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問題教學法與生理學的論文

逆向問題教學法與生理學的論文

  一、研究物件

  選擇我校2013-2014年度生理學實驗教學作為試點,2012級護理、麻醉、影像、口腔專業隨機挑選4個實驗班(107人)作為研究物件,另有4個班(108人)採取傳統教學模式作為對照。所有學生理論課和實驗課的教材均相同,分別是朱大年主編的《生理學》(第七版)和張根葆、關宿東主編的《機能實驗學教程》。

  二、實驗過程

  (一)對照組採用傳統教學模式

  教師利用約15分鐘的時間講解實驗內容,然後示教,強調注意事項,預示實驗結果,然後學生分組模擬實驗,最後總結結果。

  (二)實驗組採用逆向問題教學模式

  逆向問題教學模式即首先提出實驗內容、主要問題,給學生思考和分析的時間,然後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實驗操作),最後討論分析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針對“影響尿生成的因素”實驗,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1.提出問題。

  提出與本次實驗有關的問題。如:尿生成的基本環節?什麼是腎小球濾過率?腎小球濾過的動力是什麼?什麼是滲透性利尿?由於生理學課上過有一段時間,大部分學生已經不記得這些知識了,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回憶這些知識點,同時提醒大家思考這些問題的原因、目的所在。

  2.分析問題。

  (1)引導學生查閱課本、實驗指導教程。請學生解答所提出的問題,教師予以補充,同時將這些問題穿插到本次實驗相關理論中。

  (2)給學生觀看實驗操作相關錄影,點出操作中的注意事項。

  (3)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教師要密切觀察學生的實驗操作,適時地給予指導。

  3.解決問題。

  透過實驗操作和實驗結果,學生可以對提出的問題做出解答,同時實驗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教師與學生一起分析討論,最後解決所有的問題。

  4.總結問題。最後教師和學生一起對實驗進行總結,讓學生知道為什麼要做這個實驗,透過此實驗學到了什麼。實驗結束後,讓學生完成相關問卷調查。

  三、逆向問題教學法的調查結果

  (一)學生課堂反饋:實驗組的107名學生中有71.96%(77人)表示喜歡逆向問題教學法,願意也樂於接受這種教學方式。他們表示這種教學方法比傳統教學方式更有意思,更能激發他們的實驗興趣。有13.08%(14人)的學生更喜歡傳統的教學模式,他們表示喜歡教師先講解,自己模仿,不需要加以思考。同時有14.96%(16人)的學生表示喜歡完全自由的上課模式,他們表示教師可以不用解釋,學生完全跟著錄影就可以完成實驗。

  (二)問卷調查結果:實驗組共發放107份問卷調查表,收回107份,回收率100%,採取無記名問卷調查方式。調查結果可看出有29.91%的學生認為逆向問題教學法對學生更好地掌握課程內容非常有幫助,60.75%的學生認為有幫助。有22.43%的學生認為逆向問題教學法對於調動實驗積極性非常有幫助,54.21%的學生認為有幫助。另外認為逆向問題教學法對於提高學生思考能力、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非常有幫助的學生比例分別佔到24.30%和21.50%,認為有幫助的學生比例分別佔60.75%和53.27%。認為逆向問題教學法對提高實驗教學質量非常有幫助的學生比例佔24.30%,認為有幫助的佔到62.62%。四、逆向問題教學法的體會生理學是一門具有實驗性的學科,很多生理學知識都需要透過實驗來驗證。生理學課程較為枯燥,很多學生上課時就很難接受,等到上實驗課時,理論知識早已忘完。在這種情況下來完成實驗,只能完全模仿教師,學生自己毫無思考,其實驗教學的效果自然不好。所以傳統實驗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的客體。按照教師的指示完成實驗,學生往往上完一堂實驗課,感覺一片茫然,只是機械地重複教師的示教過程,不能充分地理解實驗目的,達不到實驗預期的.效果。近兩年將逆向問題教學法應用到生理學實驗中,讓學生從一開始就處於思考狀態,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問卷調查結果可以發現,逆向問題教學法可以明顯提高學生對實驗課的學習積極性,透過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後,他們解決實驗問題的能力明顯增強,實驗教學質量顯著改善。當然逆向問題教學法要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需要教師和學生的配合,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引導學生對實驗產生興趣,產生自己動手的慾望;學生要對實驗內容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同時要積極參與,才能達到良好的預期效果,此外,還特別需要學生提前做好預習工作。只有教師與學生共同付出努力,才可能收穫良好的實驗教學效果。

  從結果中我們也看到有極少數學生不歡迎逆向問題教學法,實驗過程中也有少數學生表現出不積極配合的情緒,這可能源於逆向問題教學法需要的時間較長一些,同時需要學生查閱課本和實驗教程的資料,而他們習慣了教師的滿堂灌,習慣了完全模仿而不加以思考。所以,沒有一勞永逸的、適合所有學生的教學方法,我們只有在不斷的教與學的過程中加以摸索、改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