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的美德探究論文

積極心理學的美德探究論文

  【摘要】美德研究是積極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遵從實證主義研究正規化,參照精神病學分類模式,力圖將美德和性格優勢與人們社會實際相結合,以激發人類最大潛能的發揮,幫助人們實現完美人生。積極心理學對美德的研究及其成果,體現了積極心理學對人完整性及社會性的認識,從而使得美德成為心理學合法的研究物件,擴大了心理學的研究內容,豐富了心理學的研究內涵。積極心理學的美德研究缺乏較為紮實的理論基礎,在美德及性格優勢的分類中還缺少有力的實證支撐。現有的研究離積極心理學所設定的“為美德研究立法”的目標還相去甚遠。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美德;性格優勢

  美德(virtue)及美德的研究和探討古已有之。在古代,美德和美德的規範性主要靠人們約定俗成的習俗,以及哲學家和倫理學家們的直覺與思辯。而心理學則是以實證的方式對美德加以研究———積極心理學(positivepsychology)的美德研究無疑是實證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2004年塞利格曼和皮特森《美德與優勢———手冊與分類》[1]一書的出版集中體現了積極心理學在這一領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甚至有人建議對2004年後以美德為基礎的積極心理學重新命名為“第二代積極心理學”[2](thesecondgenerationofpositivepsychology)———由此可見,美德理論在積極心理學中所佔據的重要地位。

  1.積極心理學美德研究的背景

  在大的背景下,美德研究與積極心理學其他研究主題研究是一致的,也即積極心理學認為傳統心理學過分關注人性中消極的一面,忽視了心理學完善人類生活、提升人們幸福感和自我實現的重要價值。為此,積極心理學在研究內容上構建了三大研究主題:積極情緒,積極機構的建設以及積極人格。積極心理學最先在積極情緒的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在幸福感及相關領域的研究成就使得積極心理學迅速得到遍及全球的關注。2004年,塞利格曼和皮特森所著《美德與優勢———手冊與分類》出版,體現了積極心理學家在積極人格研究領域的努力與成就。它蒐集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德和性格優勢(characterstrengths),並將其進行分類,為美德養成提供新的思路。其次,積極心理學選擇了實證主義哲學框架下的美德研究正規化。那就是以實證研究為主要研究方法。為此,積極心理學在建立之初劃清了與自己在研究內容上相似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界限,他們認為人本主義心理學只能提供對人類美好生活的簡要描述與觀點闡述,卻無法以經驗去檢驗它。而積極心理學卻能“把人類優勢與美德視為可以進行科學認知的真實存在”[2]。並對人本主義心理學在研究上缺失進行了批判[3]。同時,高舉實證主義的大旗,設定了自己的研究立場:積極心理學絕不是一場革命,而是對傳統心理學的一種改良———積極心理學運用傳統心理學已經成熟的實驗、測量等研究技術,對積極的研究主題(包括美德在內)加以研究。第三,積極心理學對美德的研究借鑑了醫學上的疾病診斷模式。積極心理學家注意到,在積極心理學這把大傘下,彙集了很多研究,但是卻缺少一個相對來說統一的語義體系,大家在應用時往往會產生歧義,不能迅速達成理解與溝通。為此,塞利格曼等人便借鑑精神病學的做法,主張形成一個類似《精神疾病的診斷和統計手冊》(DSM)和《國際精神障礙與行為問題診斷標準》(ICD)的分類手冊。(美國精神病學會從1952年開始制定DSM和ICD並逐步修訂完善,至今DSM修訂已至第五版。)希望所形成的美德與性格分類手冊也能達成像DSM和ICD在病理學研究領域一樣的效果———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在對性格優勢和美德進行研究的時候能達成無歧義的理解,為研究者之間、研究者與臨床工作者,甚至廣大民眾之間提供了一種通用語言。

