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轉變傳統觀念及重視職業技能形成的論文

關於轉變傳統觀念及重視職業技能形成的論文

  論文摘要:職業技術教育的核心在於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職業教育的根本出路在於深化改革、大膽創新。以新的觀念建立適應經濟、社會和學生髮展需要的新機制。基於此,筆者從七個方面簡述了觀念的改變對職業技能形成的意義及影響。

  論文關鍵詞:職業教育;職業技能;觀念

  一、重視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二屆國際技術與職業教育大會產生的建議書提出:終身學習是一個有多條通路的旅程,技術與職業教育是其中的組成部分,它不能僅侷限向學習者提供某種崗位的知識和技能,而且應為個人的生活和工作做更通用的準備。即,一個人一生接受一次教育、在一個崗位上工作一輩子的情況會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勞動者今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取決於自己接受持續的教育和培訓,以及自己不斷的學習和實踐。這種情況下,職業教育特別是高中階段的職業教育,關鍵在培養學生直接成為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勞動者的同時,也要兼顧學生終身學習以及適應職業變化的需要。這就要求職業教育從遠處著眼,增加基礎性、通用性、複合性的教育教學內容,為學生長期的工作、生活和發展服務,為今後的教育和培訓創造介面和條件。

  二、重視發展運用知識和技能的能力

  學習的根本目的在於應用,在於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職業教育更應如此。現代生產製度和生產方式越來越要求員工具有主動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職業學校僅僅重視知識、技能是不夠的,還應該使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發展運用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職業學校可以透過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把知識和技能本身放到它們存在的環境之中,即:讓學生在實際的情景中進行學習,並大力推行產教結合,密切與行業企業的聯絡,開發聯絡生產實際的教學專案。把教學活動與生產活動與開展技術開發、推廣、應用和社會服務結合起來,為學員創造在“做”中“學”的環境和條件。

  三、重視課程開發

  課程開發是教學工作的核心任務。我國從小學到大學、從普通教育到職業教育,都過多地依賴教材,而對課程開發重視不夠,有時甚至用教材編寫代替課程開發。正是由於對課程開發重視不夠,教材編寫中經常出現閉門造車、為編教材而編教材的現象。過分強調教材編寫,易導致教師和整個教學活動形成及對教材的依賴性越來越高,使教學體系實際的和“鮮活”的東西越來越少,這對職業教育來說是致命的!由於科技進步和產品的更新換代,職業教育課程內容必須不斷更新。因此,用現代教育教學理念和課程開發的方法把廣大教師武裝起來,提高廣大教師的課程開發能力,是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教師應根據課程教學目標的總體要求,結合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開發教學專案,組織教學材料。只有這樣,職業學校的教學內容才能真正“鮮活”起來;才能實現職業學校具有不斷求新、求變、求異的特色;才能增強課程的靈活性、適應性和實踐性,從而構建適應生產技術進步發展需要的課程體系。"

  四、重視運用現代教學媒體

  從國際上看,資訊和通訊新技術正在推動著教育教學的革命。基於現代教學技術的學習方式已經受到廣泛關注和採用,為我國職業教育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提供了可以借鑑的思路。我們習慣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和一本教材的傳統教學無論如何不能適應現代職業教育教學的需要。職業學校要不失時機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手段,開發和使用符合教學需要的`現代化教學媒體,實現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教學媒體的有效組合,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應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計算機輔助教學(CAD可以把講課、演示和實驗生動直觀地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邊聽、邊看、邊想、邊做一體化和個性化的學習機會,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五、重視受教育者的個性

  學生都是活生生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個性和願望。職業教育要從以人為本的觀念出發,重視發展學生的個性,重視學生實現個人成才,實現自己價值的願望,而不是限制個性的發展、扭曲學生的願望。職業教育教學方面的管理就是要為教學工作服務,而教學工作就是為滿足學生和社會的需要服務。因此,學校要研究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尊重學生的愛好和興趣,尊重學生的選擇,歡迎學生的參與,用鼓勵和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等方式滿足個性化學習的需要。

  六、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

  學習的過程是教師和學生相互作用的過程,是學生有目的地主動建構知識、形成能力、調整態度的過程。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生的主體性必須得到尊重。在現代職業教育中,學生的學習體驗是根本的,教學活動應該以學生為中心,而教師應該成為課程設計者、教練、指導者、導師和顧問。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研究教學的方向、方法、內容和形式等。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更多地加強與工商業的聯絡,儘可能成為職業實踐者,不斷更新自己的課程內容,開發新的教學案例;再者根據學生的特殊需要,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不能僅停留在照本宣科的位置上。對學生而言,要透過現代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積極主動地投身到教學過程中,積極思考,大膽實踐。

  七、運用客觀評價標準

  與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相比,職業教育與經濟、就業的聯絡更為密切,這是職業教育的性質和教學內容的客觀要求所決定的。對學校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的評價,要強調客觀性,就要在社會認可度上下功夫。職業教育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的確定,就是要以職業分析為依據;職業教育的教學過程,就是要聯絡生產和生活的客觀實際;教學質量和效果的評價,就是要選擇社會認可的評價標準。

  我們現在評價教學質量所普遍採用的考試,在一定意義上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一種“遊戲”。學生取得的成績僅僅表明教師所教、教師所考的內容的掌握情況,並不能真正反映社會實際的客觀需要。職業教育則應使學生獲得國家和行業組織開發的職業資格為導向的,這就決定了教育質量的客觀性。我國必須進一步發揮宏觀管理部門和行業組織的作用,建立真正意義上的職業資格制度,並大力在職業學校推行學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並重的制度。實現這個轉變的另一個思路就是在考核的內容和方式上要從重視考核學生“知道什麼”逐步向考核學生“能做什麼”轉變,並要把終結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結合起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