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企業融資問題分析論文參閱

我國企業融資問題分析論文參閱

  摘要:該文透過對中小企業融資現狀的簡單分析,指出中小企業間接融資方式單一、直接融資渠道缺乏、信用體系不健全,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保障體系和缺少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是我國當前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問題,分析原因並從政策體制、直接融資、間接融資等幾個角度出發,就如何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現狀、拓寬其融資渠道提出一些建議,來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加快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對策

  1.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

  近年來,新增就業人口中,絕大多數都在中小企業中就業。江浙、廣東等中小企業發展趨勢良好的地區,成為我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但與此形成鮮明的對比的是,作為一個整體,中小企業在融資問題上一直處於一種極為窘迫的狀態,即企業發展中的絕大部分資金來源於內部。佔全國企業總數99%以上的中小企業,所佔有的貸款資源不超過20%,且其他融資方式幾乎與它們無緣。融資困難正成為限制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

  為進一步發揮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國家高度重視解決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貸款難和融資難的問題,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解決。近年來,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各地方政府不斷加強政策力度,改進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引導各金融機構在有效防範金融風險,提高信貸資產質量的前提下,逐步增加中小企業的信貸投入,不斷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目前,全國已設立各類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1000多家,共籌資金290億元,累計受保企業約5萬戶,累計擔保額約1180億元,新增利稅102億元。

  但近些年來由於企業競爭的激烈,使許多企業面臨較大的困難,影響和制約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因素更多,主要就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我們必須解決這個問題,多給中小企業融資創造條件,促使它們在未來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2.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所面臨的問題

  2.1間接融資方式單一

  據中國人民銀行2003年8月的調查顯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供應的98.7%來自銀行貸款,銀行貸款為主的間接融資比率偏高。而且,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形成和完善,國有商業銀行信貸管理將日益嚴格,增量貸款普遍要求投向AA級以上企業。中小企業受資產規模、競爭實力等的約束,一般很難獲得銀行信貸支援。

  2.2直接融資渠道缺乏

  企業發展資金主要依靠自我積累,來自金融機構的信貸支援十分有限。據浙江省2001年統計,全省民間投資中自籌資金佔55.9%,銀行貸款僅為20.1%,直接融資則不到1%,20世紀90年代美國中小企業的資金來源中,自籌資金僅佔30%左右,股權融資佔到18%,金融機構貸款佔到42%,大大高於當前我國中小企業的相應比率。由於創業投資體制不健全,缺乏完備的法律保護體系和政策扶持體系,導致民間資金普遍不敢介入創業投資領域。創業板又遲遲不能完善,影響了中小企業透過公開市場進行股權融資,包括產權交易市場在內的非正式證券市場。由於發育不成熟,運作不規範,難以起到為創業型中小企業提供股權融資的重要補充作用。

  2.3中小企業信用體系不夠健全

  經過多年努力,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雖然有了長足發展,但由於受市場信用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控制風險和提升信用的能力仍較弱。據調查,即使是在中小企業發展較好,信用擔保機構較多的省份,中小企業因無法落實抵押而發生的拒貸,總拒貸額也高達56.1%。而在銀行商業化經營管理制度的約束下,為了降低貸款的風險,一般都要求貸款企業提供連帶擔保或財產抵押,對中小企業申請貸款的條件則更為嚴格;而經營較好、可信度高的企業為避免資產風險,又大多不願給他人提供擔保。

  2.4中小企業自身素質的侷限性

  首先,很多中小企業都是家族企業,缺乏規範的財務管理程式和制度,給金融機構貸款前的調查和信用評價帶來了很大困難。其次,中小企業產品技術含量普遍較低,客觀上處在為大型企業配套的地位上,市場前景不明朗,對於貸款尤其是長期貸款來說風險性很大。再次,很多中小企業的信用觀念很差,借到錢不是用來投資和發展企業,而是想方設法逃廢銀行債務,嚴重破壞了企業的整體信譽。

  3.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對策建議

  3.1努力改善創業環境,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

  中小企業作為國民經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政府應該借鑑發達國家對中小企業所採取的各種金融支援政策和手段,幫助我國中小企業擺脫融資難的問題。務必設立專門的政府部門和政策性金融機構,鼓勵創業投資和風險資本以促進高新技術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我們國家應該充分吸收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根據我們的國情,設立相關部門,改善中小企業發展的環境。

  3.2調整商業銀行戰略,發展中小企業

  調整商業銀行的戰略定位,使商業銀行儘快真正打破國家、國有銀行、國有企業“三位一體”的扭曲的金融資源配置結構,完善專門的中小企業信貸部,建立一套專門適合中小企業發展的信貸管理體制,針對中小企業量多面廣、分散化、多樣化等特點,適當延伸貸款審批許可權,簡化審批程式,縮短審批週期,提高審批效率,改進和完善信貸激勵和約束機制。首先是建立中小企業貸款收益激勵機制,將信貸人員的收入與其發放貸款的積極性掛起鉤來,調動信貸人員對中小企業發放貸款的積極性。其次,還要完善中小企業貸款的約束機制。對那些按信貸原則和程式發放的貸款,由於不可預見的市場風險和非人為因素造成貸款損失的,不追究信貸人員的個人責任,只作為考核其工作能力的標準。再次,商業銀行要調整自己的戰略定位。不僅要爭奪大企業、優質客戶,而且要逐步重視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業務,因為隨著銀行業的對外開放,對大企業,優質客戶的爭奪,會趨於白熱化,利潤空間將會大大壓縮。而中小企業的業務相對來說會大有可為,尤其是如果能發掘培育幾個有潛力的中小企業客戶的話,其收益將不可估量。同時也更好地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

  3.3發展間接融資渠道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絕大多數屬於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產業,同時我國目前還是以銀行間接融資為主導的金融體系。中外企業外源融資的90%以上來自銀行,因此更決定了創新中小企業體系的重點。

  應鼓勵面向中小企業的多種金融機構的發展,吸收借鑑國外成功經驗,在經濟發達、民間資本充裕的地區,發展以民間資本為主的中小銀行,按照效益性、安全性、流動性原則經營,透過市場化的運作機制及國家政策必要的引導及監管,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可以採取發展和完善信用擔保體系,大力發展融資租賃,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大力創新金融服務方式和金融產品等措施。

  3.4發展直接融資渠道

  目前,我國企業的外源融資結構仍不盡合理。因此,構建直接融資體系對滿足中小企業的長期性資金需要,調整改善資金來源結構,進一步發展完善債券融資市場,發展完善股權融資市場,拓寬直接融資渠道

  根據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借鑑國外的經驗,創新融資方式。金融機構應考慮,加強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等一系列改革勢在必行。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對該國經濟發展功不可沒。儘管在我國中小企業還有諸多問題,但只要我們端正態度,透過對中小企業的法律法規、金融制度、創業環境以及直接融資渠道和間接融資渠道不斷地完善和創新,並在相互之間形成有效的協作機制,就可以逐步克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從而促進我國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賈麗虹.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探析.經濟體制改革,2003.(1):103.

  [2]杜穩靈,王俊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化解之道.經濟論壇,2003.(1).

  [3]芮玉巧.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江蘇商論,2003.4.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