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論文

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論文

  一、高校鋼琴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目前的很多高校鋼琴教學中,一直沿用著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集體授課模式比較普遍,在集體授課教學中偶爾會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個別指導。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都比較落後,教師常常以教師自己為中心,進行機械式的講解,講解內容也僅僅是指法練習、音階練習、曲目練習等,這樣的教學模式影響了學生藝術修養的提高。目前高校的鋼琴教學的考核仍然採用應試教育的模式,在學期結束之時利用單一的考核制度進行測試,考試的內容通常是讓學生彈奏幾首鋼琴曲目,然後由鋼琴教師自己評分,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在新時期背景下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也阻礙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如何改進高校鋼琴教學模式

  (一)設定多元化的鋼琴課程

  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改變傳統的每週一課或者兩課課程設定模式,設定多元化的課程設定,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當前社會對於音樂人才的要求逐漸提高,要求音樂人才具備較高的音樂素養和鋼琴演奏能力。單一的課程設定很難對學生進行全面培養,限制了學生學習多元化知識的過程,也使得鋼琴課變成一堂機械生硬的技能課。因此,要改變高校鋼琴課堂設定,結合鋼琴學科的特點和高校音樂學生的優勢,採用集體課與小課結合的模式,注重集體課中教授基礎理論與鋼琴技能,在小課中針對部分學生疑難問題強化學生鋼琴演奏水平及即興伴奏能力,兩者形成一種合力,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演奏能力和藝術修養,推動課堂教學質量逐漸提高。

  (二)設定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在高校的鋼琴教學模式改革的過程中,要積極地設定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打破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綜合演奏能力得到提高。首先,要促進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內容的多元化。鋼琴集體課針對的是全體學生,因而要關注到哪些演奏知識與技能較差的學生,在授課的時候要儘量選擇樂理知識、視奏、即興演奏、節奏等一體的綜合課程。在集體課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好集體課的優勢,加強對學生的功能性和聲練習,強化學生的'鍵盤運用能力和伴奏能力,要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如多媒體技術及電腦技術平臺提高學生的視聽能力,最終促進學生的基礎知識、視奏能力和即興能力得到訓練,促進全體學生的基本技能得到提高。其次,要促進小課教學內容的多元化。在傳統的鋼琴小課教學中,教師僅僅注重對學生鋼琴演奏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新課程標準下高校鋼琴小課教學中,要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結合高校教學的特點,注重綜合型音樂人才的培養。小課教學要增強學生彈唱基本功的訓練,強化學生的彈唱意識和彈唱能力培養,透過運用一些簡單的樂譜訓練學生的伴奏能力,提高學生的彈唱技能,觀察和指導學生改正彈唱中出現的錯誤,增強學生的伴奏經驗。最後,要促進鋼琴即興伴奏教學的多元化。鋼琴即興伴奏能力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體現,高校鋼琴教師培養學生的即興伴奏能力,不僅促進了學生的演奏能力逐漸提高,還能夠增強學生對鋼琴樂曲的理解,增強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從而提高音樂素養,實現音樂創作。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鋼琴即興伴奏的認識,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處理好鋼琴彈奏、伴奏與即興伴奏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面,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即興伴奏理論知識的培養,對學生展開有計劃、分層次和分階段的教學,在培養學生即興伴奏能力的同時保障學生個體,促進學生全面掌握鋼琴即興伴奏能力和技巧,實現即興伴奏能力的提高。

  (三)設定多元化的考核機制

  高校鋼琴教學的考核方式與內容如何,直接關係到高校鋼琴教學質量的提高。首先,高校鋼琴教師應該努力轉變學生應付考試的心理,促進他們積極參加考試的心理,以有效改善現有考核評價體系。其次,高校鋼琴教師要建立起一套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結合平時學分制與期末考試製相結合的方式,且二者比例應該趨近於合理,在考評內容上要選擇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一體的內容體系,不僅注重對學生演奏能力的評價,還要注重學生的樂理知識、視奏能力、即興演奏能力等的評價,評價的主體可以是教師、其他學生和學生自己,以防止評價片面化,透過這樣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可以促進學生更加有效地認知自己,提高自己的演奏技能和音樂文化修養。

  總之,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改革教學模式,要從教學課程設定、教學方法、教學評價三方面出發,在課堂教學中創新教學方法,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高,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讓學生的個性得到發揚,培養學生的即興伴奏能力等綜合能力,從而使學生的音樂素養得到提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