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應用型人才培養管理會計論文

關於應用型人才培養管理會計論文

  管理會計是現代會計學的重要分支,是把“會計”和“管理”融合在一起的一門交叉性學科。其主要目的是透過計劃和控制企業的經濟活動,為改進企業的經營管理,為提高經濟效益服務。面對紛繁複雜的管理事務,企業迫切需要理論知識全面、適應能力強、並能夠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型管理會計人才。因此,在管理會計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傳授給學生基本理論,更應注重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然而,目前我國會計學專業管理會計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涉足領域等方面還存在著各種問題,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明顯不足,難以滿足企業的需求,必須進行改革。

  一、管理會計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會計教學目標偏離現實

  當面對實際工作時,卻不知從何入手,缺乏必要的分析能力和應對能力,無法指導現代社會複雜多樣的經濟活動。為了能夠更好地為社會輸送大量的優秀管理會計人才,有必要對現有的管理會計教學目標進行調整。

  (二)管理會計教學內容“重舊輕新”

  第一部分介紹管理會計的基礎理論,是管理會計課程的基礎;第二部分介紹管理會計職能的相關理論與具體應用,是管理會計課程的核心;第三部分介紹管理會計的前沿領域,是管理會計內容的拓展。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通常將前兩部分作為教學的重點,花大量課時進行講解,而對新拓展的領域,諸如作業成本法、戰略成本管理、平衡計分卡等只投入很少的課時,甚至讓學生課下自學,而此類內容恰是與企業經營管理聯絡最為密切的部分。這種偏重傳統理論而輕視前沿理論的教學慣性,不僅不利於學生及時瞭解管理會計發展的新動態,而且也會影響學生利用科學理論分析問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三)管理會計教學方式陳舊

  目前,管理會計這門課程的教學方式比較陳舊,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教學方法陳舊,主要採用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自學為輔的方法,學生往往被看成說教的物件,師生間缺少互動,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二是實踐教學缺乏,在多數高校,幾乎沒有關於管理會計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個別學校即使安排了實踐教學環節,也多變成了簡單的案例分析課,或者隨便找個企業走馬觀花式地參觀一下,實在有違實踐教學的初衷。三是考核方式單一,目前多數高校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採取標準化考試的方式,著重考核學生對基本內容、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缺少對學生髮散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的考核,以致培養的學生“高分低能”,不能很好地滿足社會的需求。

  (四)管理會計與其他學科內容交叉現象嚴重

  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是財務管理專業、會計專業、審計專業等工商管理類專業的三門核心課程。縱覽這三門課程的教材,內容交叉重複現象嚴重(見圖1)。這種現狀不僅浪費了有限的教學資源,同時也浪費了學生的寶貴時間,不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不利於管理會計、成本會計及財務管理相關學科的建設及長遠發展。因此,有必要對管理會計的課程內容進行改革。

  二、基於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管理會計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

  針對在管理會計課程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結合應用型人才培養對實踐能力的要求,高校應著重從以下四個方面對管理會計教學進行改革。

  (一)調整管理會計的教學目標

  為了滿足現代社會對新型管理會計人才的需求,我國管理會計教學應轉變以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傳授為主要目的的傳承式教育思想,樹立以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目標的新的教學理念。在確定管理會計的教學目標時,應重視對學生思維的訓練和創新能力的提高,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管理會計的相關理論和基本方法,還要激發學生的開拓性思維,鍛鍊其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努力將學生培養成能夠承擔企業計劃、控制和評價等相關的各項工作,並能夠透過設計企業流程、協調組織企業工作等多種方式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幫助企業完善內部控制,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的高素質管理人員。

