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鈍傷運用CT掃描的意義探析論文

腹部鈍傷運用CT掃描的意義探析論文

  相關統計表明,放射學的報告也會因為工作人員差異表現不同,目前還沒有統一、規範的報告方式[1].本文主要探討了腹部鈍傷的CT掃描價值與臨床作用,現將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154例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CT掃描患者中疑似腹部鈍傷的患者作為研究物件,患者平均年齡為(26.9±3.7)歲,其中車禍患者約佔82.8%.所有患者的CT影象掃描均有正式的放射學報告,並且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完整,主要包含了患者的偶然發現型別、受傷機制、性別、年齡以及姓名等,並且根據臨床重要性將本組患者分為重要、中度重要以及不重要三個級別,對於本組患者中不重要的患者本次研究不進行進步的調查、追蹤,對於重要以及中度重要的患者進行隨訪,其中重要患者同時進行治療、干預。

  1.2 方法

  1.2.1 CT檢查方法:本組所有患者均進行螺旋CT掃描,機型為GELightspeedVCT,準直為1.25 mm,層寬為5 mm,旋轉時間為0.35 s.同時進行工作站MPR重建,對本組154例患者進行三期增強掃描與腹部平掃,1 mL/kg的靜脈內對比劑。

  1.2.2 統計學方法:將本組實驗所得資料使用SPSS19.0統計軟體進行統計與分析,應用χ2檢驗,以率(%)進行表示表示,相關性分析使用Pearson相關性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一般情況:32例患者中共有22例患者出現腹部鈍傷,腹部鈍傷率為14.3%.且32例腹部鈍傷患者中,17例(53.1%)患者為不重要,12例(37.5%)患者中度重要,3例(9.4%)患者為重要。平均年齡為(39.4±3.8)歲。在所有腹部鈍傷患者中,泌尿系統最多約佔80%,其中有43.8%的患者有簡單的腎皮質囊腫。臨床中認為不重要患者中包含單純腎皮質囊腫患者14例,腹股溝疝患者2例,腎臟位置異常患者1例。其中41.2%患者沒有檢測報告,35.5%患者的檢測報告中進行了簡單的描,但在最終的診斷中沒有提及。只有25.3%的患者,在檢測報告中進行了詳細描繪並在最終的診斷中提到。中度重要腹部鈍傷中包含無積水腎結石患者3例,肝血管瘤患者2例,卵巢囊腫患者2例,膽結石患者1例,主動脈瘤患者1例以及1例腎上腺病變患者,這些58.4%在報告與診斷中都有提到。

  2.2 統計結果分析:報告中沒有提到的病例中有7例(41.2%)為不重要,1例(8.3%)為中度重要,共佔25.0%.報告中提到但是診斷中沒有重點強調的有6例(35.3%),4例(33.3%)例為中度重要,共佔約31.3%,報告和診斷中均提到中有4例(23.5%)為不重要,7例(58.4%)為中度重要,3例(100%)為重要,共佔43.7%.

  3 討 論

  螺旋CT掃描經常會發現腹部鈍傷患者,在本組實驗中對154例患者進行CT掃描,發現其中有32例(19.5%)患者為腹部鈍傷。多數不重要病例對其他臨床治療不產生影響,在這154例患者中僅有3例經CT掃描為重要腹部鈍傷,對該3例患者進行及時的治療與護理,均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且隨訪結果為治癒。另一方面,針對放射學影像報告不規範這一問題,目前沒有達成國際共識,相信如果能將其規範化,將會明顯提高放射學影像報告的質量以及臨床治療的效率[2].本次研究將放射學報告劃分為重要、中度重要、不重要三個等級,這樣能夠有效縮短臨床醫師對報告的分析時間,及時的'對患者進行診斷,對於進一步的臨床治療有很好的臨床指導意義。不重要的腹部鈍傷,少數沒有進行提示,多數在報告描述過程中進行簡單的描述,並且診斷結果不會被提及。其中中度重要者常常存在無積水腎結石、膽結石、肝血管瘤、腎上腺疾病,大部分在診斷與報告中均提及到。根據多年臨床實踐經驗表明,腎臟、肝臟以及脾臟挫傷的機率較大[3-5].

  綜上所述,螺旋CT檢查對於發現患者腹部鈍傷有重要作用,同時將放射學影像報告進行劃分能夠給臨床醫師對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具有良好的指導意義。本次研究表明螺旋CT對患者腹部鈍傷能夠做出準確判斷,在臨床診斷與治療方面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故螺旋CT檢測是腹部鈍傷患者的重要檢查手段與診斷依據。

  參考文獻:

  [1] 李永霞,馬躍虎,田麗,等。螺旋CT對急性腸及腸繫膜鈍傷的診斷價值[J].海南醫學,2009,20(8):118-119.

  [2] 李成明,張水城,李唐濤,等。64排螺旋CT掃描診斷腎上腺血腫1例[J].當代醫學,2011,17(30):124-125.

  [3] 劉瀟,王建輝,徐志濤,等。雙層螺旋CT診斷鈍性腸管及其系膜損傷的臨床價值[C].//武警部隊第七屆放射專業學術會議論文集,2010:42-46.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