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下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趨勢論文

網際網路+下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趨勢論文

  摘要: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作為個人網路終端裝置的智慧手機已經融入了人們的生活。但在手機給人們帶來與世界接軌便利的同時,也使傳統的教學活動遇到了嚴重的威脅,繼而迫使教師急需結合多元化的網路資源進行教學能力提升,從而能夠適應新時期學生的需求,革新教學模式。

  關鍵詞:手機威脅;MOOC;多元能力;以學生為中心

  在網際網路全面覆蓋人類生活環境的當下,外部世界對於人們來說變得越來越觸手可得,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上網”這一活動逐漸成了人們用於消磨空閒時間的首要選擇。透過網際網路固然能夠使人們獲得更迅捷與便利的資訊,但對於年齡較小而自控力相對較差的學生群體而言,過度使用網路在很多情況下會不斷地影響其正常的生活與學習活動。在此背景下作為教育者的教師群體,應該不斷地更新適合於網路時代的教育技術,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教學的特點與優勢進行自身的多元化能力提升,進而達到教學能力提升的效果。

  一、教育技術的更新已經成為教學能力提升的必然選擇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媒體使用的普及化,手機已經成為高校教學活動所要面對的巨大挑戰之一。學生對互動媒體與新奇事物的好奇心,早已遠遠超過了很多授課模式較為單一或內容較為深澀的課程。為此,很多教師也紛紛提出了自己的對策:在部分教學活動中禁止手機進入課堂;要求在教室周圍安裝遮蔽裝置:在教室前後安裝攝像頭用以監督;以扣分或掛課來進行督促等。但從實際來看,這些手段所起到的效果並不理想。實際上,教學活動也可以應用“堵不如疏”這個詞語,一味地禁止學生使用手機並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重新定義課堂活動,利用多媒體手段將知識用多元的手法進行匯入,進一步提高課程的趣味性,或者將手機作為未來授課活動的使用工具,才能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因此,相對於以往單純的“板書+講授”的授課模式,目前很多學校要求教師使用多媒體技術來授課,也就是使用PPT或是影片教學資料進行輔助教學。而在未來,教育技術的再次更新會使教學活動再次產生變化,如翻轉課堂的模式就是透過影片的錄製,將授課活動放置在課下,而在課上可以用大量的時間來進行學生的應用能力與創新能力的提升。

  二、MOOC、微課等新媒體網路課程的興起與實踐意義

  在世界教育技術的發展大環境下,新媒體技術不斷地應用於教育活動之中,由此所誕生的“可汗學院”、MOOC以及微課已經以橫掃之勢席捲了全球,使很多教育者大呼“狼來了”。在我國,從遠端教育與電化教育發展而來的影片授課模式經過這一時代的洗禮,逐漸向著更加清晰與細化的方向發展。MOOC與微課對現代人的碎片化時間可以進行良好的“相容”,可以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之中開闢新的形式的基礎上,為已脫離校園生活的“成年人”進行知識充電,從而達到終身教育的效果。MOOC與微課在大學教育中的應用效果。透過一定的教學技術改良,將原本完全透過課堂進行的教學活動轉變為可以透過線上影片學習與線下答疑解惑的翻轉課堂模式,在很多課程上非常具有實際的操作意義。其中以知識連續性較強的學科更為適用,學生可以透過觀看影片的學習活動,對自身知識結構中的薄弱環節進行強化學習,從而達到更為系統化學習知識的效果。例如,在軟體課程的教學中,如果僅使用傳統的授課模式加上現場教學,學生在課堂上可能因種種不可控的情況,在教學過程中出現開小差或跟不上進度的現象,或在教學活動完成之後經過一定時間的間隔,將部分關鍵性或具有連線性的知識點遺忘,從而對後續課程的學習活動產生障礙。但如果使用MOOC、微課或其他形式的影片教學形式,線下課堂上進行作業製作與答疑解惑環節,學生不但能對課程中的各個知識點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和學習,更能夠在學習活動之後產生髮散性思維,從而在課堂上進行知識點的深化思考,達到啟發學生產生創造性思維的目的。

