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資訊化的企業競爭優勢協同提升研究論文

基於資訊化的企業競爭優勢協同提升研究論文

  一、企業競爭優勢的研究回顧

  (一)基於資源的企業競爭優勢研究回顧

  企業可由本身資源與能力的累積培養,形成長期且持續的競爭優勢。Peteraf(1993)建立了持續競爭優勢分析模型。提出了獲得持續競爭優勢的資源應具備異質性、競爭的事後限制、不完全移動性、競爭的事前限制等四項標準。Barney(1995)提出關鍵資源(將能夠帶來企業競爭優勢的資源)有三個評判標準:第一是有價值。佔有和使用有價值的資源,企業就能夠獲得某種潛在的競爭優勢;第二是稀缺性,只有有價值且稀缺的資源才能給企業帶來真正的競爭優勢。笫三是不可模仿和替代性,擁有有價值和稀缺的資源刪企業就獲得了某種競爭優勢。這種競爭優勢將持續到其競爭對手成功地模仿或替代了這種資源。關鍵資源是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途徑。關鍵資源三個屬性的累進疊加可以確立不同程度的競爭優勢。有價值只能形成潛在競爭優勢,有價值且稀缺可以獲得短暫的競爭優勢,只有資源具備有價值、稀缺並且難以模仿和替代才能構築持續的競爭優勢。

  (二)基於能力的企業競爭優勢研究田顧

  (三)基於網路的企業競爭優勢的研究回顧

  二、基於資源、能力和網路協同提升的企業競爭優勢的機理分析

  (一)基於資源的企業競爭優勢分析

  事實上,基於資源的企業競爭優勢的相關研究中對資源的定義進一步深化,其研究物件不是資源的型別,而是資源的特點,尤其是強調資源的異質性和獨佔性,在市場交易中可以獲取的自然資源並不重要,市場交易中不可獲取的資源更重要,因為在自由的市場交易中,每個企業都可以輕易獲取這些資源,也就意味著每個企業具有這些資源的難度的相同的,所以,同質性的資源不可能構成競爭優勢,所以,獨特的技術知識、管理知識、乃至於這些知識的載體人力資源都成為企業競爭優勢的源泉。所以。從企業競爭優勢的角度來講,擁有更多的異質資源,並且在市場的條件下獨佔這些異質的資源的x,J—~持企業競爭優勢的意義是巨大的。

  (二)基於能力的企業競爭優勢分析

  從靜態的資源到動態的能力。學者們對企業競爭優勢的認識進一步深化,能力在某種意義是對企業資源的運用能力。在無數企業實踐過程中,資源類似的企業的發展結果大相徑庭,主要原因是能力的差異,相對於資源,能力是無形的。無形的能力更不易獲取,在市場中透過交易方式幾乎沒有辦法獲取。企業(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成長是一個漫長過程。但是能力一旦形成,其對企業競爭優勢的作用的持續不斷。但是,企業的核心能力是柔性的,而不是剛性的,能力是基於市場和環境的不斷變化而演化。

  相對於靜態的資源。能力是動態的,在企業成長演化過程中能力不斷形成與提升,能力貫穿於企業經濟活動的所有環節,從研發、生產到市場營銷,能力分佈差異性決定企業在產業鏈分工中選擇和被選擇,決定了在價值鏈中地位。研發能力強企業專注於研發。成為技術型或知識型企業,成為產業發展的引導者,例如蘋果公司。生產能力強企業專注於生產,成為產品的代工者,例如富士康。市場能力強企業專注於市場拓展與品牌建設。事實上。研發能力強和市場能力強的企業往往合二為一。而生產能力強企業是單獨存在的。能力和所需要的資源是相互匹配的。特定能力建立在特有資源基礎上。特有資源需要特定能力來實現有效產出。從而獲得企業競爭優勢。資源觀的企業競爭優勢理論偏重資源。能力觀的企業競爭優勢理論偏重方法與手段。但是資源和能力是不可分離的,沒有資源和能力協同作用不能獲取單個企業競爭優勢。無論是資源觀還是能力觀都是從企業內部分析競爭優勢,沒有從外部分析企業競爭優勢。

  (三)基於網路的企業競爭優勢分析

  在市場經濟中。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消費者、消費者與消費者構成了無處不在的網路。在網路中,單個企業是網路一個節點,網路內部是異質化的,每個節點地位是不對稱的。高地位的節點企業具有高的競爭優勢,有利節點強化了企業競爭優勢,而企業競爭優勢決定企業在網路節點中地位。所以在網路中,企業的競爭優勢是動態變化,具有內在漲落機制。在網路中企業競爭優勢的內在基礎資源和能力決定企業在網路中節點地位,而網路節點地位決定了企業獲取資源和提升能力的水平。

