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及心理問題探討論文

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及心理問題探討論文

  20xx年6月9日,貴州畢節一個家庭的4個留守兒童集體服毒自盡的事情,震驚了所有人,4個孩子中最大的哥哥13歲,最小的妹妹才5歲,正是天真無邪、青春爛漫的年紀,卻戛然而止,只留給世人無盡悲傷。2012年,5名身份不詳的男童,被發現死於畢節城區一處垃圾箱內,據警方調查,5個小孩系躲進垃圾箱避寒時一氧化碳中毒身亡,5個死亡的男孩均在10歲左右,最大的約13歲,最小的約7歲。真是令人感到無限惋惜和痛心。此類案件屢見不鮮,農村留守兒童問題令人堪憂。20xx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關心留守兒童,關注其教育及心理健康成長。”留守兒童成為兩會討論的熱點話題。全國政協委員張靜提交了一份《關於推進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建議》,建議構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家庭盡責的關愛服務體系,保障留守兒童群體生存發展的基本權益,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和必要條件。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問題亟待解決,我們需要從學校教育、人格塑造、心理疏導、素質培養多方面關注留守兒童,促進其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更好的融入集體、適應社會。

  1當前留守兒童的現狀

  由於諸多原因限制,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在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下,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尤為迅猛,沿海地區經濟發達,需要大量勞動力,農村地區偏僻,生產力較為落後,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為提高家庭收入,改變生存現狀紛紛外出務工,由於戶籍限制及經濟原因,無法將子女帶在身邊。大多留守兒童由此產生,由家中老人代為看管。據《中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中國進城務工勞動力約為1.3億,全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超過6100萬人,其中14週歲以下留守兒童超過4000萬人,在全部的農村兒童中,留守兒童佔28.29%。該資料呈逐年遞增趨勢,留守兒童規模不斷擴大。留守兒童據其具體情況不同而有所差異,分為“母親外出”,“父親外出”,“父母親均外出”三種情況型別。對不同型別留守兒童的數量分佈情況進行相關調查研究,共計2032名學生(佔全部學生95.4%)。從總體上看,“父親外出”的留守兒童數量為614人(佔30.2%)、“母親外出”的留守兒童數量為131人(佔6.4%)、“父母都外出”的留守兒童數量為377人(佔18.6%),三類留守兒童的總數量為1121人(佔55.2%)。資料顯示充分讓社會感受到壓力,留守兒童數量龐大,他們的教育心理健康問題亟待解決。父母紛紛外出務工,留守的孩子由誰監護和看管?誰來承擔起“啟蒙教育”的職責呢?孩子的心理情感缺失和精神空虛將由誰彌補?對744名農村留守兒童進行調查發現,有230名是託付祖輩照管,佔38.7%;有23名託付親朋好友照管,佔29.7%;有344名是由母親在照管,佔43.2%;由127名是由父親照管,佔18.1%。由於留守兒童多由爺爺奶奶照看,父母未能承擔監護教育職責,“隔代教育”問題在留守兒童群體中尤為凸顯,導致留守兒童情感教育多方面缺失,不利於其全面健康成長,不能較好的適應集體。

