生活,而不是對人進行不必要的干預。因此,高校德育教學必須尊重生活、創造生活,也就是要從受教育者所處的生活環境出發,而不是從規範價值出發。正如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指出的那樣:“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係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透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反映在德育工作中,就是要求我們的德育工作必須迴歸生活。從德育的價值層面看,“生活價值高於道德價值,生活高於道德,不僅是因為我們可以設想一個無道德的生活世界,卻無法設想一個無生活的道德世界,而且是因為生活或生命在邏輯上的在先性或獨立自存性,至於道德價值,並沒有獨立的存在,其整個存在和本質,都是由生活所規定的”。從社會學層面看,德育工作必須擔負起個人道德社會化的功能,而個人道德社會化必須包含著對人及其生活的關懷,“因為在人與社會二者中,人是唯一的能動主體,是社會發展的手段,藉助人的德性發展,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與生態諸領域才得以發展;但人又是社會發展的目的,人促進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的發展,為了人生的幸福。在社會道德生活中,人是承受社會道德的客體,同時也是進行道德行為活動、創造社會道德生活的主體。著眼於社會的發展來要求人、要求德育,從長遠的客觀結果看還是為了人及其發展”。從個體心理發展的層面看,高校德育工作必須迴歸生活,關注受教育者個體的生活方式與內容。受教育者在踏入高校的門檻前,就有了自己的道德思維能力和方式,而且受教育者個體不同,生活經歷也不同,道德思維能力與方式也有差異。高校德育工作應當允許發展受教育者個體的道德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尊重他們的發展需要,這正是現代教育區別於傳統教育的根本標誌。

  二、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的要義與特徵

  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是相對於傳統的德育教學模式而言的,傳統的德育教學模式以說教灌輸為主,脫離受教育者的生活實際,盲目追求既定的德育知識,忽視人的現實生活需要。而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就是指高校德育教學的`組織、內容、手段等方面必須以受教育者的生活為邏輯起點,必須與社會生活保持一致,必須加深同家庭、社群及受教育者之間的溝通,同時豐富生活化的內容和文化的內涵,促進受教育者道德生命的自由生成,促進其人格的健康發展。

  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的基本要義包含四個方面:(1)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的根本目的是教會大學生做人做事,學會生活,使抽象的道德價值與道德規範內化為受教育者的內心感悟,成為其日常生活的行為準則。(2)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要求德育教學應以生活行動為依託,教學過程是對生活的解說,既是對生活過程的重現,但又應該高於生活。(3)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要求德育教學內容應當是引導大學生追求深刻的、不確定的人生知識,這種人生知識應當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4)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要求德育教學過程是一個雙向的互動過程,講究師生間平等對話,注重受教育者的體驗,不是封閉性的灌輸,而是開放的。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德育教學生活化具有以下三個特徵:(1)主體性。大學生對道德的認識從服從、適應的層次提升到自主、超越的層次,大學生對德性的接受將是探索、認識、體驗、發展和創造的過程,而不是教育者人為的干預過程。(2)開放性。德育教學生活化的開放性特徵將貫穿於德育教學的整個過程,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空間和教學評價都將體現開放性的特點。(3)個性化。個性化就是要從大學生的現實個性出發,尊重大學生的需要、興趣、創造和自由,正確處理好個性化和社會化、教育與自我教育的關係,推動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發展。

  三、實施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的途徑

  1.從德育教學理念看,要轉變德育教學觀念,拋棄傳統的以灌輸、抽象化、規範化、理想化為特徵的教學理念,樹立德育教學生活化理念。

  理念是行為的先導,要想走出德育教學的困境,必須樹立新的德育教學生活化理念。具體說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樹立以大學生為主體的理念。要求德育工作者以大學生為中心,突出大學生的發展,挖掘大學生的潛能,調動大學生的意念,把大學生作為道德主體來培養,促進大學生道德的發展和道德人格的提升。

  (2)樹立大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理念。道德教育應紮根於大學生的生活實踐,要了解大學生的生活,幫助他們正確對待生活,這就要求給予大學生參與的機會,讓他們體驗或陳述生活中包括物質生活、精神生活、課餘生活、家庭生活、社群生活等方面享受到的喜悅或可能遇到的困難和煩惱,使德育教學貼近學生,貼近生活。

