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專利權技術提升對外貿易競爭力的論文

自主專利權技術提升對外貿易競爭力的論文

  摘要:技術和技術創新對當代的國際貿易已經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這一點得到了廣泛的共識。各國都把技術創新作為提升本國對外貿易競爭力的最有力的武器,使本國能夠從國際貿易中獲得更多的利益。本文就技術創新對我國對外貿易競爭力的影響作了分析。

  關鍵詞:貿易;競爭力;因素

  中國加入WTO以來,宏觀經濟和對外貿易都增長迅速,整體經濟貿易形勢繼續了多年來的良好態勢。但是,在普遍樂觀的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隱藏在這種良好態勢後面的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比如經濟增長方式的單一,以高投入低產出為特徵的經濟效益低下,貿易方面的出口產品附加值偏低,對外貿易條件惡化,以及頻頻遭受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等都在困擾著中國經濟和對外貿易的發展。影響我國對外貿易競爭力的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技術性的貿易壁壘

  技術性貿易壁壘指一國或一個區域組織以維護國家或區域基本安全、保障人類健康和安全、保護動植物健康和安全、保護環境、防止欺詐行為而採取的一些強制性或自願性的技術性措施。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出口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對市場準入上的影響,即達不到設定的技術標準,就不能順利的出口;另一個是對產品競爭力的影響。企業技術、環保及為改善工人勞動條件的投入都直接增加了產品成本,企業要獲取相關認證的費用也相應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從而喪失了產品價格優勢,削弱了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2智慧財產權貿易壁壘

  貿易中關於智慧財產權的糾紛很多時候是包括在技術性貿易壁壘之中的,但是在這裡我們單獨把它拿出來討論是因為與其他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相比較,它有其特殊性,而且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會對中國的外貿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智慧財產權壁壘是在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名義下,對含有智慧財產權的商品,如專利產品,貼有合法商標的商品,以及享有著作權的書籍、唱片、計算機軟體等實行進口限制;或者憑藉擁有的智慧財產權優勢,實行“不公平貿易”。中國屢遭國外智慧財產權的調查,嚴重的影響了中國產品的出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國同發達國家技術差距的不斷縮小而造成的出口對其國內產業的威脅的不斷擴大,另一方面是我們同發達國家真實技術差距的存在。

  產品附加值通俗的講就是指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從原材料到成品的過程中所凝結的技術、創新、人力勞動、品牌和附加服務等價值的增值。它與產品的價值增值鏈的長度,技術含量,創新程度,附加服務的質量和產品品牌價值等有很大的相關關係。日本經濟學家關志雄先生的“附加值”理論告訴我們:在一個產品的業務鏈上,組裝的附加值最低,研發的附加值最高;中間值的`生產雖有技術含量,也會慢慢遞減,而到了銷售和售後服務,附加值會隨之高漲起來,因為它有品牌和健全的售後服務體系。由此可見,在組裝的上游,是技術、資訊與知識;在組裝的下游是包裝、銷售及服務。而在產品的中游組裝階段,是廉價勞動力在創造財富。中國的出口產品基本上集中在初加工的產品、棉紡織品和機電產品上,這些產品的技術含童低,加之中國的國際名牌少,尤其是機電產品甚至包括高新技術產品都是處於產品的中游組裝階段,這是中國利用廉價勞動力的比較優勢參與國際分工的結果,但是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中國出口產品的附加值低,出現所謂的“豐產不豐收”現象。這主要是由我國技術能力低所導致的。

  3貿易條件惡化

  貿易條件是指一國的出口商品價格對其進口商品價格的比率。當這個概念用於兩種以上商品時,它的定義則是出口商品價格相對於進口商品價格的一種指數量值,也可以解釋為出口每單位商品所能購買進口商品的數量。貿易條件惡化是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最早。由阿根廷著名經濟學家勞爾普雷維什在1949年5月提出,他在一份題為《拉丁美洲的經濟發展及其主要問題》的報告正式提出了“貿易條件惡化論”,認為發展中國家初級產品的貿易條件存在長期惡化的趨勢。他指出,在資本主義國際分工體系下形成的“中心—外圍”體系從一開始就是不平等的,滋生了一些不利於外圍國家初級產品貿易條件的因素。這些因素包括技術進步利益的不平等分配,貿易週期運動的不平等影響,發展中國家不利的產品需求條件和世界經濟中心的低進口數。

  4貿易競爭優勢將受到更大挑戰

  目前中國最大的比較競爭優勢就是處於各層次的廉價的勞動力,也就是說中國不僅有廉價的簡單勞動力,還有相對發達國家廉價的熟練勞動力、技術人員和高階技術人員。從本質上來講,中國現在正是在利用這一競爭優勢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的。但是,這一優勢能夠持續多久呢?也就是說廉價勞動力優勢是否能夠成為中國經貿發展的持續競爭優勢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雖然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內廉價勞動力還能夠作為我國參與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這是因為中國有著廣大的農村人口,可以不斷的向城市輸出廉價勞動力,但是城市的資源是有限的,其人口的容納程度也是有限的,目前已經出現了大城市綜合症,而且中國的城鎮化程序並不十分迅速,因此有可能農村人口的輸出在一段時間之後會放緩直至停滯,在那個時候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將會不斷的上升,而隨著新的開放國家,比如印度加入國際分工,中國的廉價勞動力競爭優勢將會逐漸削弱。

  5結束語

  總之,中國現今和以後還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因此,沒有技術創新就很難繼續縮小同前方國家的技術差距,而後方國家則會更快的縮小同我們的差距,表現在貿易上,就是競爭優勢的削弱和貿易競爭優勢受到更大的挑戰。我們只有技術創新,掌握有用自主專利權的技術,才能在對外貿易上取得有利地位。

  參考文獻:

  [1]李平:《論國際貿易與技術創新的關係》,載《世界經濟研究》,2002年第5期。

  [2]宋健學、趙新剛、劉虎興:《關於我國技術提升和貿易發展的思考》,載《中國軟科學》,2002年第1期。

  [3]胡藝:《中國企業提升技術能力的國際渠道》,載《世界經濟研究》,2003年第2期。

  [4]高正平:《政府在風險投資中作用的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年。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