  2.積極心理學美德研究的主要成果

  首先,形成了一個美德體系。參照DSM和ICD,積極心理學家們試圖形成一個在美德研究領域研究者可共同討論的基礎以及術語。塞利格曼等人立志“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為榜樣,為積極心理學找出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評價標準”,“對人類的優勢進行權威的分類與測量”。經過積極心理學家們的努力,形成了一個包含了6種美德和24個性格優勢的美德體系。6種美德分別為:智慧、勇氣、仁愛、正義、節制、昇華。積極心理學家認為,透過對各國文化及歷史的考察發現,這6種美德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也許是源於生物學上的原因,透過某種進化過程而形成。在進化過程中,選擇了這些美德作為解決人類生存過程中重要任務的手段”[2]。換句話說,在積極心理學家看來,他們所蒐集總結的6種美德是基於進化機制普遍存在的。由於上述的6大美德過於抽象不能直接進行實證研究,積極心理學家們遴選出了24個性格優勢分屬於6種性格優勢之下(如表1所示)。在他們看來,性格優勢是心理的組成部分———它是界定美德的,是區分一種美德和另一種美德的途徑,也是美德的實現路徑和展現。如,智慧的美德可以透過創造性、好奇心、對學習的熱愛、開放的視角以及洞察力等這些性格優勢來實現的,而這些性格優勢都涉及到認知與知識的運用,但各性格優勢之間又存在區別。積極心理學家們進一步強調,目前的列表當中還只包含了24個性格優勢,遠遠沒有窮盡,他們希望能喚起大家對這一領域研究的興趣,像DSM和ICD那樣,每過幾年就修訂一次,不斷完善。其次,形成了對美德和性格優勢的測量工具。塞利格曼等人主要使用問卷調查和結構性訪談法對性格優勢進行了測量,一共形成了四種測量工具。第一種是優勢行為價值問卷(ValuesinActionInventoryofStrengths,VIA-IS),主要針對成人的性格優勢問卷,採用5點量表,針對每一條陳述就自己符合的程度作答。第二種是情境誘導優勢行為價值問卷(ValuesinActionRisingtotheOccasionInventory,VIA-RTO),這一問卷主要用於人們對於特殊情境下某種優勢的反應,用來考察人們的階段性優勢,作為對基調優勢的測量的補充。第三種是優勢行為價值(青少年版)(ValuesinActionInventoryofStrengthsforYouth,VIA-Youth),主要適於10-17歲的兒童和青少年,條目及語言表述更適合青少年年齡特徵。第四種是行為價值結構訪談(ValuesinActionStructuredInterview),它是在VIA-RTO基礎上改進而成,用其測量優勢的個體差異。對於實證取向的積極心理學來說,形成一整套“統一的”概念和“有效的”測評工具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沒有明確準確的概念和評價方式,就不可能將計劃進行推廣,也不能識別出在今後干預過程中所呈現出的有效因素。所以,能夠對概念達成共識,同時制定相關評價工具是非常關鍵的”。

  3.積極心理學美德研究的理論反思

  3.1積極意義

  3.1.1在本體論上,和傳統心理學相比,積極心理學及其美德理論更完整。自1879年以來,各個流派的心理學都明確心理學的研究物件是人,但是各學派在對人認識上各不相同。意識元素的分析、人對環境的適應、外在的行為,人的生物本能以及人類認知能力與方式等都曾經是各個心理學流派對心理學研究物件的理解與規範。本體論上的區別造成研究主題與方式的巨大差異。存在主義哲學影響下的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心理學應該把“真實的人”作為心理學的研究物件,而不應該把人割裂為動物、機器或者病態的'其他特徵的相似物。積極心理學吸收了人本主義心理學這一理念,主張心理學研究完整的人,而人所具有的特徵和品質也順理成章的都應該成為心理學的研究主題。正是基於對人的整體性、社會性的認識,積極心理學才不避諱將美德及性格優勢納入到其研究範圍之內。作為以實證取向為主導的心理學流派,關注人的真實存在,不採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割裂人的本性的做法是值得稱道的。3.1.2美德在心理學中的命運得到徹底的改變。曾幾何時,任何關於美德的詞彙都會受到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詛咒,任何關於美德的內容也都會還原或轉化為精神分析的原始的性衝動。心理學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學科“科學性”的困擾,在科學共同體內,科學家們一致認為,科學是不關價值的,只是回答“是與否”的問題,像美德、道德等“該與不該”的問題應交由哲學來回答。所以,早期的心理學家們為了遵循心理學的“科學性”,不得不割捨其中的價值取向。積極心理學基於對傳統心理學遺產的繼承與對人性的認知,對美德的研究不再採用分割或者隱晦的方式,而是大張旗鼓、旗幟鮮明。並將美德與性格優勢作為自己流派的核心研究內容,體現流派的價值取向。對於積極心理學美德理論所遭遇到的價值取向的質疑,積極心理學家的回應是:我們相信人類的美德和卓越跟那些痛苦和疾病一樣,都是真實存在的。如果我們能夠願意從煩躁不安的世界觀中跳出來看待人類出現的問題,那我們也應該相信,性格優勢正是人類實際行為的基礎。而我們一旦接受性格的真真實實存在這樣一種觀點,這就變成了經驗主義的一個問題,無論性格優勢是否具有文化的限制性。他們積極不懈的努力也逐漸得到學術領域的認可與接受。3.1.3美德的研究結果在心理學外部受到廣泛關注與借鑑。一方面是研究方法上的影響。哲學、倫理學是最早對美德進行研究的學科,之前,它們傳統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思辯、歸納、經驗、直覺以及規定等,心理學的實驗及實證研究結果給予哲學家及倫理學家們極大的震撼,並將心理學方法引入到自己的研究視野。在新興的實驗哲學、環境倫理學中,他們結合心理學、語言學、計算機科學、認知科學、腦科學、神經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嘗試用科學的實驗方法來研究普通人對於哲學和倫理學的看法,為構建人類知識體系提供新思路、新框架。“心理學上的經驗方法能夠使哲學家們對性格和價值的討論更有效”。從研究內容上看,倫理學、哲學等傳統人文科學也已注意到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他們認為,注重心理學等非理性的心理因素,意味著倫理學將在一種更全面的意義上理解人的完整性。3.1.4已經取得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釋特定的社會現象,併為道德教育和美德形成提供一種新視角。無論中西方哲學家、教育學家都重視美德對於人的意義,並提出實現美德的途徑與方法。如,蘇格拉底認為真理是以潛在的形式存在於人的內心,教育者的任務不在於傳授即成的知識,而在於透過交談和討論,消除一切錯誤與模糊的認識,喚醒受教育者的意識,從而發現真理。中國古代教育家們認為美德是可以養成和學習的,所以言傳身教、榜樣等就是很受重視的美德實現途徑。

