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資訊素養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研究論文

大學生資訊素養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研究論文

  摘要:簡述了思維導圖的理論,分析了資訊素養教育所面臨的問題,從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反饋階段介紹了基於思維導圖的資訊素養教育新模式。

  關鍵詞:大學生;資訊素養;思維導圖

  時代瞬息萬變,高速的社會發展要求更多更高層次的人才供給,這時刻鞭策著國家高等教育的改革與教學水平的提高,而高等學校教育相對於初、高中教育來說,自主學習的比重更大,這就需要學習者具備良好甚至優秀的資訊素養。尤其是在資訊紛繁複雜的今天,具有良好資訊素養的人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資訊素養應該是具有不同學科專業背景的學生都應具備的一項基本素質,而傳統的資訊素養教育側重於各種常用資料庫的使用方法,認為掌握資訊知識是資訊素養的核心內容,但其實資訊素養的重點應該是資訊意識,只有大學生擁有良好的資訊意識,才能將所學的資訊知識及技術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同時,良好的資訊素養恰恰需要由對資訊的高利用率來體現,所以面向大學生的資訊素養先期的培養應該以通識性和高度概括性的廣譜教育為主,旨在加深學生對新資訊的印象,提高資訊意識,為後期具體方法、技術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可以認為,掌握具體資料庫的使用方法,就像是掌握了一個個獨立的解題公式,但是我們需要大學生們掌握資訊檢索的一個通式,這樣才算具有良好的資訊素養。如何形成這樣一個資訊檢索的通式?思維導圖就是一個很合適的工具。

  1思維導圖

  從認知神經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在正常人的知覺中,各種感官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多感官的共同作用產生的印象,要比單一知覺獲得的資訊豐滿形象得多。對於腦細胞而言,面對聯合多種知覺的刺激所產生的反應要大於對其中任意一種知覺刺激時所產生的反應,即多感覺整合。可以認為,如果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利用多感覺整合,就可以加大知識資訊對大腦的刺激,從而提高記憶以及學習的水平。思維導圖(MindMap)是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種可將思維過程視覺化的方法,用於改善學習狀態,提高記憶效率。思維導圖是一種圖文並茂的放射型神經元狀的結構圖,一個核心內容,發散成一級、二級、三級等多級的分支結構[1]。這種圖文並茂的表現形式,可以很好地產生多感覺整合,同時這種符合大腦思維活動的網狀邏輯圖,可以將左右大腦的不同功能都調動起來,相比於包含相同資訊的文字而言,這樣更加具有組織性,更易於學習與理解。

  2資訊素養教育面臨的'問題

  我國目前的資訊素養教育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明:一方面是當代大學生群體本身存在著的一些普遍問題;另一方面就是當前我國資訊素養教育模式的不足。(1)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和經濟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環境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用時下流行的年代劃分來分解不同的年齡群體時,從之前10年一代的80後、90後,變成了現在5年一代的95後、00後,說明年齡差異對群體特徵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大,尤其是對處在青春期的大學生。就目前的大學生來說,主要存在以下幾個特點:第一,由於大部分為獨生子女,生長環境優越,意志不夠堅定,自理能力較弱,並且受挫承受力較低,自我意識中現實自我佔較大優勢,容易過度自我肯定,產生自我陶醉感;第二,接受社會間接經驗過多,為人處世以及學習中慣於衡量得失,秉持“實用主義”,覺得有用的人多交往,有用的事多接觸,有用的知識多學習;第三,社會競爭意識較為強烈,求知慾強大,因為學習渠道豐富,所以知識儲備十分龐雜,少能精通,從而出現“眼高手低”的尷尬局面;第四,自主性強,固執己見,難以被說服。因此,不僅很難準確地判斷大學生需要什麼,而且當給予的知識沒有得到大學生認同時,他們是十分排斥的,而強迫被動式的學習遠遠達不到主動學習的效果,這是目前高校課程設計的一個重要問題。而資訊素養課程的開設就面臨這樣一個窘境。(2)我國的資訊素養教育起步較晚,一切都在摸索學習中,包括教材、方式、科研等多方面內容都需要大力發展。另外,資訊素養教育的重要性還沒有得到普遍認識,大部分地方高等院校都還只是將資訊素養教育作為選修課程,這十分不利於提高大學生對資訊素養教育的重視。此外,我國的資訊素養教育缺乏標準的評價體系,它更像是一種內在能力,只能在使用的過程中表現出差異性,如果能有一套評價標準,或者專門的認證機構,那麼整個行業的重要性都會被凸顯出來,也將獲得授課物件足夠的重視。

