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影響我國外貿依存度的因素分析

論文:影響我國外貿依存度的因素分析

  【論文摘要】 本文首先對我國外貿依存度的影響因素進行定性分析,然後從定量的角度進行實證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根據主要影響因素對構建適度的外貿依存度提出一些政策建議。

  【論文關鍵詞】 外貿依存度 GDP 因子分析

  一、引言

  外貿依存度定義為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外貿易總額佔該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它是衡量一國貿易開放程度的一個基本指標。若用出口額或進口額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來計算,外貿依存度又可分為出口依存度和進口依存度。按照這種演算法,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從1978年的9.8%上升到2011年的69.8%,其中出口依存度從4.6%上升到35.9%,進口依存度從5.2%上升到33.9%。我國外貿依存度的逐年攀升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包群等(2003)選取5種指標具體測算了貿易開放度及其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結果表明只有外貿依存度較好地反映了中國經濟開放程度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魏浩、宋耀(2004)認為隨著我國外貿依存度的提高,我國經濟活動存在的風險也日益增加。沈利生(2005)運用外貿依存度的新公式對中國及其他國家進行了對比,結果表明中國的外貿依存度並不高。張素芳、房劍(2006)也對中國的外貿依存度進行了重新估計,結果表明中國的外貿依存度適中。本文從定量的角度出發,對我國外貿依存度的各種影響因素進行因子分析,從而為我們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我國的外貿依存度提供理論支援與依據。

  二、外貿依存度影響因素的定性分析

  1.GDP的大小及其增長率 一般來說,小國地域狹小,較高的外貿依存度有助於實現規模經濟;大國由於具有比較廣闊的國內市場,外貿依存度就較低。中國的外貿依存度低於小國經濟,但與美國、日本等大國經濟相比,GDP規模尚小,外貿依存度偏高。

  2.GDP構成的差異性 第三產業在一國GDP中佔主要地位時,其對外貿易獲取利益的主要途徑就不是透過商品進出口,因此,以貿易在GDP中所佔比重計算的外貿依存度就不會太高。我國的GDP構成中第三產業比重偏低,這是我國外貿依存度較高的一個主要原因。

  3.加工貿易比重 我國的加工貿易比重從1985年的10.91%上升到2011年的47.61%,實現了高速度、跨越式的發展。然而“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會從出口依存度和進口依存度兩個方向提高我國的外貿依存度。

  4.CPI 通貨膨脹率從相反的方向影響對外貿易依存度。1986年~2011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以1985年為基期)從106.5上升至347.7,上升幅度為226.48%。很明顯地,包含了通貨膨脹率在內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對外貿依存度有較大的拉低作用。

  5.匯率的變動 人民幣對美元比價從1981年的1美元兌1.70元人民幣貶為1994年的1美元兌8.62元人民幣,1999年為1美元兌8.28元人民幣。相應於此,我國外貿依存度從1978年的9.8%提高到1999年的36.43%,1994年曾一度高達43.59%。

  6.外商直接投資與外商投資企業出口額 外商投資企業出口以加工貿易為主,外商從國外進口機器裝置、原材料等,經過加工組合後出口國外,與國內產業關聯有限。因此,外商投資企業出口有競爭力並不代表我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等其他外貿主體有競爭力。

  7.對外貿易額 當GDP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時,對外貿易的比重越高,外貿依存度則越高;反之,則越低。

  8.出口商品結構 中國初級產品出口比重從1985年的50.56%下降到2011年的6.83%;而工業製成品出口比重從1985年的49.44%上升到2011年的`93.17%,佔了絕對主導地位。

  三、實證分析

  本文運用因子分析法進行定量研究。根據科學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原則,設定以下變數:GDP(國內生產總值)、R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PTI(第三產業比重)、PMT(加工貿易比重)、CPI(消費價格指數)、EI(匯率)、FDI(外商直接投資)、EXPORT(出口額)、IMPORT(進口額)、PPPE(初級產品出口比重)、FEX(外商投資企業出口額)。

  1.資料的採集 由於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從1985年開始編制,受其限制,本文選取1985年~2011年各相關資料。所需資料均來源於《中國統計年鑑》、《中國對外經濟統計年鑑》。

  2.提取因子 將資料進行標準化後建立各變數的相關係數矩陣R。採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並選取特徵值大於1的特徵根。由於F1、F2、F3的累計貢獻率達到92.116%,因此,原來的11個指標體系可以綜合成公共因子F1、F2、F3。

  3.因子分析 採用方差最大法對因子載荷矩陣實施正交旋轉以使各因子具有命名解釋性。由表1可知,旋轉後的因子載荷矩陣是F1、F2、F3與IMPORT……CPI的相關係數,它表明每個因子包含原始指標資訊量的比重。因子1在進口及出口額、外商投資企業出口額、國內生產總值、外商直接投資上有超過70%的載荷,可以稱為經濟總量因子,其貢獻率為68.006%,佔了原有資訊量的一半以上;公共因子2在加工貿易比重、初級產品出口比重、匯率、第三產業比重上都有超過70%的載荷,它反映的是結構上的問題,可以稱之為結構因子,其貢獻率為13.130%。公共因子3在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消費價格指數上有超過90%的載荷,反映的是國家宏觀經濟的穩定走勢和居民消費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因此可歸結為整體趨勢因子,其貢獻率為10.980%。

  4.因子得分 SPSS軟體自動計算出各個年份的各項因子得分,它分別反映了各個年份在經濟總量、結構、整體趨勢方面的表現。如表2所示。

  四、結論

  本文試圖針對上述影響因素為我國構建適度的外貿依存度提出一些政策建議。

  1.擴大內需 擴大國內有效需求,形成內需與外需的對立統一局面,在不影響經濟增長速度的情況下,逐步把外貿依存度降下來。

  2.重視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 引導加工貿易向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走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路子來促進加工貿易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度。

  3.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制度 加快發展外匯市場的步伐,推進人民幣的可自由兌換,研討人民幣的合理幣值,建立更完善的人民幣匯率制度,繼續為外貿的發展提供貨幣政策的支援。

  4.大力發展服務貿易 加強政策指導,加快服務貿易國際化程度,鼓勵中國有優勢的服務貿易出口,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分工和競爭。

  參考文獻:

  包群許和連賴明勇:貿易開放度與經濟增長.世界經濟,2003(2)

  魏浩宋耀:對我國外貿依存度偏高的分析.開放導報,2004(5)

  沈利生:論外貿依存度—兼論計算外貿依存度的新公式.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5(7)

  張素芳房劍:外貿依存度測算方法的改進及對中國外貿依存度的重新估計.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6(6)

  崔大滬:中國外貿依存度的分析與思考.世界經濟研究,2004(4)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