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學模組學習及重難點分析論文

高中地理教學模組學習及重難點分析論文

  摘要::近幾年高考無論哪個學科都在強調回歸課本,迴歸生活,高考試卷的命題更加傾向於對於基礎知識的識記和考察。本著以學生為本的原則,高考的方向強調了“理論聯絡實際”的重要性,不能只讓學生讀死書,死讀書,而要更加靈活地處理實際問題,更靈活地運用於生活,從而達到我們教學的根本目的。新的高考命題傾向就是我們的指向標。那麼在新的課程改革下,對於如何進行地理模組教學,如何突破模組中的重難點,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探討。

  關鍵詞::高考地理;模組;重難點;策略

  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中,一般是按照先必修後選修然後綜合的步驟,循序漸進,到了高三階段就會模組化,綜合化練習,這是教師應該走的路線。本文提到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地理教學的綜合階段,對於應該如何去進行教學和實踐進行探討。自然地理模組包含了從宇宙、太陽直射角、全球氣候等問題,到區域性的板塊、氣候、洋流、自然資源、植被、山脈、河流等等,以及從區域性的國家、洲的概況出發,到全球的各種因素的綜合。人文地理模組,則包含了歷史、文化、人口、工、!卜、區位、交通等等各種問題交織。我們在教學中,可以由厚到薄然後再由薄到厚,將課本中的問題逐個擊破。

  一、地理學習的簡單策略

  (一)記憶問題解決

  對於學習上的記憶問題,我們的方法就是抓基礎,循序漸減,反覆鞏固,熟練識記各個知識點。關於地理的識記,我們可以建立在理解和直觀的介紹背景的基礎上,透過影片影像資料、地方特色以及由該地區的整體自然環境所引發的各種因素的綜合變化,來針對性地總結該地區的氣候、地形、自然資源等要素的特點。以必修的氣候特徵為例,對於如何表達這一地區的氣候特徵,我們應該尋找相關的資料。例如,對於中國海南省的氣候特徵,從它的緯度分析,海南省處於熱帶地區,盛產香蕉等熱帶水果,一年氣溫都比較高;從降雨量來看,海南省常年多雨,而且瀕臨海洋,位於亞洲東部的季風區;從旅遊資料也可以看出該地區氣候的狀況。以上就是綜合的、理解性的分析和記憶,對於我們教學有很大的幫助。

  (二)教學問題解決

  記憶問題解決中已經稍微提到關於情境教學的內容,包括課堂演繹、新聞資訊、旅遊景觀、文化古蹟的展不等等。我們可以讓學生透過蒐集資料來展不他們所感興趣的城市、地區、國家,以及與之相關的自然和人文等方面的資料,立體地為我們展不具有代表性的和特殊性的地方,從而讓我們瞭解到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實地的自然地理特點,然後再結合課本上所學到的知識對其進行鞏固。我們還可以在課堂上適當地進行相關內容的演繹,比如讓學生扮演不同國家的公民,進行對話,說出各自所代表的國家的文化、物產、自然資源、工、!卜結構、經緯位置、氣候、交通以及自然地理形成的原因等等,透過相互交流鞏固所學到的知識點,接收新的知識,完備記憶盲區,進而促進學生地理基礎知識的鞏固。

  (三)教師問題解決

  教師在教學中要學會自我反思和虛心學習。教師在授課的同時要善於反思自己講課的不足之處,提出更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學形式和教學技巧,總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和疑問點,不斷地改進教學方式,多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同時,要多與同事進行交流溝通,適時推出同課異構的教學方式,向其他教師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此外,還要善於和學生互動,把學生的興趣點與學科知識結合起來,這樣能夠使學生的思考深入課堂、深入教材,而不是單純的對課本死記硬背,無益於知識的'學習。無論什麼知識,都不是靠死記硬背就能夠熟練運用的。

  (四)學生畫圖問題解決

  勤動手、勤動腦,結合地圖記憶更加便捷。我們地理學科最為突出的特色就是地圖的識記,同時這也是一個學生最為廣泛關注的問題。我認為,應該讓學生多嘗試親自動手進行簡潔的地圖繪製。例如,要識記中國的地形山脈河流,我們可以大致IHII出中國的輪廓,緯度範圍大約為100到500,每五度一條橫線,經度範圍大約為700到1300,每十度一條豎線,這樣就能夠把中國大體的經緯度範圍問出來,然後我們可以根據各個山脈、河流、高原、平原等,用不同的符號標記出大體的範圍,重複練習幾遍,就能夠記住中國大部分主要山脈的位置,對於更精確的識記山脈、高原、平原的具體位置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二、地理學習的新模式

  在我們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在理論化的階段,提出幾個適合我們教學的新方式,為我們在教學活動中提供相應的便利。

  (一)資訊傳遞模式

  在這種模式中,學生是接受知識的主體,教師是傳授知識的主體,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透過組織和指導,讓學生按步驟學習。學生在課堂上屬於接受知識、鞏固基礎的階段,需要教師細心的教導和幫助。學生從理解教材到掌握各種相關知識,大部分都是在教師的傳遞下完成,教師應該承擔起這樣的責仟。在這種模式下,教師要有充分的知識積累,學生如果需要一杯水,老師應該有一桶水,隨時為學生補充水源,同時也是對個人專業素養的提升。

  (二)資料研習模式

  在資料研習模式的教學活動中,要求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到研習的活動中來,充分解讀所給的材料,立足於課本知識,並對其進行討論和闡述自己的觀點。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參與者角色,理解和讚賞學生的意見和建議,補充學生遺落的知識點,修正學生的錯誤認識。此外,教育者也應該在教學活動當中多瞭解學生的理解方式和思維侷限,同時學習好的思維方法,補充自身的不足,為自己以後的講解提供新的方法和案例。只有坐到教室和學生共同參與,才能使師生共同交流,深入探討,完成我們的課堂教學仟務。在這種模式中,教師既是組織者又是參與者,同時還是學習者,教師對自己的角色要有一個全面準確的認識。

  參考文獻:

  [1]熊康寧,梁玉華,鄭建.現代地理科學與貴州社會經濟「C].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09.

  [2〕周明才.地理教學難點及其突破「1}.}p學地理教學參考,zooo(Z1):53-54.

  [3]田立榮.如何突破地理教學i}‘的難點問題L.1}.新課程學習(下旬),2012(1).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