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青蓮寺景區的導遊詞

晉城青蓮寺景區的導遊詞

  各位遊客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歡迎各位光臨素有“晉魏河山第一奇”的硤石山青蓮寺景區參觀遊覽!能夠為各位導遊講解,我深感榮幸,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同時預祝大家參觀遊賞快樂!

  這“晉魏河山第一奇”一語,出自明代萬曆年間戶部侍郎王國光1570年遊珏山時題的一首詩。王國光是現在的陽城縣潤城鎮上莊村人。一身為人瀟灑倜儻,政績卓著,是張居正改革的得力助手。他閒時多以詩酒為樂。一身中多次來過青蓮寺,並留下了非常珍貴的詩作和一塊手書碑刻。我們一會兒到寺中就可見到。他的詩是這樣寫的:

  晉魏河山第一奇,青蓮雲湧出天池。

  花擎日月開千丈,藕發龍蛇走萬枝。

  清水灌根常不老,金仙趺坐穩如斯。

  諸賢攜我尋幽谷,欲著荷衣賞景時。

  詩寫成後,與他同遊的女婿鳴吾不解地問:“岳父大人,晉魏之地縱橫千里,好山好水比比皆是。有的以雄著稱,有的以奇為冠;有的堪稱清涼世界,有的峽谷秀美可觀,你為何獨羨此地,稱它為‘晉魏河山第一奇’呢?”王國廣答道:“天下名山大川,吾遊覽無數。有的以雄著稱,但雄而少秀;有的以秀為美,但又少了幾分險峻;有的山形雖美,但無瀑布飛泉;有的雖有流水,但無老松枯柏,而珏山將山之雄、險、奇、秀聚於一身,把水之瀑布溪流呵成一體,奇花異草遍綴其間,古剎梵宮鐘鼓隱隱,如此完景,何處可尋?它兼眾山之長,眾山無它全兼。稱它‘晉魏河山第一奇’豈不更好?”聽了解釋,鳴吾心悅誠服。

  不僅如此,距此地不遠的浮山,還是我國遠古傳說“女媧補天”的發生地,浮山上至今還有媧皇窟存在。

  各位朋友,此生能到這樣的環境中一遊,您確實三生有幸,用佛家的話講,就是您前身與此地結有夙緣。希望此遊能為您帶來好運多多!

  俗話說,天下名山寺佔多,此地也不例外。我們面前的青蓮寺已在這名山秀水中經歷了一千餘年。它始建於隋。唐、宋、元、明、清,歷代均有重修。現在儲存的是宋代重修後的規模。宋太平興國三年(986),太宗趙光義曾敕青蓮寺為“福巖禪院”。一千多年來,到此遊覽的文人雅士、達官顯宦、豪商巨賈不計其數,已隨歷史的`洪流成為過眼雲煙,但他們為青蓮寺和我們這些子孫後代留下了不少名詩佳畫(話)和手書墨寶,讓我們在遊覽中品味古人的同時,也得到藝術的薰陶。

  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呢,就是青蓮寺著名景觀之一“乳竇泉”。顧名思義,乳竇,就是形同乳頭的一個山洞,但此洞並不似別處山洞那麼深幽,而只有四米餘深,寬也不過五米餘。古代,這裡有一股常年不枯的清泉,所以受到文人雅士們的格外青睞。在它的周圍山崖上,分佈著唐代以來名人題刻十餘幅。千年惟留十幅字,是不是少了點?是。但是,正因為少,才更顯得珍貴。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駐足品藻。

  從乳竇泉往東看,依次為“山月溪雲”、“溼流風”、“迸雪噴雷”、“大玄深處”、“青夢重遊”。距乳竇泉最近的“山月溪雲”的下方還有一幅對聯:“”。再往東邊的“迸雪噴雷”、“大玄深處”、“青夢重遊”,是明代澤州知府陳棐所題。由“迸雪噴雷”四字,可以想見,在明代的時候,這裡曾是一股懸泉飛瀑,噴珠濺玉,漂飛澗底,生態之美,令人羨慕。可是這一景觀不可能再現了,是不是太遺憾了點兒?那麼希望大家都要從現在開始,加強環保意識,還給我們的子孫一個“迸雪噴雷”的秀美景觀。由此往上十餘米,就是陳棐所題的“大玄深處”。大玄,是極其深奧的意思。這幅字一語雙關,既是說這裡是太行山的最深處,也是說青蓮寺是我們探究人生玄妙哲理的去處。

  再回過頭看那個小山,就是此地得名的“硤石山”。它的意思,就是山峽中的小石山的意思。在它的東邊,同樣是明代陳棐題寫的“青夢重遊”四字。青夢,是說進入此地,就如同進入夢境一般。由以上三幅字,可以想見陳棐當年,對青蓮寺是多麼的流連忘返!

  現在,我們回頭看寺院方向。面對我們的山崖,就是青蓮寺第二景觀“擲筆臺”。

  相傳,隋初的慧遠大師在此註疏《涅槃》經文。書成後,它暗暗發誓:“倘此疏義契合禪理,我擲此筆當駐於空。”誓畢,將筆擲出。奇怪的是,他擲出的筆果然在空中駐留片刻才墜下地來。後人因而將此臺命名為“擲筆臺”。清代澤州知州景文魁於康熙二年(1663)遊覽此地後,寫下《擲筆臺》一詩。詩是這樣寫的:

  涅槃疏就是何年,擲筆臺看跡尚鮮。

  怪石卻愁春霧重,巖山偏結老僧緣。

  身隨飛鳥乘風上,藤繞蒼松帶月穿。

  孤峭直令群岫頫,肯教高與珏峰連。

  擲筆臺前的小亭,就是著名的款月亭。款,是誠懇,懇切,留,止的意思;款月亭,就是誠懇地等待月亮升起的亭子。亭子四周鑲嵌了七塊名人詩刻。其中有明代大司徒、沁水人李瀚和明嘉靖間戶部尚書裴宇的兩首詩。我們一會兒還要上去,到時再作詳細介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