  (二)平衡管理會計的“新舊”內容

  20世紀80年代以後,世界經濟進入蓬勃發展時期,管理會計領域也隨之掀起了一場觀念革新的高潮。管理會計的.新發展促使其內容不斷豐富和擴充套件,形成了許多新的領域。例如,企業成本管理深入到作業層次形成的作業成本法,與現代社會整個價值鏈最佳化相聯絡的戰略成本管理,基於戰略績效考核與評價的平衡計分卡系統等。這些內容多與企業經營管理有著緊密的聯絡,在進行課程內容設定時,應將這些新的內容及時補充進去,並進行詳細講解。首先,高校管理會計教師應系統介紹作業成本法和戰略成本管理的基本內容,深入講解其基本理論和方法。一方面,讓學生認識到以作業為計算物件的成本計算代替傳統的以產品為計算物件的成本計算的必然性;另一方面,讓學生了解成本動因除了與企業生產本身有關外,還與企業經營規模、生產技術水平、勞動力投入情況等因素有關,從而使學生自覺地從企業長期戰略的視角來分析成本動因。其次,由於平衡計分卡不僅是一種有效的業績衡量系統,也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方法,在企業中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教師應理論聯絡實際,對這部分內容重點講解。

  (三)創新管理會計的教學方式

  1.重視案例教學,鍛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案例教學是推進管理會計理論在實踐中應用的有效途徑,貫穿整個教學活動,教師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可以將管理會計案例分為匯入式案例和討論式案例兩種形式。匯入式案例安排在新內容開始之前,主要目的是透過對案例中某些現象或者某種現實問題的提問,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進而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討論式案例安排在某一部分內容學完之後再展開,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鞏固學過的知識點,並培養學生利用管理會計的相關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增加並落實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實務操作能力

  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對管理會計工作者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質管理會計人員的培養與高校實踐教學的開展有很大關係。實踐教學可分為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兩個環節。針對校內實踐,高校可以結合管理會計課程部分的典型領域設計一些實踐教學內容。如以全面預算為中心,將預測、決策、預算結合在一起編制一套內容,安排部分課時讓學生動手實驗。另外,也可以購買或和其他軟體開發公司合作開發一套適合高校實踐教學的軟體,為學生創造模擬操作的機會。對於校外實踐,高校可與一些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安排學生到企業實習,接觸管理會計的具體事務。這樣,部分學生在畢業後也許就可以留在實習企業工作。此外,可以邀請實務界資深管理會計人員來校授課,進一步增強學生對管理會計具體工作的瞭解,提高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3.創新教學評價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目前,教學評價是對學生資訊反饋和激勵的重要手段,其評價方式具有導向功能,會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式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針對管理會計課程實務性比較強的特點,應該打破原來的單一考核方式。在對學生評價時,除了考慮學生期末閉卷考試的卷面成績外,還要重視其案例分析和實踐教學環節的表現情況,以及學生的出勤率和回答問題的積極程度。對以上的各種因素,可以分別給以合適的比重,在此基礎上計算學生這門課的最終成績。這樣學生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就會從各環節入手,積極、主動地參與管理會計課程的各項學習活動。

  (四)整合相關學科教學資源

  鑑於我國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財務管理三門課程交叉重複的情況,有必要將這三門課的內容體系做出一定的調整。一是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的整合。作為一門傳統的基礎性學科,成本會計的主要職能是核算和監督,因此可將重複的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控制與考核等內容劃入管理會計學的研究領域。二是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的整合。將貨幣時間價值、財務分析、資金需要量預測、經營槓桿等內容納入財務管理更加合適。對於投資決策和預算管理這兩個重複點,兩個學科應有所側重,分別從不同角度進行講授。具體來講,對於投資決策這部分內容,管理會計側重單純固定資產投資專案和完整工業投資專案,而財務管理則以證券投資為主;對於預算管理這個重複點,管理會計應從整個企業的角度出發,按規定的程式編制包括業務預算、專門決策預算和財務預算在內的全面預算,而財務管理應以財務預算的詳細編制與考核方法為主。整合的結果是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三門課程體系既完整又互不交叉,不僅可以節約教學資源,也使各學科的邊界更加清晰、研究重點更為突出,為三門課程的長足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