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畢業論文應該如何選題

博士畢業論文應該如何選題

  學位論文反映了博士生在學習期間研究的成果和研究水平,是博士生最終能否獲得學位的關鍵,很多博士生需要花費2年以上的時間完成論文。選題是博士論文寫作的第一步,課題的選擇直接影響到整個論文的主題和研究方向。今天小編結合中科院院士朱靜教授與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博士生導師劉建明教授的訪談記錄,以及一些在讀博士生的心得體會,談談博士畢業論文如何選題。

  一、博士論文選題步驟:

  1.導師確定大方向後進行大範圍調研並總結問題

  2.分析課題的可行性及現實意義

  3.與導師討論並提出開題報告

  4.完善開題報告,確定寫作提綱

  二、博士論文選題原則

  前沿性、應用性、可行性是衡量課題的主要標準。根據自身優勢選擇具有應用價值的前沿課題構成了博士論文選題的一般原則。朱靜院士:博士生的培養不同於本科生和碩士生。本科生畢業設計只有半年的時間,對他們的指導側重於技術性,形成一個短期成果;碩士的培養則側重於訓練,可看作一種中期的應用研究培養;博士生學習時間較長,應放長線,對他們進行系統的訓練,培養他們系統研究的能力。博士生的培養是一個系統的工程,要使他們掌握好試驗的基本功,具備資料分析能力之上的系統探究的能力,要對他們進行精心培養、系統訓練。作為博士論文應該將創新性和一定水平結合、綜合起來開展研究。劉建明教授:博士論文的選題應該滿足這樣幾個要求:課題應該是別人沒有研究過的,最好能夠填補前人研究的空白;在學術上,發現別人錯誤的命題進行辨析;研究的成果能夠對國家制定政策提供重大的參考意見;解決人民生活中急需解決的社會問題,對促進生產力、發展經濟和文化起到推動作用。

  三、博士論文如何選題?

  1.大範圍調研是選題的基礎

  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在拉丁文中是知識佔有者的意思。而作為一個知識佔有者,他不應該把自己劃定在某一學術領域範圍內,他們的知識應該是全方位、立體的。作為一個博士生首先要做的是大範圍的調研,只有大量佔有資料,才能把握問題、解決問題。朱靜院士:論文選題應建立在大範圍調研的基礎上,首先精讀一兩篇好的Review,透過這種綜述性文章對所研究的領域進行整體的把握。我不同意某些歪打正著的說法,要知道偶然性是建立在必然性基礎之上的。我們的研究是為了推動人類科技的進步而進行的,不能存僥倖之心。大量調研的過程,也是尋找博士論文的榜樣,少走彎路的過程。香港大學的嶽曉東博士曾講過他在哈佛做博士論文的故事。在哈佛教育學院有整整三架書是本院博士生畢業論文,那是他經常去的地方。在對這些書架的定期走訪中,他得到很多寫作構思的靈感。小到一個句子的遣詞造句,大到段落的組合,因為大家都曾面臨同樣的掙扎。他還同其中一位作者聯絡過,感謝他的幫助,這位校友對他的回答是“Hi,buddy,you really know howto study!”由此可見,參照前人的文獻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示。羅俊(清華大學材料學博士生):對於理工科的學生來說,比如我學的材料學,在一年級,導師基本就確定了大的方向,這也是考慮到實驗室的科研經費、小組人員等多方面因素作出的。在進行大範圍的調研之前,讀了兩篇Review,這使我在後來的調研中感覺到自己是在有目的'地做事情,時間分配也比較合理。伴隨調研的進行很自然提出一些問題或想法,由於讀了很多文獻,這樣對課題的價值和意義有比較準確的把握,最終在和導師討論選題的時候就很有針對性。我對選題的經驗就是一定要做好開題前的調研。

  2.衡量難度選擇與課題可行性

  博士論文應具有較高水平,選題應具有一定難度,但難度的選擇應根據自身條件和研究資源進行選擇和調整。劉建明教授:博士論文應必須具有一定難度,只有具備一定難度的論文才可以作為博士論文。所謂難度,就是要求作者能夠探索規則,這些規則是隱形的,不經過大量的調查和研究是很難發現的,所以難度的挑戰來自於發現規則的困難性。其次,課題涉及面廣泛程度也決定了課題的難度水平,它可以包括很多學科和領域。最後就是一些前人多年未能解決的問題。