  3基於思維導圖的資訊素養教育新模式

  資訊素養是一種獨特的能力,更加接近一種方法論。方法論課程的設計,第一就是要建立通識性模型,而資訊素養所涉及的方法論內容——資訊檢索的通識性模型是可以進行線性描述的,這就表明它可以使用思維導圖來劃分層次,因為思維導圖具有以下優點:提高課程被關注度;簡化知識內容,降低接受難度;形成多感官刺激,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建立基於思維導圖的資訊素養教育新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基於思維導圖的資訊素養教育新模式,主要由3個要素構成,即授課主體、授課客體、思維導圖。其中,授課的主體和客體是靈活的,在不同的階段由不同的人擔當,有教師或者學生。而思維導圖是紛繁多樣的,會將同一個知識體系呈現出豐富的衍變。該新模式的流程設計為: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反饋階段。

  3.1準備階段

  (1)明確教學內容,熟悉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每個教師對教學內容的重難點都有不一樣的理解,思考一個問題的切入點也不盡相同,但是要保證分級的內容要合理,且具有明確的層次,保持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切記將其拆得過分零碎,這樣會導致概念過多,造成知識層次混亂。(2)瞭解教學物件,比如學習者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認知能力等。我國當代的大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但同時好高騖遠,功利傾向明顯,對於自己認為“沒用的”知識不會主動學習,加之生活多樣、見識廣博,想讓當代大學生對原本不感興趣的知識發生興趣,必須結合他們自身狀態投其所好,只有這樣才能一擊即中。(3)收集素材並繪製思維草圖,或者直接繪製導圖。繪製思維導圖的方式可繁可簡,一套彩筆和一張紙,或是專業的繪製思維導圖軟體,比如Mindmanager、Xmind、iMindMap等,都可以繪製出思維導圖,就展示了一幅包含資訊檢索相關知識的思維導圖簡圖[2]。

  3.2實施階段

  在授課過程中,按照事先劃分好層次的課程重難點,使用所選的圖片素材進行色彩搭配,將思維導圖的繪製貫穿整個課堂,使內容成為一個可視的有機整體。整個過程中要注重引導,而非灌輸,而且在繪製過程中要根據學生思考後的結果進行適當調整,以得出大部分學生可以理解並認同的思維導圖。

  3.3反饋階段

  授課結束後,再讓學生按照自己獨有的思維模式,繪製具有個人風格的思維導圖,從而完成課程內容的複習以及消化吸收。同時,還可以透過思維導圖獲知學生的具體理解程度,完成良好的實時反饋。基於思維導圖的資訊素養教育新模式所具有的優勢有:一是對於我國起步較晚的大學生資訊素養教育來說,採取這樣可以有效獲取關注度的教學方式,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當代大學生課業程度加深,社會認證考試也日益增多,這導致學習負擔也越來越重,利用思維導圖這種摒棄背誦、重在理解的教學工具,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三是思維導圖高度系統化、層次化的檢視模式,有助於教師與學生更好地梳理知識,便於知識的儲存;四是新教學模式中加入了反饋機制,可以及時反映學生理解掌握的難點,便於授課教師靈活改進授課策略;五是思維導圖繪製便宜,風格百變,每個教師都可以快速學習,易於操作,並且成效顯著。

  4結語

  大學生資訊素養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制定資訊策略的思考能力和使用檢索技術的動手能力的結合體現了資訊檢索與其他學科的不同,而採用基於思維導圖的資訊素養教育新模式可以使教學內容極具系統性、層次性和邏輯性,更好地提高了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同時新模式中引入的反饋機制也可以完成對知識掌握盲點的排查[3]。將思維導圖使用在大學生資訊素養的教育中,將會更好地幫助大學生培養良好的資訊素養,從而適應這個資訊爆炸的社會。

  參考文獻

  [1]馬費成,郝金星.概念地圖在知識表示和知識評價中的應用(Ⅰ):概念地圖的基本內涵[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6(3):5-9;49.

  [2]孫同明,章慶美,王全.基於iMindMap的學科教學理論與實踐[J].教學與管理,2014(21):120-122.

  [3]楊麗娜,鄒霞,周浩.思維導圖對個性化教學的啟示及其應用價值[J].現代教育技術,2009(3):69;119-121.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