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XBRL下我國會計資訊化的發展論文範本

基於XBRL下我國會計資訊化的發展論文範本

  (一)會計資訊化發展

  我國會計資訊化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末。1981年由中國會計學會將電子計算機在會計中的應用簡稱為會計電算化。1999年召開的會計資訊化理論專家座談會上,專家們認為,隨著計算機和現代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會計資訊需求的日益增加,會計電算化的功能不斷拓展和豐富,將會計電算化改為會計資訊化,因此,會計資訊化逐漸提到日程。

  會計資訊化三十年來的迅速發展,與計算機技術的支援得到了緊密結合。1988年,美國註冊會計師CHarls Hoffman率先提出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可拓展商業報告語言)。2009年4月,財政部發布了《關於全面推進我國會計資訊化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我國XBRL在我國會計資訊化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由此可見XBRL的技術優勢得到了財政部重視。

  (二)XBRL涵義及技術特點

  XBRL(可拓展商業報告語言)是基於網際網路、跨平臺操作、專門用於財務報告編制、披露和使用的計算機語言,基本實現資料的整合和最大化利用,會計資訊數出一門,資料共享,XBRL技術的應用,需要傳遞資訊的各方,按照這種語言的要求對資訊進行分類,在此基礎上加上標籤就可以相互傳遞相應的資訊,從而使得公司內部和外部能夠更加方便、有效以及快捷的對財務資訊進行收集、轉換和處理。

  XBRL技術具有無可比擬的技術特點,並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可以快速、精確地搜尋資訊。

  XBRL格式檔案的所有資料都有相對應的標記,這些標記不僅對顯示格式進行描述,還對所要表現的資料賦予特定含義,並且相關資料呈現結構性,把有關的.資訊互相連結。

  2.可拓展性強,同時滿足各方利益需求。

  透過XBRL技術的運用能夠對財務報告資訊進行拓展,滿足各方對資訊內容的需求,保證了良好的資訊開放性和會計資訊的質量要求。

  3.提高了資訊及時性。

  使用XBRL,可以解決之間存在的報告不及時的問題。在XBRL框架下企業財務資訊將會實現同步提供,改變現行的按照月份、季度和年度的披露的方式,做到實時釋出、線上披露。透過網際網路,可以增強會計資訊動態性,使資訊需求者在實時互動模式下,及時獲得最新的會計資訊,使會計資訊不對稱現象得到明顯改善。

  4.提高財務報告各方效益。

  對企業本身提供財務報告而言,XBRL技術確立了不同應用程式之間資料交換的標準方式,無需編制不同格式的財務報表,提高了財務報告的編制效率,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XBRL必將促進會計資訊化的發展。XBRL作為我國會計資訊化發展的一個必然產物,透過對其的運用和推廣使得企業對會計資訊化有更深刻認識,促進企業對現代企業技術方法的不斷革新,透過XBRL技術,必將推動我國會計資訊化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