  (四)基於資源、能力和網路協同提升的企業競爭優勢的分析

  框架資源觀、能力觀從企業內部來分析企業競爭優勢的來源與決定因素,而網路觀從企業外部來分析企業競爭優勢的來源與決定因素,對企業競爭優勢本質的不斷深化和學者們不同學科背景導~txcJ—企業競爭優勢分析視角不同。企業競爭優勢絕不是資源、能力和網路其中一個能夠解釋的。以上理論只是從一個方面來解釋企業競爭優勢,具有一定片面性,不能全面分析企業競爭優勢,所以構建基於資源、能力和網路協同框架來分析企業競爭優勢是理論發展的需要。

  資源尤其是關鍵資源是構成企業異質性的基礎。企業異質性正是企業獨特競爭優勢的表象。通常認為關鍵資源具有稀缺性、有用性、難以模仿性和難以替代性。關鍵資源難以透過市場交易獲取,類似隱性知識,具有企業植根性。企業單單擁有核心資源是不夠。核心資源與互補資源匹配最佳化才能實現資源價值。在核心資源基礎上。透過市場交易有效獲取互補資源取決於企業的能力和企業所在網路節點地位。整合企業所有資源實現有效產出也取決於企業的能力和企業所在網路節點地位。

  能力是企業動態形成的。能力本質上是企業獲取資源、整合資源的手段,能力是隱性的,但是能力產生是幹中學的結果,具有典型的學習曲線效應,能力隨著時間、隨著企業獲取資源數量積累、整合資源方式不斷最佳化而不斷提升。能力決定企業在網路中節點地位,企業間能力異質性和互補性是形成網路的前提條件,網路是企業間相互競爭合作共存的載體。網路是企業獲取資源的路徑。能力是整合資源的手段。資源、能力和網路協同決定了企業競爭優勢。基於以上認識。資源最佳化管理、能力提升和網路最佳化是獲取企業競爭優勢的根本路徑,是實現資源、能力和網路更大協同價值的前提條件。

  三、基於資訊化的企業競爭優勢協同提升的路徑設計

  (一)基於資訊化的企業資源管理

  精益生產LP ( Production)、敏捷製造(AgileManufacturlng)~11同步工程(SE)在企業運作中廣泛採用,使傳統企業資源管理模式難以滿足其需求。而計算機技術廣泛應用使企業資源管理模式的實現最佳化和升級,MRP 1I和ERP被提出並且被廣泛應用。GartnerGroup?1990年初提出ERP(Enterprise Resourse Planning),ERP是對MfuPⅡ的全面超越。是以顧客驅動的、基於時間的、面向整個供應鏈管理的企業資源計劃。Gartner Group提出ERP具備的功能標準應包括四個方面:超越MRP II範圍的整合功能;支援混合方式的製造環境;支援能動的監控能力,提高業務績效;支援開放的客戶機,伺服器計算環境。

  基於資訊化的企業資源管理分為企業內部資源管理和企業獲取資源管理。在企業內部傳統資源管理— 物資管理基礎上引入資訊科技形成企業資源規劃即ERP,藉助於計算機技術廣泛應用,ERP超越傳統物資管理範圍,把資源管理擴充套件到採購、生產、成本、庫存、分銷、運輸、財務、人力資源等企業運作的各個環節中,實現對企業內部所有資源整合管理,從而實現資源最優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全面提升企業運作效率。在最佳化資源配置的同時,ERP使管理變得更加視覺化,實時管理成為可能,企業對外部市場需求變化的反應更快速,柔性管理使企業更適應外部環境的動態變化。

  (二)基於資訊化的.企業能力提升

  在基於資訊化的企業資源管理基礎上。企業能力是企業轉換資源實現有效產出的綜合能力。基於企業業務流程分類,抽象的企業能力可以簡單分為企業研發能力、企業製造能力和企業市場運作能力。

  企業研發能力是企業對內外部知識資源的管理能力。企業研發能力核心在於根據市場需求變化或對市場前瞻需求預測,基於自唷知識尤其是隱性知識的接近度有效獲取外部匹配知識,實現知識共享和增值,從而高效快速滿足企業對產品研發的需求,並最大化儲備企業未來戰略發展所需要的知識資源。基於資訊科技的知識庫和知識挖掘工具使企業篩選和獲取顯性知識更加快捷。資訊科技實現遠距離的面對面的交流,使企業突破隱性知識的組織植根性和區域植根性,更多獲取隱性知識。總而言之。資訊科技全面提升企業研發能力。