  (3)樹立大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大學生的發展不僅是知性的發展,還應該包括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只有全面發展的人才才能符合現代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

  2.從德育教學內容看,要突出生活性,要關注大學生自身以及他們與他人、自然、社會和國家之間的相互關係,使其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做事,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新要求。

  (1)德育內容要符合大學生心理發展的要求。傳統的德育因灌輸性而備受指責,造成這種結果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目前德育內容與學生心理發展不相適應,過於超越了學生的心理發展需要,以至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無意地採取了“灌輸”的教育方式。因此,我們必須改革德育課程教材體系,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需要和規律來編寫內容,力求做到教材內容符合大學生的心理發展需要,達到教學要求。

  (2)德育教學要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適當引進心理教育內容。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人才的首要條件。過去的德育教學一個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視了學生的心理、人格教育,導致日後一些學生出現心理、人格畸形,馬加爵事件就是典型的一例。因此,筆者認為,德育教學要突出正視自我、自尊自信、承受挫折、適應環境、良好情操、健全人格等方面的教學內容,以幫助學生改善其心理品質,為今後的人生髮展奠定良好的道德品質基礎。

  (3)德育教學要注重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教會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合作。現代社會是一個學習化、合作化的社會,學習和人際交往是學生面臨的兩大重要內容。因此,德育教學要關注大學生的學習,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教給他們有關人際交往的基礎知識,培養和鍛鍊他們的交往能力,讓學生學會處理好與他人的關係。在這方面的主題內容有珍惜時間、勤奮學習、熱愛科學、追求真理、學會關心、學會理解、學會合作、珍惜友誼、誠實守信、尊老愛幼等。

  (4)德育教學要關注大學生日常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習慣,並引導他們適當參與社會生活。從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看,主要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消費觀、時間觀,正確處理勞動與人生、收入與支出、娛樂與學習、時間與生活之間的關係。從引導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看,主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透過設計各種活動課,模擬或參與相應的社會生活,使學生能在生活中掌握有關原理,為未來的社會生活作準備,避免教條化、說教化。

  3.從教學過程看,要以大學生的真實生活為基礎,課首的匯入、課中的展開、課尾的處理都應體現生活化的基本要求。在課首的匯入上,教師可以透過各種方法手段喚起、啟用、調動學生回憶或體驗生活的經驗;在課中的展開上,教師要以生活為基礎,以活動為平臺,在活動中生成體驗與感悟,使抽象德性規範與價值內化為學生真實的道德情感、道德體驗、道德認知;在課尾的處理上,教師要注意總結,畫龍點睛,並延伸到課堂教學外,延伸到家庭、社群、社會當中去,使抽象的德性要求轉化成具體的生活實踐。

  4.從德育教學的空間看,要突破傳統課堂教學空間,把德育教學從課堂伸延到課堂外,構築學校、社群、家庭一體化的德育教學空間。高校德育環境和社會環境同屬道德個體成長的現實環境,道德主體的道德意識的產生、道德價值的認知判斷和道德行為都是在高校、家庭、社群等社會環境中生成的。因此。學校的德育教學活動和過程不能脫離學生的現實生活,應當構築起學校、家庭、社群一體化的德育教學空間,以社群為依託,加強高校、家庭、社會各方面德育資源的整合,從德育“小課堂”走向社會“大課堂”,使高校德育從封閉走向開放,更貼近學生生活。

  5.從道德教學的評價看,要重視道德學習的評價,實現知性評價向發展性評價的轉變,評價方式從單一的考試轉變為考試與其他評價方式相結合。科學的教學評價機制與方法是推動德育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手段。傳統的德育教學評價側重於教學效果的知性評價,忽視了學生的道德發展評價,這與德育教學生活化的理念是相悖的,因此,必須轉變傳統的德育教學評價模式。在德育評價模式的探索上,我們認為:一是要淡化考試;二是要探索能體現學生德育發展性的評價方式。只有這樣,才能適應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的需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