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保藏原理實驗教學的改革論文

食品保藏原理實驗教學的改革論文

  食品保藏原理是研究食品在保藏過程中物理特性、化學特性和生物特性的變化規律,這些變化對食品質量及其保藏性的影響,以及控制食品質量變化應採取的技術措施的一門科學。目前,西南林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開設的“食品保藏原理”理論課程48學時,由於理論課程內容較多且相對抽象,學生理解和接受這門課程難度較大。食品保藏原理實驗教學可以很好地將理論學習與實踐結合一起,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觀能動性,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如何使實驗教學更好地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探索新的實踐教學模式,全面提升實驗教學的綜合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是目前各高校研究的熱點和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林業類院校的食品保藏原理實驗教學要突出林業院校的辦學特點,要結合本地林業發展實際制定相應的實驗教學教材和考核方法。

  1編寫具有林業特色的實驗教材

  目前西南林業大學食品保藏原理的理論教學共48學時,教學內容包括食品的低溫保藏、氣調保藏、乾燥保藏、罐藏、輻射保藏、超高壓保藏、醃漬保藏、發酵保藏、燻藏及化學保藏等內容,內容涵蓋穀類、果蔬類、奶類、肉類、水產類等食品原料。實踐教學共30學時,包括實驗教學和企業參觀,以實驗教學為主。實驗教學包括食品的低溫保藏、醃漬保藏、發酵保藏等,多以果蔬為主。由於沒有編寫適合本學校本專業學生的實驗教學教材,一直按照傳統的食品專業相關教學內容進行授課,沒有體現專業特色,也沒有考慮學生將來就業優勢。林業類院校食品專業必須編寫能夠體現學校辦學特色,能夠發揮學生積極主動性,能夠滿足學生就業崗位需要的食品保藏原理實驗教材。以西南林業大學為例,實驗教材的編寫要適應雲南省食品行業的需要,以核桃、堅果、青梅、油茶、油橄欖、酸木瓜等雲南林產品為主,實驗內容包括鮮核桃的氣調保藏和冷藏、青梅或油橄欖的醃漬保藏及發酵保藏等,既能滿足保藏原理的實驗教學內容有可以掌握雲南某些經濟林產品的加工、保藏技能,既學到了知識又鍛鍊了能力,為以後進入林產品行業奠定一定的基礎。另外,林業院校的食品專業應在有限的時間內儘可能多安排一些綜合設計實驗,比如香蕉的催熟與保藏、青梅的醃漬與保藏、葡萄酒的發酵與保藏等內容,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自己動手完成實驗並觀察食品經過不同處理後品質的'變化,並確定保質期。透過學生自行設計、親自動手,在實驗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知識的和能力,最終會有一種成就感,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的調動為綜合設計性實驗的開展奠定了基礎[3]。

  2試驗教學和參觀實踐相結合

  合理利用教學計劃中的實踐環節,在實驗教學的同時,鼓勵學生走出校園、走進工廠、走進企業,同學可以自己聯絡有關企業,也可以透過老師幫助聯絡進入企業實習。同時加強安全意識教育,要求學生不怕吃苦、虛心學習,最後寫一份實習總結報告[4]。西南林業大學食品保藏原理的實踐教學除了在實驗室完成要求的實驗外,至少到一個食品企業去參觀學習,透過學生的所見所聞,對於食品工藝、食品裝置、包裝貯藏等學過的內容都是一個再學習的過程,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與生產實際相結合,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由於時間、經費的不足等原因,目前主要參觀一些酒廠,比如啤酒廠、藍莓酒廠等,主要涉及食品的發酵保藏,對於其他的教學內容甚少涉及,原因主要是和企業的聯絡不緊密,再加上可能會影響企業和企業擔心學生的安全等問題。教學實踐基地是學生將書本知識轉化為行為能力的重要場所,目前大多數高校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教學實踐關心不夠,對教學實踐基地的建設資金投入不夠,甚至沒有相關的教學實踐基地。這樣的教學嚴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談不上什麼創新,無法滿足當今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實踐教學應該從學校或學院層面上與企業簽訂合作辦學,建立教學實習基地,從根本上解決聯絡企業的難題。另外可以結合寒暑假,大力鼓勵學生到當地的食品企業做兼職。

  3考核形式多樣化

  傳統的食品保藏原理實踐教學考核多以撰寫實驗實習報告為主,內容都是實驗原理、方法步驟、結果、總結等,不能反映學生對這門課程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為了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解決食品保藏環節中的實際問題,故考核方式應該多樣化,不僅要撰寫報告,而且還要包含產品展示、交流心得、提出意見等討論會的形式。靈活採用部分實驗實習報告、課題小論文、口試等多種形式,注重過程及能力的考核。

  3.1實踐報告全班每位同學根據實驗小組交流的結果獨立撰寫實驗報告,並上交給指導教師。任課教師對研究報告進行評閱。根據實驗過程考勤與實踐技能、交流討論及實驗報告等情況分別給學生評分。實驗教學過程中要大力鼓勵創新,對實驗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能夠自我分析並發表見解、能夠使用不同的食品原料和實驗方法,對切合實際並有創新的實驗予以鼓勵。這樣不僅加強了對學生實驗課的管理,而且也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強了他們對實驗課的興趣,同時,對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皆具有良好的效果。

  3.2交流討論實驗報告要有規定的格式,包括實驗原理、步驟、方法、結果,除此之外,還要要求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討論。實驗取得較好效果的,讓學生分析成功的方法和體會;結果不理想的,也可讓學生分析實驗失敗的原因並提出改進意見。另外,對於綜合設計實驗,實驗的產品應展示出來,供大家參觀和提出意見。比如香蕉的催熟實驗,催熟劑催熟濃度的不同及處理後的溫度不同,香蕉催熟的效果也有差異,效果好不好產品就可以觀察出來。讓學生交流討論,既培養了我們的學生對食品保藏原理實驗課的濃厚興趣,同時又培養了學生在遇到問題時的分析解決能力。

  4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創新型本科人才培養是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突破口。大學生在學校所做的創新性實驗,既是創新性實驗研究,更是實驗教學。在平時的教學環節中要主動發掘和引導對這門課有興趣、有創新思維、有較強的動手能力的學生參加院級、校級、國家級舉辦各種創意大賽和研究創新課題等。另外,針對林業類院校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生,學校或學院要設立創新型實驗基金,大力支援勤動腦勤動手學生的創造與發明,比如新型保健飲料、發酵酒、複合果汁等產品;實驗室定期開放,鼓勵學生積極申報課題。任課老師定期到實驗室對學生進行指導,學生定期彙報實驗進展,確保課題順利進行。透過對林業類院校食品保藏原理實驗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主要體現在實驗指導教材的編寫、與食品企業合作辦學、實驗考核方式方法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等這四面,相信透過本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不僅可以讓學生積累理論知識,關鍵可以鍛鍊學生的綜合能力,包括查閱資料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撰寫論文的能力等。同時能夠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團隊協作能力,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畢業後更加輕鬆的從事食品加工的生產和科研工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