  企業製造能力是企業運用資源和技術生產產品的能力。製造業生產過程資訊化是指製造企業在生產過程各環節實施和應用MES(製造執行系統)等資訊化支援系統和平臺,從而提升企業生產管理水平和生產製造能力的一個系統工程。最新研究表明在製造過程中引入資訊化使企業的生產能力增長了大約70%至6OO%。並且能夠更大幅度地減少成本。資訊化實現流水線的柔性製造、敏捷生產和JIT生產,使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的大規模定製得以低成本實現。資訊化使企業製造更加精確、準時和實時可控。實現數字化的虛擬製造,使不同企業間協同製造成為現實。

  企業市場運作能力是企業瞭解顧客需求變化、引導需求和創造需求的能力。顧客需求是動態變化的。傳統市場需求調查分析工具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但是結果準確性不高。運用資訊科技非常簡單獲取分佈全國乃至全球銷售終端的產品銷售即時資料並自動進行分析變化趨勢,時刻掌控消費者產品和產品結構需求變化。及時根據消費者需求變化來調整產品結構和數量,更好實現供給和需求的市場均衡。透過資訊科技來有目的引導需求變化的變化。使需求變化有利於企業的自身產品,使需求集中於企業的自身產品。透過資訊科技來創造原來不存在的需求。企業提供產品來滿足創造出來的新需求。基於資訊化的企業市場運作能力使企業更準確把握消費者需求,透過多種方式引導消費者需求,充分利用注意力經濟和產品的網路外部性使產品成為市場中主導產品。

  (三)基於資訊化的企業網路最佳化

  專業化分工合作的日益深化使單個企業活動越來越集中在具有比較優勢的價值鏈的特定節點上,雖然基於所有權的企業邊界仍然明確,但是企業的經濟活動邊界日益模糊。虛擬企業、戰略聯盟使企業間關係超越簡單市場交易即時交易關係,形成具有人格化交易關係的企業網路。企業網路使企業獲取資源和能力提升延伸到整個網路。而企業獲取資源和能力提升取決於所在網路規模和節點流動速度。正如Sun公司理念:將網路效應發揮到極致。更準確的是,把網路正外部性發揮到極致,實現協同效應最大化。

  基於資訊化的企業網路分為兩類:企業內部區域網(Intranet)和企業外部網。企業內部網是企業內部所有的經濟活動環節運用資訊科技進行全面管理。Intranet指採用Intemet技術建立的企業內部專用網路。它以TCP/IP協議作為基礎,以Web為核心應用,構成統一各便利的資訊交換平臺。Intranet可實現的功能極為廣泛和強大。企業內部區域網是企業資訊化的內部載體。構建全業務的企業內部區域網是企業資訊化的前提條件。科學合理的企業內部區域網使企業所有經濟活動虛擬化、協同化和可視可控化。資訊流和物流完美融合。作為網路節點的企業。僅有內部區域網只能是資訊孤島,所以透過Intemet建立企業外部網。實現企業與企業間的資料交換、資訊交流是企業資訊化時代融入網路的必然選擇。總而言之。資訊化不僅僅是計算機網路構建,而是企業的知識網路、生產網路和生產網路全面構建,企業所有業務流程再造更好適應資訊化要求。而計算機網路僅僅是企業網路的物理載體,資訊化的終極目的使企業更好融入網路,獲取網路協同價值,提升企業網路節點的地位,進而全面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

  四、結論

  傳統企業競爭優勢分析僅僅著眼於資源、能力和網路單個要素的作用,事實上。企業競爭優勢是多種要素相互作用的複雜結果。本文在對企業競爭優勢深入分析基礎上。認為企業競爭優勢是資源、能力和網路協同作用下的結果。基於此,構建了資源、能力和網路協同的企業競爭優勢的分析框架,認為資源、能力和網路協同決定了企業競爭優勢。資源最佳化管理、能力提升和網路最佳化是獲取企業競爭優勢的根本路徑,是實現資源、能力和網路更大協同價值的前提條件。基於此,本文提出運用資訊化工具提升企業資源管理水平、提升企業能力和最佳化企業網路是企業競爭優勢協同提升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2]楊鶥鶥。謝恩。創造企業競爭優勢:內部費源。外部網路及其整合。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6,(2)。

  [3]陳勁,王毅,許慶瑞罔外稜心能力研究速評 研管~1999,(5)。

  [4]鄭建偉。基於城市群的企業競爭優勢的分析與對策。武漢理工大學學報(資訊與管理工程版)。2009,(1)。

  [5]鄭建偉。城市群中企業外部競爭優勢函式構建扣分析一基於交通網路視角。理論月刊,2009,(1)。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