  2留守兒童的教育及心理問題

  “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事關其成長成才,是改善留守兒童現狀的奠基石,亦是一項長遠目標,需要家庭、學校、政府和社會等多方面協調合作,然而仍不完善,亟待解決。就完成家庭作業這一項展開調查,對比結果顯示,在非留守兒童中,40.3%做作業0.5小時,35.8%做作業0.5~1小時,12.6%做作業1~2小時;在留守兒童中,33.1%做作業0.5小時,40%做作業0.5~1小時,14.6%做作業1~2小時。留守兒童每天做作業的時間略多於非留守兒童,而學習教育質量卻無明顯提高。留守兒童較非留守兒童在家長監督方面處於劣勢,沒有家長作為很好的嚮導,他們也許會成長的更加艱難,作業無人輔導,疑惑在家無法解答甚至需要付出更多時間才能達到相同學習效果。因此,學校教育,家長引導對他們來說尤為重要。留守兒童學校大多位於偏遠農村和小城鎮,師資力量短缺,教學物資匱乏,尚未健全寄宿制,無法客觀地對留守兒童學習生活進行科學引導,教學效果質量便停滯不前,效果不佳。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兒童而言,家庭引導對其學習效果有顯著影響,教育效果對認知水平、行為方式也有明顯的影響,相互作用,緊密相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學習興趣需要從小培養,父母的嚮導作用尤為關鍵,缺失了父母的引導,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日益嚴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對於孩子的作用不言而喻。父母親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典範,才能夠從根本上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品德和優秀的才幹。對於留守兒童而言,失去父母的陪伴,沒有父母親引導他們認知世界,待人接物,對待問題,在這方面啟蒙教育缺失將對孩子的性格塑造產生不良影響,日後孩子容易以自己為中心,變得自私自利,父母應有開闊的眼界和長遠的打算,多關心孩子的成長與發展。農民工及其子女是一個特殊的龐大的群體,心理問題不容忽視,學校缺乏專門的心理輔導老師解決他們平時心理上的一些問題,任課老師同時扮演學業教育和心理輔導員,無奈關注不夠,還是易於引起留守兒童心理偏失。在調研過程中,我們走訪過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一個孤兒周某家中,出現了不曾預料到的情形,也略微挫敗我們的自信心。周某聽說我們來了,就像老鼠見了貓一樣,拼命地躲。他一直攥緊拳頭,低著頭,反抗著我們的關心。掏出一顆糖,給他剝好,卻被他扔到路邊草叢。我們很想幫他,卻連最基本的溝通都做不到,沒想到他的心理竟會牴觸到這般,他的奶奶77歲了,聊到周某的父母,她哭得很傷心,談及周某,她說:“這孩子很內向,話很少,不願多說。”據鄰居透露,周某從不跟其他小孩玩耍,見人也不打招呼。也許,周某的心理狀況是現在貴州乃至全國的留守兒童或孤兒心理狀態的一個縮影,負能量與心理缺失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地解決,很難想象這一批孩子長大後的性格及心理會怎樣,他們不屑於溝通和表達自己,完全以自我為中心,如果社會上的人或事不遵從他們的內心了,他們會怎樣處理,會不會很極端……雖然事態尚未發展到如此嚴重,但至少應該引起大家的關注。

  3嵌入“關懷因子”破解留守兒童問題的對策

  20xx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調研時強調:要關心留守兒童,加強管理和服務。全國婦聯2013年釋出《中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鄭惠強指出,因為缺乏父母陪伴,農村留守兒童普遍存在親情缺失、內心孤僻、教育缺失等問題,導致很大數量的留守兒童產生厭學、逃學、輟學現象,甚至有的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並且情況還有惡化的趨勢。長期以來,造成留守兒童諸多問題的因素有很多,但其根本原因是父母未能引導,要解決留守兒童問題,家長理應以履行家庭責任和義務作為先決條件,國家重視與關懷,才能使得問題更為明朗化,得以切實解決。

  3.1政府主導,部門聯動

  首先,要重視、支援、引導留守兒童幫扶事業。以貴州省為例,目前在全省農村寄宿制學校中新建了800個標準化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其中畢節市270個、遵義市95個、威寧縣80個、六盤水市80個、黔南州76個、安順市50個、黔西南州45個、黔東南州42個、銅仁市36個、貴陽市21個、貴安新區3個、仁懷市2個。透過這些措施將解決留守兒童的基本居住問題,此外,貴州省教育廳對建成並執行良好的農村留守兒童之家按每個2萬元標準進行獎補,政府部門大力支援留守兒童幫扶事業。其次,搭建情感交流的橋樑,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溝通機制。例如,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開展“三關”工程活動,透過開通親情電話、設立親情郵箱,為留守兒童搭建親情溝通橋樑,使得留守兒童與家長親密溝通,縮小情感差距,培養親情,使留守兒童彌補情感缺失。

  3.2健全法制,落實保障

  全國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鄭惠強也將視角投向了這群特殊的孩子,在今年全國“兩會”,鄭惠強提交了題為《關於改善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狀況的若干建議》的提案。完善對留守兒童的法律保護體系是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保障。目前,關於我國對留守兒童的保護的針對性、綜合性的法律法規尚未完善,建立相對完善的法律法規,才能切實有效保障留守兒童根本利益。與此同時,理應著手加快對《未成年人保護法》及其地方相關條例的修訂。有效保障相關條款的實施,關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權益、人身權益和財產安全,維護其最大利益。

  3.3社會參與,奉獻愛心

  瞭解到目前留守兒童的教育及生活狀況堪憂,社會愛心團體自發組織公益活動,奉獻愛心,傳遞溫暖,僅在貴州省遵義市,就有很多這樣的愛心團體,各種志願活動開展頻繁。筆者和自己的一些同學也加入志願者行列,盡綿薄之力關心留守兒童,走訪偏遠山區貧困家庭,奔赴貧困小學支教,引領他們積極健康面對生活。留守兒童心裡缺失總是存在的,透過社會愛心人士自發組成愛心團體和自願服務隊,匯聚成大大的愛心,關注關愛留守兒童。

