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內科學教學現狀及改革措施研究論文

中醫內科學教學現狀及改革措施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 對中醫內科學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觀察對中醫專業學生的影響。方法 選取中醫專業學生200人,隨機分為觀察組100人和對照組100人。觀察組採用改革後的教學模式,對照組採用現有的教學模式。觀察課程結束後兩組學生的理論和實踐的得分;觀察兩組學生對於教學模式的評價。結果 觀察組的理論和實際操作得分均高於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對於教學模式的滿意度高於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透過對現有的教學模式的改革,學生對於中醫內科學的學習興趣更高,學習效果更好,值得中醫院校應用。

  關鍵詞 中醫內科學教學 改革 現狀

  【中圖分類號】

G6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7-0244-01

  隨著社會的進步,目前的醫學模式已經從原來的治病為主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治人為主的生物-心理-環境醫學模式[1]。疾病往往由多種因素引起,越來越重視綜合性治療[2]。中醫學作為中國的國粹,歷史悠久,其優秀的醫學觀點對於慢性疾病、身體康復以及養生等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有著獨特的魅力[3]。但是由於中醫內科學內容抽象,大多數學生中醫的知識基礎較差,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出現了較多的問題,學生感到晦澀難懂,教學質量較差,不利於學生畢業後工作的需要。本文采取一定的措施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觀察對學生教學的影響,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入學的五年本科中醫專業學生共200人,所有學生符合:①應屆高中畢業。②家中未有從事中醫相關行業的親屬。排除:①各種原因中途退出。②未簽署知情同意書。將所有學生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100人,應用改革後的教學方法:男生50人,女生50人;年齡20-22(21±0.53)歲。對照組100人,採用現有的教學方法:男生49人,女生51人;年齡19-21(20±0.51)歲。兩組學生一般情況對比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採用現有的中醫教學模式:①中醫內科學課時較少,內容多,教師無法做到教授所有重點內容。②內容枯燥,晦澀難懂,學生願意學,但是無法深入理解。③採用“教師教,學生學”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沉悶,學生學習在積極性較差。觀察組採用改革後的教學模式:①告知學習中醫內科學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對於中醫內科學的重視程度。②告知學生中醫內科學是以後臨床工作、科研工作的基礎學科,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4]。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中醫內科學,可以為臨床工作提供多種的治療手段,提高治療效果;運用中醫內科學的知識,研究疾病的本質,更深入的瞭解疾病的.原理,促進自身的進步;推動中醫學的發展,實現自身的價值。④增加中醫內科學的學時,給學生學習中醫內科學提供足夠的時間;將中醫學的學習提前到第二學年,有利於學生中醫思維的養成。⑤改進教學技巧,將難懂的中醫學知識轉化為有趣的順口溜等形式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⑥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例如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可以將抽象的中醫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形象的方式,便於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更深的掌握內容。⑦將病例引入到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提高學生的自我思維能力,為以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學生在課程結束後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專家組根據教授的內容進行出題,兩組學生統一時間答題,進行評分。分數越高,能力越強。②觀察兩組學生對兩組教學方法的滿意程度。優:非常滿意,課堂活躍,積極回答問題。良:一般,積極完成相關的作業。差:學習不積極,課堂沉悶。

  1.4 統計學方法 採用SPSS 18.0統計學軟體進行分析,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評分採用t檢驗,滿意程度採用卡方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得分 觀察組理論知識得分和實踐操作得分均高於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2.2 兩組對教學模式的評價 觀察組對教學模式的滿意度高於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西醫講究實驗資料,客觀證據,思維模式屬於邏輯思維。中醫是從我國傳統哲學、天文等自然科學發展而來,講究辯證思維。兩種醫學有著不同的理論體系,因此教學模式必須根據實際進行。我國的目前教育體系邏輯思維已經深入人心,學生們對於西醫普遍的接受和理解,思維模式已經穩定,因此在學習中醫時,相對困難。目前中醫內科學的教學課時較少,但是內容較多,學生普遍感到壓力較大。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中西醫結合的診斷和治療已經較為普遍,學生普遍感到中醫知識的缺乏[5]。對於現有的中醫內科學的教學模式的改革已經勢在必行:①在實際的工作中,中藥、中成藥的使用量並不低於西藥,中西醫結合治療疾病在臨床上較為普遍,因此,中醫內科學已經成為了臨床工作中的必備知識。在教學中,我們告知學生學習中醫內科學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對於中醫內科學的重視程度,有利於學生更認真的學習中醫,儲備知識。②由於中西醫的理論基礎的不同,將中醫內科學的學習提前到大學二年級進行,更有利於學生形成獨立的中醫辯證思維。③運用多媒體教學,將複雜難懂的中醫內科學知識轉化為形象直觀的動畫形式,有利於學生的感官思維,便於中醫內科學知識的理解記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④將病例運用到教學中,學生實際參與病例的討論,綜合的運用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生的中醫辯證思維的能力,為以後的工作和學習打下基礎[6]。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透過教學改革,觀察組學生的中醫內科學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得分均高於對照組的學生。同時,觀察組學生對於教學模式的滿意度更高,有利於學習興趣的養成。綜上所述,對現有的中醫內科學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教學成果的顯現,建議應用。

  參考文獻:

  [1]Zhang Qianjin.Refom and paractice of teaching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western medicine[J].Chin J Medu December,2006,26(6):27-29.

  [2]金紅.中醫教學結合創新思維培養的實施及思考[J].中醫教育,2003,22(1):35-36.

  [3]鍾廣偉,李煒,陳澤奇.西醫院校中醫學教學現狀及方法探討[J].中華中醫藥學刊,2009,27(6):1243-1245.

  [4]蔡林,陳紅,張蜀.西醫院校中醫學教學現狀及改革措施[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46-47.

  [5]董克禮,羅柳陽.西醫院校中醫教學現狀及教學改革探討[J].實用預防醫學,2007,14(1):217-218.

  [6]林霞,金波,謝英等.PBL-案例-傳統整合教學法在臨床法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川北醫學院學報,2010,25(4):390-393.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