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改革數理統計論文2018

教學改革數理統計論文2018

  1推行“相似板塊”式教學

  由近及遠,從未知到已知的思維過程.例如,在學習一維隨機變數之後,講述二維隨機變數時,就可利用其相似之處,加以說明講解,而對高維隨機變數的定義性質則可引導學生透過分析並與前面一維、二維的知識進行比較從而得出結論.分析、比較與得出結論的過程,能夠讓學生學會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既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加深了其對相關理論的理解.再比如,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採用聯絡對比的方法,透過對頻率與機率,條件機率與交事件的機率,事件的互不相容、對立和相互獨立性,一維隨機變數與多維隨機變數,引數的估計區間與假設檢驗的拒絕域等基本概念、方法的聯絡對比,分析、概括它們之間的區別和特點,從而加深學生們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和記憶.

  2推行“由簡到繁”的教學方法

  人們認識事物總是從簡單到複雜,從膚淺到深入.我們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應注意貫徹這種由簡到繁,由表及裡的教學改革方法.如在講授大數定律及中心極限定理時,我們先介紹條件最強,適用面最窄的定理,然後放寬條件,得到適用面較寬的定理,再次減弱條件得到能夠一般應用的定理.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學到課程所講授的知識,而且使學生認識到科學的研究工作正是從簡單到複雜、從特殊到一般的過程,使學生認識和學會這種科學研究的方法,在他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必會受益匪淺.

  3注重統計文化的滲透

  從本質上看統計文化是統計人與統計學科的生存、發展方式.統計文化在宏觀上包括統計史、統計哲學、統計科學、統計美學等,從微觀上看它包括統計思想(思維)、統計的精神和方法、統計群體中共同的價值觀,以及統計與其它各科的交叉等.顯然在教學改革中統計文化的滲透意義極大,教師可以在教學改革中引進有關機率理論的起源的一些經典的案例,例如在講解數學期望時引用“分賭本問題”的例子.同時增加與經濟生活貼近的例子,如:庫存與收益問題、有關彩票中獎率問題、隱私問題的調查以及一些常見的有關機率計算問題的例子,同時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增加一些關於機率統計在應用中的趣文趣事,機率統計學家的生平簡介(如帕斯卡、費馬、伯努裡、拉普拉斯、泊松、高斯、皮爾遜等),使該課程增加一些人文氣氛,對學生進行統計文化的薰陶.

  4正確處理各種教學方法之間的`關係

  機率論與數理統計既有很強的理論性,又注重應用性,學生只有對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理解之後,才能嘗試應用.啟發式教學強調讓學生先思考,但是不能把所有的問題都讓學生自己解決,原因在於機率論與數理統計中有些內容是非常抽象和複雜的,這些知識如果完全由學生自學來完成,效果不佳,可能會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產生消極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把握各種教學方法的有利時機,針對不同的教學改革內容,採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旨在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不斷開發學生的潛能,不能只流於形式.

  5結語

  總之,隨著社會和時代的不斷向前發展,培養具有系統的專業理論,較強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較強的社會和市場適應能力的應用型和複合型人才,勢必需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轉變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教育管理體制,這就要求學校建立全新的課程理念,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學校的課程體系,最終實現教學質量的顯著提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