  3.2存在的不足

  3.2.1理論基礎有待進一步夯實。積極心理學的美德研究的基本假設———美德是普遍的本身就存在巨大的爭議。倫理學與哲學更多傾向於美德的跨文化性,甚至有人還傾向於美德的情境性。當代最有名的倫理學家阿拉斯代爾麥金泰爾(AlasdairMacIntyre)在其著作《德性之後》指出———“啟蒙時期”提出的要建立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無須文字式的道德倡議,從一開始就註定會走上失敗的命運。道德心理物理學家透過大量的實驗研究證實了在具體的社會情境中。心理學的研究也證實了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文化背景下人們價值取向上的差異。心理學史上經典的服從實驗顯示,個體所處的文化,當前狀態及個體差異,物理環境的改變對個體的道德行為產生重要影響。從歷史層面來看,美德也是一個不斷髮展的概念。從現實層面看,中國以“忠孝”為核心構建起來的美德框架與西方個人主義為核心的美德體系是有巨大差異的。所以,積極心理學必須在理論基礎上做更多的思考與梳理,為美德體系夯實較為紮實的理論基礎。3.2.2美德與性格優勢體系的嚴謹性有待證實。美德與性格優勢之間的關係是否真如積極心理學家們所歸納的?一些心理學家們對此提出了質疑。有的心理學家批評道,積極心理學所謂美德體系,只不過是沒有經過關係論證的“美德包”(bagofvirtues),是混合了人格特質(或者自然傾向性)、習得的價值以及信念的“大雜燴”,把個體的優勢和美德看作在邏輯上、經驗上和道德上獨立的元素,可以隨機地進行選擇、組合,是典型的還原論思想。確實,積極心理學在美德及性格優勢之間的實證研究十分缺乏,美德之間、性格優勢之間、美德與性格優勢之間的關係的論述與研究相對薄弱,不能給出讓人十分信服的實證研究。他們自己也指出,24種性格優勢歸置於6種美德當中的做法沒有遵照嚴謹的實證方法,在很多方面還存在很大爭議。3.2.3美德體系並沒有超越所模仿的DSM與ICD本身存在的難題。雖然DSM與ICD分類和測量方法在國際上得到普遍認可,為研究者之間、研究者與臨床工作者甚至大眾之間提供了一種通用語言,但是它們本身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業內人士指出,在人格障礙的診斷中,符合某種分類標準的患者通常也符合其他一種或多種分類標準。換句話說,在DSM中以行為來定義異常人格,這種描述並不能很好地區分不同的人格異常。與此同時,DSM分類體系是還原論的,也缺乏一種整體論的視角,它是植根於醫學基礎,沒有關注到個體的背景及文化差異。4.結論與展望美德與性格優勢的研究從各文化背景中汲取營養,遵從實證主義研究正規化,參照精神病學分類模式,力圖將美德和性格優勢與人們社會實際相結合,以激發人類最大潛能的發揮,幫助人們實現完美人生。積極心理學家將美德納入到心理學研究範圍之內,無論對於心理學本身還是其他學科而言,都是值得肯定的做法。傳統倫理學家哲學家關注的是“應該如何”的問題,而科學研究注重的是“是什麼”的問題,積極心理學以“科學”方式研究人生價值問題,拉近“應該”和“是”之間的距離,消解哲學與科學之間的鴻溝,對於科學發展來講是一種進步。從積極心理學所設定的美德研究框架來看,其目標不可謂不小———試圖為美德研究建立一個可參照的框架,他們期待能用嚴謹的科學思路和方法提供一種框架,為每一種優勢的內涵和外延做出清晰的界定,以便學者和大眾在探討這一領域時能有一個較為統一的術語和定義,實現這一領域研究中的科學性嚴謹性。但是就目前積極心理學在美德研究的成果來看,由於缺乏對美德的理論夯實及相應有說服力的實證研究,積極心理學離這一目標還十分遙遠。

最近訪問