  三、教師多元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無論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或是MOOC與微課等的教學方式,其所實現的唯一途徑就是提升教師的多元能力,這對於很多教師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教師不僅需要調整教育理念,將知識的灌輸轉換為技能體系的傳授,還需要在完成本職工作之外進行更多的技能學習,其中包括多媒體資訊化的.教育觀念,依託於網路服務平臺的影片錄製技術,以及儀表與言行在內的多元內涵的提升。多媒體資訊化的教育觀念。與傳統教育模式不同,MOOC與微課等網路影片式教學模式更注重於單一知識點的教學,將碎片化的知識點透過一定的案例或者作業進行整合,從而達到對於整體知識體系進行學習的過程。因此,網路影片課程的每節課程的持續時間一般都比較短,但對於知識點的凸顯效應比較明顯。此外,還需要透過完整的案例或作業練習,對此前所講授的知識點進行合理穿插,將多節影片課程的教學內容進一步加強練習。如果是依託於大學教育的課程,還需設計與影片課程相配套的線下課程體系,其中包含課堂作業的完成,進一步對重點難點進行講解,以及知識點與創新意識的深化討論等活動。依託於網路服務平臺的影片錄製技術。基於網路的多媒體使用技術與影片製作技術都是新時代教師必須掌握的重要技能,包括多媒體的複合使用、螢幕與授課的錄製以及後期的再次完善與釋出等活動。只有教師能夠熟練地使用多種軟體與技術,再透過網路課程的拍攝製作技術,才能生產出較為合格的教學影片,這也是近年來全國高校在推廣的一個熱點。儀表與言行等多元化內涵。在影片授課的過程中,如果需要出鏡,則需要教師對自身儀表作出一定的要求,並注意在拍攝過程中的言行舉止。此外,還有普通話的要求、對拍攝背景與場地的要求等。

  四、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實際轉變

  近年來,班級授課制的弊病已被無數專家學者批判,源自他國的“導師制”“雙元制”等模式不斷地受到推崇,其中最常見的現象就是目前很多專業碩士的導師選擇已經從單一的高校師資系統轉換成了“校內一名師,校外一導師”的模式。雖然這種改良已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對於一個人的全程教育而言,還遠遠不夠。在很多人眼中,一個正常的孩子需要經歷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乃至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才能“成才”。因此,在成績標準與升學壓力的雙重背景之下,學生不斷地被要求透過記憶與思考來完成教育者所提出的標準,而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大多數學生往往覺得痛苦,毫無樂趣可言。在此基礎上,學生以成績或升學為目的“學習”定下的知識,但自主能動性與創新性思維卻逐漸退化,最終變成被動接受的模式化“人才”。對於我國的人才需求而言,這類“人才”僅能在固定的工作要求之下完成規定的工作,而很難對自身進行有效的提升,也對企業的發展不利。雖然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已經提出了很久,但教育機構以及教育者卻甚少能夠做到,這不僅是因為在以每個學生為中心進行教育活動的制定時,所需要的教育成本非常之高,也是很多教師對自己的職業認同感不佳所限制的。要解決這些問題,最主要的途徑就是將教育理念從大眾化轉換為“精英化”,從廣而全的知識內容灌輸轉換為專而精的技能體系傳授,再輔以加強對教師隊伍的知識能力與教學能力的提升,從而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精英化”教育。以學生為中心,不僅是以全方位培養學生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為中心,更重要的則是提升學生髮散性思維的能力,提高其創新能力。在現階段,我國對創新性人才的需求遠遠大於能夠簡單解決問題的普通“人才”。而一個人是否能夠成為創新性人才,則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其教育背景的影響。

  五、結語

  在這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年代,教師需要在轉變教學理念,將簡單的知識的灌輸轉變為技能與理論相結合的傳授的同時,不斷學習各類前沿知識以增強自身能力,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在以手機為主的影片時代,現代教育只有透過不斷地更新教育技術,以自發性學習為主導與深化創造性的課堂討論相結合,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打敗”手機,達到知識傳授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周賢波.基於微課的翻轉課堂在專案課程中的教學模式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6(01):97-102.

  [2]鄭小軍.微課發展誤區再審視[J].現代遠端教育研究,2016(03):22.

  [3]鄭勤華,於暢,陳麗.基於學習者視角的MOOCs教學互動狀況調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06):75.

  [4]戰德臣.“大學計算機”“MOOC+SPOCs+翻轉課堂”混合教學改革實施計劃[J].計算機教育,2016(01):12-16.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