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幼兒在活動中歌唱的論文

如何讓幼兒在活動中歌唱的論文

  歌唱活動是幼兒園實施音樂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如何以遊戲的形式開展歌唱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在活動中真正“唱”起來,對老師來說是非常值得探討的。本文透過設境激趣,巧妙質疑,啟發誘導和體驗成功的方法,引導幼兒“樂”唱,“勤”唱,“善”唱,“敢”唱,從而讓幼兒在歌唱活動中真正“唱”起來。

  音樂對人所產生的影響是重所周知的。兒童天生就具有熱愛和探索音樂的傾向,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音樂教育對發展孩子的直覺、想像與表達能力有獨特的作用。歌唱活動是幼兒園實施音樂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更凸顯它獨特的重要性,但是要組織開展好一堂歌唱活動卻絕非易事,有時看似一次應該生動的歌唱教學,卻常常激不起幼兒唱歌的興趣,任你老師手舞足蹈、又唱又跳,孩子們卻慵懶地附和著,老師常常會面臨唱“獨角戲”的尷尬場面,實在的,孩子們無趣,老師也很痛苦。也正如此,如何以遊戲的形式開展歌唱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在活動中真正“唱”起來,使孩子們樂於參與活動,對老師來說是非常值得探討的。

  一、設境激趣,使幼兒“樂”唱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趣也,我們讓幼兒在活動中“唱”起來,不是強迫,是要讓幼兒自覺自願地“唱”,自願就是啟用幼兒的興趣,不管學什麼有了興趣就有了動力,濃厚的興趣是主動學習的最初源泉,是人們學習活動的動力機制。歌唱活動絕非是可以由老師根據自己的經驗、喜好,唱到哪裡是哪裡的隨心所欲,也不是老師表現自己歌唱技巧和水平的個人舞臺。我們知道,歌唱活動教材多種多樣,有抒情的,有活潑的,有詼諧幽默的,有敘事性強的,每個教材有自己的獨特性,一次成功歌唱活動的開展,它需要老師在活動前反覆分析教材,把自己想像成班中的孩子,抓住每一次歌唱活動中的亮點,讓亮點照亮孩子,抓住孩子。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亮點,其一,在我認為就是設定適合的教學情境,讓遊戲貫穿其中。

  1、改變教師自身的形象創設遊戲情境。

  有的活動中教師稍微改變一下形象,對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有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比如:歌唱活動《釣魚》,我考慮到《釣魚》這首歌曲極富情境性和幽默性,就設計了教師扮演成“漁夫”,頭戴草帽,手提漁桶,肩掮漁竿的形象出場,一開始就引發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在與“漁夫”的互動中,孩子們是主動和積極的,他們歡快地唱著,完全投入了教師設定的情境中。

  2、運用孩子喜愛的角色創設遊戲情境。

  現代兒童學習觀認為,幼兒的學習應該是主動的建構式學習,而不是被動的機械學習。教育的基本原則就是使幼兒身心獲得主動、全面、和諧的發展。所以,我們不妨在歌唱活動中多多設計由幼兒扮演的環節,這對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十分有用,可以這樣設計的歌曲有很多。如:我們比較熟悉的《拔蘿蔔》、《小兔乖乖》、《小花貓和小老鼠》等等,這些歌中的角色一般比較豐滿,扮演起來豐富簡單,再準備一些頭飾、服裝什麼的,就十分出彩了,幼兒可以從中找到無窮樂趣。

  當然,情境設定沒有一定的格局和模式,也並不是所有的歌曲都適合創設情境的,又有很多時候是一歌多“景”,多種遊戲情境交替使用,這需要老師選擇和把握,在以調動幼兒“唱”的興趣基礎上,找到適合本歌曲的最佳教學模式。

