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編輯人生目標論文範文

科技期刊編輯人生目標論文範文

  摘要:科技期刊是期刊中獨特的一類,它不屬於大眾傳媒,為此,現代科技期刊對編輯自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出了與之相關的一系列問題。

  關鍵詞:科技期刊;編輯;問題

  眾所周知,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是科學技術和社會進步與發展的基礎和永恆動力,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生存與發展的活力所在。鄧小平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作為科學技術成為生產力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孵化器”和載體,科技期刊既是科學研究的實驗場和檢閱臺,更是中青年學者鍛鍊自己科學研究能力的試驗場,他們的研究成果透過科技期刊這一平臺得以展示,由此可以得到同行的指點並且能與同行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廣泛交流。

  科技期刊是期刊中獨特的一類。這類期刊不屬於大眾傳媒,而是主要服務於相關專業領域、具有一定專業素質的讀者。它所刊載的作品以具有學術創新的研究成果,以及科普類、理論宣傳等為特點,與娛樂休閒類期刊有著鮮明的區別。可以說,科技期刊不是可以在市場上叫賣的大眾讀物,而是期刊中的“小眾讀物”、“陽春白雪”。如果我們把科學研究工作看作是精神產品的生產過程,那麼科技期刊的出版就是精神產品的實現過程。沒有這樣的出版作中介,科研成果就難以真正進入社會,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為此,現代科技期刊對編輯自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出了與之相關的一系列問題。

  1政治性和文化性問題

  政治思想性是決定文稿質量的最重要的方面,因而是文稿內部素質的首要問題。文稿的理論、思想、觀點、立場是否正確,不僅僅是針對科技期刊,對所有期刊都是一樣的。這是中國出版事業的性質、任務決定的。文稿的政治思想性越強,對社會安定、對讀者信念的形成就更有益。而這也就要求科技期刊編輯將其作為審稿的重點,編輯素質也會在這一編輯活動過程中加以體現。

  編輯活動是一種頗有特性的社會精神文化活動。它貫穿在精神產品的創造、審辨、選擇、組合等有序化構成的整個過程中。一方面,科技期刊編輯將作者的精神生產組織起來,將研究成果及作品收集起來,經過審理、鑑別、選擇、核訂、重組、編序和排列,形成社會共有的文化結構;另一方面,又要將這種研究成果藉助特定的物質載體,製成文化媒介,傳播於社會。物質變精神離不開文化,精神變物質也離不開文化。編輯活動恰恰是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互相轉化、溝通的中間世界。它以物質世界為基礎,以精神世界為主導,不僅在反映著社會思潮和文化變革,更在締造著記載人類精神發展歷程的整個文化結構及其歷史。

  基於這一基礎,編輯活動就成了一種有目的的活動。有人認為編輯活動的目的就是傳播。其實,傳播只是編輯活動的表象目的、淺層目的。編輯活動還有發表一定見解的目的,而其終極目的是社會文化和理念的傳承與革新,所以它有其鮮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它是服從於政權,併為構築政權的理論和文化基礎而服務的。科技期刊編輯的工作就是要透過創造性的編輯活動,將研究者最新的科研理念、技術創新等文化成果納入傳播渠道,使其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同時,科技期刊的編輯們也要承擔起興利除弊的重任,破除一切舊思想、舊觀念、舊文化所帶來的原有桎梏,銳意創新,積極進取,大力推進科技進步與革新,進而推動社會發展和歷史進步。在這一過程中,政治性和文化性始終貫穿其中,並起著主導作用。

  作為編輯活動的主體,作為社會主義科技文化建設工程的組織者、架構者,科技期刊編輯能否貼近社會、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確立編輯主體意識,發揮更大的創造力量,是社會科技文化進步與否的重要影響因素。編輯活動的最終目的不是把文字現實加工為媒介現實,而是透過編輯主體的創造性勞動,對整個社會現實產生影響,維持文化的傳承,促進科技的革新,推動社會的進步。從這種意義上講,政治性和文化性必然要成為當前形勢下,我國科技期刊編輯應當或者說必須遵循的首要規則。

  2學者型和雜家型問題

  雜中有專,專而求雜,是各類期刊雜誌總體定位的基本規律。內容豐富、讀者寬泛的“雜誌”一直也將繼續成為文學藝術類期刊獨特魅力。而作為面向某一特定的讀者,並滿足其某一特定層面的需求,更多的科技期刊則選擇了捨棄大眾傳播的“泛愛”模式而取“專一”模式。作為一種生存發展道路,這是應該肯定的。

  在當今資訊社會,各類資訊資訊涵蓋萬千、容納百川,由於其受眾不同,因而所採用的傳播渠道也不盡相同。有些資訊資訊是全部公眾都迫切需要的,那就要選用最大眾化的傳播媒體;有些資訊資訊是部分公眾所需要的,那就當選用專業化的或特殊的方式傳播這種資訊資訊。尤其在科學研究領域,各個學科的研究因其研究物件的性質、規律不同,其研究方法、學科表述當然也不盡相同,每一個學科均有自己的文獻、方法特徵、問題領域,甚至於對實地研究的地區亦有一定的規範要求。科技期刊所面對的研究者(包括作者和讀者)必定也有其專業歸屬,其相應的、專業的科技期刊提供了他們所共同需要的學術背景,有助於研究者的相互切磋,也有助於研究的步步深入。各類專業性科技期刊的應運而生,就是為了適應這種社會和專業需求。與之相適應,科技期刊的編輯不僅是要當一名雜家,博通古今內外,同時也要具備專業學者的素質。

