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高校創業教育的發展程序研究論文

英國高校創業教育的發展程序研究論文

  創業教育是指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創造能力和創業能力的人,它的目的不是要每個大學生都自主創業,而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素質和能力,從而更好地勝任未來的工作崗位,把握人生的發展機會。①目前,英國大學創業教育體系框架較為完善,創業教育成效尤為卓著,在歐關乃至全球享有較高的聲譽,備受各方關注。

  英國是一個具有鮮明民族性特點的國度,也是現代經濟高度發達、具有創新精神的國家。英國高校的創業教育,是代表新興力量的商業文化,在與始終影響甚至左右著英國社會的傳統文化力量的艱難博弈中一步步發展起來的。傳統力量包括幾個重要的因素:宗教、保守主義的思想傳統、紳士風度、英國法律等。②其中,以“保守主義’,和“紳士文化”的勢力最大。

  當工業革命與商業文化的潮流衝擊教育領地之時,保守主義卻依然主張安於現狀,不求進取,反對社會重大變革,認為大學及其教學研究活動仍應聚焦於“高深學問”,而且必須心無旁鶩。同時,帶有貴族氣息和清教禁慾主義思想的紳士文化,也僵硬地堅持大學應以人文教育為核心,主張守護大學的“象牙塔”形象,認為商業文化進入大學的結果將是大學的墮落。因而,保守主義和紳士文化成為反產業主義精神的代名詞,也被視為現代產業發展的絆腳石。

  思格斯說:“由於文明時代的基礎是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的剝削,所以它的全部發展都是在經常的矛盾中進行的’,③。從中世紀英國大學堅守的古老文明,到工業革命及商業文化的興起,都是激烈鬥一爭、革故鼎新的歷程。雖然雙方都有理由,但後者更具歷史的合理性和進步性。正如巴爾扎克在《高老頭》首頁所說“文明好比一輛大車,和印度的神車一樣,碰到一顆比較不容易粉碎的心,略微耽擱了一下,馬上把它壓碎了,又浩浩蕩蕩地繼續前進”。經過艱難的博弈,伴隨工業革命而興起的商業文化終於成為孕育創業文化的土壤。商業文化的企業家精神對大學校園形成前所未有的衝擊力,迫使大學與企業互動,並突破傳統學科邊界。大學為商品市場服務,也成為當時執政理念的`構成部分。20世紀30年代以來,英國高校創業教育發展舉世矚目。世紀之交,新工黨上臺後,在政治治理上高度重視創新,強化工業界與高校的互動關係,以此支援企業發展,促進經濟獲得極大成效。由此,英國高校創業教育被直接納入國家創新戰略,為創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內在動力,促進了大學的組織轉型,適應了創業教育發展的現實需求。

  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由石油危機而引發經濟危機,使得經濟嚴重衰退,造成大量企業倒閉和工人失業。在嚴重的經濟危機而前,英國政府認識到,在努力重振一批企業的同時,必須大量建立新型企業。要實現這一目標,除了引進和培養高階科技人員之外,還必須著力提高公民素質,培養差異化的專業創新型人才。這就需要依託大學校園,弘揚商業文化,聯合企業力量,大力發展創業教育,使大學教育更好地服務於社會經濟發展。

  自20世紀80年代起,英國政府把創業教育列為優先發展領域,出臺相關政策,給予引導和規範;投入大量資金,給予有力支援和資助,為創業教育的發展繁榮提供了保證。

  在英國,有四個政府部門專門負責制定和協調與高校創業相關的法律和政策,即教育和技能部、貿工部、財政部和首相辦公室。為建設創業文化以推動大學生創業,四部門推出了一系列促進創業教育發展的政策,以開展教學研究和服務大學生創業;建立專門的大學生創業管理機構,來管理和實施創業教育;聯合多方力量出臺各種投資方案,用於提高創業教學質量;以利用商業連線網路服務大學生創業、多種優惠促進創業投資發展、多種手段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多項政策鼓勵破產者再創業等,全而服務於大學生的創業活動。顯然,英國大學創業教育的發展,不單單是社會經濟需求的驅動,而主要是政策的驅動,政治力量的驅動。這些舉措為英國創業教育增添了巨大動力,推動了英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蓬勃興起、迅猛發展。 英國政府對於創業教育的重視不僅體現在政策上,在資金保障方而也給予大力支援。英國創業教育的資金主要源於政府投入,如高等教育創新基金、科學創業挑戰基金和地區的發展基金等。除此之外,透過各種途徑募捐,按照市場化機制有針對性地增加資金來源,並設立大學生創業教育基金,進一步拓寬創業教育經費的來源渠道。英國王室於1983年創立“青年創業計劃”,是迄今為止最重要、影響最大的創業專案。其下設立的“王子基金”為申請者個體提供5000英鎊的低息貸款開辦自己的企業,在特殊情況下還另外給予獎金,基金會成立後已扶持成立了數萬個新企業。2001年,英國政府啟動了“高等教育創新基金”,以支援高校師生的創業活動,如創業專案的資金啟動、公司硬體設施籌建,以及市場的開發等。 各地區的發展局也積極推動大學生創業活動,鼓勵大學生在當地創業。發展局主要為本區域內積極籌劃創業的大學生提供專項資金,為大學生開展創業專案提供資金支援以及智力支援,包括創業課程開發、創辦企業與大學生合作專案。

  在英國,許多企業和傳媒也在專案、經費和研究等方而,積極參與和支援大學的創業教育。一些半官方性質的組織紛紛慷慨解囊,施以援手。如大學生創業促進委員會、創業教育者聯盟等,都積極致力於促進創業教育的發展。還有純民間的個人,如許多知名大學的學生而向全國,成立創業網路,連結國家創業計劃和創業中心的資訊資源創立自己的企業。

