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女性審美觀念的的延續與轉變論文

古今女性審美觀念的的延續與轉變論文

  古今女性審美觀念的的延續與轉變

  摘 要:古今對於美麗的標準,始終是因時代和環境的流轉而變化,溫柔婉約是美,個性張揚是美,大膽性感是美,傳統乖巧也是美……不同的時代也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美學體驗。

  關鍵詞:審美觀念;轉變;美學價值

  何者為美?何者又是審美?黃人在《序》中說道:“至蕭梁哲儲,始別加組纂,剖觚繢素,漸毗審美,而羅弋前修,未迕學禮之訓”。審美便是用心靈去欣賞、領會事物或藝術品的能力,甚至可以像周國平筆下那隻在眾多的兔姐妹中,獨具審美的慧心的白兔一般獨特。

  從最初生產力發展低下的母系氏族時代開始,審美就在一點一滴中應運而生。母系氏族時代的最大特點便是崇尚圖騰,重視生產和繁殖後代。這樣以來,粗壯結實的女人,在那個時候人類的審美觀念中就是最美的。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新石器時代女神像的造型特點展現的就是粗壯結實。受物質條件的限制和圖騰文化的影響,簡單也就成了另外一種審美觀念,那時候女人的服飾或者裝飾品,都很簡單而實用。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逐漸由奴隸制轉向封建制。春秋到兩漢提倡“柔弱順從”的美女觀念佔了上風,士大夫盛行“精緻細膩”的審美意識。無論是“手如柔黃,膚如凝脂,頸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莊姜之美,還是“天下無雙,荷粉露垂,杏花含煙,國色天香,無與倫比”息媯之美,都是美的`那麼精緻,美的“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閒。皓齒信難開,沉吟碧雲間”。

  中國畢竟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也終將經歷各個民族的大融合,誠如魏晉時期一般,這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政治最為混亂的年代,但這也是在精神上最為自由解放的朝代。當南蠻、北狄、東夷、西戎之風掃蕩全國,女性開始走向對於美的自覺的追求。女子大多穿著廣袖短襦,曳地長裙,腰部束以“抱腰”,甚至還在頭上插戴花釵和“步搖”,衣袂飄飄,環佩叮噹,溫婉嫵媚,婀娜多姿,好不快活。連當時的男子也都有了獨特的美感,那時的男子既有“龍章鳳姿,天質自然”的嵇康,也有“明珠玉潤”“花一般嬌,粉一般嫩”的衛階。一種個性美、自然美的審美正規化便成為了當時的普遍追求。

  當時光的年輪慢慢發展,在隋唐五代時期,一種雍容華貴,高階大氣上檔次的審美鋪散來開。如果去觀賞唐代繪畫、雕塑、陶俑及各類藝術作品所表現的女性形象,留給人們最突出的印象,也一定是“豐肥濃麗、熱烈放姿”。看看史書對武則天的描寫,正是憑著寬額頭、豐臉頰、圓渾而重疊的頸部及富態形象贏得了“媚娘”的地位,從而為她進一步接近權力中心奠定了基礎。而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楊玉環,更是家喻戶曉、流傳千古的胖美人典範。這是一種全方位的審美理念,所體現的是一種力量型的、開放相容的文化視野。如唐人喜愛牡丹正是高貴豐滿型的,塑造的駿馬形象也都是驃滿臀圓,連顏體書法都是肥碩、莊嚴而渾厚。這是一個民族進入生命力最旺盛階段所洋溢位的蓬勃朝氣和高度自信。這正是唐人傳遞給我們的是一種撲面而來的時代氣息――熱烈放姿、開拓進取、積極向上。

  宋元明清時代是理學產生、發展和走向成熟的時期,對女性的審美標準竟然建立在從健康自然到纏足陋俗這種病態雕飾的退化。女性美開始從華麗開放走向了清雅、內斂、甚至束縛,人們對美女的要求漸漸傾向文弱清秀:削肩、平胸、柳腰、纖足。後來當纏足之風則遍及民間,“三寸金蓮”也變成了對女性美的基本要求,“湘裙下三寸金蓮,雲鬢中兩行翠鳳”,“對襟披風輕巧巧,三寸金蓮左右分”。當禮教的面容上呈現出嚴肅的獰笑,女人在貞潔的牌坊下抱著三寸金蓮開始嗚咽,那些冠冕堂皇的審美戒尺,終於在“迴旋有凌雲之態”的蓮步輕移中逐漸嫵媚。當秦淮八豔用婀娜的蓮步“踢碎香風拋玉燕,踏殘花月上瓊瑤”舞動了多少人的心把性感焦點全部集中在“蓮底纖纖月”的病態姿本,終於逐漸劃上了帶血的句號。

  古今對於美麗的標準,始終是因時代和環境的流轉而變化,溫柔婉約是美,個性張揚是美,大膽性感是美,傳統乖巧也是美。你說林徽因是美,因為才女風情氣自華,他說鄧麗君是美,即使是靡靡之音也擋不住心靈的追逐。現代意義上的美也漸漸走上了多元化,社會化。

  美趨向多元化。胖則可愛,C則骨感,矮則依人,高則女王。正如古希臘的美學觀點一樣,“和諧即是美”,也如契訶夫的至理名言:“美不應當只美在天然上,還應該美在靈魂上。”不難看出,追逐美麗也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美已經沒有什麼獨特的概念了,你要你夠自信,你也可以散發出一種由內而外地美麗。

  美趨向社會化。跟任何事物一樣,美也有它發展的主流,審美的層次因環境因時局而定,簡單來說,以女性相貌身材為例,環肥燕瘦曾轟轟烈烈攆平了兩個時代的美學理論,放在當時社會存在的狀態來說,這在情理之中,在眾人眼裡,亦在情理之中。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並不只是諺語一則。它完全具備上升為美學論的定義。當今大學生年輕一族的審美,同樣遵循美學發展主流。大勢所趨。審美依賴環境,如此說,亦在情理之中。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審美也在進步。只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美無處不在。

  參考文獻:

  [1]黃人,《清文匯》,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社[M].1990

  [2]《詩經》[M].中華書局,2006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