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會計資訊化對傳統會計假設的影響論文範本

淺談會計資訊化對傳統會計假設的影響論文範本

  會計基本假設是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前提,是對會計核算所處的時間、空間環境等所作的合理設定。一般來說,會計基本假設具有客觀性、難以正面證明和獨立性等一些特徵。離開了會計假設,其他會計理論都無從談起。從實踐中可以看出,會計基本假設只有適應當時的社會經濟環境,才有助於會計人員在面對不斷變化的實務環境時做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並運用科學的方法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正確的處理。一旦環境發生變化,這些假設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需要對會計資訊化背景下傳統會計假設進行重新認識和理解,以保證會計理論和實務的正常發展。

  一、資訊化對會計主體假設的影響

  網路技術的普及和發展不僅為會計資訊的傳播提供條件,同時也使企業的組織形態、經營方式等方面呈現外在虛擬化狀態。企業外延不斷變化使會計主體的概念呈現模糊性,這就需要重新認識和拓展會計主體假設的空間界限。但是,會計資訊化只是將傳統的會計主體假設範圍進行了拓展,其內涵既包括原來意義上的會計實體,也包括各種虛擬的臨時組織。會計資訊化雖然極大的拓展了會計主體的外延,但是依據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無論會計主體的外部形式和存在介質如何變化,今後的會計服務物件仍舊為某一特定主體,並以其客觀存在或發生的經營行為作為處理會計資訊的唯一依據。因此,也就不可能動搖會計基本理論的根基——會計主體假設,會計資訊化依然要以這一特定主體所客觀發生的經濟活動為唯一依據。

  二、資訊化對持續經營假設的影響

  持續經營一方面是為了解決會計期間的損益確認問題,一方面是對企業經營過程的描述。雖然各種新型媒介主體的誕生、發展、消失都難以判斷,其經營活動又常呈現某種“短期性”,或者說是瞬時性,但是其設立目的始終是為了生存和發展,並不是為了破產。只有保證了這種穩定性,虛擬組織才能以相對不變的`整體形式與外部進行合作,促進自身的發展。許多虛擬主體在成長過程中也在不斷向實體企業轉變,以達到相對穩定的狀態從而提高信譽或者降低風險,這也就要求其保持自身的持續經營。因此面對資訊化程序帶來的影響,持續經營應當被賦予更多的新內涵,在遵循的前提下更多的從動態上對其進行把握。

  三、資訊化對會計分期假設的影響

  會計分期假設本身是對持續經營假設的一種補充。會計資訊化不僅使企業與外部實體之間的空間距離大大縮小,而且也為資訊使用者適時瞭解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業績提供了可能。因此會計期間在資訊化環境下由於網路通訊線上、實時反饋的功能可以進一步細分。資訊化提供了更為迅捷的方式以供決策者瞭解更為詳細和全面的橫縱向會計資訊。另一方面,執行統一的會計期間核算為國家、企業和社會公眾提供了客觀可比的標準,有利於國家加強宏觀管理,進行經濟決策,資訊相關者也可以在相對穩定的期間瞭解企業的經營和效益。所以堅持會計分期的假設和資訊化的發展完全可以是相輔相成的。

  四、資訊化對貨幣計量假設的影響

  隨著會計資訊化的程序,網路通訊技術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電子貨幣的使用和電子資料的交易記錄,豐富了貨幣計量的形式。例如,網上銀行的迅速發展,使得企業經濟業務和各項交易的實現更為便捷。然而有一點是必須肯定的,無論什麼貨幣都需要計量單位,如此才能公允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企業價值。因此會計資訊化帶來的是對傳統的貨幣計量的豐富和進一步發展。

  五、總結

  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和資訊科技的日益更新,企業會計資訊化也將不斷髮展。面對這種趨勢,會計人員必須加深認知,重新審視會計相關基本理論,特別是前提假設的變化。不斷挖掘理論新內涵;必須轉變觀念從而更好適應會計資訊化條件下的新型會計工作;必須參與到企業資訊系統的建設過程中,並與資訊人員一起完成對資訊系統及其資源的管理。只有在實施會計資訊化過程中不斷探索,及時發現和解決遇到的困難與問題,認真分析、總結經驗,才能有效保證會計資訊化的工作質量和不斷提高會計資訊化水平,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從而共同推進我國會計資訊化健康快速的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