  3.3.1愛心基金會的成立,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貴州省遵義市首個以留守兒童為資助物件的基金會成立當天,遵義市匯川區團澤鎮大坎小學、婁山關中學及遵義市特殊教育學校,分別獲得10萬元資助金。遵義市聚銀愛心慈善基金會負責人陳建華稱,該基金會以學校或村寨為單位,用於教育投入和基礎條件的改善。

  3.3.2社會志願者奉獻愛心,引導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志願者們自發組織來到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大坪鎮龍潭村,為留守兒童們在家門口舉辦一次特殊夏令營活動。“兔子舞”、“氣球接力”、“巧貼鼻子”……龍潭小學的部分老師、12名志願者和孩子們一起做遊戲。志願者們還以繪畫、音樂、自然科學、安全等主題,以培養孩子們的興趣為目標,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旨在培養留守兒童多方面興趣,緩解內心孤獨。

  3.3.3立足實踐,大學生志願服務。20xx年10月3日我們自發組織志願服務,在國慶期間留校,開展“國慶送溫暖———定點幫扶”活動。清晨,我們買好生活物資、學習用品,前往遵義市新蒲鎮中橋村留守兒童周某三姊妹家中,他們最大的10歲,小的才8歲,三姊妹因爸爸患有痴呆,媽媽棄家遠走,全靠爺爺奶奶撫養,家住磚廠房,破敗不堪。我們將從市區買回的蔬菜、米、油等做成午飯供她們一家人享用。我們還給孩子們進行作業輔導,心理疏導,陪伴他們玩耍。

  3.3.4走訪家庭,送去溫暖。2014年12月,我們曾到遵義市新浦鎮貧困單親家庭羅丹家中,她是一名剛進高中的留守兒童,她從小受到別人幫助,在大愛中長大,心裡缺失得到及時彌補,整個人都是滿滿的正能量,教育及心理上,她感恩於大家的幫助。

  3.3.5攜愛赴教,向陽花開。我們志願者主要在留守兒童比較集中的偏遠小學開展支教活動,中橋小學留守兒童佔全校學生總數的30%,一對一幫扶、課堂輔導、道德講堂、史劇表演、安全知識講座、愛心助學、藝體殿堂、愛心募捐、文藝匯演都是我們開展的主要專案,旨在培養留守兒童多方面才能,加強其學習文化素質修養,豐富他們的業餘生活。在假期,我們還自發組織到遵義市新蒲小學,為學生們開展少年宮專案,其中主要包括:古箏、繪畫、舞蹈、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希望能為該校留守兒童帶去歡樂,陪伴他們成長。各級政府應該鼓勵更多的社會愛心人士參與進來,儘自己所能,為孩子們增添多一份樂趣,讓他們少一份孤獨。

  3.4家庭盡責,學校溫暖

  3.4.1學校注重教育,加強管理。學校應當把“留守兒童”的教育作為專項工作來抓,建立專門的機構,負責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和日常學習、生活,使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學校還應該建立專門的心理輔導中心,加強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疏導,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和思想包袱。學校要經常組織留守兒童參與文藝活動,多開展戶外活動,親近自然,接觸社會,釋放壓力,充實業餘生活,填補精神空虛,多與他們溝通交流,慰藉他們殘缺的感情。學校要充分利用假期或春節家長回家的時機,召開留守兒童家長會,與家長交流,使學校內外對兒童的影響產生合力效應,與家長共同努力疏導留守兒童,使他們得到充分關愛。

  3.4.2家長盡職盡責,履行義務。長期以來,對於留守兒童問題的解決辦法更多的是從社會環境、政府責任、學校教育的角度提出。其實,造成留守兒童的根本原因在於父母關愛的缺失而導致孩子情感的殘缺,家長應引起重視,承擔責任,重視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多與孩子溝通,糾正孩子的錯誤心理和行為,盡職盡責,才能促進孩子成長成才,走向更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李亦菲.撥開留守兒童心靈的“迷霧”[N].光明日報,20xx-07-04.

  [2]王達梅,魏滿霞,李秀河,等.父性教育缺失對留守兒童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以廣東省羅定市為例[J].教育導刊,20xx(4):52-56.

  [3]謝紅.淺談留守兒童問題及解決對策[J].科技視界,2012(10):109-111.

  [4]馬燦.共青團助力留守兒童增權的路徑研究—以某團委支援下的自組織行動為例[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xx(2):53-57.

  [5]胡穎.貴州新建800個留守兒童之家覆蓋9個市州年底前建成[N].貴陽晚報,2014-04-03.

  [6]李春玉,陶齊美.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探索[J].通化師範學院學報,2014(5):116-119.

  [7]王懋銘,王先芳.貴陽市雲巖區大凹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1(6):182-184.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