  英國高校創業教育遵循一條自上而下的垂直髮展道路。在政府和社會力量的全力支援下,創業教育得以長足發展。以2006年為例,190萬英國大學生中參加系統的創業教育的學生人數達到13萬,佔學生總數的7%;修習創業課程的學生人數約為44054人,佔參與創業教育活動學生人數的34 %;參加課外創業活動的學生人數為87869人,佔參與創業教育活動學生人數的66% 。

  英國創業教育經過與傳統觀念的艱難博弈,在高等教育的發展中蓬勃興起。經過長期的磨合,英國大學順應時代的發展,成功地實現了傳統與現代、古典與新潮的牽手與合作。創業教育並未簡單地取代傳統教育,傳統教育也不再排斥新興的創業教育。它們相互包容、相互倚重,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英國創業教育氾濫於商學院,擁有180多年曆史的商學院起初主要注重組織企業管理領域專業人才的培訓。在商業文化興起的時候,只在某些專業開設一些與創業教育有關的非主流教學課程。隨著形勢的發展,傳統商學院組織模式已經不適應創業人才的培養,創業課程從商學院擴充套件到主流教學中,新的創業教育模式不斷開發和試驗,創業活動從課內走向了課外、社群、企業以及整個社會。⑤創業教育不僅從商學院擴充套件到大學內的其他學院,也擴充套件到英國其他學校的不同層次和不同專業的學生。也就是說,創業教育以商學院為依託,開闢了新的領域,佔據了新的陣地。

  課程是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載體。英國高校大多設立了創業教育課程。1999年,倫敦商學院的一位教授對全英格蘭133所接受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資助的高校進行關於創業教育開展情況的調研,結果發現有38%的高校提供教育課程。現在,至少45%的英國大學開設一門或多門創業教育課程,而且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⑥

  英國大學把創業教育相關課程整合到其他課程中去,促進教學模式的革新、教學態度的修正和教學辦法的改變。據2007年的英國高等教育創業調查顯示,英國大學的創業教育活動有36%是與創業專業課程相結合,64%的創業教育活動是與其他相關課程共同進行,既有大型的創業教育模組,又有小型的創業教育活動;創業教育活動形式多樣,各得其所。⑦

  英國大學注重創業者情感智力的發展。這種情感智力包括自我意識、情感管理、能夠解讀其他人的情感,以及注重他人情感對交流和行為的影響,並有能力在管理中運用知識,以便更好應對創業實踐中遇到的種種難題,提高創業過程的成功率。

  英國大學在創業教育過程中,採用課堂講授與現代講授相結合的方式。教師主要進行案例教學,同時注重小組討論、講習班、網路教學等方式方法的利用。教學針對性較強,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背景、實際需求、個人興趣與特長進行細分,從而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還邀請校外專業人士或企業家進行演講,積極吸收社會力量參與課程教學,目的在於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觀點,並啟發學生思考理論與實踐的聯絡。⑧

  創業輔導是英國創業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環。英國在青年創業中推行了“一對一”的創業輔導。在創業的前三年中,每個創業的青年都會得到一名創業導師的幫助。這些創業導師多為優秀的企業家和有經驗的職業經理人。創業導師自願地、免費地為創業青年傳授創業經驗、創業知識,提供技術幫助。更重要的是,幫助大學生解決創業過程中出現的疑難,給他們必要的支援。指導方式靈活多樣,可以是實地考察、電話諮詢、郵件聯絡等。這種完全由志願者擔任導師的創業輔導制,是英國創業教育研究的重要成果。

  英國大學注重師資隊伍創業精神的建設和培養,將創業教育的理念與大學的核心價值體系相結合,把創業精神融入大學的所有課程和教職工的意識中,提高教師的創業精神和創業教育水平。創業教育的專職教師大多具有建立自己企業的創業經驗,可以很好地將創業理論與創業實踐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創業實踐指導,並根據市場的變化調整教學內容,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英國高校由於積極推進創業教育研究,大力改進教與學的模式,使許多大學從“研究型”轉為“創業型”,或者成為二者的有機結合,為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豐厚的成果。

  英國大學的創業教育,為推動英國經濟發展、增加就業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是,經濟輝煌的背後卻總是伴隨著失業的陰影。英國經濟現狀相對於歐元區其他國家還算比較穩定,甚至有研究認為,預計到2030年英國將超過德國成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但失業率的居高不下仍是困擾他們的一大難題。

  一般說來,經濟發展能夠拉動就業,而經濟發展也需就業的支援,兩者之間是一種“加強效應”。但是,還存在其他許多複雜因素,造成一種“負相關係”。比如經濟轉型淘汰落後產能時期,一些已經就業的人員可能再度失業而被迫尋求轉崗;經濟高度發展時期,在一些節約勞動型和密集資本型的經濟領域,也會擠出一部分就業者。因此,失業問題還將如影隨形,長期存在。

  就業與失業是個需要不斷再平衡的動態關係。解決這個問題,在任何國度都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系統工程,不是僅靠創業教育就能奏效的。但是,英國創業教育與經濟發展的事實證明,“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要培養和造就一大批人,這些人既能推動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又能適應社會經濟變革的現實需求。所以,創業教育的地位顯得尤為重要。

  雖然我國與英國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與水平差異頗大,國情特徵也不同,但在當前形勢下,我們也應當十分重視創業教育的重要作用,大力發展創業教育事業,為經濟發展提供質量較高的不同層次的創業人才,推動經濟持續、穩步前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