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加工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思考論文

飲料加工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思考論文

  摘要:“飲料加工技術”是高職食品加工專業的主幹課程,透過分析該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課程教學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飲料加工技術;教學改革;教學方法

  “飲料加工技術”是高職食品加工專業主幹的課程,為飲料企業培養從事飲料生產、裝置操作和工藝控制等基本技能的實踐型高技能人才[1]。新疆“十二五”規劃提出,大力發展特色林果、特色農副產品和畜產品精深加工業。新疆得天獨厚的特色林果、農副產品等資源優勢為新疆發展具有資源優勢的特色飲料產品(如果蔬汁飲料、含乳飲料、植物蛋白飲料等)奠定了堅實的原料基礎。該課程基於對新疆地方特色、區域經濟發展及飲料生產企業實際情況的分析,以新疆飲料企業典型產品為載體,針對具體生產任務使學生全面掌握飲料的水處理、原料前處理、物料調配、均質和脫氣、殺菌、灌裝與封口、包裝、後殺菌、發酵、濃縮、成型和乾燥、碳酸化等各生產過程的相關知識與基本操作。本文對“飲料加工技術”課程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並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教學方法和課程考核改革研究,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飲料加工技術”課程教學效果的目的。

  1存在的問題

  在傳統的高等教育中,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作為被動的“灌輸”物件來進行培養的,教師往往過多地強調其接受性而忽視其能動性。這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獨立人格的發展和個性的張揚,限制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創造空間,使學生極易因某種特定的、千篇一律的思維方式而難有作為。實現由“教師為主”轉為“學生為主”是真正實現教育創新的關鍵所在,最重要的是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對於高職學生,如果只是按照課本內容機械地講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相關知識不能融匯貫通。而實驗實訓過程中,學生只按照教師講授的實訓操作步驟照葫蘆畫瓢,根本不用去研究原理、方法、操作要點和技巧,缺乏主動性,導致學生的思維定勢,一味地機械性操作,不利於學生想象力和探索精神的培養。因此,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是“飲料加工技術”課程教學中亟需解決的問題。

  2課堂教學改革

  根據高職的人才培養目標,“飲料加工技術”課程組圍繞培養學生具有高技能、高素質這一目標,進行了不斷改革和探索。根據飲料生產技術應用和技能形成的一系列特點,結合課程不同的任務要求,靈活採用多種教學方法,以養成學生嚴謹的工作作風和科學的工作態度,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和相互協作的團隊精神。

  2.1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是從傳統的“先教後學”轉變為“先學後教,以學定教[2-3]”。學生在每節課前利用教師提供的微課等資源預先自主學習,該課程共有20個學習任務,如學習飲料生產的基本知識,飲料的水處理、原料前處理等任務目標要求和技術要點,熟悉各生產工序常用裝置的型別、結構和工作原理與常用裝置的操作要點等。學習之後在課堂上和教師進行交流,並完成知識的理解與運用的一種教學形態。課堂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學生觀看了教學影片之後,是否理解了學習的內容,影片後面緊接著有4~5個小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及時進行檢測,並對自己的學習情況作出判斷。教師幫助學生解答疑問、總結歸納,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教學影片的學習,便於學生一段時間學習之後的複習和鞏固。

  2.2PBL教學法

  問題式學習是一種先進教學模式,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是1969年由美國Barrows教授最早明確提出的一種教學方式,現已被運用於各學科的課程教學中[2]。與傳統的以學科為基礎的教學法有很大不同,PBL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而不是傳統教學中的以教師講授為主,PBL將學習與更大的任務或問題掛鉤,使學習者投入問題中。教師課前提出問題,學生查詢資料,然後分組討論,同學以組為單位來回答,不足之處再由其他同學或教師進行補充,最後教師對本節重點和學生回答模糊的問題作出小結。PBL教學法是跨學科的學習方式,可以促進學生不斷地思考,學生為解決問題需要查閱課外資料,歸納、整理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改變了“我講你聽,我做你看”、“預習、聽課、複習、考試”四段式教學方法,讓呆板孤立的知識片化作整體知識鏈,觸類旁通,PBL教學法的精髓在於發揮問題對學習過程的指導作用,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3學生自主授課課堂教學模式

  學生自主授課能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該教學法是透過教師的主導作用來挖掘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使教學變成學生從學會到會學、一直到無師自通的目的[4]。按照班級學生人數分成3組,選1名組長,組長組織學生,分配任務。教師將相關章節的授課任務分配到各組,由組長分解任務,學生帶著任務,透過網路、期刊、圖書館資料庫查閱資料,製作多媒體課件進行授課,最後由其他2組同學提出問題,並給出評分和評價。這種學生自主授課課堂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鍛鍊學生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增強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受到了學生的充分認可。

  2.4課堂-實訓場所一體化的現場教學方法

  利用食品加工技術公共實訓基地,大量採用了“課堂-實訓場所一體化”的方法進行現場教學。以此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起到了教學直觀、師生互動性好、學生學習自主的效果。例如,在飲料的均質與脫氣這個任務的學習中,由於學生對均質機和脫氣機缺乏足夠的感性認識,對其結構比較陌生,在課堂上就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講解,而且學生理解起來也比較困難,教學效果不好。而在實訓現場,教師邊示範邊講解,學生邊觀察邊操作練習,方便了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掌握,對其職業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2.5角色體驗法學生透過體驗不同工序來扮演角色,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操作技能。例如,在典型飲料生產中讓學生扮演原料處理工、物料調配工、殺菌工、灌裝與封口工等角色,透過不同的生產工序,讓學生掌握各工序在生產中的銜接以及生產部門的關係。角色扮演將枯燥的理論描述轉變為生動的工作過程,既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透過角色體驗加深了對即將從事職業的工作內容、工作職責、職業道德的認識。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養成勤于思考、獨立思考的習慣。透過討論活躍課堂氣氛,透過多媒體隨機展示大量的圖片資料,把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讓他們來設計實施方案。學生的思維活躍,表現積極,實實在在地體現了快樂教學。

  3課程考核改革

  考核是對教學效果的檢驗,考核方式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式。科學地評價學生的成績,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5]。採用終結性考核和過程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從知識、能力、素質3個方面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考核評價。終結性考試著重基本知識的考查和實際操作能力考查2個方面;過程性評價包括學習方法能力評價、職業素養評價和團隊合作能力評價。這種考核評價方式將原來單一試卷考核定成績的考核方式改為綜合考核評價方式,重視過程性評價,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結語

  “飲料加工技術”課程著重培養學生在各類飲料加工操作方面的技能,透過對這門課程的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實施教學改革後學生學習理論知識不再空洞乏味,透過實際技能訓練加深了其對理論知識的領悟和理解,提高了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李芳,葛亮,楊清香,等.基於工作過程的高職飲料加工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農產品加工(學刊),2014(5):79-81.

  卜彩麗,馬穎瑩.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我國高等院校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軟體導刊,2013,12(7):9-11.

  王瑞蘭,蘇新國,王爾茂.高職食品類專業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4):36-37.

  李新建.課程學生自主授課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J].黑龍江科技資訊,2012(12):155-157.

  周天沛.PBL教學法與形成性課程考核的應用[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0(1):53-54.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