  3.重視前沿性與現實意義

  博士論文應具有學術的前沿性,而課題的現實意義是我們研究活動的出發點。在經過調研和思考後,可以提出許多問題,最終確定為論文選題的是經過學術前沿性和現實意義標準篩選的課題。博士論文的選題需要從選題的整體來看,但對創新性應該正確看待。英國有一句諺語:太陽之下無新事。只要不是抄襲,是自己想出來的,要完全沒有創見就不容易。香港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五常教授在奠定他國際上經濟學地位的博士論文——《佃農理論》中,推翻了經濟學界二百年的觀點。但他的老師艾智仁對他說:“你的佃農理論是傳統的經濟理論,半點創見也沒有;但傳統的佃農理論,卻是因為不明白經濟理論而搞錯了。”這樣,與其說創新,不如說成是他對歷來分析佃農的學者的創新。劉建明教授:作為一個博士論文的選題,當然應該具有學術前沿性,但無論你的選題是針對某一問題繼續進行深入的研究還是用來填補以往的空白,都應該對現實問題有指導意義。只有把握好科學與社會的關係,具有現實意義的選題才可能是一篇優秀的論文。理工科在課題的選擇上無論從新觀點、新方法的提出,還是詳細深入研究先前的成果,都會有很多研究角度和切入點。所以,對這些學科論題的把握有很多的選擇,應從多重標準去篩選。羅俊:導師給了你一個大的研究方向,在自己初擬幾個題目之後如何選擇應該和導師進行溝通。通常會有三個標準來衡量。即:研究成果的應用價值、課題的可行性,還有就是別人是否已經做過。經過這三個標準的篩選,最終的選擇範圍就很小了。基本形成了最終的選題。

  四、選題誤區分析

  1.不與導師溝通,盲目選題

  導師是指路的明燈,他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有些同學會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調研和選題,直到開題報告提出才與導師聯絡,這樣不僅耽誤了大量的時間,而且自己對研究的領域不熟悉,在課題可行性和價值把握上都很難做好.劉建明教授:在選題上,學生應該多和導師溝通。導師大多是這個領域的專家,它們對課題的意義、難度、實際價值有更好的把握,對一些研究價值低的問題作過多的研究很難使你的研究水平有大的提高。曾經有一位讀哲學的博士生,在論文選題之前自己做了大量的調研,甚至已經寫出開題報告。到提交開題報告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選題不符合要求,結果重新調研、選題,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直接影響到最後論文的寫作。

  2.過分依賴導師

  與導師的交流和溝通是必要的,但過分的依賴導師則難以形成自己的觀點,對研究方法的掌握很不利。劉建明教授:導師是學生的引路人,他不是要手把手教你做什麼、怎麼做,而是提供給你指導思想,是方法論的傳授者。導師對學生的幫助應該是告訴學生這些東西到哪裡找,找到了如何鑑別這些資料,論文的論證方法和關鍵是什麼,應該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導師告訴你的是到哪裡找,而不是去找什麼。因為研究方法的培養應該是學會如何去研究,所以應該學的是到哪裡去找資料,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就知道應該怎麼做了。

  3.選題難度低 論文無創新

  博士論文是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是博士生3年研究成果的總結。它應該體現的是具有創造力的研究。劉建明教授:博士論文應該具有難度水平,一些並無多大價值的課題不應作為博士論文提出來研究。作為博士論文應該具有創見,體現出作者的魄力和膽識。還有就是論文寫作應該體現出作者的智慧和才華,所謂才華就是要有閃光的思想。優秀的論文應該是將這些閃光的的思想用精彩的語言表現出來。

  五、關於選題與改題

  朱靜院士:在科學的探索中,每一階段都會形成新的認識,當你的實驗結果跟當初的設想不同時,改題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所有研究的過程中都可能出現改題的現象,或者源於階段性認識的不同或者選題存在問題。上海某校一個學生研究小組曾提出選題——環境汙染與遺傳疾病之關係,指導教師覺得難度太大,勸他們換個題目,但學生不肯換題。當他們進行了大量的資料搜尋和專家訪談後,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此題尚屬世界難題,研究無法進行”。對於論文的改題,在理工類課題中的研究是比較常見的。在這個時候可能有的同學不太願意改變自己的看法,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及時和導師進行溝通,把研究的情況和自己的想法說清楚。導師作為這一領域的專家會提出導師的觀點及很多中肯的意見,我們應尊重導師意見,但如果實在很難形成一致,可以搞一點自己的研究,但仍應以導師的觀點為主。文科博士生有的專業只有兩年的學習時間,如果在二年級提出選題並進行一段時間的調研之後,再要改題則很難按時完成論文。對文科選題的把握,應該尤其慎重。必須做足前期工作,做好充分準備,在研究思路上應當十分清晰,一旦選定題目、確定框架之後就不要輕易改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