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評估和干預論文

探究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評估和干預論文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篩查和干預現狀

  大學生心理健康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高校學生工作的重點。但是現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仍然不容樂觀,因心理問題休學、退學的還是呈不斷上升的趨勢,自殺、兇殺等一些反常或惡性的事件不時見諸報端。有研究者對大學新生的心理適應能力和焦慮狀況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大學新生的心理適應能力為較差和很差的佔65.8%,亟需重視和提高。

  事實上,目前心理健康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通常依賴一維的以心理病理為中心的篩查和干預手段開展心理健康工作,在這種模式中,心理健康被定義為心理病理症狀或疾病的反面。基於此,大學生心理健康透過病理模式將大學生分為三類:健康人群、不健康人群和心理疾病人群。許多高校在每年新生入學時都會對新生進行心理問題的問卷調查,根據問卷的得分把學生分成A、B、C三類,問題比較突出的同學歸到A類,問題不大的歸到B類,沒有問題的C 類。與之相對應的心理干預通常只針對心理疾病人群即A類學生。

  實際上,傳統的聚焦問題的篩查只能篩查出15%到20%的存在明顯心理病理症狀的學生。相應的心理諮詢與治療通常也只針對這一小部分人群。對於心理不健康學生的預防和干預工作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而對於最多數的心理健康人群,雖然全國高校從2012 級新生開始開設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每個學校也開展心理健康相關的講座和一些團輔活動,但這些課程和活動往往以理論介紹為主,只能起到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普及。

  二、積極心理學對心理健康的評估和篩查

  心理健康分類研究表明,許多沒有表現出心理疾病臨床症狀的大學生同時卻顯示出主觀幸福感的明顯缺乏。重要的是,這些主觀幸福感的缺乏,卻和學業或在校表現的嚴重受損存在顯著相關。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承認,心理健康不僅是疾病或紊亂的減輕和消除,還需要有積極指標的出現,如主觀幸福感。積極心理學認為,主觀幸福感包含3個方面的內容:積極情感、投入以及意義。幸福不是一種附帶現象,而是一個原因,幸福不僅僅是一種好的感覺,許多研究都發現主觀幸福感與心理健康水平呈顯著正相關。甚至,主觀幸福感能有效提升個體的健康水平;16~18 歲時樂觀水平高的個體要比他們的兄弟姐妹們在29 歲時掙錢更多、社會表現更好。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同時考慮心理疾病指標和主觀幸福感指標能顯著提高學生學業成績和出勤率的長期發展或下降的預測。基於這些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心理健康雙因素模型,該模型把人群的心理狀況分為四類,完全心理健康指的是有高幸福指數和低心理症狀的人群,這類人群不僅心理健康而且有著旺盛的心理能量,社會功能良好。心理疾病不僅具有高心理症狀表現,而且主觀幸福感指數很低。這兩類代表了以往研究中關注的兩個型別。但是,雙因素模型還篩選出以往研究中被忽略的兩類人群,一類稱為有症狀但滿意組,他們在高心理症狀的同時又有高的主觀幸福感。另一類被稱之為脆弱人群,他們雖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心理病理症狀,不能被確診為任何一類心理問題,但他們的幸福指數也很低。

  將大學生分成四種心理狀態具有重要的意義,研究發現,這四組人群在學習成績、社會功能和身體健康方面都存在顯著差異。並且,縱向研究也證實了四組人群在一年隨訪研究中,學業成就、社會功能和身體健康方面的顯著差異。

  三、積極心理干預的方法和效果研究

  和綜合心理病理指標與主觀幸福感指標的心理健康定義相對應,心理干預過程也不僅僅是針對疾病、缺陷本身,還需要對愛、成長、幸福的關注,後者即為積極心理干預,是對傳統干預方式的有益補充。Sin & Lyubomirsky 認為,積極心理干預是一種旨在透過培養積極的情感,認知和行為來提高幸福和減輕壓抑症狀的治療方式或有計劃的活動。與傳統心理干預技術的`問題視角不同,積極心理干預採用優勢視角,提升主觀幸福感,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心理問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最常用的積極心理干預主要包括:三件好事日記享受巔峰積極時刻;確認天賦和個性優勢並尋找新的機會運用這些優勢;有規律冥想練習和表達感恩。Sin 和Lyubomirsky 對積極心理學干預進行了元分析發現,總的來說,積極心理干預提升了自我報告主觀幸福感,並同時降低了抑鬱症狀。

  三件好事日記是一個比較常用且方便易行的干預方法。研究表明,回憶並寫下一天裡發生的美好事情,同時花一點時間考慮好事發生的原因,可以增加主觀幸福感水平,並同時降低抑鬱症狀。該干預方法可以啟動我們的意識去發現更多積極的情境,時間一長,我們就可以習得對積極經驗的自動捕捉,繼續練習,就可以將這種覺察能力內化,從而提升我們對生活美好方面的覺察和享受。

  優勢與美德是積極心理學的核心內容,因此也是積極心理干預的核心內容。Spaventa-Vancil 和Conoley 採用嵌入式教學,即在常規課程中教孩子技能,對4 個學齡前兒童(4~7 歲)家庭進行主要照顧者-兒童的嵌入式干預用來增加毅力和仁慈兩個美德。教主要照顧者捕捉兒童的美德表現,用強化的方式描述行為,把觀察到的行為標籤為美德。結果表明,家庭簡易的照顧者干預有效增加兒童的積極行為以及美德,增加了適應性臨床分數,並減少了兒童的消極行為。由老師制定的為期6 周的包括基於個性優勢練習的作息時刻表的干預發現,與對照組相比,218 名青少年的生活滿意度得到提高,但在積極情感、消極情感和自我評價上沒有改變。

  感恩拜訪包括給過去對你特別友好的但你從來沒有真正感謝過的一個人寫感謝信,並把信投遞給他。Seligman 等報告這個練習在隨後的1 和3 周增加了幸福感,降低了抑鬱(但這個效應在隨訪的3個月沒有得到維持)。Lyubomirsky 等報告了隨訪6個月還有更大的幸福,而且投入干預的努力數量和幸福水平呈正相關。甚至有文化差異性研究表明,東方文化下的被試更能從感恩干預中獲益。

  不同積極心理干預使被試的獲益機制不同,因此有研究者提出綜合的積極心理干預方法。Suldo 等對55 名中學生進行為期10 周的干預,干預內容涵蓋了積極心理學幸福模型的各個方面,包括感恩、個性優勢的新方式使用,以及樂觀和希望。結果表明,和對照組相比,干預組整體生活滿意度顯著提高,並且在隨後的6個月裡這種效果得以維持,但情緒和心理病理學方面的變化和對照組沒有差異。Rashid和Anjum 在傳統治療的基礎上運用積極心理干預提升積極情緒、個性優勢和生活意義來對抗抑鬱症狀,8 周干預之後,干預組的主觀幸福感指數明顯提高,並且老師報告的每週行為量表也得到了提升。但抑鬱和整體生活滿意度沒有組間差異。Shapira & Mongrain 運用自我憐憫和樂觀聯絡干預法進行了為期一週的干預。相比控制組,參與者的幸福感持續提升且焦慮症狀減輕。

  四、積極心理干預的展望

  綜上所述,基於雙因素模型下的積極心理干預在西方文化下的療效研究基本得出有效的研究結論。但雙因素模型在國內的研究還較少,尤其在中國大學生中是否適用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在此基礎上,積極心理干預在中國文化下的干預效果研究,以及進一步對不同積極心理干預在中國大學生中的效果比較研究,都將是未來重要的研究工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