  二、巧妙質疑,使幼兒“勤”唱

  為了更好地激發幼兒對歌唱活動的興趣,使幼兒主動、順利地學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探求新知的活動,教師可以在活動中創設一種問題情境,也就是設定一種疑問。教師可以藉助圖譜、圖片,加入視覺感官的參與,既使幼兒的.感知更加具體、生動,又可以幫助幼兒解決歌唱教學中的難點重點。比如:歌唱活動《釣魚》,多處出現休止、四分全音、語氣詞“噓噓”,這些對於中班幼兒來說是較難掌握的,此時,教師如果單憑示範講解將很難解決這一難題,於是,我設計了有趣的節奏圖譜,在休止處畫了放大的休止符,在四分全音處畫了一條長長的波浪魚線,起伏的四次波浪魚線表示四拍,語氣詞“噓噓”處則畫了兩個感嘆號狀,讓幼兒馬上聯想到我們平時習慣做的讓人小聲說話食指壓唇的“噓噓”動作,開始出現圖譜時幼兒馬上出現了疑問,“這是什麼呀?又是圈圈又是線的。”但只要邊聽歌曲邊看老師指圖,孩子們很快就能猜出來圖譜的意思,有了圖譜的提示,孩子們不怕練唱,很快掌握了休止、四分全音和語氣詞“噓噓”,難點就這樣迎刃而解了。

  三、啟發誘導,使幼兒“善”唱

  音樂是最富有情感的藝術。只有創設一種與音樂作品協調的情境與氛圍,才有可能進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很快進入音樂,充分感受音樂。幼兒歌曲中就有這樣一部分需要透過情感體驗的歌曲,教師往往很難運用比較形象的語言進行描述,需要幼兒運用身心去感受,才能理解作品,繼而表達作品唱出作品。

  1、給幼兒充分想像、充分體驗的空間。

  歌唱活動的目的不是讓幼兒成為歌唱家,而是讓幼兒理解歌曲,運用自己的聲音去詮釋歌曲,從而身心獲得愉悅。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幼兒有大膽想像、大膽體驗的自由,讓幼兒可以充分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而不是老師直接將自己的觀點灌輸給孩子,更不應該要求孩子必須按照老師的要求去理解歌曲。比如:歌唱活動《小魚的夢》,老師活動前和孩子於“夢”進行了多次體驗活動,讓孩子們講講自己做過的夢,比較美夢和噩夢的不同,教師還和幼兒一起欣賞關於“夢”的美術作品,這樣,幼兒就能深深體會到歌裡小魚夢的美好,自然運用輕柔、舒緩的聲音進行演唱。

  2、運用語言、肢體動作表達對歌曲的理解。

  當幼兒的音樂素養達到一定階段時,他們會運用語言和動作表達對音樂的感受。比如,聽到進行曲之類的歌曲會用雄壯、威風、有力等詞語來描述,聽到搖籃曲之類的的歌曲時會用輕柔、舒緩、柔美、安靜等詞語來描述,同時,當幼兒聽到音樂時他們往往會按奈不住,手舞足蹈起來,這時,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引導孩子運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如:《大雨和小雨》、《雪花和雨滴》,可以引導孩子運用肢體語言表現大小的不同,從而感悟兩段歌曲應該使用強弱不同的聲音來演唱。久而久之,在不斷的積累中,幼兒逐漸學會對不同的體裁歌曲使用不同的演唱技巧。

  四、體驗成功,使幼兒“敢”唱

  幼兒是一個社會的人,是一個發展著的、能動的個體,他們有自主性、獨立性,有自己獨立的人格,他們總是在以主體的身份與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各種活動中發展自己的。因此,為幼兒創設一種體驗成功的輕鬆愉悅的歌唱環境十分重要。我們可以在音樂小遊戲中提供一些最簡單的,生活中最熟悉的物品如杯子、餐具、玩具等作為幼兒演唱活動的自然材料,進行即興歌唱遊戲,提供筷子、勺子、果殼等作為幼兒創制樂器的自然材料,透過幼兒自己動手製作成簡單的樂器以供節奏練習。幼兒在這樣的活動環境中有權也有能力選擇自己喜愛的音樂活動,幼兒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投入最原始、最簡單、最初級、最基本的自我創作中。幼兒人人都能享受到成功,音樂的快樂是如此簡單而美妙,我們又何愁孩子們會不願、不敢、不想唱呢!

  歌唱教學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說明,絕非三下兩下就能成就的。總之,歌唱活動一定要體現幼兒教育生動活潑的特徵,讓幼兒充分遊戲、參與環境、大膽想象、善於表現,從而樂唱、勤唱、善唱、敢唱,讓歌唱活動能夠真正生動活潑地開展,以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