  “編輯學者化”是國內編輯出版界長期爭論的焦點問題。編輯學者化有益於刊物文稿質量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是科技期刊這一特殊行業的特定要求。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從另一個角度講,任何一種職業的從業者,都需要多方面的修養。科技期刊編輯在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文字寫作、編輯修改等知識結構的同時,也要對藝術、文化、新聞等方面有一定的素養,並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社會學,也要對一些新興科學技術知識有所涉獵。這種綜合素質和技能的培養,有助於科技期刊的編輯人員把握時代的脈搏,瞭解社會大眾的需求,並及時捕捉到期刊市場的動態,為期刊的正確定位、策劃奠定基礎。

  我國的科技期刊編輯應該走出閉門造車的工作環境,感悟動態裡的亮麗世界,追尋鮮活充實的生命話題,瞭解變化萬千的期刊市場,認真學習專業理論,擴大期刊編輯間的學術交流,從而提高和更新專業知識。只有這樣,期刊編輯才能發揮獨特的創造力、策劃出別具一格的選題,才能把握期刊市場的機遇、趨勢和新的生長點。這樣說,科技期刊界不僅是需要“學者”,也需要“雜家”,更需要兩者兼而有之的新型編輯人才。

  3社會性和主觀性問題

  各類科技期刊文稿的產生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形成的,它必然會具備其所在社會環境的各類影響因素,包括政治的、文化的、意識形態的和技術進步等。這是一種潛移默化,是不能迴避的。各類作品都會有其社會屬性貫穿其中,儘管我們強調科技期刊的文稿編輯在某種意義上講是客觀的、公允的,但是這是相對而言的,任何行為活動過程,都不可能是絕對客觀的,它總是包含著行為人自身的因素在內。我們生存於並依賴於社會,那麼我們的各種行為活動,包括創作、編輯和閱讀,也就都會打上所屬社會的烙印。這也正是科技期刊社會性的必然體現。而當社會性成為必然時,另一個問題——“主觀性”也隨之突現出來。

  編輯活動是編輯主體主觀能動性的表現。在編輯活動中,編輯要受自己已有知識結構和“成見”的制約。“成見”是人們進入藝術理解前的先入之見,它非但不是理解的障礙,相反還是理解的必要前提,並且也是理解的基本組成部分。所以,編輯在選擇過程中必然帶有相當的主觀傾向,用自己獨有的目光去審視事件,並將自己的主觀見解更多地附加於文稿修改之中。我們的編輯活動不是無目的的、無功利的。它是服從於編輯者利益並期盼與讀者建立一種說服、教育關係,用一定的方式來展示事物以表明自己的存在。編輯活動總是有意無意地進行著資訊管理,並充分發揮著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為此,當科技期刊編輯透過自身主觀意識來進行編輯活動時,也就導向了作者的創作。不同編輯的不同審美或研究情趣、觀點及風格等個性差異,這就形成了不同編輯出版部門的不同基調及風格。就此而言,編輯的個人素質成為科技文稿質量及研究方向的制約因素,儘管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但其作用不可忽視。為此,科技期刊編輯在進行編輯活動時也應當儘可能地剋制自身的主觀意識,並將編輯過程進化成為一種客觀性的創造性勞動。

  4責任心和道德觀問題

  人,是非常社會化的高等動物,生活在種種社會關係之中。科技期刊編輯人員也不例外。同學關係、親朋關係、師生關係、上下級關係、同事關係等等,構成了編輯人員複雜的社會關係網路。這張社會關係網路,既便利於編輯組織文稿,實施自己的選題計劃,同時卻又不斷地干擾著編輯組稿和選題計劃的順利實施,影響著編輯主體性意志的發揮。

  科技期刊文稿的創作主體是相對固定的。他們往往是侷限於本專業或本行業內部人士。這類創作主體除少數人外,大多從事專業的研究工作和技術實踐,有一定的科研分析能力,但由於面臨著評獎、評職稱的壓力,面臨著單位所規定的研究任務、工作績效等重重壓力,因而這一群體的文章往往趨於急功近利,選題陳舊,炒冷飯現象嚴重,缺乏新意,論證薄弱。一些作者急於發表文章,或需要在某一時間內刊出自己的文章,因此為了達成自己的意願,他們不惜採取一些非常規手段:想方設法與有關責任編輯取得直接聯絡,然後不惜長途奔波登門造訪,請客送禮或是寄送禮物。這不僅使編輯人員陷於極大的被動境地,而且也嚴重影響到了編輯與作者之間的正常關係。編輯與作者之間原本是一種完全平等的、學術上相互切磋、相互交流和相互提高的同志關係,現在人情夾雜於其中,禮品甚至禮金夾雜於其中,這種關係就完全變了質,成為了一種赤裸裸的交易關係。其結果,不僅腐蝕了編輯的靈魂,而且敗壞了編輯這一“為人作嫁”的崇高的職業及其道德,敗壞了編輯出版界的行業風氣,也汙濁了學術界的空氣。

  科技期刊編輯的時間、精力,本來是應該著重放在制定切實可行的選題規劃、組織稿件、審讀稿件和編輯加工等工作上面,重在不斷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以豐富自己的主體知識結構和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但是由於各種人情稿、關係稿,致使編輯人員的相當一部分時間和精力白白耗費在了處理這些關係上,期刊質量也受到影響。應該說,大多數科技期刊的編輯都是一個比較清貧的職業。事實若然,科技期刊的編輯們在平時也許得不到人們的關注,得到的薪酬很低,還需要幾十年如一日地從事單調而重複的案頭工作,但是當遇到以上這些外來物質和精神誘惑時,我們或許更應當甘於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堅持自身的道德觀,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來完成自己的職責。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最先和最後的勝利是征服自己,只有科學地認識自我,正確地設計自我,嚴格地管理自我,才能站在歷史的潮頭去開創嶄新的人生。”作為科技進步的培養者和傳播者,或許這才是我們每位科技期刊編輯所應當追求的人生目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