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弊端及改革建議論文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弊端及改革建議論文

  幼兒教育小學化是指幼兒園為了迎合部分家長的錯誤需要,提前對幼兒進行小學教育的不良傾向.幼兒園提前把漢語拼音、漢字書寫、數學運算等小學一年級的教學內容納入了教學活動中,甚至把幼兒園的學前班辦成了小學預科班,其課程體系十分不科學.小學化的幼兒教育偏離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影響了幼兒的身心健康,弊端十分突出.本文以鞍山市為例,對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困境與課程改革模式進行了初步探索.

  1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現狀調查

  為了深入研究鞍山市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問題,筆者進行了抽樣調查,此次的調查物件是鞍山市的幼兒教師和家長.以此為樣本總體,採取區域機率抽樣的方式,隨機抽出一個區域,並從中隨機抽取幼兒教師和家長各100名作為樣本來調查.透過調查得知,目前幼兒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1幼兒園課程設定凸顯小學化傾向

  鞍山市的大多數私立幼兒園和一部分公立幼兒園中,在課程設定方面都呈現出小學化傾向.雖然藝術、社會、科學領域活動都佔有一定比例,但有65%的課程設定中沒有特色課程,語數外課程設定所佔比重較大,語言、健康兩大領域內容不夠突出,小學課程模式的模仿性較強,失去了幼兒教育課程該有的特殊價值.

  1.2幼兒教師教學實踐小學化傾向明顯

  在資料調查中發現,鞍山市40%左右的幼兒教師擁有大專以上文憑,有教師資格證的佔70%左右.但有50%以上的幼兒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採取了課後留作業、課上考試等教學方法,表明幼兒教師組織活動的教學實踐小學化印記明顯,缺乏幼兒教育的專業性,忽視了幼兒學習的特點.

  1.3幼兒園開辦以小學課程內容為主體的興趣班

  調查結果顯示:鞍山市私立幼兒園的數量不斷增加,功利性日益突出.為了搶佔生源,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各幼兒園紛紛開設漢語拼音班、數學啟蒙班、英語會話班等小學內容的興趣班.辦園理念也逐漸轉入為使幼兒以後能更好地適應小學學習做準備,滿足家長需求,實現家園共贏,導致幼兒園更加傾向於小學化發展.

  2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弊端

  幼兒教育小學化將導致幼兒升入小學一年級後產生自我滿足心態.這將不利於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及將來的成長.孩子在學前教育階段就硬性地學習了小學的知識,升入一年級後,他將會因為老師所說所講的知識他都知道而不以為然,就會出現教師與學生各做各事的狀況,使他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學前期所儲備的.知識畢竟有限,等他的這些儲備知識一用完,而他卻並未獲得良好的學習習慣,那這個孩子將來就無法面對更深層次的知識.因此,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弊端是非常突出的.

  2.1 “小學化傾向”對幼兒的身體發展有害

  幼兒正處於長身體階段,機體和神經系統都還比較弱.幼兒如果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大腦容易疲勞,會造成神經系統的傷害,並引起心理上變化,如表情呆板等.過早、過多的規範性學習還能導致幼兒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不良症狀產生.

  2.2 “小學化傾向”對幼兒的心理發展有害

  幼兒期的心理發展還不完善,還不具備系統學習的能力,如果此時強迫幼兒像小學生那樣學習和做許多功課,他們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學習過於吃力,幼兒會對學習產生厭倦、畏懼情緒,從而會扼殺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2.3 “小學化傾向”對幼兒的全面發展不利

  在幼兒階段所進行的小學式教育,其實進行的只是單項智育,由於這種做法只重視單項智育或某種技能的發展,忽視了全面性發展的要求,結果,幼兒的非智力因素的發展被削弱了,其它各育的發展要求被忽視了,導致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片面性.

  2.4 “小學化傾向”對幼兒的未來學習不利

  由於一些學前班使用的是小學一年級教材,其教學內容和小學一年級是重複的.在幼兒階段兒童如果學過了小學課本上的知識,他們剛上小學一年級時,不用花多大力氣就可以獲得好成績,由於重複教育,使這些兒童養成了不動腦、不思考、生記硬背的不良習慣.當他們升入二年級以後,面對新的學習內容,一下子不能適應,結果學習成績下降甚至學習跟不上的情況都得以產生.

  3 幼兒教育去小學化的課程改革模式探索

  廣義的教育包括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辦教育,克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是一項綜合性工程.但其中,改革幼兒教育體系中的課程體系是最為重要的.

  3.1課程體系的生活化

  生活是完整的.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孩子無時無刻不在經歷著生動又有趣的變化.

  我們如果仔細思考就不難發現,在生活中真的自然融合了健康、語言、科學、藝術、社會等多個領域的內容.我們所實施的課程必須還原孩子生活的本來面目,給孩子生活原貌,讓他在生活中學習.整合課程從孩子的生活入手,從孩子身邊的生活中去汲取營養,這無疑是一個有效的途徑.

  3.2課程體系的幼兒化

  “孩子認識世界有其獨特的方式,在幼兒的世界中,不健全的邏輯嬗變為一種詩性的邏輯,不完善的科學演繹為想象的藝術”.孩子正是從這種“融合式”的認知方式來認識世界的,這裡暫且稱它為“幼兒化”的認知方式.充分利用孩子這種獨特的認知方式來調整我們的課程,允許孩子透過自己的探索實踐活動獲得多方面的經驗,將我們的課程適應孩子的這種認知方式從而使課程自然地整合於一體.

  3.3課程體系的社會化

  陳鶴琴先生很早就提出“大自然是活教材”的教育觀念.當今社會已越來越向著社會化、多元化方向發展.這也給我們課程的整合,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幼兒園的教育決不僅僅在幼兒園.周圍生活中有著廣泛又有利的諸多教育因素、教育資源,將幼兒園的教育真正嘗試與家庭、社群整合起來,充分利用周圍有利環境,整合我們的課程,將對幼兒園教育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3.4課程體系的長遠化

  孩子每天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對於孩子的發展,我們似乎習慣了“教學目標”這樣的方式.每個活動都要有明確的目標,活動實施的效果都以具體目標達成狀況來進行評價、衡量.但孩子的發展要從長期的角度來看.因此在課程整合的過程中,我們也要以一種長遠的眼光來看問題,在短時間裡也許看來各個領域的教育目標不能得到平衡,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卻自然地得到了統一.

  【參考文獻】

  [ 1]謝玉坤.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表現及對策[N].中國教育報,2012.06.03( 1) .

  [ 2]王增收.幼兒園園長視角中的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研究[D].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13:6-7.

  [ 3]劉平.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調查與思考[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 08) .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